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2021-01-08 騰訊網

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在航空設計和製造方面絕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即使在噴氣時代早期,英式設計靠著積累和慣性仍然能吊在第一梯隊。但其後英國的航空工業就走上了衰退之路,到如今純英式血統的作戰飛機已經很罕見了,以後還能不能看到也是未知之數。

對於英國航空工業的衰落過程,很多介紹戰後英式飛機的文章進行過詳盡介紹和分析。但歸結起來無非就是帝國解體、經濟衰退、國力不振,當權者不得不在飛機和福利之間做選擇題而已。

我們的興趣當然還是拉型號。因為數量還是比較多,我粗估一下,打算分成空軍的岸基戰鬥機、海軍艦載戰鬥機和攻擊、轟炸機三篇來說,平均一些。

第一篇就從岸基戰鬥機開始,都是英國空軍裝備過的型號。也許會有脫漏,但不會多,如果某些你知道的飛機沒有出現,不要著急,多半會在艦載戰鬥機和攻擊、轟炸機部分冒出來。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

1、超級馬林怨恨

怨恨側視圖

怨恨是著名的噴火式戰鬥機的嫡系傳人,其實從它們的英文名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噴火是Spitfire,怨恨是Spiteful。

有趣的封繪,怨恨對震電

怨恨的起落架使其起降安全性達到了正常水平

怨恨的設計從43年開始,採用了新的翼型以及更寬的起落架。起落架的改進解決了噴火的痼疾,航空部大為滿意,這種飛機得以持續發展。怨恨各型號都是極速超過每小時760甚至接近800千米的高速戰機,但當時已經很明確以後的潮流一定是噴氣飛機,所以最終怨恨只有17架生產型,也沒有正式裝備部隊。

怨恨在此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在其基礎上開發了活塞式和噴氣式兩型艦載戰鬥機,並且得以量產裝備。

2、德哈維蘭大黃蜂

1946年英國空軍64中隊的大黃蜂

大黃蜂是著名的蚊式及其木質結構的嫡派子孫。蚊式雖然號稱萬能機,但由於結構是轟炸機的底子,所以無論是戰鬥轟炸型還是夜間戰鬥型其實都不能和單發戰鬥機玩狗鬥。1942年,德哈維蘭開始開發蚊式的後繼專用戰鬥機,意圖是在太平洋上進行遠程空戰。

進行創紀錄飛行的大黃蜂

大黃蜂比蚊式小一些,英國空軍的戰鬥型和偵察型都是單座機,時速在700千米以上,空戰性能非常優越。然而這種飛機要到46年才裝備部隊,此時對日作戰早已結束。在沒有作戰需求的情況下,該機在新式噴氣機(包括德哈維蘭自產的吸血鬼)面前沒有競爭力,只生產了200餘架(不含艦載型)。

大黃蜂的實戰主要是鎮壓馬來亞獨立運動,從新加坡起飛的大黃蜂和林肯轟炸機組合替代了原來的噴火和英俊戰士組合。

3、格羅斯特流星

1945年245中隊的流星F3

1954年500中隊的流星F8

流星是盟軍方面第一種實用的噴氣戰鬥機,以截擊V-1巡航飛彈而聞名。

流星設計較為保守,採用平直翼,且早期型號有氣動方面的問題,因此數據指標不如同期德國的Me 262型亮眼。與戰鬥型同時發展的教練型和夜戰型由於機身較長,飛行性能反而更好一些。

戰後格羅斯特公司進一步完善流星的設計,1950年推出的流星F8及其後的幾種夜戰型性能終於完善,成為優秀的戰鬥機型。流星總產量接近4000架,被十多個國家採用。

NF14夜戰型是最後一個主要生產型號

基於F8的俯臥駕駛試驗機

事後統計發現,流星在和平年代共造成420名飛行員死亡,遠超過某些以事故率高而臭名卓著的英國機型,實在是潛伏的殺手。

4、德哈維蘭吸血鬼

1954年602中隊的吸血鬼FB5戰鬥轟炸型

吸血鬼是英國第二種噴氣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在航母上降落的噴氣機,並且發展出了艦載型。

1945年艾瑞克·布朗駕駛吸血鬼從海洋號航母起飛

吸血鬼與大黃蜂是同步並行發展的機型,也基本同時裝備部隊,最終證明噴氣機有前途得多。按德哈維蘭的傳統,吸血鬼的機身前部包括座艙段採用木質結構。

存世的 T11教練型

吸血鬼投產後迅速替代英國空軍的傳統螺旋槳戰鬥機並在50年代成為主力機型。該機總產量3200餘架,有四分之一是國外授權生產,共有32個國家使用過,從外銷和後續發展上看它比流星更為成功。

5、德哈維蘭毒液

50年代253中隊的夜間戰鬥型

飛行中的毒液戰鬥轟炸型

毒液是德哈維蘭的第二種噴氣戰鬥機,雖然外形與吸血鬼相似,並且同樣採用金屬和木材混合結構,但其實是全新的設計。毒液採用了比吸血鬼更薄的機翼,機翼後緣平直,並可在翼尖安裝副油箱。

該機於1952年開始裝備部隊,包括單座戰鬥轟炸型和雙座夜間戰鬥型以及為瑞士空軍開發的偵察型。作為第一代噴氣機流星、吸血鬼和第二代噴氣機獵人、雨燕之間的過渡型號,該機的生產數量較少,作為一線戰鬥機的服役時間也比較短。該機在英國空軍服役期間曾在蘇伊士運河、馬來亞、亞丁、阿曼等地區衝突中參戰。

毒液共生產了約900架(不含艦載型海毒液),除英軍使用外也作為換代機向吸血鬼的國外用戶出口,瑞士空軍為最大的國外用戶。

6、康納戴爾CL-13佩刀

1956年駐西德112中隊的佩刀

英國空軍第4中隊的佩刀

佩刀是美國F-86佩刀式的衍生版本,由加拿大康納戴爾公司生產。

佩刀式主要用來裝備駐西德的北約各國前線空軍,1952年起生產的428架佩刀MK4被英國空軍採用。這批飛機1956年後被霍克獵人式戰鬥機取代,並被轉交給美國空軍,整修後提供給南斯拉夫和義大利使用。

順便提一句,在印巴戰爭中大破印度獵人式戰鬥機的巴基斯坦F-86,其實就是德國賣給伊朗又轉手巴基斯坦的加拿大版佩刀MK6。

7、霍克獵人

1955年駐西德98中隊的獵人

飛行中的獵人

二戰後英國工黨政府認為十年內不會有戰爭威脅,1957年後才需要採購新一代戰鬥機,一大批在研航空項目遂慘遭腰斬,獵人實際上是霍克公司自行投資開發的。冷戰爆發後,英國空軍急需新型飛機,預有準備的霍克公司遂趁勢而起,獵人成為英國空軍新一代標準戰鬥機。

1960年英國空軍黑箭表演隊的獵人鑽石編隊

獵人於1954年開始裝備部隊,以飛行性能優良著稱。該機產量近2000架,被22個國家裝備使用。該機的教練型作為掠奪者攻擊機的教練機在英軍中一直使用到上世紀末,隨掠奪者一起退役,而黎巴嫩空軍的獵人一直使用到2014年。

8、超級馬林雨燕

1955年駐西德第2中隊的雨燕

雨燕是由超級馬林此前開發的攻擊者艦載戰鬥機發展而來。40年代末英國空軍迫切需要使用後掠翼的新型戰鬥機,但此前的自我停滯使英國人缺少必要的技術和型號儲備。為防止霍克獵人開發失敗造成無機可用,英國航空部遂要求超級馬林同步開發新型戰鬥機。

掛載火光飛彈的雨燕

雨燕於1954年投產並裝備部隊,該機使用了後掠翼等先進技術,曾創造過飛行速度世界紀錄(這是英國人量產型飛機最後一次獲此殊榮,但8天後即被美國海軍F4D天光戰鬥機打破)。但由於步子太快,該機受到發動機問題困擾,後來發現氣動也存在問題,被部隊形容為災難,一度全面停飛。

雖然最後期偵察型解決了大部分問題,但由於霍克獵人的出色表現,該機失去存在價值,並且帶累超級馬林開發中的超音速後繼機一起下馬。

雨燕僅生產了近200架。

9、格羅斯特標槍

英國空軍85中隊的標槍

標槍是最後一架冠以格羅斯特之名的飛機。標槍是英國第一種專門的全天候攔截機,有一個極大的三角翼(據說戰鬥機中只有蘇聯圖-128的機翼面積比它大)和高置的T型尾,配備雙人機組。

標槍的機翼面積非常大

標槍於1956年開始服役,生產尚未完成,格羅斯特公司即已和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合併。1963年新公司變成霍克·西德利的惠特沃斯分部,這家最早踏足噴氣式領域的老牌公司至此聲名無存。

標槍生產了400餘架,僅裝備英國空軍。該機於1968年退出現役,因為替代它的閃電飛行速度是它的兩倍,那個時代航空技術進步確實神速。

10、英國電氣閃電

70年代74中隊的閃電

閃電是英國自行設計製造的唯一一種兩倍音速戰鬥機,以上下並排的雙發布局而聞名。閃電的設計需求是攔截接近英國的蘇聯核轟炸機,因此該機具有超常的爬升率、飛行高度和極速,被飛行員稱為裝了馬鞍的火箭。

1961年74中隊閃電鑽石編隊

在1985年的一次演習中,包括F-14、F-15和幻影在內的多種北約戰鬥機攔截作為假想敵的協和式客機,只有編號為XR749的閃電在尾追中趕上並超越了協和。

閃電使用的翼上副油箱令人費解

閃電於1959年開始裝備部隊。該機的缺陷是與美制鬼怪式相比航程較短且火力嚴重不足,後被狂風ADV徹底替換。

閃電共生產330餘架,除英國空軍外還裝備沙特和科威特空軍。

閃電曾設想發展為海閃電艦載戰鬥機,但只停留在圖紙上。如果這架飛機成真,外形將極為古怪,因為這是一種兩側進氣的可變後掠翼飛機。

11、佛蘭德蚊蚋

蚊蚋完全是一個體制外的項目。英國空軍一向堅持質量優先的原則,但1950年佛蘭德公司研究認為,先進戰鬥機的體積和造價不斷增長,在戰爭條件下的經濟性存在問題。因此佛蘭德公司打算開發一種廉價、簡單、體積和重量較小的輕型戰鬥機。

英國空軍蚊蚋教練型

紅箭表演隊的蚊蚋教練型

蚊蚋的開發過程沒有得到英國官方任何部門和任何形式的資助,英國空軍接受了6架單座戰鬥型進行評估,但對這種廉價設計毫無興趣。然而他們對進一步發展的雙座型教練機非常支持,因為這可以減少獵人式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成本,紅箭飛行表演隊也曾使用蚊蚋作為表演機。

芬蘭空軍的單座戰鬥型,這種飛機真的很小

蚊蚋的單座戰鬥型賣給了芬蘭、南斯拉夫和印度。印巴戰爭中蚊蚋被看作巴基斯坦F-86的強勁對手,印度為此購買了生產許可證,並進一步推出了發展型Ajeet(梵語無敵之意)。

包括Ajeet在內,蚊蚋總產量約450架。

12、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4鬼怪

1975年駐西德14中隊的F-4M

1977年23中隊的F-4M

五十年代末英國政府將所有的航空企業整合成英國飛機公司(BAC)和霍克·西德利兩家,到60年代中期的時候英國人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技術上都無力再獨立開發新型戰鬥機了。引進F-4鬼怪是當時英國海軍的迫切需要,而英國空軍裝備鬼怪則可以相應分攤成本。由於鬼怪的航程遠超閃電,執行攔截任務時火力是閃電的三倍,且多任務能力更強,所以在70和80年代鬼怪一直是英國的主力截擊機。

英國鬼怪設計基於美國海軍F-4J,為保護國內航空工業的就業能力,英國鬼怪在本國製造,並使用了羅爾斯·羅伊斯的發動機和大量英國設備。最後英國鬼怪的成本竟是美制F-4的三倍,因此生產數量較少,實在不好說是挽救了英國航空工業還是又推了它一把。

英國空軍最初裝備的鬼怪型號為F-4M,英國海軍失去大型航母后其F-4K也轉入空軍,加上馬島戰爭後英國緊急購買的一批二手美國F-4J,英國空軍共裝備了三種大型號的鬼怪。

英國人裝備的鬼怪合計185架。

13、帕納維亞狂風ADV

90年代25中隊的狂風ADV

狂風ADV標準截擊掛載

狂風ADV是從英、德、義大利三國聯合研製的狂風IDS可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基礎上發展出的截擊機。由於另外兩家當時並無發展截擊機的需求,該機由英國航宇自行開發完成。

狂風ADV的設計目的仍是攔截北海方向的蘇聯核轟炸機,並非空中優勢戰鬥機,而以狂風的基礎設計而言,它也不適合打格鬥空戰。這種飛機似乎始終沒有被整合到理想狀態,即使作為截擊機,它得到的評價也不高。

狂風ADV於1985年量產裝備部隊,替換了已老舊的閃電式。1991年海灣戰爭該機首次參戰,至2011年,英國空軍的狂風ADV已全部退役。

此外沙特空軍購買了24架狂風ADV,而義大利空軍則從英國租賃了24架,除1架留作紀念外,其餘飛機早已全部退還。

狂風ADV共生產了218架。

14、英國航宇鷂II

英國空軍20後備中隊的鷂GR7

老實說鷂式放在這裡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防噴。因為雖然我們把鷂式叫做戰鬥機,但是英國空軍並不把它當戰鬥機看。

英國空軍的第一代鷂,霍克·西德利的鷂GR1、GR3,用途完全就是攻擊和偵察。這些飛機離空戰最近的時候就是馬島戰爭時,隨海軍航母遠徵的那批GR3。當時有個計劃如果海鷂戰鬥機在空戰中打光,那就請GR3掛上響尾蛇去防空,不過最終也只是個計劃。

2008年阿富汗上空拍攝的鷂GR9

英國航宇(BAE)的第二代鷂式,GR5、GR7、GR9,由於有了紅外搜索功能,可以跟蹤空中目標。也在南斯拉夫和阿富汗執行過巡邏和攔截任務,也就僅此而已。第一代海鷂退役的時候,有個計劃把海鷂的藍狐雷達裝到鷂II上,但被英國空軍否決,這就是英國空軍的態度。

英國空軍的鷂式在2010年左右全部退役。

15、歐洲戰鬥機颱風

2006年英國空軍17中隊的颱風

英國空軍颱風掛載展示

颱風此前曾被稱為EF2000,由英、德、意、西四國牽頭研製。歐洲戰鬥機公司於1986年成立,相關研究則在1979年就已開始。颱風相關技術先在英國航宇的EAP驗證機上試驗,英國人在研發中出力不少。

目前英國已裝備160架颱風,今後相當時間內這將是英國空軍最主要的戰鬥機型。

二戰後的英國空軍戰鬥機大致就是這些,下一部分我們將介紹英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二部分:海軍艦載戰鬥機
    上文我們理了下英國空軍的戰鬥機,這篇我們接著說英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英國海航在戰前得不到重視,二戰前中期都是靠一些二流多用途飛機兼顧防空,戰後初期借著戰爭期間的慣性也曾經推出一些新型艦載機,但隨著航母艦隊規模不斷縮小,艦載機的發展勢頭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來。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三部分:攻擊機與轟炸機
    但英國空軍正式裝備B-29要到1950年後,這種飛機被稱為華盛頓B1,英軍前後獲得了89架。1956年13中隊的坎培拉坎培拉是作為大戰中極其成功的蚊式轟炸機的後繼機研製的,在高空和高速性能上不俗,能夠有效規避當時尚不完善的噴氣式戰鬥機攔截。這也是英國電氣自行設計並量產的第一種飛機。
  • 二戰時,英國空軍的「暴風」和「颱風」戰機,分別都是什麼飛機?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英國空軍裝備很多型號的戰機,其中不少性能出色,在戰爭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暴風」和「颱風」很容易混淆,這兩者分別都是什麼飛機?
  • 「英國的救星」——皇家空軍「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前夕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按照英國皇家空軍技戰術標準設計的一款戰鬥機,其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在二戰中始終處於先進戰鬥機的行列,曾被稱為「空中的虎式坦克」,噴火及其各種改型戰鬥機總計生產了約23000架,今天城南哨站就帶大家了解這款「英國的救星」。
  • 二戰空戰王牌,德國戰機的剋星: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式戰鬥機是二戰期間英國一型活塞式戰鬥機,也是歐洲戰場最優秀的戰機之一,其綜合性能在整個二戰期間始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是英國二戰期間生產和裝備最多的戰機,為英國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扭轉歐洲戰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 英倫三島上空的火焰,傳奇的噴火戰鬥機,皇家空軍的殺手鐧
    、高巡航速度、高爬升率,與之前的雙翼機相比擁有有較強火力的先進戰鬥機,此次招標的標準可以說完全使英國皇家空軍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此後不久英國空軍又提出了新式飛機必須達到440km/h的飛行速度,在眾多競標的公司當中颶風戰鬥機脫穎而出,雖然與之前一種的P26、伊16和HE112戰鬥機一樣都出生在那個競爭激烈的年代,但颶風順利完成了轉型,進入了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序列,這也為後期的噴火戰鬥機服役打下了基礎
  •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正是該公司的設計師R.J.米歇爾以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戰術,技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活塞螺槳戰鬥機。其原型機在1936年3月5日試飛時,速度達到554km/h,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國皇家空軍的注意。  這種裝一臺由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梅林(即"灰背隼")水冷活塞式發動機的流線型飛機很快獲得了一批訂單。
  • 木頭造的廉價飛機終成二戰英國皇家空軍神器,無視德軍雷達!
    德國空軍掌握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英國皇家空軍最初處於弱勢,但在戰爭後期,他們終於迎頭趕上。在被德國空軍壓著打的黑暗時期,英國皇家空軍急需一種「臨時性」的解決方案,以此來應對德國空軍的襲擾。日軍神風突擊隊的思路給了英國人很大的啟發,他們也要製造這種便宜好用的飛機,因而,二戰期間聲名鵲起的「蚊式」轟炸機,誕生了!
  • 二戰時期英國最著名的主力戰機噴火式到底有多強?
    噴火戰鬥機是英國維克斯-超級馬林公司設計師米歇爾,以當時英國現役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技戰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戰鬥機。是二戰期間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之一,位列二戰時世界十大名機之一。從第一架噴火戰機誕生起,各型的噴火式戰鬥機共計生產了約22907架,直至20世紀50年代中期,英國的各型噴火戰鬥機才陸續基本退役。
  • 活塞式戰鬥機的巔峰之作——P-51「野馬」,日本零式終結者!
    二戰雖然只有短短幾年,但對戰鬥機來說,可謂更新換代極為迅速的時代。在戰爭的壓迫下,先發者制人,後來者居上,一型勝過一型的飛機不斷被推向戰場,其中的巔峰之作莫過於美國的P-51"野馬」戰鬥機。活塞式發動機戰鬥機的巔峰之作P-51「野馬」戰鬥機相比眾多名機,P-51的誕生頗具有戲劇性。前面的文章我們提到過,日漸衰敗的英國在20世紀20~30年代疏於國防建設,在飛機製造業方面的消極怠慢與國際上勢如破竹的發展趨勢差更甚遠。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以後,英國終於有了嚴重的危機感。
  • 二戰最強螺旋槳戰鬥機,曾飛出0.92馬赫時速,翱翔藍天20年
    尤其是戰鬥機在二戰期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誕生了諸如零式、野馬和噴火等明星戰機,這其中又以噴火最為強悍,被很多人稱之為二戰最強螺旋槳戰鬥機。英國噴火戰鬥機之所以能擊敗零式、野馬等對手,問鼎最強戰機的桂冠。靠的就是它的耐用性和強大的綜合性能,總的來說噴火是一款非常完美的螺旋槳戰鬥機。它沒有短板。
  • 獨挑大梁:二戰前期的皇家海軍管鼻燕戰鬥機傳奇
    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已經不可避免的深陷二戰泥潭。由於國家還未來得及轉入戰時狀態,軍用飛機的生產線和調配圈就成為了海軍與空軍的主要爭奪目標。由於主要的作戰區域都位於敵軍的陸基機場範圍內,英國人特別重視航母的防護性能。後來被全世界海軍認可的封閉式機庫與鋼鐵飛行甲板,在二戰前看來就是非主流異端。因為受此影響,英軍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將會大打折扣。加之空軍拿走了大部分作戰飛機份額,就進一步迫使海軍儘可能裝備多用途的艦載機。
  • 誰是二戰時最優秀的戰鬥機?這次的評選結果出人意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難說哪一種飛機是最好的,從速度、轉彎半徑與爬升速率等機動性指標、火力、中高低空的不同性能、陸上與海上的不同表現、晝夜全天候作戰能力、後勤保障可維護性、生產成本與工時、產量等諸多因素等諸多因素看,在戰爭的不同時期都不乏傳奇。
  • 僅生產600架,卻獨佔二戰時英國海空軍三分之一戰果
    英國之所以能稱霸海外,全憑著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直到二戰前期英國依舊擁有唯一可以把海軍和部隊部署到全球各地的海軍力量,也離不開各類先進的軍事裝備。據統計,1940年開始服務於英國海軍的「管鼻鸌」戰鬥機,短短五年間就佔據英國艦隊的航空兵在二戰中三分之一的擊落戰果,史無前例。
  • 胖揍「德國斯圖卡」「日本零式」,它是螺旋槳戰鬥機的巔峰
    可以說是螺旋槳戰鬥機的巔峰之作了計劃得趕上變化▲Bf.109上世紀30年代,納粹德國加緊了擴軍備戰的步伐,不斷推出新的戰鬥機研製計劃,相形之下,英國空軍卻很少有拿得出手的戰鬥機設計方案。實戰中,V-1火箭後部會噴出大量的發熱氣體,會對尾隨的戰鬥機造成嚴重威脅,為此,「噴火」戰鬥機飛行員「反其道而行之」,飛到火箭前方,用機身後部產生的尾流幹擾火箭的飛行,使其偏離目標。有時,「噴火」戰機還會與V-1火箭並排飛行,用機翼給火箭來一個頗有英國紳士風度的「致意」,將其挑落。
  • 二戰後最大規模空戰中,蘇制米格-23戰鬥機真的不堪一擊嗎?
    面對以「鬼怪」和「幻影」為主力的以色列空軍,敘利亞人手中的蘇-7、米格-17嚴重落伍,即便是最好的米格-21也算不上先進。為此,敘利亞決心從蘇聯手裡購買一批好飛機,這其中的頭牌貨就是曾令西方世界為之震驚的米格-23。出於保密的考慮,蘇聯賣給敘利亞的第一架米格-23是拆成零件後空運過去然後組裝的。送貨上門之後沒幾天戰爭就收場了,一場萬眾期盼的鞭撻者大戰鬼怪的好戲沒有演成。
  • 二戰德軍空中王牌眾多,飛機性能優秀,為何沒能牢牢掌握制空權
    20世紀初期,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人類終於完成了飛天的夢想。在飛機發明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便在歐洲爆發,飛機也很快就被應用到了戰爭中。早期飛機的主要作用是偵察和轟炸,因為早期的飛行員大多都是貴族出身,他們在空中遇到敵方飛機的時候並不會向對方開火,而是會主動的跟對方打招呼。
  • 二戰中最成功的飛機殺手——高炮
    根據英國皇家空軍的官方歷史記錄,在德國上空至少有一半的美軍飛機是被高炮擊落的,這個數字是5380架。而同期德國戰鬥機擊落了4274架,另外還有2033架因各種原因而損失。據估計,在1942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裡,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德國損失的3302架飛機中有1229架是被高炮擊落的。這些數據說出了事實,但也隱藏了其他重要事實。
  • 二戰最優秀的戰鬥機之一,美國P-51野馬戰鬥機
    說起P-51野馬戰鬥機,許多軍迷小夥伴對它是十分熟悉的,因為P-51戰鬥機,它是二戰期間最著名的戰鬥機之一。作為一型螺旋槳式的戰鬥機,在二戰結束後,仍有一些國家在使用它。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款飛機最初不是為美國空軍研製的,而是應邀為英國研製。
  • 二戰五大經典戰鬥機!最優秀的活塞式戰鬥機和低空領域的王者
    它使用的動力系統是採用的一級一速機械增壓器的亞裡森V-1710液發動機,之前美國也想過用液冷或者氣冷的發動機來運行,這樣就讓飛機不受外界影響持續飛行,奈何當時沒有足夠優越的條件,就只能採用這個液冷的發動機,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在飛機到達了12000英尺厚,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就會下降很快,所以,在高空飛行時對於這款P-51戰鬥機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