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其實是一種痛覺!

2021-01-15 科學松果會

  辣,我們都不陌生,不少人尤其是南方人可以說是無辣不歡,我們應該都聽過這樣的民間傳說:湖南人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更有甚者,感嘆「沒辣椒的日子簡直生不如死。」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們真的就懂「辣」了嗎?其實,很多人對食辣可能存在誤區。



  人之所以會感覺到辣,是因為辣椒、生薑等食物中一些化學物質的功勞(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等),而在這幾種化合物中,辣椒素又是最常見的,分布最廣泛的辣味物質。辣椒素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所以其實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能感覺到辣,而有些人覺得不辣,因為每個人對辣的疼痛感有所不同。  也許我們有過這樣的體會,有時覺得飯菜不香,但是如果在菜裡放上一些辣椒、辣醬等,立馬覺得食慾大增,吃完還會意猶未盡,就像上癮一樣。吃辣椒為什麼會上癮呢?  吃辣椒久了會讓人上癮,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這種感覺——「辣椒素快感」,是一種通過食用大量富含辣椒素的食物所造成的欣快感。原因是當辣椒素所帶來的辛辣感刺激舌頭、口腔的神經末梢時,機體的神經系統會反射性地出現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加、腸胃蠕動增快而加倍「工作」,同時興奮性的刺激會使大腦釋放出內啡肽,再吃下去,大腦又會以為有痛苦襲來,於是釋放出更多的內啡肽。內啡肽會促進大腦內另一種物質——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類似腎上腺素的物質,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在短時間內令人高度興奮。於是「享樂主義」的大腦讓我們吃辣吃上癮了,以至於聞到濃鬱的辣味就有進食的衝動。就像跑步一樣,跑步也會釋放內啡肽,所以跑步跑得很爽也會上癮。  吃完香辣的食物以後往往會是眼淚、鼻水直流,口唇腫脹,有些還會感覺頭皮發麻。這時,我們可能第一反應就是找一杯冰水解辣,其實,冰水並非解辣的好方法。  水只能緩解辣味對舌尖神經的刺激,並不能中和辣椒素,辣椒素不溶於水,不但不能衝走且還會使辣椒素更廣泛的擴散到受體中去,加劇灼熱感。  那喝什麼能快速有效解辣呢?牛奶是個不錯的選擇,純牛奶裡面含有大量的酪蛋白,一種很好的乳化劑,可對因辣而灼傷的消化道上皮黏膜細胞起修復作用,並緩和感覺神經的受刺激程度。  辣椒營養豐富,有許多保健作用。但凡事過猶不及,過多的辣椒素會強烈刺激胃腸黏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動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瀉並使肛門燒灼刺疼,誘發胃腸疾病,促使痔瘡出血。同時,食辣也因人而異,有些體質的人或某些情況下不能吃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所謂「知己知百戰不殆」,我們只有懂了「辣」,才能更好享受辣所帶來的完美體驗!


相關焦點

  • 「辣」是一種味道嗎?其實它是一種神經痛覺!死神辣椒有多辣?
    「無辣不歡」、「無辣不香」,愛吃辣的人們都離不開辣味,辣的味道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飲食文化的絕大部分了。各種美味食物都添加辣椒或者是加上辣的調味料才好吃,例如人們喜歡吃的麻辣火鍋、各種品牌的麻辣湯等等。吃起辣來,真的是胃口大增,有種盪氣迴腸的感覺!人們常說的辣味,其實它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神經痛覺!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人的味蕾能夠感受到的味道是有限的,通常按照學界公認的標準,一共有酸甜苦辣鮮五種,每種基本味覺都能找到與之對應的能感受其刺激的感應器,其中「鮮味」直到2002年才通過發現和確定能夠專門識別胺基酸的感受細胞而被確認為是一種基本味覺。以後知味再專門寫文章來講一講關於「鮮味」的問題。而「辣」的感受的產生機制,與上面五種基本味道味覺產生機制,完全不同。
  • 科普丨原來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愛吃辣的人其實是痛並...
    談到味道,人們就會想到「酸甜苦辣麻」,其實這是人間的五味,那麼,我們的舌頭能夠感受到什麼味道呢?01味從哪裡來?當我們吃到辣的食物時,味蕾被激活了,但我們感知到的辣味並不是味蕾感受到的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了三叉神經,三叉神經將信號傳到大腦後,經過分析後得出的熱覺與痛覺的混合物。
  • 白酒的辣並非是味覺上的辣,它居然一種痛覺
    網傳有一種說法:喝白酒的人,基本上都是有所成就的人士,他們能喝得了苦辣,也能品得到甘甜。說到白酒,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兩個字:辣喉!白酒的辣味其實跟酒精的度數是沒有必然的關係。同樣的度數,有可能在味覺上呈現的則是微甘,也有可能是辣。因此白酒度數跟酒的辣味沒有關係。一般來說,酒分酸、甜、辣這三種味道。按理來說,在調味過後的酒,不會出現辣味才對。是不是辣喉的酒都不是好酒呢?酒的好壞,還真的不能根據辣不辣喉來判斷。
  • 「辣」其實是一種痛
    酸甜苦辣鹹也作為調味應用於各類飲食之中,而其中的「辣」卻有別於其他四味,它並不是靠味覺來體驗的。辣其實是一種痛覺。痛覺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時,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是化學物質(譬如辣椒素、薑酮、姜醇等)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於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不是由味蕾所感受到的味覺。所以其實不管是舌頭還是身體的其他器官,只要有神經能感覺到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辣。
  • 辣不是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你知道嗎
    隨著川味美食名聲鶴起,麻辣美食越來越普及且受到大家的歡迎,能吃辣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更是無辣不歡。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人最基本的味覺只有四個,那就是酸甜苦鹹,我們平時嘗到的各種味道,都是這四種味道混合的結果。
  • 辣是一種痛覺|你真的能吃辣嗎?
    良性自虐機制(benign masochism)可以用於解釋人為什麼熱衷於吃辣椒,辣椒使人產生痛覺,從而欺騙大腦釋放內啡肽,但又不會使人處於實際的危險當中。這種機制與人熱衷於乘坐過山車,或是跳樓機,或是長跑(缺氧),或是看恐怖電影的機制是相同的。都是欺騙大腦釋放內啡肽而產生愉悅感的行為,又並不處於真正的危險當中,因此稱為良性自虐。
  • 【心理】辣是一種痛覺
    人能感受到的味道主要是苦、酸、鹹、甜,你可能會說還有辣。科學研究表明辣不是味道,是痛覺。如果吃辣會讓人感覺到痛,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辣呢?吃辣後人會感覺到痛,感到痛就會用啤酒、菜、飯等來緩解痛,痛得到緩解的過程,讓人感到很好。沒有味道的粥、沒有味道的面,沒有味道的米飯,看著就沒胃口,吃不下去,有了辣人就很快就能吃飽肚子。
  • 為什麼說辣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因為舌頭上不存在味覺地圖
    其實一直以來我們熟知的「辣」其實並不屬於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如果做一個小小的實驗,取一小勺辣椒醬塗抹在手中,你會發現仍能夠感覺到刺痛感。很有趣吧?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先要給味覺下個定義。 味覺是什麼? 味覺指的是我們的味蕾受到直接化學刺激而產生的感覺。我們味蕾上存在的味覺細胞,感受到味道的刺激和嗅覺一起在大腦中合成了我們的味覺。
  • 漲知識丨為什麼有的人特別能吃「辣」?辣是一種「痛覺」
    辣味是一種「痛覺」我們常說一些食物「很辣」,但其實「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我們的舌面上分布有不同的味覺區,分別是酸、甜、苦、鹹,不同的區域能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在吃一些食品時,大腦也將收到味覺傳遞的信號,能感受到這些味道,做出相應的反應。
  • 辣,是痛覺不是味覺
    而在口味方面,中國人舌尖最愛「辣」。雜誌近三次發布的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甜一直緊隨其後,接下來則是鹹和酸,苦則排名最後。但是,與其它四種不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痛覺。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並產生的一種感覺。
  • 辣並不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無辣不歡的人就是「痛並快樂著」
    若是將這句詩移植到西南地區,或許就會變成「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辣」了。辣椒擁有著奇妙的魔力:常吃辣的人,越吃越上癮;不吃辣的人,見了辣椒就繞道走。人們為什麼會喜歡吃辣?辣椒又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看似是「自虐」的吃辣,為何讓人如痴如醉?
  • 辣是痛覺?!
    薄荷有涼的感覺,但是溫度沒有下降辣有熱的感覺,但局部沒有溫度上升(傳導神經通路是痛覺通路)辣椒素與P物質辣椒素引起神經細胞釋放的 P 物質與痛覺傳遞有關。辣和燙其實是不一樣的,燙是給你的身體物理加溫,而辣椒素本身並不放熱,更不會讓你燙傷,只是通過化學反應讓你產生灼熱的感覺;冰塊或對著風扇吹並不能達到解除辣感的效果。辣椒素受體是一種溫度受體,在辣椒素的作用下的結果是儘管體溫沒有實際升高,但身體會以為體溫正在升高,進而運作降溫機制,進一步降低體溫會加劇這一反應。
  • 辣"竟然不是一種味道,而是一種痛覺?
    「辣」得恰到好處,可以讓人吃得更加暢快淋漓。如果這時告訴你,「辣並不是一種味道」,恐怕你並不會相信,但這確實是現在科學的普遍看法。解釋這句看似「不可思議」的說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味覺。味從哪裡來?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產生一種灼痛的感覺,嚴格講屬痛覺和溫度覺,辣味物質的結構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親水基因和起助味作用的疏水基因,而且辣味物質屬於刺激性物質,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鮮味是一種非常可口的味道,也是許多胺基酸特有的味道,胺基酸是高營養物質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富集於魚、肉、菌類等食品中。吃貨們迷戀「佛跳牆」、「醃篤鮮」等美味佳餚,生物學原因就在於此。
  • 辣是痛覺啊啊啊啊
    雖然人們經常說「辣味」,但辣其實不是味覺感受,而是一種痛覺。產生「火辣」的感覺,是一種叫作「辣椒素」的物質在起作用,「辣椒素」也有人把它叫作「辣椒鹼」。人的口腔內有許多特定的神經受體,當辣椒素與這些神經受體結合時,身體就會產生相應的神經信號,信號傳到大腦,人體就感受到了「火辣」。
  • 辣是痛覺(文末福利)
    今天的節目當中,吳老師和施嵐要聊聊他們吃辣的經歷。
  • 辣是一種燒痛的感覺
    鳳凰健康:我第一次聽這麼說,說辣竟然不是一種味道,反而是一種感覺,還是一種痛的感覺。 方舟子:對,而且是燒痛的,被燒傷的。我們對辣這種感覺,已經不僅僅是吃的,而是塗到皮膚黏膜上,你也會覺得火辣辣的。
  • 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喜吃辣的人愛冒險
    在「國人最偏愛的味道」排行榜中,「辣」始終居首。然而「辣」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強烈刺激性,使人產生灼燒感,就是所謂的「辣味」。既然辣椒帶來的是疼痛,為什麼人們卻樂此不疲呢?根據相關研究,這也許和良性自虐有關。
  • 以為是仙人掌,卻比「死神」辣椒還辣一萬倍,網友:讓人失去痛覺
    人們吃到非常辣的食物時,總是會伸著舌頭叫:「辣死啦!辣死啦!」辣,這種特殊的感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們的食慾,所以人們吃辣完全是出於味覺體驗。但是,你知道嗎?其實,辣不是一種味覺體驗,而是一種灼熱疼痛,是辣刺激皮膚和舌頭,使其感覺痛和熱的一種體驗。
  • 辣椒明明是一種痛覺而非味覺,為什麼還要那麼多人喜歡「受虐」
    但是辣是不是真的就是痛覺了,如果我們味蕾感覺到的辣就是單純的痛覺,那應該味蕾感受的辣和身體其他地方感知到大的應該是相同的,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感覺根本不同,所以說辣味不單單是痛覺,它可能也會刺激其他的味覺區,來產生一種綜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