太空中失重是怎樣的感受?眼淚流不出,味覺不敏感

2020-10-12 花葉子

2020年10月12日 0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2日電 人們都知道太空零重力,但失重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在地面上習以為常的一些小事,到了太空中又會發生哪些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邀請歐洲航天局的拋物線飛行協調官尼爾·麥爾維爾,介紹一些零重力下的小常識。

  麥爾維爾雖然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教練員,但他承認,要想對沒經歷過失重的人描述這種體驗,就好比是跟因色盲無法看到紅色的人描述紅色一樣難。

資料圖:作為聞名遐邇的太空主題公園,比利時歐洲太空中心疫後重啟,於10月3日重新對公眾開放。圖為9月25日拍攝的太空中心模擬太空人訓練的「三維滾環」。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攝

  眼淚汪汪

  如果在太空中突然想哭會是怎樣?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在哭的時候,眼淚會奪眶而出,順著面頰流下。但到了太空中,由於零重力,眼淚不會流出眼眶向下淌,而是會在眼眶裡聚集,眼淚汪汪的狀態下,人們的雙眼模糊。

  這時,需要用紙巾擦乾眼淚才能恢復視線。

  劃火柴

  那在太空中劃根火柴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尼爾首先警告說,不要在太空站中這樣做。他解釋,由於失去引力,許多人們平時在地面上習以為常的小事到了太空中都變了樣。

  比如,當平時點燃火柴時,火苗會升起,火苗周圍的空氣會被加熱,並隨著冷空氣被吸入火焰底部,為其補充氧氣燃燒,火焰會持續燃燒並保持其形狀。

  但在零重力情況下,由於沒有上下運動,火苗不會上升,而且還會很暗淡,也不會有隨時補充的新鮮氧氣。火苗燃燒的速度也較慢,而且最令人驚奇的是會呈現出球形的火焰。

  尼爾還解釋說,火苗不是向上,而是向周圍各個方向蔓延,同時火苗的溫度也沒有在地球上熱。

資料圖: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左)和羅伯特·本肯計劃從國際空間站出發進行兩次太空行走,以便更換電池。圖為二人在準備太空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開碳酸飲料

  如果在太空中開一罐碳酸飲料會是什麼效果?

  尼爾警告稱,如果人們有機會體驗零重力,不要做此嘗試。在太空中,罐裡的泡沫會波濤洶湧般地傾瀉而出,弄得到處都是。尼爾說,這背後的原因可以用波義爾定律來解釋。

  如何影響人的味蕾?

  科學家至今仍不清楚在太空低壓失重情況下人的味蕾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但人的味覺似乎不太敏感了。尼爾解釋,這可能與口腔中液體流動方向發生改變有關。

  一些太空旅行者還提到了頭腦發脹的感覺。尼爾說,這是因為在太空中人的體液不會像在地面上時那樣向下流動。尼爾形容這就像是人們得了重感冒時那種頭脹發暈的感覺,但其實並沒有生病。

  尼爾表示,這會大大影響人們的嗅覺,嗅覺降低了味覺也會受影響。

  一種辦法是在食物中多加點鹽來調味,但當然不適合長期使用,因為鹽多對健康有害。

  尼爾說,為讓太空人們的食品更有味道,他們通常使用一些味重的調味品,現在太空人們總體來說對食品感到滿意。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2月27日,歐洲宇航局公布一組法國太空人Thomas Pesquet在國際空間站吃馬卡龍的照片。據悉,這些馬卡龍為法國烘焙師Pierre Herme特別製作的,專門適合在失重條件下食用。

  失重飛行

  尼爾所在的歐洲航空局除了負責訓練太空人之外,還為普通人提供失重飛行的體驗。

  參加這種所謂拋物線飛行的人一定要首先通過醫學檢查、合格後才可以,必須是18歲以上的成人,而且費用不菲,要繳納大約6000歐元。

  飛機起飛,然後沿著拋物線飛行,抵達拋物線頂點時,機艙內的人體驗兩倍引力、體重翻番,之後一、兩秒過度到失重狀態。

  這時,人們會感覺體重消失了。尼爾介紹說,這種失重狀態大約每次持續20秒,讓人感到放鬆。但很快,他們就會重返地面,一切恢復正常。

【編輯:劉丹憶】


相關焦點

  • 科學奧秘:帶你了解太空零重力的那些趣事
    ,但失重到底是怎樣一種感受?我們在地面上習以為常的一些小事,到了太空中又會發生哪些改變?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在太空中突然想哭會是怎樣?但到了太空中,由於零重力,眼淚不會流出眼眶向下淌,而是會在眼眶裡聚集,形成眼淚汪汪,令人雙眼模糊。
  • 太空人在太空中 為何會「失重」
    你可能看過這樣的圖片:太空人們漂浮在太空、太空梭、國際空間站。看似輕鬆又神奇,但其實不是這樣。 宇航失重,是指物體失去了重力場的作用,當物體處於失重狀態時物體除了自身重力外,不會受到任何外界重力場影響。所謂重力,是物體所受地球的引力的一個分力(大小几乎等於引力)。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 螞蟻莊園最新答案10.18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 螞蟻莊園最新答案10.18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螞蟻莊園10月18日問題答案。螞蟻莊園10月18日答案題目: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正確答案:匯聚成淚水球?一位加拿大太空人,也曾經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完全無重力的情況下流淚。
  • 太空失重對人體影響大,航天員在太空中是如何健身的?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健康生活管理師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Q:太空失重對人體影響很大,那麼太空人在太空中需要做運動保持健康嗎?A:當然需要!太空失重對人體的影響我們知道,生活在地球上,人的肌肉和骨骼總是要不停地對抗重力,支撐自己的身體。然而,在太空中,由於沒有了重力的作用,人體並不需要這些對抗重力的支撐工作,但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無重力的環境,那對血液循環、骨骼、肌肉等都會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失重會導致血液過多流向上身,還會肌肉萎縮、骨質丟失等。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生活中,我們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作為我們從食物中能品嘗出來的基本味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 螞蟻莊園10月18日問題答案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以上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0月18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小課堂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該問題的答案吧。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18日小課堂答案一、如果太空人在太空中哭泣眼淚會怎樣?
  • 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失重感覺?
    太空人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自由的漂浮, 就像鳥兒一樣無拘無束,喝水吃飯都那麼奇特,真是讓人羨慕啊!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太空人,飛入太空,更何況太空中也充滿了各種危險。如何不去太空也能體驗一把失重的感覺呢?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Hanig 做了一個實驗,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嘗出閾值。
  • 人在太空會失重,星體為何卻不會失重?
    審核:小文小時候我們看喜之郎廣告時,都會看到太空人在太空中是漂浮著的,並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正常行走。以至於到了長大我們所看的航天電影裡面的太空人在太空中也是漂浮著的。這從物理的角度來說,就是失重。那麼就會有人提出疑問:離開地球表面才幾十公裡,為什麼人在太空就會失重了呢?難道是引力消失了嗎?還是人的重量被偷走了?首先,我們要排除引力消失這個想法,因為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錯的。因為離開地球表面幾十公裡,引力是不會消失的,甚至都沒啥變化。而對於人在太空中失重是與引力消失有關的這個問題,嚴格來說,與引力消失也是沒有關係的。
  • 舌頭真的用不同部位,去感受不同味覺嗎?
    長久以來,很多資料都聲稱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了不同的味覺,例如舌頭的前端能感受甜味,舌頭的兩側能感受酸味,舌頭兩側靠後的位置可以感受到鹹味,而舌根能感受到苦味。舌頭的不同位置分別感受不同味覺,這個說法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個世紀初,1901年,名叫哈尼格的德國生理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就介紹了他用不同味道來刺激測試者的舌頭後,從他們舌頭的不同位置得到的味覺敏感程度分布。從他的研究結果看,不同味覺在舌頭上的分布其實沒有質的差別,舌頭的任何區域其實都能同時感受到酸甜苦鹹。
  • 關於太空的有趣冷知識,人在太空無法流淚?
    微重力環境導致眼淚會在眼睛裡滯留,所以如果人在太空中流淚,那麼淚水就會在眼睛周圍聚集,最後形成一個很大的水球,這對太空人來說非常的危險。如果在太空中流淚會怎樣呢?比如,被太空美景震撼到熱淚盈眶,那在零重力環境中的眼淚會怎樣?是否也會像在地球上一樣,眼淚只是順著臉頰往下流嗎?
  • 太空人在太空中「失重」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長期在太空中航行或生存,對於人類說還是很困難,需要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來支持,慢慢步入宇宙開發的時代! 但宇宙中不只一個天體,眾多天體的引力會形成一個引力場。因此,太空不會是失重環境。當然,就局部地區來說,如在地月系統中,只考慮地球與月球的引力,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某些點上,地球與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重力為零。在日地之間也有引力平衡點。
  • 太空人太空失重環境中
    南方網訊 早在4年前美國太空人只是乘坐自己的太空梭每周或每兩周飛向太空一次,總之沒有像最近這樣長時間逗留在失重的太空,現在美國太空人也產生了像原先在「和平」號軌道站上逗留過數月甚至數年的太空人一樣的健康問題。
  • 星球在太空中沒有失重,為何人類卻會失重?
    但是當人類去到距離地表十幾公裡的地方時,又會出現失重現象,難道地球引力就真的不過如此嗎?從一些以太空為題材的科幻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在距離地表十幾公裡的地方就幾乎不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縛而感覺身體輕盈、自由自在,因此很多人就此認為一旦人體與地表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後地球對人體的引力就完全消失了。
  • 第五節 嗅覺和味覺
    第五節 嗅覺和味覺   一、嗅覺感受器和嗅覺的特點   嗅覺感受器位於上鼻道及鼻中隔後上部的嗅上皮,兩側總面積約5cm2。由於它們的位置較高平靜呼吸時氣流不易到達。因此在嗅一些不太顯著的氣味時,要用力吸氣,使氣流上衝,才能到達嗅上皮。嗅上皮含有三種細胞,即主細胞、支持細胞和基底細胞。
  • 不存在「味覺分區」 每個味蕾都能嘗到五味
    流言: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Hanig )在論文裡提出了人類舌頭的某些區域對特定味覺會更加靈敏。但那時候,味覺科學才剛剛起步,這並非是一個明確的科學結論。直到 40 多年以後,哈佛的心理學家埃德溫·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將其翻譯為英文,並重新繪製了圖表。但他在解讀原文數據時,把圖標的相對敏感度,當成了絕對敏感度。於是,便有這麼一張「味覺地圖」。
  • 物理學中的超重和失重是指什麼?
    超重和失重,就是在地球環境中,受到外力,導致重力加速度不等於g。最經典的情境,在體重秤上面做蹲起運動。超重與失重,都是以地球引力為參考如今超重和失重,更接近一種感受類的詞語。當我們坐過山車、玩其他遊樂設施,身體感覺變重,就知道現在是超重狀態,感覺身體飄飄然,就是失重狀態。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然而,事實上,味覺地圖是不!存!在!的!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 味覺都有哪些?人為什麼會有味覺?學做飯從味覺開始!
    人有了味覺才知道好吃,美食自然與味覺是分不開的。但味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可是做飯的人不能不知道的啊!學做飯,我就喜歡刨根問底!味覺的定義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