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研發的X-59飛機通過了一項重大評估,獲準進行最終組裝和集成。如果一切順利,這全新一代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首飛。
X-59飛機的設計飛行高度約16000米,飛行速度約1.2馬赫(1馬赫即1倍音速,不同介質條件下數值不同,這裡約為340米/秒)。
自英法聯合研發的協和式飛機(Concorde)因2000年的重大墜毀事故而退役後,商用超音速空中飛行暫時走下歷史舞臺。
除了經濟性、安全性方面的缺陷,冷戰時代研發的老一代超音速客機始終沒有解決音爆問題。
音障一般在速度接近1馬赫時出現,而在飛機突破音障的一瞬間,新產生的波在舊波還未擴散開前就形成了,由此產生了一種聲波的密集疊加效應。如果你聽過超音速飛機的「音爆」,一定會深刻地理解「晴天霹靂」這個成語,輕者影響人們生活工作,重者可以震碎玻璃。
NASA在2012年宣布重啟超音速飛機研發,主要目標就是消除音爆問題,測試一項 「安靜超音速技術」(QueSST)。
X-59「安靜超音速技術飛機」
2018年4月,NASA就X-59飛機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訂了一份價值2.475億美元的合同,持續到2021年年底。
NASA航空工程師表示,當這款新型超音速飛機突破音障時,地面上的人只能聽到數聲「砰砰」聲,甚至可能聽不到聲音。
首飛完成後,X-59飛機會在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和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靜音技術和安全性方面的驗證。隨後,從2023年起,NASA會讓飛機經過美國部分城市的上空,收集大眾對噪音的反饋情況。這些信息將為美國和國際監管部門提供超音速飛行監管依據。
正在組裝的X-59
NASA的X-1飛機在1947年首次突破音障,隨後,「X系列」機型率先實現3、4、5和6倍音速飛行。 「X系列」還曾首次嘗試可變後掠翼,首次用噴氣推力發射和著陸,首次使用奇異合金作為主結構,首次達到30000米、60000米和90000米飛行高度。
音爆雲現象
雖然「X系列」研發成果並非都能走向實用,但無疑給空氣動力學和航空學提供過許多新工具。這次的「安靜超音速技術」,被NASA航空學副主任Bob Pearce視作「歷史性任務」。
除了NASA和洛克希德馬丁,美國波音公司也曾披露超音速客機計劃。中國、日本、歐洲等的相關研究項目同樣在進行。但若真想「打個超音速飛的」,除了減輕音爆,還需發動機設計、商業運營成本上的諸多考量。
熱門推薦:
• 「人獸雜交」模擬實驗「豬猴嵌合體」在中國誕生!未來會有哪些奇異生物?
• 床上放個它,讓蟎蟲絕望,讓蟎蟲自殺!比太陽暴曬強10000倍!
• 宇航黑科技打造「隱形」護甲!「裸跪」冰塊,還能發熱暖爆骨頭縫...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