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2021-02-08 感官科學與評定

答:人體舌面味覺分為舌尖、舌根和舌兩側(舌邊)四個敏感區域。

(圖片來源於:《感官分析技術應用指南》)

答:舌尖負責甜,舌根負責苦的「味覺地圖」根本不存在。如果非要說有味覺地圖,應該是這樣的:

具體可了解新民晚報發布的兩篇闢謠文章。

——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

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

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

1901年,德國D.P. Hanig 做了一個實驗,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嘗出閾值。之後,他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給出了一個不夠清晰的研究結論:

人類舌頭的某些區域對特定味覺會更加靈敏。

1942年,哈佛的心理學家埃德溫·波林(Edwin Garrigues Boring)將其翻譯為英文,並重新繪製了圖表。而謬誤,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他在解讀原文數據時,把圖標的相對敏感度,當成了絕對敏感度。

到1973年才開始有人反駁這張味覺地圖,匹茲堡大學的弗吉尼婭·科林斯(Virginia Collings)重複了D.P. Hanig 的實驗。

有趣的是,雖然科學性已遭到質疑,但現下的烹飪行業中,這種味覺地圖仍然風靡。

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下)

味覺是通過味蕾中的味覺受體細胞(taste-receptor cell)產生的。味覺受體細胞集中在味蕾中,每個味蕾中大概含有50~150個受體細胞。

當咀嚼和吞咽的過程中,食物就會隨著唾液擴散到乳突上。

一旦乳突上的味蕾接觸到這些食物分子,味蕾上的味覺受體細胞就開始協調工作了。

這些細胞能識別不同的呈味分子,並編碼成神經電信號,最後通過特殊的感受神經被傳送到大腦形成味覺感受。

於是我們便能感受、分辨出各種味道啦!

味蕾的分布範圍也很廣,幾乎遍布了整個舌頭,甚至連上顎和咽喉局部都有它的蹤跡。

味覺是在哺乳類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每一種味道都有其獨特的意義。

酸味和苦味物質,則提醒著人類這種物質可能是有毒的、有害的。

不同哺乳類動物之間的味覺差異,才是一張真正的味覺地圖。它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演變歷程,讓時光倒流,使我們看到不一樣的生命江湖。

參考:

1. 《感官分析技術應用指南》趙鐳 劉文 編著

2.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公眾號:新民晚報

3.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下)-公眾號:新民晚報

如果您對感官評價感興趣,如果您在實踐中有困惑,如果您有好的經驗可以分享,歡迎您加入我們交流群,參與討論!

長按掃碼添加「感官小曲」為好友,申請入群,參與感官評定相關話題討論。

想了解更多關於感官科學與評定,以及其實際應用評價,歡迎參加第九期感官培訓班。詳情可點擊閱讀原文;在線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參加:

相關焦點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然而,事實上,味覺地圖是不!存!在!的!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苦味則是奎寧等500多種化合物產生的刺激,它們往往意味著毒性,早期人類如果對苦味這種味覺不敏感,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受制於食物當中的有毒物質,而無法留下自己的後代。盲區6:味覺地圖不存在!       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舌頭上的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頭兩側則對酸味和鹹味敏感,這就是所謂的味覺地圖。
  • 舌頭上有味覺地圖?醫生:這顛覆三觀的冷知識,一次說清
    當然,因為人體感受味道最深刻的器官就是舌頭,所以追逐到1901年,就有國外人士提出:舌頭上有專門品味酸、甜、苦、鹹的區域。也就是強行給舌頭加上了「味覺地圖」。這一結論未經大量科學實驗推敲,被沿用或流傳至今。
  • 【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是真的嗎?
    【流言】舌頭上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感,而舌兩側,則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味覺地圖」。【這是假的!】【真相】「味覺地圖」並不存在。分辨各種味覺的細胞存在於每一個味蕾內,而味蕾在舌頭表面和口腔內都有分布,因此舌頭上有味蕾的區域都能對所有味覺進行分辨。
  • 你知道什麼是味覺地圖嗎?來看看科學是如何糾正味覺地圖的
    先給說說味覺地圖是什麼。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德國科學家戴維·黑尼希對味覺做了一個實驗,他把酸、甜、苦、鹹、這四種味道的溶液塗在了參與者舌頭的不同位置上,然後讓這些參與者評價這些味道的相對強度。根據參與者的評價,他發現,舌頭上不同的位置對味道有不一樣的感受,就比如,舌尖對甜味更敏感。後來,埃德溫·波林,這位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根據黑尼希的實驗數據繪製出了最初的味覺地圖。他將舌頭分成了四個區域:舌尖是用來感受甜味的,舌根是用來感受苦味的,而舌頭兩側的前端部分是用來感受鹹味的,後端部分則是用來感受酸味的。
  • 味覺都有哪些?人為什麼會有味覺?學做飯從味覺開始!
    我們平時如果不注意保護舌頭,那麼你的舌頭有可能患上味覺的「近視」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頭表面的乳狀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皺褶處的乳狀突起中最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個味覺細胞構成,大約10-14 天更換一次,味覺細胞表面有許多味覺感受分子,不同物質能與不同的味覺感受分子結合而呈現不同的味道。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 舌頭真的用不同部位,去感受不同味覺嗎?
    每周天,我們一起聊趣味文化,成為有趣又有料的人。書店裡的生活大學,我們聊聊舌頭味覺。,負責了不同的味覺,例如舌頭的前端能感受甜味,舌頭的兩側能感受酸味,舌頭兩側靠後的位置可以感受到鹹味,而舌根能感受到苦味。
  • 司馬茶術碎碎念001~ 味覺地圖
    1、關於味道。本文配圖是度娘隨手可查的「味覺地圖」。各位看官也可以隨便查一下。最初味覺地圖出現的時候,說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不同的味道。後來……闢謠了,說人類舌頭約有超過2000個味蕾,每個味蕾中的味覺細胞均能分辨5種基本味道,而不是舌頭的不同區域各司其職。這5種基本味道是:酸、甜、苦、鹹、鮮(後來又加了個「肉味」⚠️注意:不包括辣、麻、澀等),孰對孰錯?
  • 酸甜苦辣鹹,有一個不是味覺?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舌頭!
    吃是大家都會的,大部分人還很擅長。但是在吃這件事上,大家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誤解——你並不了解你的舌頭。中國的古人認為,味覺有五種:酸甜苦辣鹹。但亞里斯多德說,味覺有四種:苦酸甜鹹。誰說的對呢?——都!不!對!
  • 闢謠專欄丨舌頭有味覺分區?
    「混居」於味蕾中,味蕾廣泛分布在舌頭表面。因此,舌頭並沒有所謂的「味覺分區」。(圖片來自千圖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則「冷知識」:人的舌頭是有味覺分區的,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其中,舌頭兩側後半部嘗酸、兩側前半部嘗鹹、舌尖嘗甜、舌根嘗苦。其實,這是一個存在長達約半個世紀的謠言,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重新認識下我們的味覺。
  • 辣,是痛覺不是味覺
    味覺的生理基礎味覺的產生:呈味物質刺激口腔內的味覺感受體,然後通過一個收集和傳遞信息的神經感覺系統傳導到大腦的味覺中樞,最後通過大腦的綜合神經中樞系統的分析,從而產生味覺。不同的味覺產生有不同的味覺感受體,味覺感受體與呈味物質之間的作用力也不相同。
  • 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
    舌頭沒有味覺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症狀,下面為您準備了舌頭沒有味覺的原因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1.物理性損傷因素燙傷、放療可破壞味蕾,影響味覺。燙傷引起的味覺障礙是暫時的,一般可以自行緩解。手術導致醫源性的神經損傷,如股索神經損害、面神經麻痺等均可引起味覺障礙。
  • 舌頭「味覺分區」的真相
    最早是德國人在自己的研究論文中提到舌頭不同區域對於味覺的敏感性差異,波林在引用的過程中犯了翻譯上的錯誤,才最終導致這一流傳甚廣的謬論形成。我還記得在一堂生物課上,我們製作了糖水和鹽水並且把它們滴到舌頭的不同區域,以此驗證那張「味覺區域圖」是正確的。當時似乎一切都是合理的,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簡單。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那張著名的味覺區域圖出現在成千上百的教科書中。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其中在新年的歡樂派對上,能讓我們吃的有滋有味,舌頭功不可沒。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
  • 「味覺地圖」欺騙了我們半個世紀
    幾乎每一個有舌頭的人,都看過那張神奇的味覺地圖。 簡單來說,就是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出各種不同的味道。 事實上,這又是一個世紀謠傳,味覺地圖並不存在。 應該有不少小夥伴,小時候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 例如吃藥時為了避開苦味,竟特意把藥放在專門嘗甜味的舌尖上。 結果,苦到從此開始懷疑人生。
  • 除了舌頭,全身各處竟然都有「味覺」!
    我們可以品嘗到的味道又有哪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味覺人的基本味覺我們舌頭的背面和側面分布著4種乳頭狀突起,它們分別是輪廓乳突、葉狀乳突、蕈狀乳突和絲狀乳突。除絲狀乳突外,其他3種乳突表面分布著味蕾,這些長得像洋蔥似的味蕾,就是我們能嘗出味道的關鍵。wikipedia 丨 味蕾味覺是通過味蕾裡的味覺細胞產生的,一些特殊的分子溶於水後,與細胞內的味覺受體結合,引發神經衝動,衝動沿著神經纖維,一路傳到大腦皮層的味覺中樞,這時人就感受到了味道。
  • 人在高空味覺真的會下降嗎?
    坐過飛機的人,大都有一個感覺,飛機上供應的食物味道都怪怪的,挺難吃。為何難吃?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德國的科學家在著名的弗勞恩霍夫物理研究所內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飛機餐之所以難吃,是因為人進入高空後,味覺的感知度下降了。如此說來,是我們的味覺在高空罷工了。那麼,味覺為何要罷工呢?
  • 小小百科舌頭的秘密——味覺大測試
    但是各位小朋友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是怎樣判斷食物的味道呢?「當然是舌頭啊!」你一定會這樣回答。當我們吃下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東西時,整個口腔都會充斥著那種味道。而事實上,我們品嘗食物使用的只是我們舌頭上很小的一部分哦!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舌頭的知識,探究一下有關我們味覺的深層奧秘!
  • 從「舌頭的味覺分區」看偽科學如何產生的
    比如說這個:你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你,人的舌頭對不同的味道的感覺是有分區的。如果有過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唯一聽過這個的。根據紐約時報. Clairborne Ray的說法,人類的舌頭的某些部位可能對一些類型的味道稍微敏感(注意,"稍微")。然而,我們並不能清楚地畫出這一區域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