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發明家製造出了一種小型傳粉無人機,希望替代一些瀕危昆蟲的工作。
當「機器蜜蜂」開始出現,人們是不是更加憂慮了呢?我們又失去了一位陪伴多年的夥伴。
在世界許多地方蜜蜂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在人們弄清導致這已結果的原因前,另一些科研人員正在研究使用無人機代替蜜蜂來傳播花粉的技術。
日本筑波的國立先進工業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這一可能性。他們利用了「離子液體凝膠」的粘性,使這個不尋常物理性質發揮了新用途。
團隊首先從亞馬遜購買了價值100美元的無人機,在這個基礎上把它改裝為傳粉者:在無人機的底部增加了馬毛,馬毛上塗抹潮溼的凝膠。這樣一來,擁有便利貼一般粘性的無人機底部便可以「抓起」和「釋放」花粉粒。
研究人員將無人機撞向粉白相間的日本百合花的雌蕊和雄蕊。項目負責人宮浦一郎說道:「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無人機授粉一朵花。」
目前這個階段,發明仍然無法替代大黃蜂。根據加利福尼亞州的「蜜蜂經紀人」Joe Traynor的數據,加州的杏仁產業需要180萬個蜂巢(相當於大約350億隻蜜蜂)來授粉90萬英畝(約合3642平方千米)的杏樹,這些杏樹會發芽開出3萬億朵花。
「我不認為有任何技術能夠替代數量如此巨大的蜜蜂」,Traynor說。
自然的授粉數字令人吃驚。然而,隨著蜜蜂數量的減少,我們需要早日找到替代方案。在中國的一些地方,蜜蜂已經消失,果樹園裡,大量授粉工作由工人用手完成,這些工人爬上果樹用刷子觸碰每朵花。
目前來看,日本的傳粉式無人機不如一個使用刷子的工人有效率。首先,它使用遙控器控制飛行,手動的操作機器無法超越自由飛行的蜜蜂。宮浦一郎強調,即使是性器官(雌蕊雄蕊)如此明顯的百合花,要控制無人機準確無誤的撞擊仍然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
日本的宮浦團隊並不是唯一研究人工蜜蜂的科研團隊。前微軟CSONathan Myhrvold運營的發明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於2015年提交了一項專利申請,用於電子化農場中的飛行傳粉者計劃。一個波蘭科學家團隊去年製作了一個翱翔的無人機的視頻,視頻中無人機能夠用刷子觸碰塑料花。
宮浦認為,用無人機給開放的植物授粉,還需要添加高解析度的攝像機,GPS以及人工智慧程序。這些功能全部添加到超小型無人機上是十分困難的。
蜜蜂數量正在下降,疾病和農田殺蟲劑可能是其中的禍因,真相尚未完全了解。今年1月,美國魚類和野生動植物管理局首次在瀕危物種名單上加入了一種大黃蜂,曾經豐富的鏽補丁大黃蜂現在被定義為「瀕危滅絕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