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螺旋槳飛機無法超音速飛行噴氣發動機葉片卻能超音速旋轉?

2020-08-28 魑魅涅磐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雖然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就造出了飛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並且在此後經歷了螺旋槳、噴氣式兩個重要的時代,特別是螺旋槳時代更是統治了整個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螺旋槳飛機是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原因就在於隨著飛行速度的增加,螺旋槳槳葉葉尖位置的氣流速度增快後,會逐漸從葉尖位置產生失速,並逐漸擴展到葉根位置導致整架飛機失速。但是同樣有葉片旋轉推動高速氣流的渦扇發動機內部的壓氣機,每分鐘轉速十幾萬轉,但是卻能超音速旋轉而不失速。

首先從螺旋槳飛機葉尖失速說起,螺旋槳飛機是通過槳葉轉動划過氣流,繼而對空氣形成一個預壓縮的過程來實現氣流加速的,並最終通過多個槳葉的配合產生更大的拉力或者推力帶動飛機上天飛行的。對於螺旋槳飛機而言,飛行速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槳葉的旋轉速度和槳距的大小這兩個關鍵參數,槳距更大一些槳葉效率更高,但是伴隨著槳葉划過氣流預壓縮的效率的反比降低,所以槳葉的槳距一般都會根據槳葉數量的多少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就算是某些可以調節槳距大小的飛機,通過調節槳距也只是在高速飛行和、巡航速度、經濟性之間做一個平衡。

那麼在槳距一定範圍下,想要繼續提升螺旋槳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就只能提升槳葉的旋轉速度了,但是這個時候又遇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隨著槳葉旋轉速度的提升,槳葉對空氣預壓縮的效率會反比降低,繼而造成槳葉線速度最快的槳尖位置空氣預壓縮效率不足以完成空氣預壓縮過程,那麼這個時候槳葉槳尖位置反而會產生更大的空氣阻力,繼而逐漸從槳尖位置轉向槳葉根部位置,造成整個螺旋槳對空氣的預壓縮效率為零的同時,高速旋轉的槳葉隨著飛行速度的提升下,槳葉自身也會對空氣有一個衡量的預壓縮過程,那麼這個時候就算槳葉不旋轉也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空氣屏障,拉低飛機的飛行速度,繼而造成飛機失速墜毀。同時隨著飛行速度的提升,槳葉產生的巨大橫截面積不光會產生更大的飛行阻力,而且隨著飛行速度的提升之後,槳葉自身產生的飛行阻力在提升的同時,更大的飛行阻力也會對槳葉自身的結構造成更大的衝擊,特別是更接近音速的時候,巨大的空氣阻力會直接摧毀槳葉結構,再加上螺旋槳飛機的發動機動力輸出往往不太夠,所以這也就是螺旋槳飛機為什麼最大飛行速度難以超過音速的原因所在。

但是噴氣發動機內部的渦輪葉片旋轉速度那麼高卻不會失速呢?而且噴氣式發動機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進入發動機內的空氣可都是速度達到超音速的氣流。其實對於直接進入發動機的超音速氣流,如果發動機內部取消渦輪風扇,直接讓超音速氣流和燃料混合再以更高的速度噴出的話,這就是衝壓發動機結構了。

F22超音速戰機

衝壓發動機結構

但是對於依然擁有包括高低壓壓氣機、高低壓渦輪結構的噴氣式渦噴或者渦扇發動機而言,發動機內部的壓氣機同樣存在一個速度過高后,壓氣機上的渦輪葉片喘震和失速的問題。首先為了避免進入發動機內部的氣流遇到渦輪葉片後產生喘振和爆震的問題,就要想辦法讓進入發動機工作的超音速氣流「提前減速」。而這就涉及到發動機進氣道結構設計上了,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進氣道口的結構設計,讓進入發動機內工作的的超音速氣流減速到亞音速狀態,這樣進入發動機內部的空氣減速後不會對渦輪葉片產生衝擊形成喘震的同時,負責將超音速氣流減速的氣錐結構也能適當的調節進去發動機的空氣流量,繼而保證發動機燃燒效率的同時,不會因為氣流過大或過小導致富油燃燒冒黑煙和爆震的問題。

渦扇發動機結構圖

蘇聯第一代噴氣式戰機

而這個負責將超音速氣流減速到亞音速氣流的氣錐,就是我們之前在很多戰機上見到的外壓式進氣錐。比如我國的殲7、法國的幻影2000、美國的SR71這幾款能夠實現超音速飛行的戰機都使用了外壓式進氣錐來完成空氣減速的作用。到後面三代機時代開始,為了提升進氣量和簡化進氣道結構、以及隨著發動機推力提升後對於空氣流量的需求增加後,傳統的外壓式進氣錐顯然不能滿足大流量進氣需求,所以開始藉助進氣道結構來實現進氣量的調節,同時在這個時候進去發動機工作的氣流速度已經在逐漸提升。

比如蘇27和F15這種斜切矩形進氣道就是藉助進氣道口的減速板完成空氣預壓縮和減速作用的,F22的加萊特進氣道、F16的皮托管、殲10A的二元矩形進氣道也都是可以完成空氣整流和預壓縮減速功能的。到了殲10C和殲20以及美國的F35戰機時代後,一方面為了實現隱身需求、另外一方面為了滿足不同飛行狀態下的進氣效率最大化需求,同時使用複合材料製造的減重效果更明顯的DSI進氣道開始出現並成為主流。

殲11B斜切進氣道

F-16皮托管進氣道

殲10C DSI進氣道

其次對於噴氣發動機而言,要想增加發動機推力就要想辦法提升渦輪前溫度和增加壓氣機壓比,渦輪前溫度的高低受限於材料的性能表現,但是對於採用軸流式結構的噴氣式發動機而言,壓氣機的壓比高低則主要由壓氣機的轉速決定,所以對於噴氣發動機內部的渦輪葉片而言,既要保證每分鐘十幾萬轉的極高轉速下更大的壓比產生,同時也要讓線速度早已處於超音速狀態的渦輪葉片不會產生失速,所以就需要在葉片結構上做文章。

其實解決的方法就是讓處於超音速狀態下的渦輪葉片在高速狀態下不會斷裂,也就是提高渦輪葉片的結構強度。比如現代渦輪葉片基本使用了單晶生成的方式產生,這樣讓這個葉片由一整塊單晶體結構形成,那麼面對超音速氣流的衝擊和更大的離心力狀態下,渦輪葉片仍能處於安全穩定運轉的狀態,同時渦輪葉片體積普遍很小且處於高壓密封狀態,所以更高速度的氣流對於葉片的衝擊也會小一些。

渦扇發動機高壓壓氣機葉片

渦輪葉片不同材料下的結構強度

就是說噴氣式發動機內部的渦輪葉片葉尖速度早已超過了音速,但是因為採用了結構強度更高的單晶葉片,所以仍能夠保證其在超音速氣流的衝擊下不會斷裂的同時,也因為整個葉片長度很短且處於高壓密封狀態下,所以葉片仍能夠在超音速狀態下不失速。

同時對於很多大型客機和運輸機使用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而言,雖然這些客機、大型運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沒有超過音速,但是由於發動機葉片直徑的增加,也使得這些發動機直徑較大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前端的渦輪風扇葉尖線速度超過音速。而且為了降低油耗增加推力這類發動機的葉片都比較細長,所以如何保障其結構強度仍能夠安全運行很關鍵。

C141軍用運輸機

B-747-100大型客機

早期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前端的渦輪葉片受限於材料的限制,葉片長度無法更長使得涵道比較低,也限制了推力的提升和油耗的降低。所以那個時候為了保障前端的渦輪葉片在高速旋轉狀態下仍能夠正常運轉,會通過在葉片中間位置設計突肩,讓相鄰葉片突肩緊扣的方式讓所有葉片聯成一個整體,這樣既保證了結構強度又增加了涵道比,繼而提升了推力和降低了油耗。

通過設計突肩讓發動機前端的渦輪葉片練成一個整體雖然能夠提升葉片的結構強度,滿足葉片葉尖超音速狀態下的結構需求。但是突肩的產生既不利於減重需求,同樣會形成較大的空氣阻力,而且隨著涵道比的增加單個突肩的結構強度也在不斷下降。所以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最前端的渦輪葉片生產技術也在提升之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整個葉片翼型更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同時葉片中間位置前掠和葉尖大幅後掠也能提升密封性降低後的風扇葉片喘震和延遲葉尖失速的時間。而且整個葉片的製造技術也在不斷提升之中,除了採用金屬夾心結構來保證葉片輕量化和結構強度同時滿足外,採用複合材質的葉片也在不斷商用之中。

通用電氣公司GE9X新型商用渦扇發動機

羅羅WXB新型商用發動機

相關焦點

  • 航空知識:渦輪噴氣發動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所有的飛機都採用活塞式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動力,這種發動機本身並不能產生向前的動力,而是需要驅動一副螺旋槳,使螺旋槳在空氣中旋轉,以此推動飛機前進。這種活塞式發動機+螺旋槳的組合一直是飛機固定的推進模式,很少有人提出過質疑。
  • NASA計劃重啟超音速「X飛機」項目:消除超音速飛行音爆
    其它飛機如果轉彎過急,往往會由於旋轉而失去控制,但X-31A卻可以上演這種令鳥兒都驚詫不已的空中雜技。更不用提能夠吸收空氣的X-43A飛機了,它可以達到火箭般的飛行速度,而且不需要自己攜帶氧氣來點燃燃料。它可以在飛行時從大氣中吸收氧氣,從而減輕自身重量。它是世界上最快的飛機,藉助自己產生的衝擊波,它的飛行速度能夠達到音速的9倍(每小時7310英裡(約合11764公裡)。
  • 渦輪噴氣發動機被用作超音速發動機的熱源設備
    據《航空周刊》網站5月15日報導,英國先進推進系統開發商Reaction Engines已經邁出了驗證其新型噴氣混合動力火箭在超音速條件下飛行的第一步,將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J79渦輪噴氣發動機作為測試的熱源,具體情況預計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布。
  • 飛機飛行原理3D動態圖,小學生都能看懂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 上升是根據伯努利原理,即流體(包括氣流和水流)的流速越大,其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其壓強越大。還有,升力和迎角等都有很大關係。
  • 仿真與3D列印重塑超音速飛行未來的單座測試飛機
    而如今,3D列印不僅在超燃衝壓發動機方面,而是在包括碳纖維材料及更多零件的製造方面,重塑超音速飛機的飛行未來。Boom超音速飛機較小的飛機與Overture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擁有三臺現成的J85通用電氣發動機,並使用加力燃燒器進行超音速飛行。不過這兩種飛機相同的地方是都將從模壓碳纖維複合材料中受益,該複合材料可提供出色的強度對重量比,更好地處理與超聲速相關的高溫。這些複合材料直到最近才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批准。
  • 揭開各種類"航空發動機"的神秘面紗
    當飛機飛過天空時,它會旋轉以將空氣吸入發動機。取而代之的是,它們的大部分功率都在於渦輪機利用上,連接在渦輪上的軸被用來驅動:螺旋槳(在螺旋槳飛機中)、旋翼葉片(在直升機中)、一個巨型風扇(在大型客機中)或發電機(在燃氣輪機發電廠中)。我們將在稍後詳細介紹這些不同類型的燃氣輪機「噴氣」發動機。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簡單的噴氣發動機如何產生動力的。
  • 噴氣式發動機 噴氣發動機工作原理
    大部分噴氣發動機都是依靠牛頓第三定律工作的內燃機。噴氣式發動機歷史早在1913年,法國工程師雷恩·洛蘭就獲得了一項噴氣發動機的專利,但這是一種衝壓式噴氣發動機,在當時的低速下根本無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溫耐熱材料。
  • 飛機飛行原理3D動態圖,小學生都能看懂!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惑:飛機這樣的龐然大物是如何能夠從地面飛並距離,負重那麼多也能像在平地一樣?點擊播放 GIF 0.0M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
  • 飛機火箭同時飛行,為什麼控制噴氣速度卻截然相反?
    以我們一般的生活經驗,噴氣速度越高推力越大,而且飛機和火箭都是向前飛,這是怎麼回事呢。噴管中的氣流可不會像你想的那樣,發動機的噴口越小,噴氣速度就越低,噴氣壓力就會變大,推力也就增大了,飛行速度會變小。相反,發動機的噴口越大,噴氣速度就越高,噴氣壓力變低,推力隨之減小,飛行速度也就變高了。
  • 小學生都能搞懂的:飛機飛行原理動態圖【附:視頻】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這個視頻將揭開飛行直升機背後的複雜性和科學性,你還將了解為什麼直升機飛行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
  • 航空發動機的種類有哪些,高清圖片帶你詳盡了解
    什麼是噴氣發動機?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正面的巨大風扇。當飛機飛過天空時,它會旋轉以將空氣吸入發動機。噴氣發動機是一種能將富含能量的液體燃料轉化為推力的強大的機器。一個或多個噴氣引擎的推力將飛機向前推動,迫使空氣經過其符合空氣動力科學形狀的機翼,從而產生一種稱為升力的向上的力,將其推向天空。
  • 中國測試「超音速發動機」,2小時可到達地球任何地方
    《聯合早報》 12月1日報導,這款名為「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英文簡稱「sodramjet」)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姜宗林所領導的科研小組設計。這款據稱能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何地點的噴氣發動機,目前仍在測試階段。
  • 美國公司展示新的超音速測試飛機
    美國研發低噪音超音速飛機該公司表示,這架飛機是第一架獨立研發的超音速噴氣飛機。自2003年協和式飛機停止飛行以來,一些美國公司正在探索重新啟動超音速乘客旅行的方法。協和式飛機是一種由英國和法國聯合運營的超音速客機。
  • 超音速時代的來臨,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並且採用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標誌著戰鬥機由螺旋槳時代進入噴氣時代,部分戰鬥機已經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 米格-19戰鬥機長12.5米,翼展9.2米,高度3.9米,最大起飛重量8.83噸,採用2臺圖曼斯基RD-9BF-811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36馬赫,最大航程2200千米,最大載彈量2.5噸。
  • 新型超音速飛機6小時環繞地球飛行一圈
    協和超音速客機由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日前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一款新型超音速飛機,能在6小時內環繞地球飛行一圈。       一旦研究成功,這種飛機將在戰爭中大派用場,因為其飛行速度非常快,敵方既無法將其擊落,也無法躲避它的攻擊。
  • GE向NASA交付首臺新型F414發動機,將用於靜音超音速
    導讀:據美國NASA網站8月20日消息,美國GE公司交付給NASA作為新一代靜音超音速X-技術飛機(QueSST)(型號X-59)動力的F414-GE-100發動機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的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拆箱。
  • 超音速飛機能有多安靜?2021年見分曉!NASA X-59靜音飛機獲準進行組裝
    如果一切順利,這全新一代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首飛。X-59飛機的設計飛行高度約16000米,飛行速度約1.2馬赫(1馬赫即1倍音速,不同介質條件下數值不同,這裡約為340米/秒)。自英法聯合研發的協和式飛機(Concorde)因2000年的重大墜毀事故而退役後,商用超音速空中飛行暫時走下歷史舞臺。
  • 超音速飛行
    那就是速度超過了聲音的速度,那麼大家想要體驗一下什麼是超音速麼?那麼大家可以下載這款超音速飛行,這款遊戲將能夠帶你體驗什麼是速度的魅力,什麼是比別人叫你一聲的聲音還要快,喜歡這款遊戲的小夥伴們快來下載體驗吧!
  • 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英文:Turbojet,簡稱噴氣發動機)是一種渦輪發動機。特點是完全依賴燃氣流產生推力。通常用作高速飛機的動力。油耗比渦輪扇發動機高。相比起離心式渦噴發動機,軸流式具有橫截面小,壓縮比高的優點,但是需要較高品質的材料——這在1945年左右是不存在的。當今的渦噴發動機均為軸流式。進氣道軸流式渦噴發動機的主要結構如圖,空氣首先進入進氣道,因為飛機飛行的狀態是變化的,進氣道需要保證空氣最後能順利的進入下一結構:壓氣機。進氣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將空氣在進入壓氣機之前調整到發動機能正常運轉的狀態。
  • 全新一代X-59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實現首飛
    超音速飛機能有多安靜? 自英法聯合研發的協和式飛機(Concorde)因2000年的重大墜毀事故而退役後,商用超音速空中飛行暫時走下歷史舞臺。隨後,從2023年起,NASA會讓飛機經過美國部分城市的上空,收集大眾對噪音的反饋情況。這些信息將為美國和國際監管部門提供超音速飛行監管依據。 NASA的X-1飛機在1947年首次突破音障,隨後,「X系列」機型率先實現3、4、5和6倍音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