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航跡丨第一架殲-5型噴氣式戰鬥機:走進中南海的戰鬥機

2020-12-05 中國軍網

1956年9月27日,第一批10架國產殲-5噴氣式殲擊機裝備部隊,這是國產噴氣式戰鬥機首次列裝空軍部隊。該飛機是我國仿製的蘇聯米格-17Φ 型飛機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標誌著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能夠成批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少數國家之一。

殲-5原型機

1954年10月,瀋陽飛機製造廠接受試製蘇聯米格-17Φ 型飛機的任務,並定名為「東風-101」。根據引進試製計劃,整個試製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用蘇聯提供的部件裝配飛機;第二階段是用蘇聯提供的組合件裝配飛機;第三階段是用蘇聯提供的零件裝配成飛機;第四階段是用自製零件裝配成組合件, 再裝配成部件,直到總裝成國產飛機。為了縮短試製周期,工廠採用了四個階段平行交叉作業的快速試製方法。1955年4月,蘇聯提供的圖紙資料到齊後, 工廠立即組織翻譯和繪圖。8月完成工藝規程和模線樣板等準備工作,9月開始製造飛機,到 1956年2月,整個飛機的14719種253550個零件全部製造完畢。7月13日,第一架飛機完成總裝。26日,02號飛機完成靜力試驗,129種受力情況試驗全部符合技術要求。

1956年7月19日,主任試飛員吳克明駕駛飛機在東北某機場進行首次試飛,銀白色的飛機上噴著幾個鮮紅色的大字:中0101。意思是新中國生產的噴氣式殲擊機的第一批第一架。

試飛前吳克明熟悉了飛機全部結構和發動機的1721個零件、三門火炮和各種儀表設備。他觀看了飛機強度試驗,親眼見到各部件在大過載下的受力情況。經過19架次試飛,8月2日試飛結束,試飛證明該機的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全部合格。

在中南海航空工業展覽會上展出的我國第一架殲-5飛機

9月8日,國家驗收試飛委員會在瀋陽飛機製造廠主持驗收籤字儀式,同意投入批量生產。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副司令員王秉璋、常乾坤、徐深吉等領導向112廠全體職工發了賀電,新華社以《我國試製新型的噴氣式飛機》為題作了公開報導。9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對我國航空工業這一重大成就作了專門報導。10日,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聶榮臻元帥參加了國產第一種噴氣式殲擊機仿製成功慶祝大會。殲-5 型飛機的仿製成功,實現了周恩來總理 1953年提出的空軍所需殲擊機在1956年、1957年兩年間國內自給的設想,結束了空軍飛機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1956年10月1日,4架殲-5型飛機參加了國慶閱兵,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指著飛機對外國朋友自豪地說:我們自己的飛機飛過去了。4日,國防部將其命名為「五六」式殲擊機,1964年改稱「殲-5」。1959年5月轉產新機型,殲-5型飛機停產,共生產了767架。殲-5 型飛機裝備部隊後,在國土防空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先後擊落過 F-84、F-86、RB-57A 和F-4B 等多型入侵敵機。

新中國航空工業在引進外國技術的基礎上,在一年半時間裡,一舉試製成功新型的噴氣式戰鬥機,這在世界航空發展史上,速度也是相當快的,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裡程碑式的機型。試飛的0101號殲-5型飛機是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作為中國航空史上的階段性標誌產品,於1958年6月6日被拉進中南海進行展示,向黨中央、毛主席匯報。後來,該機被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焦點

  • 超音速時代的來臨,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F-80流星戰鬥機(1943年研製,1944年首飛,1944年服役) F-80戰鬥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第一種大量生產和服役的噴氣式戰鬥機,是美國第一架水平飛行速度超過800公裡/小時的量產飛機,總產量1731架。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1)
    11944年 梅塞施密特Me-262戰鬥機梅塞施密特公司出品,綽號「飛燕」(盟軍稱「暴風鳥」),英文名稱Messerschmitt Me-262,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始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是人類航空史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與同一時期英國製造的「流星」噴氣戰鬥機齊名。
  • 英國「流星」噴氣式戰鬥機,是二戰盟國唯一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機
    噴氣式戰鬥機,在二戰時就開始研製,當時在研製噴氣式戰鬥機有成果的國家是英國和德國,德國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He-178噴氣式戰鬥機,是在1939首先研製成功的。只不過這型飛機沒有量產,後來德國研製又研製出Me-262噴氣式戰鬥機。Me-262噴氣式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到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
  • 殲10/15/16/20,型號太多分不清?一文幫你梳理中國戰鬥機
    -5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製造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仿製前蘇聯米格-17),也是中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瀋陽飛機公司於1955年初開始試製殲-5。1956年7月19日,試製原型機首次試飛。殲-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產,到1959年5月停產,共生產767架。殲-5主要用於晝間截擊和空戰,也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其改進型殲-5甲機頭裝有雷達,主要用於夜間截擊空戰。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原創 孫磊東 航空知識西歐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扒後,雖然閱讀量和轉發量沒有達到小編心中的預期,但說話算話,小編趕緊開扒第二撥!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1)老規矩,先上個猛圖!!!
  • 末日多面手,噴氣式戰鬥機的鼻祖,二戰中德國研製的Me-262戰鬥機
    據悉,世界上第一臺噴氣式發動機是由英國弗蘭克·惠特爾研製出來的,他在1930年申請了噴氣式發動機的專利。此後,由於他在噴氣式發動機上做出的貢獻,被稱為航空渦噴發動機之父。梅塞施密特公司建造獲得原型機建造訂單之後,立即就開始建造,無奈因為發動機的問題,第一架原型機只能被迫安裝一臺Jumo-210G型活塞發動機作為試驗,在由於採用了Jumo-210G型活塞發動機試飛效果肯定達不到需求,等了幾個月之後,寶馬公司終於交付了BMW-003渦噴發動機,梅塞施密特公司趕快將BMW-003渦噴發動機裝到原型機上進行試飛,這也是第二架原型機。
  • 盤點: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該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行設計和製造的第一架飛機和第一種噴氣式飛機,因而在新中國航空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該機製造了3架,用於全機靜力試驗和試飛。後來,因中國空軍飛行員訓練體制調整,沒有繼續研發、項目中止。
  • 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研製始末
    這是一條充滿風險的探索之路,新中國第一代年輕的飛機設計師們,開始了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教練機的設計工作。在設計中,一個重要步驟,就是要徵求空軍飛行員對新型飛機的設想、意見和要求。經過反覆斟酌,飛機設計室決定把設計的第一架飛機取名為「殲教1」,即殲擊教練機1型(又稱101號機)。幾個月後,飛機設計室拿出了殲教1設計方案,並於1957年1月4日正式向國家航空工業局呈報了《殲教1型噴氣殲擊教練機草圖設計書》。
  • 戰鬥機史十大名機 世界十大知名戰鬥機
    > Me 262是第一架實戰使用的噴氣式戰鬥機,但Me 262現身戰場太晚了,回天乏術,對戰事影響不大。 幻影III不是第一架無尾三角翼的飛機,但是它無疑是最有影響的無尾三角翼飛機。
  • 擁有噴氣式戰鬥機的德軍為何還會丟掉制空權?發動機壽命是關鍵
    如果說東線戰場上敗給了戰略錯誤,那麼西線戰場就是敗在了制空權,擁有m1262這樣的噴氣式戰鬥機為何還會丟掉制空權?實戰情況下,比如說一打十了,恐怕100架螺旋槳戰機也不是噴氣式戰鬥機的對手,那麼為何m1262戰機實現不了這樣的戰果?
  • 帝國餘暉,英國「吸血鬼」噴氣式戰鬥機,英國航空工業的噴氣傑作
    第一架原型機DH.100設計方案在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其雙尾撐設計,這種設計讓DH.100原型機擁有了非常不錯的前後方視野,非常有利於飛行員觀察戰場態勢。當時的噴氣式發動機分為軸流式噴氣發動機和離心式噴氣發動機,而「吸血鬼」戰鬥機裝備的則是英國第一代實用化的噴氣發動機——「醜妖I」型離心式發動機。
  • 細看:二戰盟軍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流星」主要用於攔截V1飛彈
    今天介紹英國皇家空軍博物館收藏的格洛斯特「流星」F9/40,該機是第一架該型戰鬥機樣機。格洛斯特飛機公司共製造了8架樣機進行測試,「流星」同時也是二戰中最早參加空戰的噴氣式飛機之一。1940年2月3日,卡特設計出第一架樣機,並與英國航空部籤署了建造實驗飛機的正式合同。從該機的名稱E.28/39中的「E」就可以看出,這是一架實驗樣機,如果「起飛重量、尺寸、動力」滿足需要,它可以改造成高速戰鬥機,因此配備了4挺7.7mm機槍,總備彈2000發。E.28/39被命名為「先鋒」,1941年初在切爾滕納姆完成,這是一款小型全金屬單翼機。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俗話說,沒有追求一事無成,壓力不大動力不強,中國人歷來有儘早做計劃的優良傳統,從1949年開始政府工作的5年計劃,都有很明顯的發展導向性,從68年以來的發展情況來看,這是世界最強大的規劃,而且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進步,10多億人口的國家,從一窮二白一躍而起稱為世界工業品製造第一大國,按實際購買力來算也是世界第一大國,這個成功可謂世界第一,沒有之一。
  • 戰鬥機:一般制空型較多,對地打擊火箭彈居多
    戰鬥機,不管是最早發明的的螺旋槳戰鬥機,以及二戰以後才逐漸開始普及的噴氣式戰鬥機,當然,德國空軍在戰時就率先已經裝備了上千架噴氣式戰鬥機。當時,戰鬥機中絕大多數在研發時,就是制空型的戰鬥機,沒有開發專職對地打擊的武器,機載武器是非常簡單各種口徑的機關槍,或者是1-2門20/23/30mm機關炮。
  • ...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為啥有這些稱呼?
    近日,沈飛研製的「鶻鷹」戰鬥機引起了廣泛關注。「鶻鷹」戰鬥機一些媒體將其稱為「殲-31」,這種說法似乎言之過早,迄今為止,該型戰鬥機尚未獲得解放軍空軍正式立項。如果一定要將它歸於某個「型號」,確切地說,應該是航空工業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FC-31」。為什麼這麼說?我國的戰鬥機是如何命名的呢?
  • 折翅的帝國雄鷹:116架HE162噴氣式戰鬥機作戰記錄為零!
    面對盟軍的空中巨大攻勢,當時的德國空軍實力已經是大打折扣,制空權逐步喪失,而且軍工生產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面對元首的暴怒,納粹德軍很快便提出一項新的戰鬥機研發計劃,新式戰鬥機將以噴射發動機為動力,但要求它的構造簡單以方便大量生產,空戰時的重量不超過2000公斤,駕駛員只需要接受過簡單飛行訓練的人員就可以操作。
  • 「武器庫」F-100「超佩刀」戰鬥機:「百系列」戰鬥機的開山之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上世紀50年代初,美、蘇兩國戰鬥機的發展都在力爭實現速度最快、高度最高、航程最遠,其中能夠進行持續超聲速飛行,是他們競爭的首要目標。在此情況下,F-100「超佩刀」戰鬥機橫空出世,成為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型實用的超聲速噴氣式戰鬥機。F-100是美國原北美航空公司研製的噴氣式戰鬥機,原本作為制空戰鬥機設計,後來主要用於戰鬥轟炸機使用。該機於1949年開始設計,1953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4年生產型飛機裝備部隊。
  • 評選世界上外形最好看的戰鬥機,你心中的顏值TOP1排第幾?
    美國「雄貓」 今天說的第一架戰鬥機F-14「雄貓」,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就已是影視劇中炙手可熱的「大明星」。從美國電影《碧血長天》中它戲耍日本「零」式戰鬥機到1986年它在《壯志凌雲》中代表國際一流水準戰鬥機馳騁天空,其無疑俘獲了一大批「雄貓」迷們更是牽動了全世界軍事航空迷們的心。
  • 無論是陣風戰鬥機還是F-16V,都想對標殲-20
    文/行走斯圖卡最近中國周邊有些勢力陷入了一種迷之自信,好不容易搞來一些四代或者四代半戰鬥機,就想著要「碾壓」中國的殲-20,這種充滿了浪漫主義的無畏心態,背後透露出一股濃濃的無知氣息。前不久,印度空軍收到5架陣風戰鬥機的時候,印度媒體就這樣炒作過;現在,對岸才剛剛籤署合同,一些媒體就迫不及待的炒作起來,光用嘴就能把F-16V吹成殲星艦。據環球時報8月18日稱,儘管對岸當局採購的66架F-16V,要到2023年才能得到首批2架,到2026年才能全部交付,但是絲毫不妨礙對岸媒體先吹為敬。
  • 殲-20:是美標第4代隱形戰鬥機,超音速巡航能力有所欠缺
    大多數戰鬥機,都具備超音速能力,但一般讀者可能不知道的是,超音速飛行對於絕大多數戰鬥機來說,是需要發動機打開加力時,才能真正實施的。 而且任何戰鬥機,超音速飛行的時間都不會很長,說出來可能許多人不相信,戰鬥機也超音速飛行,也就短短數分鐘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