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味覺分區」的真相

2021-01-19 利維坦

利維坦按:早年間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舌頭味覺分區」假說的埃德溫·波林(Edwin Boring)可謂人如其名——boring。比如說,他與助手在1940年的時候提出「月球錯覺理論」,認為月亮剛在地平面上出現的時候看起來最大,而當觀察者躺下或者用一隻眼進行觀察時,這種錯覺就會消失,因此這只是人眼的視錯結果;又比如下方兩個著名錯覺圖形,波林對此展開研究並認為妻子圖形(右)比花瓶圖形(左)更具有迷惑性,原因是界限更模糊。



對於舌頭味覺分區這一謬論的形成,波林功不可沒。最早是德國人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提到舌頭不同區域對於味覺的敏感性差異,波林在引用的過程中犯了翻譯上的錯誤,才最終導致這一流傳甚廣的謬論形成。


文/Claudia Hammond

譯/沁月

校對/藥師

原文/www.bbc.com/future/story/20171012-do-our-tongues-have-different-taste-zone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果然多多在利維坦發布


圖源:維基


你應該還記得在學校時老師展示的示意圖——粉色的舌面上標註著感受不同味道的區域——感受苦味的區域在舌根,感受甜味的區域在舌尖,感受鹹味的區域在靠近舌尖的兩側,而感受酸味的區域則在靠近舌根的兩側。我還記得在一堂生物課上,我們製作了糖水和鹽水並且把它們滴到舌頭的不同區域,以此驗證那張「味覺區域圖」是正確的。


當時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那張著名的味覺區域圖出現在成千上百的教科書中。這張圖的來源可歸咎於1901年德國科學家大衛·保羅·海尼(David Pauli Hänig)撰寫的論文。他通過在人舌頭的不同區域滴上鹹、甜、酸、苦四種味道的樣品後,發現在舌頭不同區域的味蕾敏感性是不一致的。


他發現舌尖和舌邊的味蕾是最敏感的,但他並沒有斷言這種現象和味道相關。但他用示意圖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發現,隨即使得不同舌頭區域對應不同味覺這一想法深入人心。


弗羅裡達大學的頂尖味覺科學家史蒂文·馬格(Steven Munger)則認為,味覺區域圖是一位名叫埃德溫·波林(Edwin Boring)的心理學家對大衛·保羅·海尼創作的示意圖做出的闡釋。


埃德溫·波林(1886-1968)


波林開展了很多並不枯燥的實驗(譯者註:波林的英文原文boring意為「枯燥乏味」,作者在此處強調其實驗並不像他名字一樣「枯燥乏味」,有詼諧之意)。其中我最喜歡作為例證的是1917年名為「波林和無聊(Boring and Boring)」的實驗,在這個試驗中,波林和他的妻子隨機將夜晚裡沉睡的人們喚醒,並讓他們猜測醒來時的時間。他們沒有說明是如何讓人們同意參與這項實驗的,但他們說儘管不是所有人都能準確猜中時間,絕大部分人猜測的時間都只和正確時間前後相差15分鐘。


埃德溫·波林對味覺的認知和覺察撰寫了一本書,其中包括了指示舌頭不同味覺的對應區域的實驗,以及一幅類似我們目前仍然可在書中看到的那幅味覺區域圖的示意圖。


圖源:Giphy


現在我們明白了舌頭的不同區域都可以感知甜酸苦鹹。在舌頭以外的地方也存在味蕾,包括上顎甚至是咽喉部都有味蕾。除了感受這四種主要的味道以外,每個味蕾還能感受到一種最近發現的味道——鮮味(umami)——這種味道使得一些類似帕爾馬乾酪(parmesan,一種用脫脂乳製成的堅硬的義大利乾酪,譯者注)的鮮美食物更加可口。


這些味道被察覺的方式並不盡相同。很長一段時間裡科學家們都假設認為我們味蕾裡的受體細胞可以感受任何味道,但這種想法被在聖地牙哥加利福利亞大學查爾斯·祖克爾(Charles Zuker)推翻。多年來,他和他的團隊辨別出了感受甜、酸、苦、鮮的不同受體細胞,而對感受鹹味的受體細胞的辨別並不那麼順利,阻礙了整個實驗項目的完成。但在2010年他們最終也成功辨別出感受鹹味的受體細胞。

(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64/n7286/full/nature08783.html)


我們擁有將近8000個味蕾,每一個味蕾都包含多種不同的受體細胞,從而使得我們的味蕾可以能夠嘗到酸、甜、苦、鹹、鮮這五種味道中的任何一種。


我們的味蕾可以能夠嘗到酸、甜、苦、鹹、鮮這五種味道中的任何一種。圖源:Alamy


味覺信息是由兩根腦神經傳輸到大腦的,一條腦神經位於舌的後側,另一條位於舌的前部。即使位於前部的神經鼓索(chorda tympani)被麻醉後人們依舊可以嘗到甜味,而在傳統的味覺區域圖中表示的是只有舌的前部才能感受甜味,這也進一步反駁了傳統的不同味覺對應不同區域的觀點。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950329393903103)


接下來需要解開的謎題是大腦如何對通過腦神經傳導的味覺信號進行解碼。在2015年,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支研究隊伍發現老鼠有專門應答每種味覺信號的腦細胞。

(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17/n7534/full/nature13873.html)


因此可以判斷,我們的確擁有能夠對每種味覺產生響應的特殊「配置」。但這些「配置」不是舌部某個區域集中的一堆味蕾,而是對每一種特殊的味道做出響應的受體細胞,以及其所對應的腦部神經。


舌的不同區域都可以嘗到任何味道。儘管某些區域對特定味道相對更敏感一點,但這些差別,套用史蒂文·馬格的話來說,就是「微不足道」的。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微信號 thegoatjoe

相關焦點

  • 闢謠專欄丨舌頭有味覺分區?
    科普知識真相是:
  • 從「舌頭的味覺分區」看偽科學如何產生的
    比如說這個:你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你,人的舌頭對不同的味道的感覺是有分區的。如果有過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唯一聽過這個的。根據紐約時報. Clairborne Ray的說法,人類的舌頭的某些部位可能對一些類型的味道稍微敏感(注意,"稍微")。然而,我們並不能清楚地畫出這一區域的輪廓。
  • 舌頭對味覺真的有分區嗎?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後來發現「味覺分區」這個說法十分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認為酸甜苦鹹在舌頭上各佔一個區域,例如舌尖對應甜味,舌根對應苦味。那麼我們的舌頭真的分工這麼明確嗎?實際上這是一個翻譯錯誤帶來的誤會。「味覺分區」的說法最早來自於1901 年德國科學家大衛 · 保羅 · 海尼(David Pauli Hänig)撰寫的論文。
  • 不存在「味覺分區」 每個味蕾都能嘗到五味
    生活中存在很多被精心包裝的偽科學,例如味覺分區理論就誤導了大家很多年,根據這個說法,甚至有品酒指南根據這個理論要大家在喝酒時把舌頭捲起來。那麼味覺分區是真實的嗎?這個理論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流言: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
  • 舌頭真的用不同部位,去感受不同味覺嗎?
    書店裡的生活大學,我們聊聊舌頭味覺。,負責了不同的味覺,例如舌頭的前端能感受甜味,舌頭的兩側能感受酸味,舌頭兩側靠後的位置可以感受到鹹味,而舌根能感受到苦味。舌頭的不同位置分別感受不同味覺,這個說法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個世紀初,1901年,名叫哈尼格的德國生理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就介紹了他用不同味道來刺激測試者的舌頭後,從他們舌頭的不同位置得到的味覺敏感程度分布。從他的研究結果看,不同味覺在舌頭上的分布其實沒有質的差別,舌頭的任何區域其實都能同時感受到酸甜苦鹹。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苦味則是奎寧等500多種化合物產生的刺激,它們往往意味著毒性,早期人類如果對苦味這種味覺不敏感,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受制於食物當中的有毒物質,而無法留下自己的後代。盲區6:味覺地圖不存在!       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舌頭上的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頭兩側則對酸味和鹹味敏感,這就是所謂的味覺地圖。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然而,事實上,味覺地圖是不!存!在!的!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
  • 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
    舌頭沒有味覺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症狀,下面為您準備了舌頭沒有味覺的原因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1.物理性損傷因素燙傷、放療可破壞味蕾,影響味覺。燙傷引起的味覺障礙是暫時的,一般可以自行緩解。手術導致醫源性的神經損傷,如股索神經損害、面神經麻痺等均可引起味覺障礙。
  •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是真的嗎?
    【流言】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這是假的!】【真相】「味覺地圖」並不存在。分辨各種味覺的細胞存在於每一個味蕾內,而味蕾在舌頭表面和口腔內都有分布,因此舌頭上有味蕾的區域都能對所有味覺進行分辨。
  • 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
    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時間:2016-12-04 11:53   來源:美唄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舌頭能感覺到味道? 舌頭是如何感受味道的? 生活的滋味,人們常說:酸、甜、苦、辣、鹹。這些味道表現的形式很多,有的只是情感,也有只是客觀體驗。
  • 小小百科舌頭的秘密——味覺大測試
    「當然是舌頭啊!」你一定會這樣回答。當我們吃下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東西時,整個口腔都會充斥著那種味道。而事實上,我們品嘗食物使用的只是我們舌頭上很小的一部分哦!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舌頭的知識,探究一下有關我們味覺的深層奧秘!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其中在新年的歡樂派對上,能讓我們吃的有滋有味,舌頭功不可沒。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如果非要說有味覺地圖,應該是這樣的:具體可了解新民晚報發布的兩篇闢謠文章。——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 吃冰淇淋時舌頭哪個部位感覺最甜?——淺談味覺
    吃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味道的東西,我們的舌頭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喝很苦的藥時,我們會覺得藥到舌根的時候感覺異常的苦,甚至會引起乾嘔,且舌根的苦味很久才消失;被酸到時,我們會感覺舌頭兩側異常敏感甚至會被酸得蜷起來。可見,我們舌頭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
  • 讓納米舌頭盡情地釋放味覺
    品酒師這個職業,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需要豐富的知識以及靈敏的味覺。據說品酒師的大腦中儲存了10000種以上的味道,且平均每年要品嘗3000多種新酒。圖源: Pixabay最新一項研究表明,由納米顆粒構建的「人造舌頭」,可以快速分辨糖漿的味道。
  • 舌頭也能聞到氣味嗎?味覺細胞中竟含有嗅覺感受器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美國非盈利性獨立科研機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報告說,鼻子中能夠探測氣味、具有嗅覺功能的感受器也存在於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中。研究結果表明,嗅覺和味覺——食物味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從舌頭開始,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始於大腦。
  • 舌頭的第六種味覺 --「肥」,你嘗過嗎?!
    酸 甜 苦 鹹 鮮——肥味——   肥是種味道    不管是饕餮大餐,還是街頭小食,想必你的舌頭已經對五種基本味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也許你還會辯解,還有澀味、麻味、金屬味等等其他的味道,但那些只是基本味覺摻雜在一起的感受,或者是基本味覺和痛感、麻感等味覺與感受混雜的味道。這裡談的基礎味覺,是簡單由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與舌頭味蕾直接產生作用後的體驗,目前,為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只有酸、甜、苦、鹹、鮮五種。    但美國珀杜大學科學家新近確認出第六種味覺——肥。
  • 人類是用舌頭感到味覺,你知道昆蟲通過什麼感受味覺的麼?
    在動物界,不同物種的味覺感受器數量差異很大。有些動物的味覺極其遲鈍,有些動物的的味蕾遍布全身,最高可達175,000個,而成年人大約有10,000個味蕾。所有的動物都會用味覺來區分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食物,這是避免有毒食物或過量攝入某些化合物(如鹽)的重要功能。
  • 酸甜苦辣鹹,有一個不是味覺?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舌頭!
    吃是大家都會的,大部分人還很擅長。但是在吃這件事上,大家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誤解——你並不了解你的舌頭。中國的古人認為,味覺有五種:酸甜苦辣鹹。但亞里斯多德說,味覺有四種:苦酸甜鹹。誰說的對呢?——都!不!對!
  • 舌頭上有味覺地圖?醫生:這顛覆三觀的冷知識,一次說清
    當然,因為人體感受味道最深刻的器官就是舌頭,所以追逐到1901年,就有國外人士提出:舌頭上有專門品味酸、甜、苦、鹹的區域。也就是強行給舌頭加上了「味覺地圖」。這一結論未經大量科學實驗推敲,被沿用或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