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時代的來臨,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2021-01-08 騰訊網

第一代戰鬥機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這一代戰鬥機武器裝備以航炮為主,後期型已經可以發射第一代空空飛彈。並且採用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噴氣發動機,標誌著戰鬥機由螺旋槳時代進入噴氣時代,部分戰鬥機已經可以實現超音速飛行。

F-80流星戰鬥機(1943年研製,1944年首飛,1944年服役)

F-80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第一種大量生產和服役的噴氣式戰鬥機,是美國第一架水平飛行速度超過800公裡/小時的量產飛機,總產量1731架。

F-80戰鬥機長10.52米,翼展11.85米,高度3.45米,最大起飛重量7.7噸,採用1臺J33-A-5渦噴發動機,最大載彈量0.9噸,最大飛行速度0.76馬赫,最大航程1930千米,主要武器為2挺12.7毫米M3型機槍,射速1200發/分鐘。

雖然F-80戰鬥機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但是非常遺憾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韓戰中,大量參戰,卻損失慘重。

F-80戰鬥機

F-80戰鬥機

F-80戰鬥機

F-84雷電噴氣戰鬥機(1944年研製,1946年首飛,1947年服役)

F-84戰鬥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共和飛機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的第一種戰鬥機,是美國第一種能運載戰術核武器的噴氣式戰鬥機,總產量4450架左右。

F-84戰鬥機長11.73米,翼展11.1米,高度3.84米,最大起飛重量10.2噸,採用1臺阿里遜J35-A-47發動機,最大載彈量1.8噸,最大飛行速度0.81馬赫,最大航程2390千米,主要武器為頭部4挺勃朗0.5英寸機槍,翼根2挺。

F-84戰鬥機

F-86佩刀戰鬥機(1944年研製,1947年首飛,1949年服役)

F-86戰鬥機是美國北美航空公司研製的一種單座單發噴氣式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架裝備空對空飛彈的戰機,是第一架能在平飛狀況下超音速執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機,也是美國第一架裝設彈射椅的戰鬥機,是美國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代表。

F-86戰鬥機長11.44米,翼展11.32米,高度4.47米,最大起飛重量7.36噸,採用1臺通用電氣J47-GE-13發動機,最大載彈量0.9噸,最大飛行速度0.78馬赫,最大航程1060千米,主要武器為6挺白朗寧M2HB12.7毫米機槍。

F-86戰鬥機除了美國使用外,還大量出口加拿大、義大利、南斯拉夫、土耳其、日本、泰國、菲律賓、韓國等國,並且衍生出A、D、F、H、K、L等型號,總產量超過11400多架。

F-86戰鬥機

F-86戰鬥機

F-100超級佩刀戰鬥機(1949年研製,1953年首飛,1953年服役)

F-100戰鬥機是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北美航空公司研製的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化的具有超音速平飛能力的噴氣式戰鬥機,是美國第一種廣泛利用鈦合金製造的戰鬥機,主要作為戰鬥轟炸機使用。

F-100戰鬥機長15.24米,翼展11.82米,高度4.95米,最大起飛重量17.7噸,採用1臺普拉特·惠特尼 J57-P-21/21A 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載彈量2.3噸,最大飛行速度1.12馬赫,最大航程2082千米,主要武器為2 門 20 毫米龐蒂亞克 M-39 機炮。

F-100戰鬥機

F-100戰鬥機

米格-15柴捆戰鬥機(1947年研製,1947年首飛,1948年服役)

米格-15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裝備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中國、保加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38個國家,總產量超過18000架,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韓戰中,首次大規模投入空戰,顯示了良好的飛行和作戰性能。

米格-15戰鬥機長10.86米,翼展10.8米,高度3.7米,最大起飛重量6噸,採用1臺克裡莫夫VK-1噴氣發機,最大飛行速度0.88馬赫,最大航程1860千米,主要武器為一門37毫米機炮,兩門23毫米機炮,攜彈200發。

米格-15戰鬥機

米格-15戰鬥機

米格-17壁畫戰鬥機(1948年研製,1949年首飛,1952年服役)

米格-17戰鬥機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高亞音速戰鬥機,由米格-15發展而來,米格-17系列各型戰鬥機總共生產超過10000架,除蘇聯生產外,還授權中國、波蘭和捷克等國仿製,我國的仿製型號為殲-5,其最終被超音速的米格-19戰鬥機取代。

米格-17戰鬥機長11.68米,翼展9.63米,高度3.8米,最大起飛重量6.55噸,採用1臺克裡莫夫VK-1F噴氣發機,最大飛行速度0.94馬赫,最大航程2000千米,主要武器為裝備1門37毫米機炮和2門23毫米機炮,4枚空空飛彈。

米格-17戰鬥機

米格-19農夫戰鬥機(1950年研製,1952年首飛,1955年服役)

米格-19戰鬥機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一種單座雙發噴氣後掠翼戰鬥機,是第一種配備減速傘的米格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我國的仿製型號為殲-6戰鬥機。

米格-19戰鬥機長12.5米,翼展9.2米,高度3.9米,最大起飛重量8.83噸,採用2臺圖曼斯基RD-9BF-811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36馬赫,最大航程2200千米,最大載彈量2.5噸。

米格-19是一型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在最大速度、爬升率和升限上都超過了比其晚服役4個月的F-100戰鬥機,並且F-100還比米格-19重大約73%。這是歷史上蘇聯的主力戰鬥機首次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的美國對手。

米格-19戰鬥機

神秘戰鬥機(1950年研製,1951年首飛,1952年服役)

神秘戰鬥機是法國達索飛機製造公司的噴氣式戰鬥機,神秘戰鬥機邊生產邊改進,改進型神秘II是法國的第一種超音速飛機,最後的改進型超神秘戰鬥機最大速度達到1.4馬赫。神秘戰鬥機各型產量累計為600多架,超神秘戰鬥機的產量為180架,不僅裝備法國,還出口印度、以色列等國。

神秘戰鬥機長14.13米,翼展10.52米,高度4.55米,最大起飛重量10噸,採用1臺斯奈克瑪公司的「阿塔」101-G-2/-3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4馬赫,最大航程870千米,最大載彈量1噸。

神秘戰鬥機

獵人戰鬥機(1948年研製,1953年首飛,1954年服役)

獵人戰鬥機是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研製的一種單發高亞音速噴氣戰鬥機,是英國戰後最成功的戰鬥機,小角度俯衝時可超過音速,機動性不遜於同時代任何一架噴氣式戰鬥機,除裝備皇家空軍外,還出口超過19個國家。

獵人戰鬥機長13.98米,翼展10.26米,高度4.26米,最大起飛重量10.88噸,採用1臺「埃汶」113軸流渦噴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0.91馬赫,最大航程2965千米,武器裝備為4門 30毫米Aden轉膛炮。

獵人戰鬥機

獵人戰鬥機

蚊蚋輕型戰鬥機(1950年研製,1955年首飛,1959年服役)

蚊蚋輕型戰鬥機是英國Folland Aircraft公司研發的一種單座輕型戰鬥機,是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飛機。

蚊蚋輕型戰鬥機長9.68米,翼展7.32米,高度2.93米,最大起飛重量4.1噸,採用1臺Bristol Orpheus 701-01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2馬赫,最大航程1850千米,武器裝備為2門30mm機炮,備彈各115發。

蚊蚋輕型戰鬥機

蚊蚋輕型戰鬥機

薩伯-29飛行酒桶戰鬥機(1946年研製,1948年首飛,1951年服役)

薩伯-29戰鬥機是瑞典飛機公司研製的單座戰鬥機,是瑞典第一種後掠翼戰鬥機。總共生產了665架。

薩伯-29戰鬥機長10.13米,翼展11米,高度3.75米,最大起飛重量8.4噸,採用1臺RM2A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0.87馬赫,最大航程2700千米,武器裝備為4門20毫米機炮。

薩伯-29戰鬥機

薩伯-29戰鬥機

薩伯-32長矛戰鬥機(1949年研製,1952年首飛,1956年服役)

薩伯-32戰鬥機是瑞典薩伯公司研製的雙座、單發全天候攻擊機,是全球第一架同類機型中在俯衝中超過音速的飛機。

薩伯-32戰鬥機長14.94米,翼展13米,高度4.75米,最大起飛重量13噸,採用1臺仿製的「埃汶」RA.5M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0.82馬赫,最大航程3220千米,武器裝備為4門20毫米機炮,最大載彈量1.2噸。

薩伯-32戰鬥機

薩伯-32戰鬥機

相關焦點

  • 擁有噴氣式戰鬥機的德軍為何還會丟掉制空權?發動機壽命是關鍵
    如果說東線戰場上敗給了戰略錯誤,那麼西線戰場就是敗在了制空權,擁有m1262這樣的噴氣式戰鬥機為何還會丟掉制空權?    原則上噴氣式戰鬥機所帶來的超音速飛行是螺旋槳戰機遠遠不可比擬的。實戰情況下,比如說一打十了,恐怕100架螺旋槳戰機也不是噴氣式戰鬥機的對手,那麼為何m1262戰機實現不了這樣的戰果?
  • 超音速「騎士」:美軍F7U「彎刀」與F-8「十字軍」艦載機
    美國是世界航母第一大國,航母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美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美國航母的數量和性能就起到關鍵作用。受此影響,作為航母最主要的作戰配置之一,美國艦載機的性能自然也不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航母艦載機性能就開始崛起,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航母艦載機也迅速進入噴氣式時代。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原創 孫磊東 航空知識西歐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扒後,雖然閱讀量和轉發量沒有達到小編心中的預期,但說話算話,小編趕緊開扒第二撥!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1)老規矩,先上個猛圖!!!
  • 盤點二戰後美國海軍歷代艦載戰鬥機:F7U外形激進
    第一代:F7U噴氣式艦載戰鬥機二戰結束之後的1940年代末期,美國海軍航母的艦載戰鬥機進入噴氣機時代,在此期間出現了以FJ-1、F2H、F6U、F9F為代表的一批帶有試驗性質的噴氣式艦載戰鬥機,這些型號中有不少是直接從陸基型號改裝的,而且多為亞音速噴氣機,比如曇花一現的FJ-1艦載機,就是F-86
  • 殲-20:是美標第4代隱形戰鬥機,超音速巡航能力有所欠缺
    大多數戰鬥機,都具備超音速能力,但一般讀者可能不知道的是,超音速飛行對於絕大多數戰鬥機來說,是需要發動機打開加力時,才能真正實施的。 而且任何戰鬥機,超音速飛行的時間都不會很長,說出來可能許多人不相信,戰鬥機也超音速飛行,也就短短數分鐘的時間而已。
  • 怎麼來看第一代到第五代的歷程,世界戰鬥機代數機劃分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越發發達,我國的航空事業也逐漸發展得略有所成。殲-20作為我們新一代機動性強,感知能力高,性能穩定的戰機,一直都是戰機之中的佼佼者,但是戰機的發展史從一代到目前的第五代還是源遠流長經歷了漫長過程的。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1)
    11944年 梅塞施密特Me-262戰鬥機梅塞施密特公司出品,綽號「飛燕」(盟軍稱「暴風鳥」),英文名稱Messerschmitt Me-262,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與同一時期英國製造的「流星」噴氣戰鬥機齊名。
  • 生不逢時的法國SO.8000戰鬥機,誕生在噴氣時代,量產前抱憾下馬
    在噴氣時代,也有活塞式軍用飛機的繼續研發。不過在這段時間卻有一些傢伙走了不太尋常的路,比如B-36戰略轟炸機:這傢伙採用的不光是螺旋槳後置的奇特布局,在後面還開發了核動力版本。戰鬥機採用螺旋槳後置的也不多,這款戰後研製的法國艦載機卻算得上是一朵奇葩。
  • 閃光的航跡丨第一架殲-5型噴氣式戰鬥機:走進中南海的戰鬥機
    1956年9月27日,第一批10架國產殲-5噴氣式殲擊機裝備部隊,這是國產噴氣式戰鬥機首次列裝空軍部隊。
  • 英國「流星」噴氣式戰鬥機,是二戰盟國唯一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機
    噴氣式戰鬥機,在二戰時就開始研製,當時在研製噴氣式戰鬥機有成果的國家是英國和德國,德國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He-178噴氣式戰鬥機,是在1939首先研製成功的。只不過這型飛機沒有量產,後來德國研製又研製出Me-262噴氣式戰鬥機。Me-262噴氣式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到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 人類的第一臺噴氣式發動機,誕生於古希臘數學家之手
    自17世紀起,就有人嘗試使用蒸汽動力或者內燃機實現可以在航空器上使用的噴氣式發動機,如亨利·科安德的Coanda 1910。但是均以失敗告終。這個時期人們開始嘗試混合式的噴氣發動機。用一臺常規的活塞發動機驅動風扇壓縮空氣,並在後面的空間裡點燃燃氣推進。這樣的例子包括Coanda 1910、Campini Caproni CC.2、和日本用在神風特攻隊的津-11發動機。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即使在噴氣時代早期,英式設計靠著積累和慣性仍然能吊在第一梯隊。但其後英國的航空工業就走上了衰退之路,到如今純英式血統的作戰飛機已經很罕見了,以後還能不能看到也是未知之數。 對於英國航空工業的衰落過程,很多介紹戰後英式飛機的文章進行過詳盡介紹和分析。但歸結起來無非就是帝國解體、經濟衰退、國力不振,當權者不得不在飛機和福利之間做選擇題而已。
  • 帝國餘暉,英國「吸血鬼」噴氣式戰鬥機,英國航空工業的噴氣傑作
    現在談及噴氣式戰鬥機,英國並不是一個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流星」噴氣式戰鬥機,是當時同盟國陣營中少有的,真正做到實用化的噴氣式戰鬥機。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開始在航空領域發力的情況下,英國仍然在噴氣式戰機研發領域擁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 十大奇特音爆瞬間:超音速飛機突破音障
    1953年,一位名叫傑姬·科克倫(Jackie Cochran)的女飛行員,駕駛F-86「佩刀」噴氣式戰鬥機突破音障,這也是人類飛行歷史上首次由投入生產的飛機突破音障的例子。葉格是科克倫的僚機和密友。科克倫是一位傑出的女性,除了是第一位突破音障的女飛行員外,她還創造了多項飛行記錄:第一位駕機在航母上起降的女飛行員,第一位飛行速度達到2馬赫的女飛行員,第一位駕駛轟炸機穿越北大西洋的女飛行員,第一位成功實施盲降(儀表著陸)的女飛行員,第一位駕駛固定翼噴氣式飛機穿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國際航空聯合會歷史上第一位女掌門人(1958–1961),第一位戴著氧氣面罩駕機飛行高度超過
  • 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研製始末
    1946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與英國格洛斯特(GLOSTER)飛機製造公司籤訂了合作設計噴氣式戰鬥機的協議,黃志千等遂轉赴英國參加設計工作。在此期間他認真研究了英國先進的「流星」(Meteor)戰鬥機和E-144噴氣式戰鬥機的技術資料,直接參加了機身後段的結構設計。通過這次設計工作黃志千受益匪淺,為他後來設計殲擊機提供了技術借鑑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 末日多面手,噴氣式戰鬥機的鼻祖,二戰中德國研製的Me-262戰鬥機
    噴氣式發動機與活塞式發動機有著很大的區別,噴氣式發動機是從發動機的前端進氣口吸入大量的空氣,然後將這些空氣在發動機內進行燃燒,燃燒之後再從發動機後面噴出,以此使發動機產生反作用推力,這樣能給飛機強大的動力,讓飛機能夠向前飛行。隨著科學家摸索出這個原理之後,就立即進行了試驗,終於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噴氣式發動機。
  • 第三帝國讓戰鬥機燒煤,1噸煤能飛1000英裡,還想超音速
    P.13A噴氣式戰鬥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戰爭機器,它的發動機沒有採用傳統的燃油式發動機,而是依靠燒煤來獲取動力,同時P.13A還是第一個採用三角翼設計的飛機,目的是超音速飛行。 P.13A噴氣式戰鬥機的設計師亞歷山大·利皮施,還是ME163小型火箭截擊機的設計者,其設計初衷是想研製出一款超音速戰機,為此亞歷山大·利皮施在P.13A噴氣式戰鬥機的機身設計上另闢蹊徑,採用了獨特的三角式布局,這是二戰時期第一個採用此類設計的飛機,恐怕也是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嘗試。
  • 戰鬥機各種世界之最,你知道幾個?
    世界上最昂貴的戰鬥機F-22「猛禽」戰鬥機全世界最早入役的第五代戰機,單價為1.5億美元,如果加上研發成本的話,單價約為3.6億美元,該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研製,2005年進入美軍服役,目前美軍的裝備數量大約為195架,先進的航電設備,變態的機動性能,強悍的武器配置,超音速巡航能力、全隱身性能、矢量發動機等這些五代機的標準配備每一項的研發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
  • 為什麼螺旋槳飛機無法超音速飛行噴氣發動機葉片卻能超音速旋轉?
    並且在此後經歷了螺旋槳、噴氣式兩個重要的時代,特別是螺旋槳時代更是統治了整個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螺旋槳飛機是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原因就在於隨著飛行速度的增加,螺旋槳槳葉葉尖位置的氣流速度增快後,會逐漸從葉尖位置產生失速,並逐漸擴展到葉根位置導致整架飛機失速。但是同樣有葉片旋轉推動高速氣流的渦扇發動機內部的壓氣機,每分鐘轉速十幾萬轉,但是卻能超音速旋轉而不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