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
真相是:感知酸、甜、苦、鹹、鮮等味道的各種味覺細胞「混居」於味蕾中,味蕾廣泛分布在舌頭表面。因此,舌頭並沒有所謂的「味覺分區」。
(圖片來自千圖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則「冷知識」:人的舌頭是有味覺分區的,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其中,舌頭兩側後半部嘗酸、兩側前半部嘗鹹、舌尖嘗甜、舌根嘗苦。其實,這是一個存在長達約半個世紀的謠言,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重新認識下我們的味覺。
味覺的載體——舌乳頭
首先,拿出一面鏡子,伸出我們的舌頭,認真觀察。你會發現舌頭表面密集分布著很多小突起,它們的學名叫作「舌乳頭」。仔細看的話,舌乳頭形態並不統一。那些數量最多、顏色發白、呈細長圓錐形的是「絲狀乳頭」;主要分布在舌尖及兩側的粉色圓圓的突起是「菌狀乳頭」;舌根盡頭處附近分布的體型較大,周圍還有一圈環形結構的,稱為「輪廓乳頭」;位於舌側緣後部,呈褶皺狀的是「葉狀乳頭」(人類的葉狀乳頭並不發達)。之所以要介紹這樣幾位舌頭上的成員,是因為菌狀乳頭、輪廓乳頭、葉狀乳頭上都存在有「味蕾」,而味蕾就是我們感知味道的工具。
感受味道的最小單位——味覺細胞
如果把一個個舌乳頭比作我們生活的小區,味蕾就是分布在小區裡的「住戶」。不同的「舌乳頭小區」中存在的住戶數量不一,少則數個,多則幾千個。人類有成千上萬個味蕾,而每一個味蕾裡還有數十上百的「居民」,這些居民就是「味覺細胞」。
味覺細胞上有一種「受體」,可以接受酸、甜、苦、鹹、鮮五種味覺刺激,隨後這些味覺刺激被細胞轉化成承載味覺信息的神經電信號,信號通過特殊的感覺神經被傳送到大腦皮層,最終變成味覺。順便說一下,辣味是觸覺和溫度覺,說白了就是辣使我們覺得痛和熱,並不是味覺。目前研究認為,每一個味覺細胞只能辨別一種味道,而各種味覺細胞混居在味蕾中,使每一個味蕾都能辨別多種味道。味蕾四散分布在舌頭上,甚至軟顎、咽後部、會厭都有它的蹤跡。因此,舌頭的普遍區域都能感知味道,並不像謠傳那樣,有所謂的味覺分區,要把舌頭「四分五裂」去品嘗不同的味道。
(圖片來自千圖網)
健康提示
1. 味覺的靈敏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兒童比成人強,青年比老年強,女性比男性強,同一個人,晚上比早晨強。
2. 情緒也會影響人的味覺。當人在強烈情緒的影響下,比如憤怒、恐懼、悲傷等情況時,味覺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