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過半,失去了院線電影,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所有的光環,幾乎都聚集在了網絡電影身上。
借著疫情初期宅經濟的紅利和觀眾居高不下的觀影熱情,上半年網絡電影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從網絡電影上半年的票房成績來看,網絡電影票房分帳突飛猛進,較往年漲勢明顯,破千萬影片數量創網絡電影歷史之最。
不過,考慮到今年院線電影全面癱瘓的情況,網絡電影雖然承載起了部分觀眾的觀影需求,但破圈之作依然嚴重缺失,整體仍不足以撐起哪怕1/10國內電影市場,即便在觀眾觀影需求高漲、消費力無處釋放的情況下。
全網上線391部,創歷年上新數量新低
據云合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網上線391部,其中愛奇藝上線176部,優酷114部,騰訊視頻86部,PPTV6部,搜狐視頻6部,西瓜視頻3部。
作為第一陣營平臺,愛優騰佔據了市場總數的96.2%。PPTV和搜狐視頻正在逐步退出市場,西瓜視頻則今年才開始入局試水,尚未站穩腳跟。
上半年全網上新391部,創歷年上新數量新低。不過與2019年同期的438部相比,其實只減少了47部,下降幅度並不算大。
從1-6月網絡電影的上線數量來看,上新數量最高的3月份為72部,最低的2月份是57部,大多數時候在65部左右浮動,市場基本趨於穩定。
37部分帳破千萬,愛奇藝破千萬概率最高
在上半年上線的391部網絡電影中,有37部票房分帳破千萬,創網絡電影歷史之最,佔比高達9.5%。也就是說,每10部網絡電影,差不多就有1部分帳破千萬。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要知道,2019上半年同期438部網絡電影,破千萬影片僅15部,佔比僅3.4%。
圖片來源於「愛奇藝網絡電影」
在37部分帳破千萬的影片中,愛奇藝23部,優酷10部,騰訊視頻5部(註:《奇門遁甲》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雙平臺聯播,票房均破千萬)。
通過對各平臺網絡電影上線總數和破千萬影片數量進行對比後,網視互聯(ID:wxs360)發現,愛奇藝分帳破千萬影片佔總上線數的13.1%,優酷為8.8%,騰訊視頻為5.8%。
也就是說,在三大視頻平臺中,愛奇藝平臺網絡電影破千萬概率最高,甚至是騰訊視頻概率的2.3倍。
這種基於過往票房的客觀數據,可以為片方未來選擇播出平臺,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古裝奇幻是票房主力,軍事、怪獸表現突出
在破千萬的37部影片中,古裝奇幻題材高達22部,依然是毫無懸念的票房主力。
軍事動作題材佔比5部,其中《狙擊手》和《滅狼行動》分別以3037萬和2013萬的票房分帳,位列票房榜第三和第八,表現出了極強的票房號召力。
此外,《巨鱷島》《陸行鯊》《變異狂蟒2》等怪獸片也都票房突破了千萬。《大魚》《野王》雖然帶有「怪獸」元素,但其實並非純粹的怪獸片,但票房表現同樣不俗。
尤其是《野王》,作為優酷A級影片(並不是最高級),卻拿到了1328萬的票房分帳,令人驚喜(非主流題材《野王》,守正創新出奇蹟)。
現實題材僅《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和《瘋狂老爹》上榜,且兩部作品均出自愛奇藝,這或許源於愛奇藝對新題材的鼓勵和扶持。考慮到現實題材拍攝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算投資回報率的話,這兩部的投資回報率可不一定比榜首的大製作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37部破千萬的網絡電影中,根據IP改編的佔到了17部。
除了《封神榜·妖滅》《狄仁傑之深海龍宮》《大天蓬》等改編自公版IP之外,《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少林寺十八羅漢》均取得了原版授權,且IP構成變得豐富多元。
其中,《奇門遁甲》既是熱門的古裝奇幻題材,又是改編自經典IP,還採用了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雙平臺聯播的模式,最終以5641萬總票房分帳打破了網絡電影的票房紀錄,也給行業帶來了諸多啟示。
上半年有4部網絡電影改編自「天下霸唱」的小說IP,分別是《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分帳3017萬,《鬼吹燈之龍嶺神宮》分帳2057萬,《雲南蟲谷之獻王傳說》分帳1776萬,《牧野詭事之秦嶺龍窟》1068萬。
此外,《追龍番外之十億探長》來源於院線電影《追龍》,《陳情令之亂魄》則衍生自網劇《陳情令》,《雪豹之虎嘯軍魂》是熱播劇《雪豹》的電影版,均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非獨家」模式退出,「聯播」模式興起
在上半年的391部網絡電影中,僅6部選擇了非獨家,2部選擇了多平臺聯播。
不得不承認,「獨家發行」依然是網絡電影的主要發行模式,對於一部網絡電影來說,平臺定級越高,匹配的資源曝光度就越強,最終的分帳比例就可能越高。
但「非獨家」和多平臺聯播,卻成了網絡電影發行的兩個極端。「非獨家」和多平臺聯播看似差不多,但其實卻有著千差萬別。
「非獨家」影片一般是因為網絡電影品質太差拿不到獨家的被動選擇。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第一陣營平臺正在降低甚至剔除非獨家作品數量,甚至關閉「非獨家」發行渠道。未來那些質量不高、缺乏競爭力的網絡電影,或許將失去跟觀眾見面的機會,或者只能選擇PPTV、搜狐視頻等小平臺。
而「聯播」模式看似同樣是非獨家,但視頻網站卻依然給予了獨家播出的分帳比例和推廣資源。比起以往的獨播,聯播模式明顯曝光度更強,商業效率更高,價值化更大。
《奇門遁甲》之所以能夠以5641萬票房分帳刷新行業紀錄,跟其雙平臺聯播的模式不無關係。上半年網絡電影單平臺票房,並未打破2018年《大蛇》創造的行業紀錄。
但聯播模式也並非常勝不敗,6月份影片《龍虎山張天師》同樣選擇了「聯播模式」,而且是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平臺聯播,但整體票房表現不達預期,愛奇藝收穫票房400萬,騰訊視頻拿到分帳274萬,優酷平臺該片未上榜,票房未知。
當然,能夠爭取到「聯播模式」,說明影片已經非常優秀,有著一定的議價能力。但「聯播」模式是否能夠成為頭部影片的常態,該模式能否得到各大平臺的認可,還需要更多影片用票房去驗證。
票房數據升級,分帳收益月結
在分帳規則和結算周期方面,平臺也一直並未停止規範和改進。
3月份,騰訊視頻對網絡電影合作模式進行了全新升級,並開始公布月度票房榜單(愛奇藝、騰訊、優酷網絡電影合作模式及注意事項)。
6月份,騰訊視頻網絡電影票房接入貓眼專業版,優酷網絡電影日票房榜在燈塔專業版APP上線,內容包括分帳票房日榜、月榜、影片信息、有效觀影人數等。
至此,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網絡電影票房數據全面實現了公開透明化,任何人均可在貓眼專業版或燈塔專業版查詢。
而且繼優酷之後,2020上半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也實現了網絡電影的月度結算。也就是說,本月上線影片,次月即可申請結算。
這樣的的改變,大大提升了片方的資金周轉效率,尤其在疫情當前融資困難的情況下,加快了片方資金的流動效率,有效緩解大家在投入、開拍等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整體來看,雖然上半年網絡電影數量下降,但政策已經基本趨於成熟,商業模式也趨於穩定,投資環境變得理性而高效,單部影片的票房產出得到了明顯提升,這一切都預示著行業即將迎來加速期。
不過,雖然成績有目共睹,但隨著宅經濟紅利消失,5-6月網絡電影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下滑趨勢,再加上7月20日電影院逐步復工,觀眾的觀影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分流。
在紅利期之後,下半年如何留住觀眾,或許是製片方和視頻網站都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