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火箭同時飛行,為什麼控制噴氣速度卻截然相反?

2021-01-09 思遠觀察
資料圖

接觸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也會有這個疑問。以我們一般的生活經驗,噴氣速度越高推力越大,而且飛機和火箭都是向前飛,這是怎麼回事呢。噴管中的氣流可不會像你想的那樣,發動機的噴口越小,噴氣速度就越低,噴氣壓力就會變大,推力也就增大了,飛行速度會變小。相反,發動機的噴口越大,噴氣速度就越高,噴氣壓力變低,推力隨之減小,飛行速度也就變高了。一般超音速戰機發動機噴氣口越大,噴氣速度就越大,特殊的時候會有一種叫絕熱膨脹的東西,發動機的內部壓力與其噴氣速度會成反比。速度越快,壓力越低。那麼一味地追求速度,會導致氣壓的差異,此時氣流就不會好好的通過噴管,並且功率也有損失。

資料圖

當然,如果你反過來做,就是對發動機最好的保養。飛機的起飛需要在短時間內增大速度,就會減小發動機噴口,從而減小噴氣速度以達到高氣壓來使推力變得更大,飛機在達到超音速時,阻力與推力是平衡的,則比衝必須要高,所以增大噴口,形成低速高壓來獲得更大的衝量。

資料圖

火箭的發動機的運行環境是全或壓真空狀態,絲毫不受外界氣壓的影響,排氣速度是其唯一的考慮要素,當然是噴口越大越好。常話講,它內部的燃料有限,同等燃料所消耗的能量越大,獲得的衝量也就越大,由於有了地心引力,火箭產生的推力越大,越能在更短的時間進入大氣層之外。這就是為什麼,用一種發動機,會有高空低空兩個型號之分。理論上,只要火箭噴管無限大,那麼衝量也就無限大,但畢竟有現實制約,人們也會找到一個質量與噴管互相合適的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螺旋槳飛機無法超音速飛行噴氣發動機葉片卻能超音速旋轉?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雖然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就造出了飛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並且在此後經歷了螺旋槳、噴氣式兩個重要的時代,特別是螺旋槳時代更是統治了整個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螺旋槳飛機是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原因就在於隨著飛行速度的增加,螺旋槳槳葉葉尖位置的氣流速度增快後,會逐漸從葉尖位置產生失速,並逐漸擴展到葉根位置導致整架飛機失速。
  • 噴氣式發動機 噴氣發動機工作原理
    結果,德國人於1939年生產了第一架可飛行的噴氣式飛機—「海因克爾HE-178」。英國隨後在1941年有了」格洛斯特E-28」。1、在實際中的應用噴氣推進是伊薩克·牛頓(Isaac Newton)爵士的第三運動定律的實際應用。該定律表述為:「作用在一物體上的每一個力都有一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就飛機推進而言,「物體」是通過發動機時受到加速的空氣。產生這一加速度所需的力有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產生這一加速度的裝置上。噴氣發動機用類似於發動機/螺旋槳組合的方式產生推力。
  • 為什麼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卻無法和火箭一樣發射到外太空?
    飛機的存在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飛機的飛行過程與火箭探測器相比之下,究竟有何不同之處?為什麼飛機只能在地球上空飛行,卻無法和火箭一樣被發射到外太空?看到太空人們走出地球進入外太空,想必不少人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飛機為何不能進行同樣的事?
  • 飛機+火箭——空天飛機的發動機有多牛?
    這表明該發動機也是按照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來推動飛機前進。廣義而言,反應發動機有兩種類型——火箭發動機和噴氣發動機,這兩類發動機都是將燃燒的熱氣在尾部噴出,符合第三運動定律,反應部分朝前運動。火箭發動機和噴氣發動機的區別就是火箭發動機自帶氧化劑和燃油,而噴氣發動機使用大氣層裡的氧氣作為氧化劑;而協同空氣噴氣火箭發動機卻具有這二者的優點。
  • 世界飛行速度最快的載人飛機
    X15於1959年由美國設計研製出來,擁有著粗壯黑色的外形,跟傳統的飛機相比其外形更像是一顆子彈,這架擁有火箭發動機動力的飛機在超過9年的時間進行了199次實驗性的飛行,它能飛到大氣層的邊緣然後再滑行到地球。為後來美國的航空設計師跟工程師設計航天飛行器(包括NASA的航空飛船)提供了很多關鍵的數據。
  • 火箭為什麼能升空 背後的原理你知道麼?
    不同於飛機利用空氣動力飛行,火箭是利用噴氣獲得的反推力起飛的。其中科學奧秘到底是什麼?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原理。火箭和飛機都能夠飛上天,但其獲得升力的原理卻完全不一樣。
  • 既然大氣中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為什麼火箭還需要液氧?
    為什麼火箭還需要液氧?畢竟氧氣中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我們知道,火箭發射的時候都需要液氧當做氧化劑,但是我們大氣中大約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呢?在最初的兩萬英尺高度(只有土星火箭高度的55倍,或者不到通往太空的4%)時,空氣密度會下降一半,同時空氣中的氧氣也會隨之下降。當然,也有人問火箭不能從空氣中獲得足夠的氧氣,噴氣式飛機怎麼能飛?
  • 民航飛機為什麼不以最大速度飛行?
    你認為坐飛機的速度夠快嗎?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民航飛機其實沒有以最快的速度飛行!對航空公司來說,如果飛機能飛得更快,飛行時間縮短,就有可能增加航班數量。那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嗎?我們乘客也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對飛行速度和高度有嚴格的規定首先,在繁忙的空中交通網絡中,飛機的飛行必須按照計劃的高度和速度進行,絕不會任意的飛行。
  • 真正的「火箭飛行兵」?英軍測試噴氣背包,或將組建空中突擊隊!
    (火箭兵在空中)(遊戲中的"火箭飛行兵")沒錯,曾幾何時人類還在為飛起來而苦苦努力,但隨著飛機等飛行器的發明,我們已經可以通過飛行載具在天空中暢遊,但像遊戲中這般單人性質的自由飛行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我們也可以藉助類似的噴氣背包在空中飛行,但是由於噴氣背包存在安全隱患,所以人類至今也無法像《紅色警戒》中火箭飛行兵那樣端著武器飛到空中去"攻擊基洛夫飛艇"。
  • 火箭工作原理,不用去酒泉也搞清楚了!
    火箭發動機則與之有著根本的區別。它是一種反作用力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是以一條著名的牛頓定律作為基本驅動原理的,該定律認為「每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火箭發動機向一個方向拋射物質,結果會獲得另一個方向的反作用力。火箭發動機通常拋射的是高壓氣體形式的物質。發動機向某個方向噴出氣體物質,以獲得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這些物質來自火箭發動機燃燒的燃料。燃燒過程使燃料物質得以加速,使之以極高的速度從火箭噴口噴出。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由固態或液態轉化為氣體,但並不會使其質量發生變化。火箭發動機的「力量」稱為推力。
  • 能飛6.7馬赫的冷戰黑科技,堪比飛彈的X-15火箭飛機
    後來的X-2等一系列試驗機也突破了更高的馬赫數以及新的性能,之後的X-15高超音速火箭飛機幫助太空梭鋪平了通往太空之路,該機被尼爾·阿姆斯特朗稱讚為「史上最成功的研究飛機」高超音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貝爾飛機公司首席設計師羅伯特·J·伍茲在1951年10月向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NASA的前身)建議啟動高超音速飛機研究,這種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都將遠遠超過之前任何機型
  • 坎巴拉太空計劃飛機怎麼造 太空梭設計攻略
    噴氣引擎的原理,簡化的說和火箭差不多,都依賴於燃料燃燒噴氣做功。但是,火箭必須自帶氧化劑,而噴氣引擎從大氣當中吸入空氣作為氧化劑。這個原因再加上特定的設計,能夠使得噴氣引擎的比衝(specificimpulse,Isp)比火箭大的多。
  • @金華人,科技探秘:火箭為什麼能升空,背後的原理你知道麼?
    不同於飛機利用空氣動力飛行,火箭是利用噴氣獲得的反推力起飛的。其中科學奧秘到底是什麼?今天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中的原理。火箭和飛機都能夠飛上天,但其獲得升力的原理卻完全不一樣。飛機能飛上天,主要歸功於其特殊的翼型設計,當飛機具有一定速度和迎角時,便可以獲得 「浮起來」的升力,也就是說,飛機能飛起來靠的是空氣動力。
  • 火箭能飛入太空,為什麼飛機卻不能?如果搭載火箭發動機會怎樣?
    飛機為什麼不能飛向太空?從1687年牛頓發現地球的萬有引力至今,人類早已實現了衝出地球飛向太空的夢想。那麼,同樣是飛行器,火箭為什麼就能夠脫離地心引力飛向太空在宇宙中航行,而飛機卻只能飛行在萬米左右的高空呢?
  • 太空中沒有空氣,為什麼火箭還能噴火?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把一個緊扎的充氣氣球猛然鬆開,氣球內的空氣迅速往外噴,氣球會沿著噴氣相反的方向飛出,這說明它們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事實上,這個作用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它們自身。
  • 為什麼火箭能飛入太空,飛機卻不可以呢?來看看解釋吧
    飛機為什麼不能飛向太空?自1687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至今,人類早已實現了衝出地球飛向太空的夢想。但是,為什麼同為飛行器,火箭就能夠脫離地心引力在宇宙航行,而飛機卻只能飛行在萬米高空呢?首先是速度問題,想要擺脫地球的強大引力,飛機的速度至少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目前真正投入使用的最快的飛機是美國的SR-71偵察機,它的最高速度可達3.35馬赫合1.13千米每秒。而美國秘密研製的X-43系列無人駕駛飛機,它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9.8馬赫合3.3千米每秒,創造了大氣層內飛機飛行的最快速度。
  • 航空知識:渦輪噴氣發動機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戰中,由於戰爭的需要,飛機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飛行速度達到700-800公裡每小時,高度達到了10000米以上,但人們突然發現,螺旋槳飛機似乎達到了極限,儘管工程師們將發動機的功率越提越高,從1000千瓦,到2000千瓦甚至3000千瓦,但飛機的速度仍沒有明顯的提高,發動機明顯感到「有勁使不上」。
  • 33枚助推火箭,空中開傘,源自德國技術的B-47後掠翼噴氣轟炸機
    全片既體現了長航程戰略核威懾能力(總計15個小時),也展現了機組成員精湛的飛行技術,主旋律宣傳電影需要展示美軍的強大以及飛機性能優良(畢竟早期B-47大量飛行事故都是人為造成)。波音工程師發現了德國進行後掠翼風洞實驗數據以及相關圖紙,確認在近音速時45度後掠角機翼能有效推遲激波形成,從而提高飛機的高速性能,而且德國人還在V-2飛彈上進行了後掠翼飛行測試。
  • 科學家嫌飛機太慢,研究脈衝噴氣發動機,看原理就知有多牛
    現在人們對於效率和速度的追求是越來越高,人類目前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應該就是飛機了,飛機的速度非常迅速,極大地縮短了世界的距離,讓地球真正的變成一個地球村,以前感覺出國是多麼的天方夜譚,現在就是大洋對面的美國,也不過就是飛機十幾個小時的事情。
  •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44億美元收購噴氣飛機-洛克達因公司
    隨後是一些姿態控制發動機、地面測試設備、洛克達因設施的視頻。原來是昨天,12月20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布以44億美元收購火箭和飛彈推進系統製造商噴氣飛機-洛克達因。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的總裁兼執行長 James Taiclet 表示,此次收購使該公司在太空和高超音速技術方面獲得了更大的進展。噴氣飛機-洛克達因公司的推進系統已經是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幾個業務領域供應鏈的關鍵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