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鹹,從很久以前就看到一個叫做味覺地圖的東西。

在說辣是什麼的時候先說說這張味覺地圖,按照地圖所示:每個舌頭對應的地方都有與之對應的5覺,但唯一和國內的:酸、甜、苦、辣、鹹5覺有異議的是辣換成了甜。那麼辣到底是不是味覺?我們是否能從味覺地圖看出來?
先說說這張地圖,從1904年哈尼格發明到1942年著名的哈佛大學心理歷史學家愛德溫·波林,利用哈尼格的原始數據計算出了不同敏感水平的真實數量,再到一些科學家卻利用這些數據繪製了一幅舌頭味覺地圖,現代舌頭地圖就這樣誕生了。
很遺憾科技在進步,最近幾年我們才確認出味覺受體。味覺研究取得的首次突破是在1974年,它糾正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無人能改變的錯誤舌頭「地圖」。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的味道是有限的,按照學界公認的標準,一共有酸甜苦辣鮮肥六種,每種基本味覺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能感受其刺激的感應器。
雖然辣在國際上也被列入了味覺,但究其根本卻是由產生辣味的活性成分叫做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醯胺)對人類口腔刺激中產生灼燒感。

通俗的話來解釋,辣椒素通過刺激味蕾的痛覺神經讓我們感受到一陣陣灼燒般的疼痛感,這就是辣的感覺的來源。

感謝各位耐心觀看,有興趣請點擊關注,這是您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