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副總裁丁珂:發展與安全並舉,助力產業數位化重構

2021-01-13 TechWeb

12月18日,2020 T-EDGE全球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辦,現場匯聚全球5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1100位科技與商業領袖,共探世界新格局下的發展與共識。在「新基建和產業重構」產業峰會上,騰訊副總裁丁珂以「產業網際網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在產業網際網路的推動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國民經濟動脈。積極擁抱數位化的企業,將會迎來新的時代紅利。安全是所有企業的「必修課」,企業經營者應該把安全當做企業的CEO一把手工程來關注。

丁珂指出,由於網際網路技術和數位化應用在消費端的超前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生產端對數位化的廣泛需求,要求企業級信息化向數字經濟演進。信息化和數字經濟的顯著差別,在於IT能力、算力等數位化能力,是否能夠由單一的生產環節,向企業全局乃至整個產業和生態擴展,向社會經濟發揮廣泛、普遍的「作用力」。 今年以來,國家提出新基建的部署,也在最高層面,為產業網際網路助力生產環節進行了技術上的補足。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增加值佔GDP總量近40%,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接近2億、規模以上數字平臺企業近200家,總價值超過2.3萬億美元,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騰訊以CSIG為ToB戰略的對外窗口,持續輸出雲、安全、AI、LBS、小程序等基礎動能,支撐著超百萬客戶的數位化升級。

丁珂指出,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安全是每個企業的「必需品」,這要求企業不僅要重視系統、產品本身的安全,更要以戰略視角、產業視角和生態視角看待安全和進行部署。

針對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如何做好安全建設,丁珂建議可通過安全左移、減少攻擊面、供應鏈安全能夠一定程度解決當前企業面臨的安全痛點。但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選擇一個具備開箱即用、彈性、自適應、全生命周期防護特點的雲服務商原生安全能力,是數字時代安全問題的「最優解」。

此外,丁珂現場還以今年春秋兩季廣交會和年初「兩會」重保為例,詳細介紹了騰訊雲原生安全實踐建設經驗和優勢理念。2020年的「兩會」歷史上首次採取網絡視頻方式聽取審議意見的,騰訊安全從接到重保任務到項目交付僅用3天時間。接到任務後,騰訊安全立即組織了50多位各大安全團隊和安全實驗室的專家,在前線進行7*24的項目值守,完成了多套雲環境的安全產品部署和測試,確保雲上「兩會」順利召開。

丁珂表示,騰訊在安全上已經耕耘了二十多年,有超過3500人的專業安全團隊,擁有全球領先的安全技術研究和安全攻防實力。在生態層面,騰訊搭建了產業鏈協同的生態平臺,希望與夥伴們能力優勢互補,一起構建「安全的雲」,共同提供更適合雲上客戶需求的安全防護產品,普惠產業穩固發展。

以下為丁珂演講實錄: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騰訊在過去3年,在整個產業網際網路上的摸索和思考。在下半年的時候,我在三亞參與了鈦媒體的數字價值峰會,當時疫情非常不讓人安心。所以今天能夠參加這次大會我很感慨,鈦媒體能聚集這麼多朋友,舉辦這樣一場2020年比較大的會議,很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們。

首先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網際網路過去20幾年的歷程,從1997、1998年開始,我們把它分了三個階段:

首先,騰訊1998年成立開始,一直到2010年、2011年的時候,是PC網際網路的時代。這個階段大家可以感受到決定現在生活的很多基礎形態,一個是搜索,一個是社交類的應用,一個是電商,在那個時候才剛剛有雛形。還有很多過客,雖然我們還在用,但是已經沒有那麼高的熱度,比如郵箱等等,這是消費者的領域。同時在企業辦公領域,在PC網際網路的時代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所以收到網際網路影響的典型對象,一個是消費方,一個是生產方,這個是我今天比較多提到的概念,以前比較多的是談網際網路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今天我換一個視角看網際網路的發展,和它的作用力和影響。

第二,2011年之後到今天為止,是還在延續的移動網際網路階段,在這個階段裡面,像消費網際網路側的行動支付,影響大家現在的生活,還有OTA領域,移動網際網路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棒,老百姓用起來了,逐漸發展起來了。還有很多新型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是這裡有一個現象: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絕大多數技術在造福消費者,但是很多技術好像沒有在生產方產生太多的作用力。我們知道電腦和辦公、郵箱之類,會幫助大家非常好的去連在一起、信息化、打通一些孤島,但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知道在座的企業裡有多少人的辦公認認真真的考慮你們手機的需求,又有多少在整個供應鏈的全流程上照顧移動化應用的需求。

其實直到2018年以後,我們開始做產業網際網路,我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忽然發現消費網際網路可能走的超前了,產業網際網路在這個階段在被消費的需求不停的拉動,甚至是在補課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大家看到一個關鍵詞叫新基建,也是疫情期間,國家在經濟指導綱領上面提出的整體部署。裡面講到幾個技術,包括5G、大數據、AI、IoT、人工智慧等,你會發現這些東西可能老百姓一下子用不上,但是它真正意義上在這個階段,在給產業網際網路做技術的補足。

所以,在整個周期裡面,到2020年,我們又把它分成兩個大的階段。前20年就是消費網際網路的20年,未來或許到了產業網際網路也會有一個20年的繁榮發展。

在講到產業網際網路講信息化的時候,其實我們又引入了現在國家統計上經常講的一個詞叫數位化經濟或者數字經濟,這裡有一些數據,歐美發達國家統計出來數字經濟大概14-16%之間的GDP佔比,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的佔比要更加繁榮一點。今天,就跟大家談一談跟信息化、數字能力、數字價值相關的一些個人感受,不是非常嚴謹定義。

數字經濟跟我們以前講的信息化最大的差別,我最近感觸特別強烈的一個差別,還在於是否用這些IT能力,電腦計算力的能力,網絡的能力,連接的能力,比較狹窄的應用於一個專業的圈子,還是更廣泛的把行業級、生態級甚至包括普通老百姓和用戶的需求考慮進來。

舉個例子,在政務領域僅僅做到政務信息化,閉著門只是讓公務員使用,老百姓去辦理業務的時候就會有問題。最近隨著政府在整個數字城市,比如像廣東的數字廣東等等,絕大多數的政府都在講如何做好一站式的智慧政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用戶少走路,只要用戶願意配合,通過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技術和產品,老百姓完全可以不出門辦理好90%以上的業務,我相信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在這兩年的變化是非常之大的。這就是信息化跟數位化的差別。

其實還有一個小的細節,我們今天敢這麼放心的坐在一起開會,說明我們中國在疫情管控上面做的非常不錯。現在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一個疫情碼,為疫情期間統計行動軌跡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疫情碼是非常典型的基於數位化技術,結合數字政府積累下來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利民落地。在世界上都做的非常領先,這樣的例子非常多,每個行業都有。

如果在金融行業,現在ATM的櫃員機用的越來越少,大家都是在行動支付,雖然很有效率,但是可能也會帶來新的問題,有一些老人真的不會用怎麼辦,這是等待我們解決的新命題。但是總的來說,數位化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

如果到了企業領域,舉我們騰訊的例子,我們曾經在疫情期間,用24小時時間,切換了傳統意義上安全防控的體系和接入體系,把移動辦公直接一夜之間推到了員工的家裡,因為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80%的員工都在遠程辦公。這個階段之後回過來看,我們效率並沒有下降,反而有些提升。這也是非常典型的把消費者和員工自己的數位化能力和你的基礎設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做一個融合,挖掘更大的潛力。

還有很多的例子,比如說教育領域,在疫情的時候,我們的遠程教育通過各種系統拓展了一些新的領域,像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

在醫療領域,空間就更大了,我們現在看病還是在解決三長一短,好不容易融合有一個醫療卡,但是患者自己的數據沒有辦法給自己建一個電子的醫療檔案,你要想一下,00後是數位化的一代,像騰訊1998年誕生,其實就是一家數字原生的公司,伴隨這一代的成長,00後也馬上要結婚生子了,他們的下一代將來在健康領域又會提出什麼樣的需求,也是值得關注的點。

我舉了很多例子,就是給大家花一點篇幅講一下數位化。數位化的價值各行各業都有發展,接下來涉及到數位化的能力到底是在什麼地方落地的問題。我始終認為數位化在持續發展、在路上的一個階段,數位化能力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連接能力,騰訊之前是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連接,但是在產業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我們越來越發現除了人和人之間的連接,還有人和設備、人和企業、企業和員工等等多個方面的連接,而且這個方面的連接是數位化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體現。

基於騰訊這麼多年來在消費網際網路、產業網際網路中積累下來的經驗,我們非常願意把這個門檻降低,快速輸出到各行各業裡面,做一個行業的共建。通過雲、AI、安全等基礎能力的開放,還有小程序,把企業數位化門檻降的更低。

講了數位化,其實我碰到的很多大客戶都會問這個問題,說一旦上了雲之後會不會帶來很多不安全的問題。確實是這樣,首先它一定是一個加劇的過程,體現在攻擊面會快速擴大上,而且破壞力更壓顯著,一旦宕機就是一大片。企業自身上雲後,還有很漫長的供應鏈,車企、航空業,動輒數萬家企業的供應鏈相互連接,這樣的供應鏈一旦被攻破,後果很可怕。但在另一個層面來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為在未來大家都連接起來,誰能抓住這一波機會兼顧安全和效率,誰就會把未來的市場、服務做的更好。

所以,安全的問題可能對於CEO、CTO來講,不僅是一個底線的問題,更多的是怎麼樣突破你的天花板。

下面我們分享一下這個過程中的幾個行業案例。疫情期間,60多年歷史的廣交會在雲端舉辦,我們幫它做了第127屆和128屆線上遷移過程,這是史上第一次。兩會也是史上第一次,首次採取網絡視頻方式聽取審議意見,騰訊一開始就從架構、產品、技術、服務落地,甚至是培訓體系,幫它共同建設。

騰訊在產業網際網路上的安全積累已經有很多年,一是在非常關鍵的攻防能力上,我們是世界級的水平,接下來的話,我們在國際化跟產業化方面,我們也做的非常好。在這麼多年的洗禮裡面,我們已經越來越能夠理解客戶,以非常成熟的技術、產品幫助大家建立安全能力,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做這些專業性的工作。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產業上雲,安全先行。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騰訊科恩實驗室落地松江,推動信息安全產業發展
    騰訊雲合作夥伴授牌儀式現場,騰訊集團副總裁道峰、騰訊雲華東總經理李瀟授牌了20家騰訊雲合作企業,其中包括上海市四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東方有線)以及G60科創走廊九個城市16家代表企業。對於授牌的合作企業,騰訊將與其共享發展機會,提供專屬權益。
  • 騰訊安全的「秘密星圖」
    於是後來,很多手機廠商把手機管家的安全能力集成在系統層面,根據騰訊提供的數據,現在超過95%的手機都內置了騰訊的安全能力。 2013年,騰訊發生了一件小事。 這一年,騰訊副總裁丁珂把手機管家和電腦管家統領起來,建立了「騰訊安全」。這是在騰訊內部,第一次出現了頂級的安全事業部。
  • 產業數位化臨界點,騰訊、美團、京東的「B計劃」是什麼
    而數字科技的本質是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數據為基礎,以不斷發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著力於「產業 x 科技」的無界融合,推動產業網際網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最終實現降低產業成本、提高用戶體驗、增加產業收入和升級產業模式。
  • 專家:數位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等共同探討科技、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與社會更好發展。
  • 騰訊眾創空間入駐企業翌擎科技獲騰訊A輪投資,助力車企數位化轉型
    陸維琦是中國車聯網的第一批參與者,2016年他與IBM的老搭檔劉偉都看準了汽車數位化的時機,一拍即合,踏上自主創業路,成立了翌擎科技。 他們看好中國車聯網日趨成熟的基礎環境與未來潛力,堅信數位化是汽車產業的下一代引擎,翌擎科技(Next Engine)的命名便蘊含著陸維琦的期許。
  • 共推DICT應用業態發展 助力客戶5G數位化轉型
    共推DICT應用業態發展 助力客戶5G數位化轉型——中國電信DICT應用生態論壇今日舉行  9月20日,在2019年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舉行期間,中國電信DICT應用能力中心舉辦了主題為「培育5G新動能,共築DICT生態圈」的DICT應用生態論壇,並發布智能通信雲平臺、雲會議等重磅產品。
  • 騰訊副總裁:站在新世界路口 文化與科技正加速融合
    [PConline資訊]11月26日消息,在第五屆騰雲峰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程武表示,文化的流動、溝通與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必然趨勢。  在程武看來,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所創激發的連接能力,不但能為從古至今的各種類型文化增進活力,還將進一步重構人類彼此之間的關係,促進文明、民族、國家、代際之間的交流、溝通與互鑑,有效增進彼此理解。
  • 騰訊與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助力民航業數字新基建發展
    8月28日,騰訊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機場建設、提升旅客服務體驗、行業創新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引領從機場、空管到服務的民航業數位化發展。騰訊作為行業升級的數位化助手,已憑藉20多年來積累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助力多家機場、航司進行智慧化升級。如今,在航空領域深耕多年的民航二所與全面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騰訊達成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 在智慧機場建設方面,如何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做好機場運控,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旅客吞吐量,是民航業需要克服的難題。
  • 奇安信副總裁韓永剛:以「內生安全框架」支撐民航數位化業務運營
    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韓永剛在主論壇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智慧民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到機場、航司、航信、空管多個領域,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將網絡安全的工作模式從「可選配套」升級為「不可或缺的基礎保障」,支撐數位化業務運營,以體系化視角,通過「內生安全框架」來進行頂層設計,從而以網絡安全能力體系,來支撐新安全管理模式。
  • 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在京舉辦 數實共生開啟疫後經濟新模式
    2021年1月9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以「共生」為主題,探索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如何助力未來經濟與社會更好的發展。
  • 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在京舉辦,數實共生開啟疫後經濟新模式
    2021年1月9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以「共生」為主題,探索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如何助力未來經濟與社會更好的發展。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與會致辭指出,科技、網際網路行業應在科技向善的初心下共同發展。「在今天來看,科技向善首先要是敬畏,要敬畏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尤其要敬畏人類未來的發展,在科技發展的同時,關注社會的利益,行業和技術才能發展得更穩健。」郭凱天指出,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得益於全國網民和全體民眾的支持,也得益於政策的發展。
  • 第二屆財稅科技產業峰會即將召開,產學研共議財稅新趨勢
    另一方面,為進一步保障經濟市場穩步增長,多措並舉實現「穩就業、保民生」成為當前發展的又一重點。以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模式、新業態創新了就業形態,成為就業市場增量發展的新動力。國際僱傭與勞動關係協會(ILERA)執委,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授曾湘泉將就「中國就業市場的新挑戰及應對策略」發表演講,分享後疫情時代的就業新動向。
  • 降本增效助力佛山產業數位化發展,浦發銀行佛山分行推廣產業數位化...
    文/楊廣  12月23日下午,浦發銀行佛山分行舉辦了「數字生態,智繪未來」產業數位化金融服務方案推廣活動
  • 2017網絡安全生態峰會騰訊首倡網絡安全人性化服務「三準則」
    7月26日,2017網絡安全生態峰會在京召開,騰訊副總裁丁珂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網際網路安全人性化服務》的演講,針對當前嚴峻的網絡黑產形勢,從實際需求出發,首次提出了網絡安全人性化服務的「三條準則」丁珂表示,網絡黑產技術發展「迅速」,以往技術一刀切的應對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急需建立網絡安全人性化服務
  • 智慧發展 安全先行——騰訊(寧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落戶中國雲城
    2018年6月6日,華晟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與騰訊安全聯合創建的騰訊(寧波)網絡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在位於寧波餘姚的中國雲城河姆渡創新產業園正式揭牌,共同打造華東區域網絡安全、金融安全的研發和服務中心。
  • 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數勢科技」獲騰訊過億元天使輪融資
    數勢科技致力於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最佳技術夥伴,為企業提供全鏈條解決方案並構建數位化經營作業系統。「數勢科技」宣布獲騰訊過億元天使輪融資。騰訊投資董事總經理餘海洋表示:「數位化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更是打造競爭力的重要能力之一。騰訊在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同時,也在數位化領域進行持續的投入和布局,投資支持優秀團隊,助力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升級。數勢科技具備了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行業沉澱,希望雙方能由此達成更緊密的合作,共同促進行業的發展。」
  • 奇秦科技出席CFIIS2020,數位化賦能食品工業創新升級
    從近兩年汽車行業"新四化"的發展趨勢變化中,人們已經充分感知到,大數據、5G、雲計算等智能科技帶給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然而,其他產業又如何利用這些先進科技加速數位化變革呢?在11月24日落下帷幕的第四屆中國食品工業網際網路峰會(以下簡稱"CFIIS")中,國內領先的數位化應用集成商奇秦科技副總裁金焱受邀來到現場,展開食品工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解讀,並結合公司戰略合作夥伴騰訊雲的"騰訊企點"產品、以及不同業務場景數位化最佳實踐案例,帶給廣大食品企業及產業相關機構更多的參考與借鑑,其解決方案獲得峰會嘉賓們的認可。
  • 孫雁飛:數位化生存與管理重構是企業轉型大勢所趨
    我國2016年的數字經濟GDP佔比達到30.1%,同比增長16.6%,數據與IT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評估發展報告,2017年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根據智研諮詢報告顯示,93%的中國企業或組織正在選擇向雲端轉型。企業數位化發展的浪潮也是勢不可擋——在企業發展數位化轉型報告當中,49%的企業朝著數位化發展。我想是因為「擔當」。
  • 青騰大學:升級三大學院,助力科技強國、文化自信與產業升級
    青騰大學升級後的三大學院,未來將致力於更緊密地連接騰訊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迎接產業變革,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縱觀過往,在成立三年多時間裡,青騰大學已經完成了兩次升級,每次升級都與騰訊戰略息息相關,並助力騰訊生態合作夥伴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