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其實是一種痛

2020-11-25 乾坤能大M雜說天下

俗話說,酸甜苦辣鹹調出人生百味。人生一世,總是要嘗盡各種滋味的。酸甜苦辣鹹也作為調味應用於各類飲食之中,而其中的「辣」卻有別於其他四味,它並不是靠味覺來體驗的。

辣其實是一種痛覺。痛覺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時,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是化學物質(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不是由味蕾所感受到的味覺。所以其實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有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這就是為什麼吃辣後,在排洩時也會感覺到辣的原因——總不能是因為肛門內部分布著味蕾吧?要是那樣的話,對於人類來說,可太可怕了。

「辣」確實是飲食中不可忽視的一味調味劑,雖然有的人不喜歡、有的人不適應,那只能說這種人對疼痛的耐受性不夠。所以喜歡吃辣的人,都是喜歡「痛並快樂著」的、有「自虐傾向」的美食家。

相關焦點

  • 科普丨原來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愛吃辣的人其實是痛並...
    談到味道,人們就會想到「酸甜苦辣麻」,其實這是人間的五味,那麼,我們的舌頭能夠感受到什麼味道呢?01味從哪裡來?02辣從哪裡來?我們驚奇的發現,辣竟然不是五味之一,我們中國人喜歡說,酸甜苦辣辛是人間五味,但現在,辣為什麼不是了呢?
  • 【夜讀】辣是一種快意的痛
    不曾吃辣的人,是沒有資格描述辣的,辣這種感覺對味蕾的刺激,不是文字可以準確表述的,它是一種瘋狂,一種火熱,一種感官上的豪放和粗獷,如同騎著烈馬在高山上呼嘯,俯衝,騰躍,一種浴火的又痛又快的洗禮和宣洩。即使與它分別許多年,想起那種快意,仍然會熱血沸騰口水瀝瀝,想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飯店去點一盆毛血旺,大快朵頤。
  • 辣,其實是一種痛覺!
    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們真的就懂「辣」了嗎?其實,很多人對食辣可能存在誤區。  人之所以會感覺到辣,是因為辣椒、生薑等食物中一些化學物質的功勞(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等),而在這幾種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見的,分布最廣泛的辣味物質。
  • 辣並不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無辣不歡的人就是「痛並快樂著」
    若是將這句詩移植到西南地區,或許就會變成「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辣」了。辣椒擁有著奇妙的魔力:常吃辣的人,越吃越上癮;不吃辣的人,見了辣椒就繞道走。人們為什麼會喜歡吃辣?辣椒又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看似是「自虐」的吃辣,為何讓人如痴如醉?
  • 辣是一種燒痛的感覺
    鳳凰健康:我第一次聽這麼說,說辣竟然不是一種味道,反而是一種感覺,還是一種痛的感覺。 方舟子:對,而且是燒痛的,被燒傷的。我們對辣這種感覺,已經不僅僅是吃的,而是塗到皮膚黏膜上,你也會覺得火辣辣的。
  • 「辣」是一種味道嗎?其實它是一種神經痛覺!死神辣椒有多辣?
    「無辣不歡」、「無辣不香」,愛吃辣的人們都離不開辣味,辣的味道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飲食文化的絕大部分了。各種美味食物都添加辣椒或者是加上辣的調味料才好吃,例如人們喜歡吃的麻辣火鍋、各種品牌的麻辣湯等等。吃起辣來,真的是胃口大增,有種盪氣迴腸的感覺!人們常說的辣味,其實它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神經痛覺!
  • 【心理】辣是一種痛覺
    人能感受到的味道主要是苦、酸、鹹、甜,你可能會說還有辣。科學研究表明辣不是味道,是痛覺。如果吃辣會讓人感覺到痛,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辣呢?吃辣後人會感覺到痛,感到痛就會用啤酒、菜、飯等來緩解痛,痛得到緩解的過程,讓人感到很好。沒有味道的粥、沒有味道的面,沒有味道的米飯,看著就沒胃口,吃不下去,有了辣人就很快就能吃飽肚子。
  • 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原標題: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這樣的話語我們並不陌生,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健康時報》介紹,辣椒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在我們的口腔和皮膚上,有一些特定的神經受體,與辣椒素結合後會產生「熱」和「疼」的訊號,於是,人體就會感受到高溫灼熱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痛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這種痛感卻如上癮一般,無辣不歡呢? 據《健康時報》報導,喜歡吃辣椒的人,在他們剛開始嘗試吃辣椒時,都是覺得不太舒服的。
  • 辣"竟然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
    「辣」得恰到好處,可以讓人吃得更加暢快淋漓。如果這時告訴你,「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恐怕你並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現在科學的普遍看法。解釋這句看似「不可思議」的說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味覺。味從哪裡來?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產生一種灼痛的感覺,嚴格講屬痛覺和溫度覺,辣味物質的結構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親水基因和起助味作用的疏水基因,而且辣味物質屬於刺激性物質,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鮮味是一種非常可口的味道,也是許多胺基酸特有的味道,胺基酸是高營養物質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富集於魚、肉、菌類等食品中。吃貨們迷戀「佛跳牆」、「醃篤鮮」等美味佳餚,生物學原因就在於此。
  • 江西的辣,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江西的辣,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與太陽輻射區對比 會發現愛吃辣的地域太陽輻射較少 簡言之 辣椒的流行或許和驅寒作用有關 越是高海拔雲霧多的山區,嗜辣越重
  • 吃辣是「痛覺」體驗:你爽的是舌頭,而痛的是全身……
    然而,辣,可真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吃辣的人感受到的是快樂,並痛著!吃辣時,口腔、喉嚨、食道、腸胃乃至全身的皮膚共同反應,痛與熱伴隨著唇舌間的火焰迸發,這種極致的體驗,是不是和其他味覺享受,有點不太一樣呢?不一樣就對了!
  • 漲知識丨為什麼有的人特別能吃「辣」?辣是一種「痛覺」
    辣味是一種「痛覺」我們常說一些食物「很辣」,但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我們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覺區,分別是酸、甜、苦、鹹,不同的區域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在吃一些食品時,大腦也將收到味覺傳遞的信號,能感受到這些味道,做出相應的反應。
  • 白酒的辣並非是味覺上的辣,它居然一種痛覺
    網傳有一種說法:喝白酒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士,他們能喝得了苦辣,也能品得到甘甜。說到白酒,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兩個字:辣喉!白酒的辣味其實跟酒精的度數是沒有必然的關係。同樣的度數,有可能在味覺上呈現的則是微甘,也有可能是辣。因此白酒度數跟酒的辣味沒有關係。一般來說,酒分酸、甜、辣這三種味道。按理來說,在調味過後的酒,不會出現辣味才對。是不是辣喉的酒都不是好酒呢?酒的好壞,還真的不能根據辣不辣喉來判斷。
  • 原來吃辣不是享受 而是因刺激味覺神經而產生的一種錯覺
    中國人非常喜歡吃辣!而且麻辣燙也是許多年輕人喜歡吃的一種食物之一。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時告訴你,「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恐怕你並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現在科學的普遍看法。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產生一種灼痛的感覺,嚴格講屬痛覺和溫度覺,辣味物質的結構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親水基因和起助味作用的疏水基因,而且辣味物質屬於刺激性物質,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鮮味是一種非常可口的味道,也是許多胺基酸特有的味道,胺基酸是高營養物質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富集於魚、肉、菌類等食品中。
  • 辣椒居然沒有這「仙人掌」辣?它跟死神辣椒比辣10000倍
    比如有的人很會吃鹹,有的人很會吃甜,甚至有的人很會吃辣,比如在中國就有這樣的例子。廣東人喜歡吃吃甜的,北京人喜歡吃鹹的,而四川、重慶和長沙人喜歡吃的是辣的。其實說到辣,不管會不會吃辣的朋友,肯定也會很喜歡吃,很想吃,就是自己吃不了。大家所知道的辣都是來源於辣椒,但其實世界上最辣的植物並不是辣椒,而是「仙人掌」!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的味道是有限的,通常按照學界公認的標準,一共有酸甜苦辣鮮五種,每種基本味覺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能感受其刺激的感應器,其中「鮮味」直到2002年才通過發現和確定能夠專門識別胺基酸的感受細胞而被確認為是一種基本味覺。以後知味再專門寫文章來講一講關於「鮮味」的問題。而「辣」的感受的產生機制,與上面五種基本味道味覺產生機制,完全不同。
  • 辣是一種痛覺,麻是60赫茲的電流,肥肉味才是第五味覺...
    這是一種神奇的「味道」,因為我們的味蕾根本吃不出來這種「味道」,但是卻往往欲罷不能。然而欲罷不能的原因,卻是一種仿佛SM的心理,這種「味道」是一種強鹼,刺激燒灼我們的舌頭,產生一種痛的快感。這就是辣帶給人類味蕾的奇妙SM體驗。
  • 辣不是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你知道嗎
    隨著川味美食名聲鶴起,麻辣美食越來越普及且受到大家的歡迎,能吃辣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更是無辣不歡。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人最基本的味覺只有四個,那就是酸甜苦鹹,我們平時嘗到的各種味道,都是這四種味道混合的結果。
  • 辣是痛覺?!
    脊柱生物力學:一個姿勢引起頭痛和手指麻木脊柱生物力學:一個姿勢引起的粗腿和腰背部疼痛脊柱生物力學:看了,才會坐脊柱生物力學:錯誤坐姿對力線的影響淺感覺:痛、辣和燙其實是不一樣的,燙是給你的身體物理加溫,而辣椒素本身並不放熱,更不會讓你燙傷,只是通過化學反應讓你產生灼熱的感覺;冰塊或對著風扇吹並不能達到解除辣感的效果。辣椒素受體是一種溫度受體,在辣椒素的作用下的結果是儘管體溫沒有實際升高,但身體會以為體溫正在升高,進而運作降溫機制,進一步降低體溫會加劇這一反應。
  • 辣是痛覺(文末福利)
    今天的節目當中,吳老師和施嵐要聊聊他們吃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