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氣中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為什麼火箭還需要液氧?

2020-10-03 超弦


為什麼火箭還需要液氧?畢竟氧氣中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

我們知道,火箭發射的時候都需要液氧當做氧化劑,但是我們大氣中大約有21%是由氧氣構成的,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大氣不能提供足夠快的氧氣來支持像火箭發動機或烈性炸藥這樣的高能系統。比如為土星五號第一級提供動力的F-1火箭發動機每秒消耗1789公斤的氧氣。在海平面上,它需要每秒注入1383立方米的空氣才能得到那麼多的氧氣。如果純依靠空氣中的氧氣是完全不夠的。再加上79%的空氣不是氧氣,其餘的空氣將是高能燃燒,需要大量氧氣。

因此在現實中,根本無法從空氣中以足夠快的速度給土星五號火箭提供足夠的氧氣來燃燒燃料。最關鍵的是空氣隨高度而變稀。在最初的兩萬英尺高度(只有土星火箭高度的55倍,或者不到通往太空的4%)時,空氣密度會下降一半,同時空氣中的氧氣也會隨之下降。當然,也有人問火箭不能從空氣中獲得足夠的氧氣,噴氣式飛機怎麼能飛?

其實在效率方面,噴氣式客機發動機比航天運載火箭有著巨大的優勢。他們可以花費大部分時間在任何高度和速度巡航,這是阻力和燃油經濟性之間的最佳折衷。它們不必去太空,所以它們不需要加速到20馬赫,也不需要爬升到氧氣供應量以上。這意味著它們可以以足夠慢的速度吸氧,然後利用空氣的質量來推動氧氣。

著名的勞斯萊斯特倫特1000燃氣渦輪風扇發動機產生285–331千牛(64100–74400)磅力的推力,大約是土星F-1火箭發動機的4%。要做到這一點,它每秒可吸入1.25噸空氣(900立方米),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壓縮、與燃料混合併燃燒,剩下的就是發動機推動產生推力的反作用質量。

像這樣的發動機每分鐘只需要燃燒15-20加侖的噴氣式飛機,而這需要大約400-600加侖的空氣,而且空氣很容易從滑道和壓縮機供給。與火箭不同的是,它們的推力幾乎沒有來自排氣的噴射,相反,排氣被用來轉動渦輪,而渦輪又帶動一個大風扇,風扇在空氣中快速前進。

噴氣式發動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都能獲得足夠的氧氣,火箭就不行了。噴氣發動機有空氣推動,火箭只有自己的推進劑。

曾經有人提出了一種混合動力發動機,它可以在發射過程中利用空氣作為反應質量,然後過渡到飛行中的火箭,沿途提取了部分所需的液氧和大部分所需的冷卻劑。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也許有一天是可能的,但可能更符合太空梭發動機的路線,而不是火箭的替代品。製造實用的吸氣式發動機是非常困難的,它可以在從啟動到高超音速超高海拔的各種條件下工作,更不用說建造一個能夠處理所有這些問題的發動機了。


相關焦點

  • 既然燃燒需要氧氣,那麼火箭在外太空是如何飛行的?
    問:飛行高度在大氣層中的商用飛機和噴氣式戰鬥機可以用氧氣作為助燃劑,要進入太空的火箭呢?那裡根本沒有空氣,火箭在太空中要怎樣點燃引擎和燃燒燃料呢?答:燃燒反應只需要兩個要素:燃料和氧化劑。大多數航空火箭自行攜帶燃料和氧化劑,所以它們不用靠從外太空獲取氧氣。
  • SpaceX火箭爆炸原因確定:液氧太冷了,凍硬了
    在經過整整兩個月之後,「矽谷鋼鐵俠」Elon Musk 終於可以稍微鬆口氣了,因為 SpaceX 在 2 個多小時前正式宣布——我們找到了 Falcon 9 火箭爆炸的原因。這一消息由 Elon Musk 在 CNBC 的一個中首先發布,在採訪過程中,Elon Musk 還專門表示:電話採訪我非常吃驚,因為爆炸的原因在整個火箭歷史上是首次出現。在採訪中,Musk 只對事故原因進行了籠統地描述:「這個問題主要由液氦、碳纖維複合材料、固態氧導致,由於溫度太低讓氧氣變成了固態。」
  • 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太空探索的未來動力!
    工程師們這才意識到,液氧甲烷發動機有這麼多優點!但是,為什麼沒有沒有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液氧甲烷發動機呢?既然怕有積碳,那乾脆用液氫液氧不是更好?可惜液氫的密度太小了,只有70.8千克/立方米。航天飛行器需要巨大的貯箱來存放足夠的液氫。太空梭的橙色大肚子裡,按體積來說的話,主要就是液氫。
  • 木星大氣89%是氫氣,閃電強度是地球上1000倍,為什麼不會爆炸?
    木星大氣中89%是氫氣,10%是氦氣,另外還包含一些甲烷、氨氣、乙烷、水蒸氣等氣體。木星沒有像巖質行星那樣的固態表面,它的大氣層一直向下延伸5000公裡,差不多是地球直徑的五分之二。隨著深度的增加,壓強會變得非常高,導致氫分子被壓縮成液氫。
  • 液氧的作用都有哪些?不僅僅是氧氣而已,看來沒這麼簡單
    氧氣是我們生存的根本,那氧氣能被提取出來嗎?對著玻璃杯,將氧氣瓶翻轉後,用扳手按住氧氣瓶中的小按鈕,幾秒後會看到扳手上面有一點的霜,但是沒有液體,換另一個方式,將氧氣瓶慢慢放在氮氣中,氮氣開始冒泡!飄散出白煙,還有滋滋的聲音,再將氧氣瓶向下壓,氮氣沸騰的更厲害了,直到將氧氣瓶全部都放進氮氣中,氮氣也由開始的冒泡沸騰漸漸變平靜,過一會將罐子拿出來,會看到罐子由原來的紅色變成了橙色,按住罐子的小按鈕,能看到在玻璃杯裡有流出的液體還在沸騰!但就只有幾滴將氮氣倒在塑料杯裡面,等待一段時間,杯子底部出現了藍色的液體,杯子外面也冷凍了一些雪,將液體倒在一起。
  • 太空中沒有空氣,為什麼火箭還能噴火?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把一個緊扎的充氣氣球猛然鬆開,氣球內的空氣迅速往外噴,氣球會沿著噴氣相反的方向飛出,這說明它們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事實上,這個作用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它們自身。
  • 為什必須要有水有氧氣才有生命,外星人就一定需要氧氣和水嗎?
    但科技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們的眼界和思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我們不甘心自己在宇宙中是孤獨的。於是一場全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旅程開始了,從飛機到火箭再到現在的宇宙飛船,我們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我國和美國也都先後建立了天文臺,用來探測低頻引力波,並搜尋可能由遙遠的外星文明產生的信號。但可惜的是直到現在也並沒有什麼實質的進展。
  • 星際旅行大預測:今後火箭可能燒甲烷 比液氫液氧更好
    ,為什麼人類對液氧甲烷發動機如此青睞,原來其中事出有因。原因是這樣的,1986年前後,美國運載火箭界科研人員對6年來基於液氧甲烷和液氧乙烷、液氧丙烷、液氧煤油、液氧液氫這5種液體推進劑的試驗結果,得出了以下結論:液氧甲烷是所有推進劑中,最不容易積碳結焦的;其次甲烷粘稠度小,冷卻性遠高於沒有;其三,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理論比衝為390.3S,高於液氧煤油的377.5S;就此對液氧甲烷發動機有了公開的認識。
  • 長徵-7火箭「喝」上液氧煤油-液氧煤油 長徵 四氧化二氮 防水隔熱...
    它於2011年3月立項啟動,其首飛任務主要目的是全面驗證火箭設計的正確性和各項性能指標,同時搭載了相關科研機構研製的有效載荷,用於開展空間科學技術試驗研究。  該火箭的最早原型是長徵-2H型,即利用長徵-2F的成熟技術,最大的變化是把火箭發動機由原來常溫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發動機改為低溫的液氧煤油發動機。  看起來只是燃料的不同,而變化卻是革命性的。
  • 揭秘長徵五號火箭:採用液氫液氧燃料 被稱冰箭
    作為我國目前研製中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還有個形象的稱謂,叫「冰箭」。這源於其首次採用零下252℃的液氫和零下183℃的液氧作為推進劑,箭體內部極低溫,還實現了無毒無汙染。但是為了鑄成這枚「冰箭」,我國科研人員整整花了10年時間,全面突破了12個大項、200多個關鍵核心技術。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造這枚「冰箭」?它又新在哪裡牛在哪裡?做成它又要邁過哪些坎兒?未來它又將派上什麼大用場?
  • 火箭發動機,到底有多強?每秒消耗1789 kg液氧,788 kg煤油
    土星五號火箭 土星五號所使用的一級火箭由5臺巨大的F-1煤油液氧發動機組成, 但實際上,僅僅推力強、爆發力強還不夠,火箭發動機還需要有足夠高的強度。 一方面是溫度的「冰火兩重天」,火箭發動機上面對接燃料,下面排出燃氣,燃料溫度極低、燃氣溫度卻極高。例如,液氧液氫燃料溫度在零下180-250攝氏度左右,但它們燃燒後燃氣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
  • 問:火箭發動機使用液氫液氧的主要困難有哪些?
    空少問答 小課堂 第138期 01 月 04 日 周 六 問:火箭發動機使用液氫液氧的主要困難有哪些
  • spaceX火箭爆炸緣由:注入氮氣與包裹層碳纖維發生化學反應
    到目前為止,對於9月1日的那場離奇事故,我還沒有看到最終調查報告的出臺。但當近日依隆·馬斯克在CNBC對他的採訪中反覆提及幾個詞時,這一下引爆了我的思維。——他說的是液氦和固態氧。這次的重要訪談讓我們能夠了解他們目前的處境是什麼,為什麼SpaceX能夠如此自信的判斷:他們的獵鷹-9火箭可以在下月(12月)恢復發射。
  • 太空中沒有氧氣,為什麼隕石還能燃燒?燃燒必須要有氧氣嗎?
    宇宙中只有微薄的空氣,近似看成是真空狀態,氧氣更是稀少。太空中氧氣濃度低,溫度也低,為什麼我們就能觀測到隕石燃燒呢?我們都知道,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我們會迅速將鍋蓋蓋上滅火。這是由於隔絕了氧氣進入鍋內,燃燒無法繼續,火勢自然就減小,逐漸消失了。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07-14 21:53 來源:
  • 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有什麼區別?最全面的科普文來了
    按照這個概念建立起來的液體火箭在動蕩的沙皇俄國並沒有第一個出現成品,而是在1926年由美國火箭學家羅伯特·戈達德成功的製作出了人類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汽油和液氧)。如果再細心一點點的話會發現噴管和燃料倉之間有一套複雜的管路這個部分是火箭的燃料泵。從這個構成上來講,液體火箭的結構到現在基本上也是100年沒有變動了。它有一個先天的優勢——燃料泵。現在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基本上會將燃料泵和噴管做在一起。
  • 二氧化氮在大氣環境中的主要來源
    二氧化氮(NO2)作為環境空氣汙染中的基礎汙染項目之一,對其監測、限排、治理等工作一直在持續進行。
  • 為什麼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
    為了應對這一現狀,出於商業競爭和國家安全的雙重考慮,中國需要自己的商業火箭企業。其對於中國的商業火箭公司有何借鑑?此外,在2017年的18次發射中,有5次用到重複使用火箭。隨著SpaceX的重複使用火箭表現越來越好,發射之間的停機時間應該會進一步減少,周轉率會更高。SpaceX公司發射商業衛星有固定的價格,並為選擇重複使用火箭部件的客戶提供可觀的折扣。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摘要 但國內還沒有真正實現液氧甲烷發動機在火箭上的應用。   目前,我國已自主研製的100多種不同型號、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及空間推進系統,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和各類衛星發射提供了動力保證。   民營火箭動力之爭:液氧甲烷VS液氧煤油   儘管藍箭航天、零壹空間和星際榮耀幾家頭部火箭公司均將重心放在液氧甲烷發動機上,但液氧甲烷並不是液體火箭的唯一動力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