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上有味覺地圖?醫生:這顛覆三觀的冷知識,一次說清

2020-12-05 漫說健康

中國是世界美食大國,不同地區都有獨特的菜色。

其中魯、川、粵、淮揚4大菜色遠揚天下。

前段時間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傳統菜色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當然,因為人體感受味道最深刻的器官就是舌頭,所以追逐到1901年,就有國外人士提出:舌頭上有專門品味酸、甜、苦、鹹的區域。

也就是強行給舌頭加上了「味覺地圖」。

這一結論未經大量科學實驗推敲,被沿用或流傳至今。

例如教科書上的教材內容展示圖:

(圖片來自網絡,侵則刪)

又或大家熟知的星爺經典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發」,在劇情中零零發展開了泡妞攻略。

劇中對舌頭有過明確的一段介紹,比如舌尖上分布著甜的味蕾,而苦的味蕾則是分布在喉嚨處,而酸的味蕾則是分布在舌頭的兩側。

所以零零發信誓旦旦的說到:在品嘗紅酒時,應將舌頭捲成一圈,以此來避開酸的味蕾。

(圖片來自網絡,侵則刪)

這一切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實則舌頭真的分布著所謂的「楚河漢界」嗎?

事實絕非如此!

劇情歸劇情,如果你輕信的話,那真是徹底上當了!

其實,早在1974年美國研究者就通過一項實驗發現,舌頭每個區域都能嘗出酸、甜、苦、鹹、鮮等幾種物質的味道,只不過是敏感閾值不同而已。

這是因為,味蕾中包括了50-150個左右的味覺受體細胞,而食物的味道就是通過這些受體細胞傳遞給神經的。

但是,對於每個味覺受體能傳遞一種還是多種味道,學術界一直都爭論不休,目前還沒有明確結論。

但無論如何,一個味蕾能同時品嘗到多個味道!

所以,如果有人自作聰明的向你展示「品酒論」時,你只需報以微笑回應!

同時,吃苦藥也不要針對性的放在舌頭上了。

辣不屬於味覺

很多人有一個常識性錯誤,就是認為味覺裡有「辣」。

其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說,辣屬於「痛覺」非為味覺

首先,人之所以能夠感覺到辣,是因為辛辣食材中含有辣椒素、薑酮、姜醇類物質。

在這幾種化合物中,辣椒素是最常見且分布最廣泛的辣味物質。

而這些物質又會對口腔黏膜、味蕾產生刺激,由此產生帶有灼燒感的刺痛,但這感覺並不是味覺,而是痛覺!

這也是為何皮膚接觸辣椒素之後,會有灼熱感傳來的原因。

只要是有神經存在的地方,能感覺到痛的同時,就能感覺到「辣」!

同時辛辣食材還會對大腦造成刺激,致使體內分泌出大量多巴胺成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吃麻辣火鍋時,越吃越開心的原因。

總的來說,舌頭雖然沒有所謂的「味覺地圖」,但是它的確是感知味道的一個器官。

同時還在消化食物的環節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能將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攪拌,隨後再進入胃內開始二次消化,所以舌頭是必不能少的人體器官!

相關焦點

  • 冷知識闢謠--舌頭上真的有味蕾分布地圖嗎?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然而,事實上,味覺地圖是不!存!在!的!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
  • 別把謠言當常識,顛覆常規認知的冷知識,我們需要這樣一本書
    教授理了理自己的教案,一本正經地說:那是因為感覺甜味的味蕾是在你的舌尖,而不是靠近你喉嚨的舌根。現在,教授也要被打臉了,因為,這個關於舌頭的味覺分布的知識是謠言!從味覺地圖的由來說起,它最早源自德國科學家D.P.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圖片來源於:《感官分析技術應用指南》)答:舌尖負責甜,舌根負責苦的「味覺地圖」根本不存在。如果非要說有味覺地圖,應該是這樣的:具體可了解新民晚報發布的兩篇闢謠文章。——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Hanig 做了一個實驗,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嘗出閾值。
  • 闢謠專欄丨舌頭有味覺分區?
    >感知酸、甜、苦、鹹、鮮等味道的各種味覺細胞「混居」於味蕾中,味蕾廣泛分布在舌頭表面。因此,舌頭並沒有所謂的「味覺分區」。(圖片來自千圖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則「冷知識」:人的舌頭是有味覺分區的,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其中,舌頭兩側後半部嘗酸、兩側前半部嘗鹹、舌尖嘗甜、舌根嘗苦。其實,這是一個存在長達約半個世紀的謠言,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重新認識下我們的味覺。
  • 舌頭真的用不同部位,去感受不同味覺嗎?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小知識,幾乎沒有人懷疑過,那麼這是真的嗎?實際上,這只是數據誤讀引發的謠言,兵器被不負責任的媒體一直傳播和渲染,以至於讓它成為了世紀謊言。不過,這個謊言又是怎麼發生的呢?舌頭的不同位置分別感受不同味覺,這個說法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個世紀初,1901年,名叫哈尼格的德國生理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就介紹了他用不同味道來刺激測試者的舌頭後,從他們舌頭的不同位置得到的味覺敏感程度分布。從他的研究結果看,不同味覺在舌頭上的分布其實沒有質的差別,舌頭的任何區域其實都能同時感受到酸甜苦鹹。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苦味則是奎寧等500多種化合物產生的刺激,它們往往意味著毒性,早期人類如果對苦味這種味覺不敏感,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受制於食物當中的有毒物質,而無法留下自己的後代。盲區6:味覺地圖不存在!       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舌頭上的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頭兩側則對酸味和鹹味敏感,這就是所謂的味覺地圖。
  •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是真的嗎?
  • 「味覺地圖」欺騙了我們半個世紀
    事實上,這又是一個世紀謠傳,味覺地圖並不存在。 應該有不少小夥伴,小時候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 例如吃藥時為了避開苦味,竟特意把藥放在專門嘗甜味的舌尖上。 結果,苦到從此開始懷疑人生。
  • 從「舌頭的味覺分區」看偽科學如何產生的
    比如說這個:你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你,人的舌頭對不同的味道的感覺是有分區的。如果有過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唯一聽過這個的。根據紐約時報. Clairborne Ray的說法,人類的舌頭的某些部位可能對一些類型的味道稍微敏感(注意,"稍微")。然而,我們並不能清楚地畫出這一區域的輪廓。
  • 你知道什麼是味覺地圖嗎?來看看科學是如何糾正味覺地圖的
    先給說說味覺地圖是什麼。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德國科學家戴維·黑尼希對味覺做了一個實驗,他把酸、甜、苦、鹹、這四種味道的溶液塗在了參與者舌頭的不同位置上,然後讓這些參與者評價這些味道的相對強度。根據參與者的評價,他發現,舌頭上不同的位置對味道有不一樣的感受,就比如,舌尖對甜味更敏感。後來,埃德溫·波林,這位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根據黑尼希的實驗數據繪製出了最初的味覺地圖。他將舌頭分成了四個區域:舌尖是用來感受甜味的,舌根是用來感受苦味的,而舌頭兩側的前端部分是用來感受鹹味的,後端部分則是用來感受酸味的。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 ...台州一男嘗不出酸甜苦辣-化學藥水 舌頭 味覺 醫生 先生 消化科...
    東方網8月2日消息:有個詞叫「味同嚼蠟」,台州溫嶺的陳先生這幾天進餐就是這種感覺。  一口錯喝的水,讓他失去了自己的味覺。跑到醫院,他先後看了口腔科、皮膚科、神經內科、消化科,一圈下來,都沒看出啥毛病。沒有了味覺,生活索然無味,陳先生很鬱悶:我該怎麼辦?
  • 「亂七八糟」冷知識:企鵝有膝蓋,人的舌頭有八塊肌肉
    大家好,這裡是「亂七八糟」冷知識,是不是感覺這個世界有許多讓你不明所以的冷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世界亂七八糟匪夷所思的冷知識吧!企鵝其實有膝蓋...當然也有脖子,而且還很長...   2. 辣是一種痛覺,而不是味覺。
  • 司馬茶術碎碎念001~ 味覺地圖
    本文配圖是度娘隨手可查的「味覺地圖」。各位看官也可以隨便查一下。最初味覺地圖出現的時候,說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不同的味道。後來……闢謠了,說人類舌頭約有超過2000個味蕾,每個味蕾中的味覺細胞均能分辨5種基本味道,而不是舌頭的不同區域各司其職。這5種基本味道是:酸、甜、苦、鹹、鮮(後來又加了個「肉味」⚠️注意:不包括辣、麻、澀等),孰對孰錯?
  • 舌頭上不存在味蕾分布圖?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
    有此狀況的人或動物,可能出現兩隻眼睛的虹膜有著不同的顏色,或者眼睛會在同一片虹膜出現多於一種顏色。像《越獄》的主演溫特沃斯·米勒(Wentworth Miller)就有著虹膜異色,還有純白鴛鴦眼的貓等等。舌頭上不存在味蕾分布地圖。
  • 25個顛覆三觀的冷知識
    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也太魔幻了吧?…其實,還有很多類似於上面這種顛覆我們三觀的奇葩事實,畢竟人的認知很容易「固化」,比如下面這些,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然而,在地球上的人類實驗室卻能製造出絕對零度!星球大戰上映的時候,法國還在用斷頭臺……最後一次是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其中在新年的歡樂派對上,能讓我們吃的有滋有味,舌頭功不可沒。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
  • 舌頭「味覺分區」的真相
    對於舌頭味覺分區這一謬論的形成,波林功不可沒。最早是德國人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提到舌頭不同區域對於味覺的敏感性差異,波林在引用的過程中犯了翻譯上的錯誤,才最終導致這一流傳甚廣的謬論形成。我還記得在一堂生物課上,我們製作了糖水和鹽水並且把它們滴到舌頭的不同區域,以此驗證那張「味覺區域圖」是正確的。當時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那張著名的味覺區域圖出現在成千上百的教科書中。
  • 【冷知識】關於鯨豚類生物的味覺,你知道多少?
    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具有豐富的味覺,「酸甜苦辣鹹」五味,對於一個地道的吃貨而言,喪失味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簡直不敢想像。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鯨豚類的味覺知識,在講述之前,首先先為大家細細講解一下關於「味蕾」的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