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頭鸊鷉,現身蘇州重元寺水域!

2020-11-27 騰訊網

鳳頭鸊鷉?是不是這一上來,就把你給「造蒙圈了」?

「鳳頭」你肯定認識,但99.99%的你,肯定又不認識「鸊鷉」這倆字兒。

鸊鷉:音[pì tī],是我國三有珍惜野生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一般來說,鳳頭鸊鷉只生活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東北的省和自治區,但最近,它的身影,出現在了江南蘇州的重元寺水域!

快來看吧,這種生活習性很像是鴛鴦的水鳥,被我拍到了!

這裡,就是地處蘇州工業園區的重元寺。

被我發現的鳳頭鸊鷉,也就是出現在荷塘盡頭的那片水域。

不過,這幾隻小傢伙離岸邊的距離有些遠,必須用焦距在600以上的專業長焦鏡頭,才能拍清楚。而我當天使用的只是一款75-300的鏡頭。

我在重元寺所看到的鳳頭鸊鷉,確實具有一款頭頂炸毛的「鳳頭」造型。

並且,它們還是典型的每兩隻一對,習性和公園裡的鴛鴦一樣,始終是「粘在一起」,形影不離。

據說,它們表達恩愛的最典型動作,是互相撞胸,行正面親吻禮。

但是非常遺憾,去了重元寺兩次,這種溫馨的畫面,我始終沒有看到。

在40米開外的距離上,我拍到了這張不算清晰的畫面。

但為什麼今天我還要把它拿出來單說?

那是因為,在這隻鳳頭鸊鷉媽媽的背上,它還背著了一隻它的小寶寶!

不好意思,這個就得麻煩你認真仔細的去看了。

說鳳頭鸊鷉是水鳥,但我認為它更像是能起飛的野鴨。

因為,我抓拍到了它緊貼水面,飛奔疾跑,展翅欲飛的鏡頭。

在這片環境優美的重元寺水域,目前大概一共生活著6~7隻鳳頭鸊鷉。

由於它是國家級珍惜動物,能從遙遠的北方飛來蘇州,已實屬不易。

所以,我們在去觀賞它的同時,請一定要注意和它們保持距離。

不打擾,不投喂,就是你對它最好的保衛。

相關焦點

  • 首屆動物保護夏令營在蘇州重元寺圓滿結束
    周小波(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8月27日,為期5天的首次由佛教結合社會動保組織聯合舉辦的首屆動保營圓滿結束,上午10時,在蘇州重元寺寺法堂舉行了簡樸而莊嚴的閉營儀式,來自全國的37位營員、弘化社代表仁正居士
  • 浪花兒——鳳頭鸊鷉
    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鳳頭鸊鷉或其亞種分布。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鳳頭鸊鷉頸修長,有顯著的黑色羽冠,棲息於低山和平原地帶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潛水能力強,以軟體動物、魚、甲殼類和水生植物等為食,繁殖期在5—7月,在隱蔽條件好的蘆葦或蒲草中營巢,每窩產卵4—5枚。鳳頭鸊鷉在繁殖期成對出現並作出精湛的求偶炫耀,兩相對視,身體高高挺起並同時點頭,有時嘴上還銜著植物。它善遊泳、潛水,不善飛行。
  • 鳳頭鸊鷉現身合肥塘西河公園(圖)
    合肥晚報消息 11月19日,攝影愛好者在合肥濱湖塘西河公園,拍攝到了鳳頭鸊鷉的身影。這群鳳頭鸊鷉大概有七八隻,它們時而潛入水中捕食,時而在水面轉悠,十分享受。據了解,鳳頭鸊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嘴長且尖,從嘴角到眼睛還長著一條黑線,頭頂有明顯黑色冠羽。
  • 鳳頭鸊鷉高清恩愛照 告訴你什麼是動物愛情
    在遼寧省鐵嶺市蓮花湖內,有一對鳳頭鸊鷉,在這裡演繹愛情、共築愛巢、對抗外敵、生兒育女,成為了很多遊人與攝影愛好者觀賞和拍攝的目標,也成了蓮花湖裡的小明星。在距離岸邊百餘米的蒲草地帶內,這對鳳頭鸊鷉相中一處蒲草相對密集的地帶,在這裡安家築巢。
  • 鳳頭鸊鷉的春天
    鳳頭鸊鷉的春天 2020-05-04 0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受傷鳳頭鸊鷉獲救回歸自然
    7月15日,一隻鳳頭鸊鷉在阿克陶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民警的護送下回到了大自然。這隻鳳頭鸊鷉與阿克陶縣公安局森林派出所的緣分要從7月12日說起。當天,派出所接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克州分行駐阿克陶縣加馬鐵熱克鄉巴格拉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打來的電話,稱該村村民阿布都熱依木·吾斯曼在村莊附近的農田裡發現一隻受傷的水鳥,並將它送到了工作隊。
  • 鳳頭鸊鷉為何要吃羽毛
    作者 | 謝決明 自然愛好者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先生拍了一段視頻,畫面上是鳳頭鸊鷉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景區水域(圖|視頻)
    日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  聽說景區水域發現了桃花水母,景區負責人王志剛趕緊前來察看。  【景區負責人王志剛】:我就立即跑過來看一看,果然就是傳說中的「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據我的了解,這個桃花水母對這個周圍的生態環境以及水質的要求特別高。  景區發現了桃花水母,不僅景區的工作人員特別激動,見到這一罕見生物的遊客也是特別開心,大家交口稱讚武寧的良好生態環境。
  • 第61期,鳳頭鸊鷉【每期一鳥】
    鳳頭鸊鷉(pì tī)(學名:Podiceps cristatus)亦稱冠鸊鷉、浪裏白,是鸊鷉科鸊鷉屬下的一種鳥類。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都有鳳頭鸊鷉或其亞種分布。
  • 蘇州觀察: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金雞湖因傳說有金雞落於湖中而得名,總面積11.5平方公裡、水域面積7.4平方公裡,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城市內湖之一。環金雞湖CBD如今已初具規模,這裡匯聚了李工堤國際風情水街、東方之門、環球188、鳳凰文化書城、圓融時代廣場等享譽長三角的商業項目,聚集了500多家金融機構,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渣打銀行、民生銀行等金融總部均已入駐。
  • 中國僅有的五種鸊鷉之——鳳頭鸊鷉
  • 活化石桃花水母大量現身江蘇 遊人打撈害其短命
    桃花水母首次大量現身江蘇  「我們這裡發現了桃花水母,而且是成片的,很是壯觀,你們快來看看吧!」昨日,記者接到讀者反映後立即趕赴蘇州西郊白馬澗生態園,在清澈的龍池水庫中看到了成片的這種「水中大熊貓」。
  •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採取「三定」模式積極開展水域市容...
    為營造整潔、美觀的城市水域市容環境,有效提升蘇州河水域保潔工作質量,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嚴格按照水域市容環境衛生檢查標準,針對市管水域52個樣本點採取「定人、定位、定期」模式開展水域市容環境衛生質量評價工作,努力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河道水域環境治理目標。
  • 春暖花開 罕見「蜂鳥鷹蛾」現身蘇州常熟
    2019年03月20日 14:45:06 | 作者:田遠 蘇州臺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蘇州常熟市民杜先生在陪孩子玩耍時,意外在自家庭院的櫻桃樹上看見了一種既像蜜蜂、又像小鳥的小動物。
  • 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如何確保太湖「安全度夏」?
    日前,有媒體報導:因氣溫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現藍藻較大面積聚集。特別是受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藍藻集中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會進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6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無錫市濱湖區馬山環湖大堤上看到,這裡靠岸堤的一側確實已集聚著大量藍藻,呈現線條形狀分布,並散發出一陣陣難聞的特殊氣味。
  • 世界神秘珍禽首次現身蘇州!生態好了,「環保鳥」也來了!
    兩隻白頭鶴高空飛過,用力拍打翅膀,一邊飛,一邊發出響亮的『誇誇』聲,與大蘇州常見的鷺鳥截然不同。」回憶起首次拍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溼地旗艦物種——白頭鶴,90後鳥類調查員周敏軍仍難掩興奮之情。 日前,蘇州溼地自然學校鳥類調查員在長江邊發現了白頭鶴。由此,「白頭鶴」也成為大蘇州地區發現的第365種鳥,第4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它主要棲居繁殖於懸崖峭壁或者森林裡主要生境地點在開闊的河流、湖泊、灘涂溼地周邊這兩者有一個關係就是它的繁殖地距離河湖水域棲息地
  • 蘇州:一條白斑狗魚攪起一池「黃金」
    蘇州:一條白斑狗魚攪起一池「黃金」2015-04-02 15:2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蘇州日報        據蘇州大學水產研究所副教授凌去非介紹,白斑狗魚在除新疆地區外因為其生長環境要求高,養殖特別困難。白斑狗魚只吃活餌,生長特別迅速。它的特點就是嘴巴特別長,遊泳能力、生存能力和爆發力很強,尤其是捕食時,遊得特別快。「這些年來,各地都在嘗試養殖白斑狗魚,規模化養殖至今都沒有成功,尤其是在南方。」
  • 蘇州一人工湖現「1.3米長黑影」,網友:鱷魚
    然而昨日,在蘇州鬧市區的一處大學校園裡,卻有人在人工湖內發現一條「1.3米長黑影」在水下遊動,疑似是一條罕見的「魚王」。「這兩天下雨嘛,(湖面)就有很多樹葉,仔細一看嚇一跳,怎麼這麼大一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