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性T細胞高維分析揭示穩定效應因子狀態的多樣性及譜系間關係

2020-11-29 科學網

輔助性T細胞高維分析揭示穩定效應因子狀態的多樣性及譜系間關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 23:45:40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Manfred Kopf和Luigi Tortola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他們通過對輔助性(Th)T細胞進行高維分析揭示了穩定效應因子狀態的廣泛多樣性及譜系間的關係。相關論文於2020年7月30日在線發表在《免疫》雜誌上。

研究人員利用細胞計數法分析了體外和動物疾病模型中產生Th細胞反應的多樣性,揭示了具有不同細胞因子印記效應因子狀態的巨大異質性。在Th1和Th2細胞極化條件下初次抗原相遇期間建立的細胞因子反應多樣性在二次抗原刺激下才能維持,而這與新炎症環境無關,這突出了許多已鑑定的細胞狀態為穩定Th細胞的亞系。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受到刺激後Th17細胞趨於上調與Th2細胞相關的細胞因子,這表明Th17與Th2細胞之間的發展聯繫比以前預期的更緊密。

據悉,CD4+Th細胞是免疫系統的基石。按照標誌性細胞因子和轉錄因子的表達情況已經定義了幾個Th亞群。人們認為Th細胞的異質性和功能性要比最初認為的要高得多,但是由於技術上的限制,無法充分表徵其多樣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High-Dimensional T Helper Cell Profiling Reveals a Broad Diversity of Stably Committed Effector States and Uncovers Interlineage Relationships

Author: Luigi Tortola, Andrea Jacobs, Lea Pohlmeier, Franz-Josef Obermair, Franziska Ampenberger, Bernd Bodenmiller, Manfred Kopf

Issue&Volume: 2020-07-30

Abstract: CD4+ T helper (Th) cells are fundamental players in immunity. Based on the expressionof signature cytokines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s, several Th subsets have been defined.Th cells are thought to be far more heterogeneous and multifunctional than originallybelieved, but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ull diversity has been hindered by technicallimitations. Here, we employ mass cytometry to analyze the diversity of Th cell responsesgenerated in vitro and in animal disease models, revealing a vast heterogeneity of effector states withdistinct cytokine footprints. The diversities of cytokine responses established duringprimary antigen encounters in Th1- and Th2-cell-polarizing conditions are largelymaintained after secondary challenge, regardless of the new inflammatory environment,highlighting many of the identified states as stable Th cell sublineages. We alsofind that Th17 cells tend to upregulate Th2-cell-associated cytokines upon challenge,indicating a closer developmental connection between Th17 and Th2 cells than previouslyanticipated.

DOI: 10.1016/j.immuni.2020.07.001

Source: https://www.cell.com/immunity/fulltext/S1074-7613(20)30281-8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揭示瘧疾感染時CD4+ T細胞內效應因子動態轉換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瘧疾感染時CD4+ T細胞內效應因子動態轉換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3 16:39:03 澳大利亞彼得·多爾蒂感染與免疫研究所Ashraful Haque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輔助性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如何理解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
    試題:下列關於內環境及穩態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動物調節主要形式是神經調節,神經衝動在神經上是雙方向傳導B.血漿蛋白參與內環境滲透壓的調節,與免疫無關C.致敏B淋巴細胞與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的分裂必須要輔助性T淋巴細胞的協助D.要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動物體就必須能及時感知內環境的變化,並及時作出反應加以調整
  • 研究發現濾泡輔助性T細胞分化調控新機制
    8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孫兵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海坤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 1 promotes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antibody
  • 生物物理所揭示調控肝癌微環境T細胞免疫耐受新機制
    HDAC6能夠特異性觸發TH17細胞的效應功能,增強機體抗肝癌免疫應答,為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TH17細胞是一群能夠分泌IL-17A/F細胞因子、表達趨化因子受體CCR6和轉錄因子RoRγt的CD4+輔助性T細胞。它能夠招募並活化肝臟內的免疫浸潤,放大機體免疫監視能力。已有研究報導TH17細胞在過繼轉移治療相關疾病中有著潛在的轉化價值。
  • J Exp Med:輔助性T細胞可能負責清除HAV感染
    J Exp Med:輔助性T細胞可能負責清除HAV感染
  • 【綜述】濾泡輔助性T細胞的研究進展及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係△
    2.1  CXCR5  CXCR5是Tfh細胞的特徵性表面標誌,表達受BCL-6調控,其配體為CXCL13。通過與濾泡樹突細胞表達的CXCL13結合,引導Tfh細胞遷移至B細胞濾泡區。雖然經抗原活化的CD4+ T細胞都能一過性表達CXCR5,但是只有Tfh細胞能穩定持續地表達CXCR5。
  • 研究人員揭示乳腺細胞發育中細胞狀態特異性轉錄因子網絡和細胞譜...
    ,美國聖地牙哥的Salk研究所的Geoffrey Wahl團隊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發表文章「Single-Cell Chromatin Analysis of 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 Reveals Cell-Stat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 and Lineage Relationships」,利用最前沿的單細胞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了正常乳腺發育過程中細胞狀態特異性轉錄因子結合位點的變化動態和細胞譜系的關係
  • Science:Bcl6轉錄因子對輔助T細胞生長發育的調控作用
    專題:Science報導本次發表的《科學》文章主要解釋了Bcl6轉錄因子對輔助T細胞生長發育的調控作用。CD4+輔助T細胞的一個基本功能是調節B細胞介導的體液免疫。濾泡輔助性T細胞(T follicular helper ,Tfh)通過細胞因子白介素-6和白介素-21來調節B細胞的功能。
  • 研究人員揭示效應性T細胞和耗竭性T細胞早期命運決定機制
    John Wherry組在Immunity雜誌上發表了文章「TCF-1-Centered Transcriptional Network Drives an Effector versus Exhausted CD8 T Cell-Fate Decision」,揭示在小鼠模型中慢性感染和腫瘤發生早期,存在著耗竭性T細胞前體(Tex precursors)和類效應性T細胞(Effector-like
  • Nature Immunology:調節性T細胞可限制效應T細胞的功能
    70年代曾命名為抑制T細胞(suppressor T cell),因缺乏明確的表面標誌,研究長期處於尷尬和停頓的境地;直到90年代研究出現轉機並成為目前研究熱點,但現多稱為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調節性T細胞最重要的分子標記是一種轉錄因子Foxp3,在所有調節性T細胞中均可發現有多量表現。
  • 董晨院士團隊Immunity:細胞因子啟動Th17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過去研究表明,啟動Th17細胞分化,需要至少兩個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轉化生長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它們的共同作用能誘導Th17首要轉錄因子RORγt的穩定高表達,從而打開Th17細胞分化的大門,但其中的分子機理尚缺乏了解
  • Nature:研究揭示細胞轉錄因子新功能
    DNA的翻譯,研究者揭示轉錄因子並不一定是扮演著開關的功能,而是抑制複合物的結合行為任何一個旨在周末改善家庭工作的人都很清楚,要想幹好一份工作,必須有合適正確的工具。我們的科學家研究細胞功能已經數年了,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細胞中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做「轉錄因子」,主要結合在DNA附近來開關某些基因,控制基因的表達。當然,這些轉錄因子被認為具有開關功能,通過結合在DNA上開啟基因表達,不結合的話就使得基因沉默不表達。
  • 調節性T細胞CRISPR篩選揭示Foxp3調節因子
    調節性T細胞CRISPR篩選揭示Foxp3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3:11:12 美國西北大學Deyu Fang、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Alexander Marson等研究人員合作,利用調節性
  • 研究人員揭示中性粒細胞驅動非常規T細胞介導抗腫瘤免疫機制
    中性粒細胞在3-MCA誘導肉瘤模型中發揮抗腫瘤免疫,且依賴於IFNγ,那麼IFNγ主要是何種細胞分泌?腫瘤環境中的T細胞是IFNγ的主要來源,而Csf3r-/-負瘤小鼠中只有CD4-CD8-非常規αβT細胞(UTCαβ)下調IFNγ表達。並且Csf3r-/-導致UTCαβ下調T-bet、Eomes,上調Rorγt表達,偏向於3型活化狀態。
  • Nature:揭示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2019年6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腫瘤特異性CD8 T細胞功能障礙是一種不同於功能性效應T細胞狀態或記憶T細胞狀態的分化狀態。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研究生院和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作為一種核因子,胸腺細胞選擇相關高遷移率群盒蛋白(Tox)是腫瘤特異性T細胞分化的關鍵調節因子。
  • Nat Immunol:微生物學家揭示輔助性T細胞如何獲得抗感染能力
    「戰鬥」成功的一個重要部分涉及輔助性T細胞的工作。科學家們知道,其中一些輔助性T細胞比其他T細胞更為有效,BYU微生物學家新的研究已經找到了原因:為什麼有些輔助性T細胞做的更好。相關研究結論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雜誌上。
  • Cell:利用CRISPR-Cas9鑑定出新的輔助性T細胞調節基因
    2019年1月15日/生物谷BIOON/---T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關鍵細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威康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首個逆轉錄病毒CRISPR-Cas9基因編輯文庫來探究對小鼠T細胞的調節。他們繪製出控制輔助性T細胞(T helper cell, Th)的最為重要的基因的圖譜,並鑑定出幾個新的調節基因。
  • 輔助性T細胞:調節腸道幹細胞自我更新分化
    儘管科學家們知道沿著腸壁排列的上皮細胞和構成腸道結締組織的基質細胞與腸道幹細胞「交談」,但是仍不清楚的是免疫系統是否以及如何參與這種交談。人們所面臨的挑戰在於弄清楚參與交談的各方是誰,以及它們如何作出貢獻。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檢測到一部分腸道幹細胞與生活在腸道中的輔助性T細胞(Th細胞)之間存在一種新的交談形式。
  • 首次發現大腦中存在少量輔助性T細胞,並揭示它們在大腦...
    血腦屏障也將大腦與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分隔開來,這就是為什麼大腦也有它自己的稱為小膠質細胞的駐留免疫細胞,它們可觸發炎症和組織修復。小膠質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到達大腦,之後,它們會自我更新。然而,作為我們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白細胞已經被發現在不同的腦部疾病中發揮作用,包括多發性硬化症、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或中風。
  • 我國科學家揭示CAR-T細胞觸發細胞因子釋放綜合...
    細胞焦亡釋放的因子刺激巨噬細胞產生促炎性細胞因子,這很可能觸發接受CAR-T細胞治療的患者中發生的CRS。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月17日的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asdermin E–mediated target cell pyroptosis by CAR T cells triggers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