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成功的飛機殺手——高炮

2021-01-14 中國軍網

「當你看見地面高炮的射擊火光,等到炮彈在空中爆炸時就禁不住冷汗直流,祈禱不要擊中自己。前面的飛機正在穿越高炮叢林,你知道自己也必須經歷同樣的事情。」——拉爾夫·麥康奈爾上尉,B-26轟炸機

「德軍高炮總是造成飛機損失和受傷的主要原因,其危險性在逐步增加,現已成為最大的單一作戰危險。例如,1944年6、7、8三個月轟炸機損失數據表明……高炮比戰鬥機擊落了更多轟炸機。同一時期,高炮擊落了我們12687架轟炸機,而戰鬥機僅擊落182架。」——《防止重型轟炸機損失和損壞的防禦措施評估》,作戰分析部,1944年11月。

自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納粹德國上空發生的戰鬥總是被形容為戰鬥機與戰鬥機、戰鬥機與轟炸機之間的戰鬥,歷史學家們經常忽視德國防空部隊對戰鬥的影響,也就是高炮部隊。事實上,德國高炮部隊經常被認為是擺設,浪費了寶貴的物資和人員。但其實高炮大幅延長了納粹德國的垂死掙扎過程,因為數字不會說謊。

根據英國皇家空軍的官方歷史記錄,在德國上空至少有一半的美軍飛機是被高炮擊落的,這個數字是5380架。而同期德國戰鬥機擊落了4274架,另外還有2033架因各種原因而損失。據估計,在1942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裡,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在德國損失的3302架飛機中有1229架是被高炮擊落的。這些數據說出了事實,但也隱藏了其他重要事實。高炮發揮著兩個作用,一個是直接擊落敵方飛機,另一個(也是更重要的作用)是迫使轟炸機儘快或者從更高高度投彈,從而降低轟炸精度。高炮還能擊傷轟炸機,導致它們減速並失去高度,更容易被德國戰鬥機擊落。

「我們前面有一架孤獨的B-17在踽踽獨行,一個梅塞施密特三機小隊正在騷擾它,向它猛衝再脫離,沒有開火。最後所有三架戰鬥機都猛撲過去,向轟炸機長時間開火。這三架小飛機不斷向轟炸機發起攻擊,直到B-17起火為止,自身沒有遭受任何損失。我們看到落在後面的那架轟炸機倒扣,尾旋,爆炸成一個巨大的火球,這是一種很不愉快的感覺。」——哈裡·克羅斯比上尉,第100轟炸機大隊

德國空軍的高炮部隊在末日防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峰時期,德國空軍擁有6387門重型和9333門輕高炮,以及5360臺探照燈。日復一日,夜以繼夜,盟軍轟炸機機組不得不飛入這塊鋼彈鐵幕。這是他們最害怕的敵方武器,他們可以直面德國戰鬥機,這種反擊方式能帶來控制感。但是毫無預兆突然出現的高炮炮彈是冷酷、致命、冷漠的,只能坐下來祈禱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倒黴蛋。

「所有這些任務都讓我怕得要死。無論你是否有戰鬥機護航,你仍然不得不飛越高炮陣地。高炮是你最擔心的東西。」——威廉·霍華德,B-17腰部炮手,第100轟炸機大隊第351中隊

精良的德國高炮

戰爭開始時,德國空軍高炮部隊就已經擁有了657個重型高炮連,560個輕型高炮連和188個探照燈連,讓英國空軍對德國的早期轟炸損失慘重。在白天轟炸中遭受重創後,英國皇家空軍轉入夜間轟炸。這是因為在1940年夏,皇家空軍認識到德國空軍在夜間只具備基本的空中和地面防禦能力,天氣是英國轟炸機最大的敵人。高炮在夜間作戰中失效的原因很簡單,德國空軍此時還用聽音器來發現英國轟炸機,天氣條件也對高炮的表現造成不利影響,在夜間很難區分德國戰鬥機和英國轟炸機。隨著英國夜間轟炸的增加,德國人開始使用實驗性的高炮雷達。

此時德國人就已經製造出一些最精良的高炮,其中最著名的是88毫米Flak 18高炮。有關這種武器的文章已經很多,但大部分過分誇大了該炮。實際上「無敵88」在性能與英國的3.7英寸高炮和美國的90毫米防空炮差不多。接下來就是105毫米Flak 38高炮,差不多是88炮的放大型,更重,製造起來也更複雜。105炮的表現只比88炮稍好一些。二戰中最有效的德國高炮是巨大的128毫米Flak 40,平均每3000發炮彈能擊落一架飛機。105炮的殺傷效率僅有Flak 40的達到一半,老式88炮的殺傷效率不足其五分之一。

德國人在輕型高炮方面也很出色,20毫米的Flak 38就是這麼一款性能極佳的輕型高炮,可單管或四聯配置。該炮的機動型號表現最佳,持續威脅著盟軍戰鬥轟炸機,在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間使英國第二戰術空軍損失多達570架「颱風」戰鬥機。1935年37毫米的Flak 18首次服役時,被認為是一種中等口徑的防空武器。Flak 37與瑞典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性能類似,被德國陸軍、海軍和空軍部隊廣泛使用。

很顯然,在二戰於歐洲爆發之前,德國就比盟軍更重視高炮防禦。1939年,德國空軍就在魯爾工業區設立了防空區,防止遭受轟炸機襲擊。首批舉措之一就是讓地面防空部隊和戰鬥機截擊部隊協調作戰,建立起一個綜合防空網絡。

1941年初,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實力和經驗都在增長。二月份,司令部已經能在一次轟炸中集結265架飛機,比1940年9月多了56架。當英國人在增加飛機數量時,德國人作出相應反應,德國高炮連逐步裝備炮瞄雷達,讓炮手在夜間也能「看見」敵機。在引入雷達之前,高炮部隊只能被迫採用屏障射擊戰術,雖然有效降低了敵機的轟炸精度,卻消耗了大量彈藥。在1941年頭四個月裡,德國高炮部隊擊落了144架飛機。英國人意識到德國輕型高炮的威力遠比自己想像的要大之後,轟炸機司令部提出了作戰高度2740-3050米的建議,但空軍準將貝克報告說德國輕型高炮的有效射高可達4880米,這是37毫米Flak 18早期型的最高上限。到1941年9月底,皇家空軍損失了1170架飛機,大多數是被高炮擊落的。

相關焦點

  • 每分鐘1800發,裝備4門20毫米炮的怪物,二戰「石龍子」自行高炮
    在現代各國陸軍的裝甲部隊中,自行高炮是裝甲縱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裝備,是陸軍裝甲部隊主戰坦克的貼身護衛。現代防空戰車除了能夠執行防空任務外,也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壓低炮口執行反步兵任務。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並不是現代自行高炮,而是二戰時盟軍裝備的一款自行高炮——「石龍子」自行高射炮。
  • 二戰十大致命武器排行榜,第一名當仁不讓最威武!
    「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埃塞克斯」級航母是二戰中美國海軍建造的主要艦隻,在對日作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其設計排水量為2.7萬噸,滿載排水量約為3.2萬噸。該級航空母艦的主要作戰兵力是艦載機,二戰後期,共有144艘次遭受魚雷、炸彈和日本「神風」自殺飛機的攻擊,但沒有一艘被擊沉。
  • 集搜索、跟蹤、打擊為一體的「炮中貴族」—自行高炮!
    石勒喀河」剛一出現在戰場上,立刻成為阿富汗遊擊隊最頭疼的生命收割機。自行火炮技術複雜、整合難度高,1輛自行高炮的價格,往往相當於2輛主戰坦克的價格。20世紀80年代中期,1輛「獵豹」的價格為870萬馬克。20世紀90年代中期,1輛日本87式自行高炮的價格高達1460萬美元!令號稱「世界上最貴的主戰坦克」——日本90式主戰坦克也望塵莫及。
  • 球形閃電自行高炮小考證一則(瑞鶴)
    德軍自己在法國戰役後開發過一些自行高射炮,比如把Flak 38這種20毫米炮放在一號戰車底盤上的型號,或者由各種半履帶車運載輕型高炮所形成的型號,這些敞開的載具雖然也算得上成功的設計,但它們無法為高射炮操作人員提供像樣的保護,結局就是很高的戰鬥人員傷亡比例(關於這一點,有個叫作《刺殺希特勒(Valkirie)》的電影,,開頭一段英軍飛機洗地的鏡頭拍的非常真實)。
  • 「死神的嘶吼」——德國二戰中最具威懾力的飛機
    現在的飛機種類繁多,戰鬥機、艦載機、轟炸機、偵察機等等。轟炸機給我們感覺就是火力很猛,以「片」為目標,各種炸彈投下去能炸出一個直徑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大坑。轟炸機中有種叫俯衝轟炸機的飛機,這種轟炸機主要是以高速俯衝的方式來攻擊敵方地面或者是水上的目標,俯衝的角度一般是45°- 90°。
  • "屠夫之鳥的新年屠場"——底板行動中的Fw-190
    當天最成功的攻擊行動是JG3聯隊執行的,在早上7時整,Ⅳ./JG 3大隊代理指揮官齊格菲爾德·穆勒(Siegfried Müller)少尉放出該大隊飛機,直取荷蘭埃因霍溫機場,此地駐紮著八個皇家空軍「颱風」戰鬥機中隊和三個「噴火」戰鬥機中隊。
  • 英國首門大威力高炮3.7英寸Mk III重型高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認識到他們需要更大威力的高炮來應對性能日益提高的飛機,但1920年時的英國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早期技術預研,直到1936年維克斯公司才製造出一門94毫米口徑高炮樣炮
  • 考據黨的金剛川:消失的兵團,2戰的軍機,10星高炮與不毀之橋
    影片中的敵機,不是美軍當時最先進的F86佩刀式戰機,而是二戰之中赫赫有名的F4U-5N夜間戰鬥機。F4U戰鬥機由美國沃特公司研製,1940年5月29日首飛。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F4U與F6F並為美國海軍主力,據美國海軍統計,F4U的擊落比率為11:1。F4U-5採用惠普R-2800-32W引擎,輸出功率高達2760馬力。
  • 央視315炸了「714高炮」
    然後讓用戶在驗證身份的過程中,填寫自己的各種信息,上傳身份證照片,同時必須驗證手機運營商(獲取用戶通訊記錄,用於催收)。等用戶一旦借款成功,就會發現,若借款期限是7天,用戶在第7天就得還款,實際借款周期只有6天;並且實際到款金額大約系借款金額的三分之二,因為這些借款APP會以各種名目扣除借款金額的30%,被扣掉的錢被稱為「砍頭息」。
  • 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這些汽車品牌,二戰期間他們曾是最牛軍火商
    在整個二戰期間,福特承擔了所有B24轟炸機的發動機生產和接近一半的飛機機體生產工作。福特公司承諾在戰爭結束前每小時交付一架 B-24 解放者轟炸機。如此強大的生產能力得益於亨利·福特在1913年全世界首創的工業生產流水線。除了福特,今天中國老百姓最熟悉的車企——擁有三大子品牌的雪佛蘭、別克、凱迪拉克的通用公司,也是二戰中著名的軍火生產商。
  • 高炮、火箭彈齊上陣 人工增雨來「解渴」
    記者8月20日從湖南省氣象局獲悉,為緩解旱情,湖南氣象部門已做好了充分準備,目前全省204門高炮、203臺火箭發射架已準備到位,截至8月20日,全省已開展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業371次,地面煙爐人工增雨作業11次,累計影響面積約5.35萬平方公裡。
  • 「離子風」飛機或變身「寂靜殺手」
    來源:中國國防報 作者:李學華自萊特兄弟1903年發明首架飛機以來,100多年裡,傳統飛機通過發動機消耗燃料獲得推力和升力,噪音和汙染也因此成為這一飛行方式帶來的問題。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 小專題:基於38(t)及38(D)車體的球形閃電自行高炮
    1945年1月30日的生產計劃顯示,負責加工裝甲殼體的鋼鐵廠計劃將在7月交付5個用於球形閃電高炮的38(D)底盤,8月時再完成20個,該型戰車裝甲殼體的產量會逐月提升,預計將在12月時達到月產100個的規模。
  • 二戰最膽大的越獄:一群精英戰俘用木頭、床單和小米粥造了架飛機
    圖:今天的科爾迪茨堡二戰時期,科爾迪茨堡成為納粹德國的戰俘營,由國防軍控制,先後關押過成百上千名波英法荷比等盟軍戰俘,全部是軍官,而且其中很多人是有過多次逃跑經歷「不可救藥」的戰俘。這裡不是二戰德國唯一的戰俘營,但絕對是最著名的一個,因為這裡的關鍵詞就是兩個字:越獄。
  • 二戰中的獨特飛機,巧妙運用氣動外型理論,對航空技術起到奠基
    同其他設計師在發動機上下功夫不同,設計師雅克夫列夫從減輕飛機重量和降低飛行阻力的角度考慮,這便用到飛機的幾何外形,本著幾何尺寸最小、有效載荷最大的原開始研究新機型的氣動布局。速度較快的飛機一般採用是最熟悉的層流翼剖面,號稱二戰中綜合性能最好的P-51便是採用這種層流翼剖面而被人津津樂道,它的特點是壓強分布的最低壓強點位於翼剖面靠後的部分,可減低阻力。
  • 二戰中的「獨特」飛機,巧用啟動外形,一舉成為航空領域奠基者
    同其他設計師在發動機上下功夫不同,設計師雅克夫列夫從減輕飛機重量和降低飛行阻力的角度考慮,這便用到飛機的幾何外形,本著幾何尺寸最小、有效載荷最大的原開始研究新機型的氣動布局。飛機的常規布局剖析圖自萊特兄弟發明第一架飛機開始,常規布局的設計就佔領著整個機型領域,水平尾翼與垂直尾翼置於機翼後部,直至現今,這種常規布局也被世界上大部分飛機採用。
  • 二戰德國十大王牌飛行員,第一名幹掉了350多架飛機
    閃電戰的思想,是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所以二戰時期的德國,不僅僅坦克技術世界領先,其飛機性能和飛行員質量也是世界上的佼佼者;在頻繁的海陸空戰役中,德國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異的空戰王牌,這些人是盟軍飛行員的噩夢。
  • 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空中巨無霸稱雄一戰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空中巨無霸稱雄一戰歷史上的今天,1901年7月2日德國人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首航成功。這預示著人類進入了飛艇時代。一戰中大部分時期,絕對是飛艇的時代。
  • 暴風中的振翅怪鳥,二戰德軍噴氣戰機Me-262研發史
    雖然這種飛機早在1942年就第一次試飛成功了,但是在其具體用途上卻產生了一些小問題:希特勒在看過Me-262表演之後認為本該作為截擊機的它更適合作為轟炸機來使用,然而在後來的使用中人們發現由於結構問題,在高速俯衝時這種飛機很可能出現解體的情況,這才再一次改裝成了截擊機,這一過程讓Me-262的正式服役時間推遲了兩百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