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2020-11-25 沃遊網

生活中,我們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作為我們從食物中能品嘗出來的基本味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的味道是有限的,通常按照學界公認的標準,一共有酸甜苦辣鮮五種,每種基本味覺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能感受其刺激的感應器,其中「鮮味」直到2002年才通過發現和確定能夠專門識別胺基酸的感受細胞而被確認為是一種基本味覺。以後知味再專門寫文章來講一講關於「鮮味」的問題。

而「辣」的感受的產生機制,與上面五種基本味道味覺產生機制,完全不同。了解為什麼辣是一種「痛覺」,還有助於我們找到真正能夠有效「解辣」的方法哦。

「辣」的感覺是怎麼產生的?

讓辣椒產生辣味的活性成分叫做辣椒素(反式 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醯胺),它對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都有刺激性並可在口腔中產生灼燒感。當然還存在其他的一些物質也能產生類似的效果,比如生薑中含有的薑酮,姜醇等等。

圖片來源:www.redorbit.com

辣的感覺就是通過辣椒素(capsaicin)等作用於舌頭痛覺纖維上的受體而產生的,這條通路其實是痛覺的傳導通路,而非味覺的傳導通路。因此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辣其實是一種痛覺。用更通俗的話來解釋,辣椒素通過刺激味蕾的痛覺神經讓我們感受到一陣陣灼燒般的疼痛感,這就是辣的感覺的來源。

同時因為能感受到辣椒素的感應器同時也是感受溫度的受體,當它被激活時會產生近乎觸碰沸水般的灼熱感,所以我們才會有「又辣又燙」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辣」的感覺更像是我們感受到「燙」的幻覺,然後大腦指揮身體做出一系列應激性反應,比如出汗、臉紅、流鼻涕、流眼淚等等。

如何有效解辣?

弄清楚了「辣」的感覺發生的原理,就會明白真正有效的解辣方法關鍵在於解除辣椒素等刺激類物質與味蕾上痛覺受體的作用。

通常吃了非常辣的東西,我們最常用的辦法是喝涼水,還有跑到風扇旁邊去吹一吹。哈哈,這些辦法對辣椒素來說,其實都是沒有用的,因為辣椒素不溶於水,水衝或者風吹都無法將作用中的辣椒素和受體分開,甚至還有可能讓未結合的辣椒素擴散得更廣,越喝涼水越辣。

如果用低溫的冰水呢?能不能麻痺感受器,緩解辣的感覺?有可能,但是跟前面的原理一樣,一旦溫度回升,辣的感覺不又回來了?

真正有效的辦法是喝高糖分的飲料或者冷牛奶,這些飲料可以讓辣椒素與受體的結合解除,下次再被辣到的時候,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Erin知味編輯生活中,我們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作為我們從食物中能品嘗出來的基本味道。可是你知道嗎?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的味道是有限的,通常按照學界公認的標準,一共有酸甜苦辣鮮五種,每種基本味覺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能感受其刺激的感應器,其中「鮮味」直到2002年才通過發現和確定能夠專門識別胺基酸的感受細胞而被確認為是一種基本味覺。以後知味再專門寫文章來講一講關於「鮮味」的問題。而「辣」的感受的產生機制,與上面五種基本味道味覺產生機制,完全不同。
  • 辣椒明明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為什麼還要那麼多人喜歡「受虐」
    為什麼辣味不是味覺之所以說辣味不是味覺,原因就是科學家發現辣味本身並不能被味覺細胞感覺,而是在舌頭上被化合物辣椒素所激活的痛覺纖維而感受到的。我們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覺區,分別是酸、甜、苦、鹹,不同的區域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 酸甜苦辣鹹,辣到底是味覺還是痛覺?
    味覺地圖來自網圖在說辣是什麼的時候先說說這張味覺地圖,按照地圖所示:每個舌頭對應的地方都有與之對應的5覺,但唯一和國內的那麼辣到底是不是味覺?我們是否能從味覺地圖看出來?先說說這張地圖,從1904年哈尼格發明到1942年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歷史學家愛德溫·波林,利用哈尼格的原始數據計算出了不同敏感水平的真實數量,再到一些科學家卻利用這些數據繪製了一幅舌頭味覺地圖,現代舌頭地圖就這樣誕生了。
  • 舌頭上有味覺地圖?醫生:這顛覆三觀的冷知識,一次說清
    前段時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傳統菜色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當然,因為人體感受味道最深刻的器官就是舌頭,所以追逐到1901年,就有國外人士提出:舌頭上有專門品味酸、甜、苦、鹹的區域。也就是強行給舌頭加上了「味覺地圖」。
  • 辣,是痛覺不是味覺
    而在口味方面,中國人舌尖最愛「辣」。雜誌近三次發布的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甜一直緊隨其後,接下來則是鹹和酸,苦則排名最後。但是,與其它四種不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
  • 白酒的辣並非是味覺上的辣,它居然一種痛覺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你知道嗎?白酒的辣味其實跟酒精的度數是沒有必然的關係。同樣的度數,有可能在味覺上呈現的則是微甘,也有可能是辣。因此白酒度數跟酒的辣味沒有關係。一般來說,酒分酸、甜、辣這三種味道。是不是辣喉的酒都不是好酒呢?酒的好壞,還真的不能根據辣不辣喉來判斷。就像茅臺,喝過的都知道它有點辣喉,難道就說它不好嗎?恰恰相反。白酒為什麼會辣?人們覺得白酒是辣的,會誤以為這種辣味就是一種味覺。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準確來說,辣味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3]  辣味是由辣椒中的辣椒素產生的,辣椒素能刺激我們的辣椒素受體,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受體,它可以在我們接觸到43度以上溫度的時候產生一種灼痛感,這是一種痛覺,不是味覺。盲區2:麻辣中的麻味是否為味覺?       花椒產生的辣味跟麻味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三叉神經感覺,產生麻味的物質叫做羥基山椒素。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似是而非的「味覺地圖」事實上,這又是一個世紀謠傳,味覺地圖根本不存在!
  • 司馬茶術碎碎念001~ 味覺地圖
    本文配圖是度娘隨手可查的「味覺地圖」。各位看官也可以隨便查一下。最初味覺地圖出現的時候,說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不同的味道。後來……闢謠了,說人類舌頭約有超過2000個味蕾,每個味蕾中的味覺細胞均能分辨5種基本味道,而不是舌頭的不同區域各司其職。這5種基本味道是:酸、甜、苦、鹹、鮮(後來又加了個「肉味」⚠️注意:不包括辣、麻、澀等),孰對孰錯?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圖片來源於:《感官分析技術應用指南》)答:舌尖負責甜,舌根負責苦的「味覺地圖」根本不存在。如果非要說有味覺地圖,應該是這樣的:具體可了解新民晚報發布的兩篇闢謠文章。——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 【心理】辣是一種痛覺
    舌頭表面有味蕾,味蕾上有味覺細胞和味覺神經,所以人能通過舌頭上的味蕾來感受味道。
  • 趣知識;世界上最重的珍珠3.4千克、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
    一,2016年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來自菲律賓巴拉望的漁民捕撈到了一顆巨型珍珠;長67釐米,重達34千克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珍珠,2016年價值一億美元。(捕撈到這顆珍珠的概率應該比中大獎難一萬倍)二,世界最辣的辣椒,卡羅萊納死神辣椒出現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米爾堡,辣度幾乎和大部分警用辣椒噴霧一樣辣;最辣的一顆辣椒辣度達220萬度。三,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 辣並不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無辣不歡的人就是「痛並快樂著」
    若是將這句詩移植到西南地區,或許就會變成「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辣」了。辣椒擁有著奇妙的魔力:常吃辣的人,越吃越上癮;不吃辣的人,見了辣椒就繞道走。人們為什麼會喜歡吃辣?辣椒又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看似是「自虐」的吃辣,為何讓人如痴如醉?
  • 「辣」是一種味道嗎?其實它是一種神經痛覺!死神辣椒有多辣?
    「無辣不歡」、「無辣不香」,愛吃辣的人們都離不開辣味,辣的味道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飲食文化的絕大部分了。各種美味食物都添加辣椒或者是加上辣的調味料才好吃,例如人們喜歡吃的麻辣火鍋、各種品牌的麻辣湯等等。吃起辣來,真的是胃口大增,有種盪氣迴腸的感覺!人們常說的辣味,其實它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神經痛覺!
  • 科普丨原來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愛吃辣的人其實是痛並...
    原來,在我們的舌頭表面,特別是舌尖和側緣有著許多密集的微小突起,在醫學上稱為「舌乳頭」,主要分布在舌的背面,在每個舌乳頭的上面,有長著像花蕾一樣的東西,由一層支持細胞和細長的味覺細胞組成,味覺細胞頂端有纖毛,稱為味毛,由味蕾表面的味孔伸出
  • 辣不是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你知道嗎
    隨著川味美食名聲鶴起,麻辣美食越來越普及且受到大家的歡迎,能吃辣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更是無辣不歡。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人最基本的味覺只有四個,那就是酸甜苦鹹,我們平時嘗到的各種味道,都是這四種味道混合的結果。
  •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是真的嗎?
  • 酸甜苦辣鹹,有一個不是味覺?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舌頭!
    吃是大家都會的,大部分人還很擅長。但是在吃這件事上,大家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誤解——你並不了解你的舌頭。中國的古人認為,味覺有五種:酸甜苦辣鹹。但亞里斯多德說,味覺有四種:苦酸甜鹹。誰說的對呢?——都!不!對!
  • 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喜吃辣的人愛冒險
    在「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然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強烈刺激性,使人產生灼燒感,就是所謂的「辣味」。既然辣椒帶來的是疼痛,為什麼人們卻樂此不疲呢?根據相關研究,這也許和良性自虐有關。
  • 原來吃辣不是享受 而是因刺激味覺神經而產生的一種錯覺
    某些蛋白質和一些其它非糖類特殊物質也會引起甜味。甜通常與連接到羰基上的醛基和酮基有關。甜味是通過多種G蛋白耦合受體來獲得的,這些感受器耦合了味蕾上存在的G蛋白味導素。苦味是由含有化學物質的液體刺激引起的感覺。味覺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蕾呈卵圓形,主要由味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味細胞頂部有微絨毛向味孔方向伸展,與唾液接觸,細胞基部有神經纖維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