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認識到他們需要更大威力的高炮來應對性能日益提高的飛機,但1920年時的英國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早期技術預研,直到1936年維克斯公司才製造出一門94毫米口徑高炮樣炮,項目代號Ordnance, QF, 3.7 in(94毫米)。初期項目進度緩慢,直到1938年才開始試生產。
之所以慢主要原因在於炮架,該炮的身管系統較為現代且相對簡單,但炮架卻十分複雜,原計劃該炮配屬於野戰部隊,要求具備較高的機動性,但實際上它勉強算得上「半機動」型,該炮身管系統架設於大型平臺上,行動時需置於四輪炮車上。作戰時前輪可抬升離開地面,以保持整體穩定,後輪軸則需卸下。生產該炮炮架耗時較長,後來許多環節取消,該炮也只能架設於混凝土工事中。不過後來該炮炮架經過改進,效率提高很多。初期生產的炮架稱為Mk I,固定炮架改型稱為Mk II,最終生產型Mk III,每種型號還有一些派生型。
剛投入使用時炮手們並不喜歡它,他們更願意使用熟悉的76.2毫米高炮,但他們漸漸發現這種新型的94毫米火炮性能比老式火炮提高太多。實際上該型94毫米火炮性能確實十分出色,雖說它移動起來不是那麼方便。隨著該型高炮越來越多投入使用,它們都聯入中央火控系統,統一配備自動裝彈機和擊發系統。到1941年已成為防空火力的主力,整個戰爭期間它以出色的表現證明了自己。
這種94毫米火炮在西部沙漠戰役中還表現出了優異的反裝甲能力,只是它的重量和體積讓它的表現未達完美境地,英軍仍主要將其用於防空,它沒有得到機會證明自己能成為同盟國的88炮,偶爾它也擔當遠程火炮的使命,也一度作為岸防炮使用。不過這是它被德國人繳獲後作此一用,德國人在敦刻爾克一役繳獲了多門94毫米高炮,對其性能表示欣賞,甚至專門給這批94毫米炮賦予代號9.4-cm Flak Vickers M.39(e),還不嫌麻煩地為它生產專用炮彈。這批94毫米火炮在瓦爾赫倫島登陸戰中表現出色,擊沉了數艘盟軍登陸艇。
1950年代英國防空司令部的94毫米火炮陸續退出現役,部分出售或贈予其他國家,至今在南非和緬甸仍在使用。
參數
型號:Ordnance, OF, 3.7英寸 Mk III炮架Mk III
口徑:94毫米
重量:9317公斤。
尺度:行軍狀態總長8.687米,寬2.438米,高2.502米,身管長4.7米,膛線炮管長3.987米
俯仰角:80度~5度
射界:360度
最大有效射高:9754米
彈重:12.96公斤
炮口初速:792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