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玩「旋轉木馬」,把量子態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

2020-12-05 UFO之家

當一臺量子設備問世時,我們總是會去關心它的量子比特數量、連通性、門的測量誤差,相干時間等,因為這些相關參數決定了量子計算機的性能。

其中,相干時間便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8月13發表在《Science》[1]的一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簡便的方法,讓量子態的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

相干時間是「魂」

所謂相干時間,指的是量子比特保持其疊加狀態的持續時間的長短。在進行量子計算實驗室,所有的量子操作要在量子退相干之前完成,才能保證量子操作的保真度。量子比特中相干性的喪失,將導致量子比特的疊加態坍縮為經典態。

當然,這可能是由於有意測量量子比特,也可能是由於系統中的噪聲或故障所導致。這也是為什麼研究人員在那些超低溫的制冷機和真空室中實驗,盡力保護量子比特不受外界影響的原因。

儘管研究人員已經足夠努力,噪聲依然會導致許多計算錯誤,而這將阻礙量子計算機進一步處理更加大型的計算問題。雖然一些量子算法可以糾正一部分錯誤,並且添加更多量子輔助比特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它可能需要數千個標準量子比特才能創建一個高度可靠的「邏輯」量子比特。

所以,相干時間對於量子計算機性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相干時間越長,則運行效率越高。相干時間的增加便是探尋大規模量子計算機道路的一個關鍵所在。

10000倍的提升

近日,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使量子比特的相干時間延長10000倍,當下,他們已經成功在一種碳化矽的固態量子系統中驗證了他們的方法。

但令人興奮的是科學家們認為,該方法將適用於所有的量子系統,比如超導量子系統,或分子量子系統。

增加的原理

通常,延長相干時間方法之一是將系統與嘈雜的環境物理隔離,但這可能很麻煩且複雜,另一種是使所有的材料儘可能的純淨,但是這又會非常的昂貴。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們採取了不同的策略。

論文的第一作者表示,他們所採用的方法不是消除周圍的噪聲,而是「欺騙」系統以使其認為沒有噪聲。

他們所採用的方法簡便,通過與用於控制量子系統的常規電磁脈衝相結合,施加了一個額外的連續交變磁場,通過精確地調節該磁場,科學家可以迅速旋轉電子自旋,並使系統「屏蔽」其餘的噪聲。

這一原理就好比,筆者坐在旋轉木馬上,周圍人們在大喊大叫。當旋轉木馬停下來時,可以聽到大家清晰的聲音,但是如果快速旋轉,「噪聲」就會變得模糊不清了。

這個方法可以使系統保持高達22毫秒相干時間,與原系統相比提高了4個數量級,而且其相干時間比之前報導的任何電子自旋系統都要長得多。該系統幾乎能夠完全消除某些形式的溫度波動,物理振動和電磁噪聲,而這些因素通常會破壞量子相干性。

影響

這種方法創造了量子比特可擴展性的途徑,可能使在電子自旋中存儲量子信息成為現實。相干時間的增加將使量子計算機中的操作更加複雜,並使從基於自旋的設備傳輸的量子信息能夠在網絡中傳播更長的距離,這個簡單的方法開啟量子技術幾乎所有領域的新的可能。

解決了相干性問題,最終將徹底的改變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

參考文獻:

[1]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8/12/science.abc5186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玩「旋轉木馬」,玩出了一個比特之最
    當一臺量子設備問世時,我們總是會去關心它的量子比特數量、連通性、門的測量誤差,相干時間等,因為這些相關參數決定了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其中,相干時間便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8月13發表在《Science》[1]的一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簡便的方法,讓量子態的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
  •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相干性實驗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實驗室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首次實驗實現了基於輔助比特的量子相干性蒸餾
  • 中科大首次實現量子晶片新型編碼 量子相干性提高10倍
    「量子晶片」是未來量子計算機的「大腦」。 據新華社3月2日報導,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國平教授研究組近期在量子晶片開發領域取得一項重要進展,他們首次在砷化鎵半導體量子晶片中實現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強的電控新型編碼量子比特。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科學家發現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的方法
    儘管科學家們在一種稱為固態量子比特的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這項技術應該適用於許多其他類型的量子系統,從而可以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這項研究發表在8月13日的《科學》雜誌上。家族分子工程教授、Argonne國家實驗室高級科學家、芝加哥量子交易所主任David Awschalom說明了這一發現的廣泛適用性,再加上一個非常簡單的實現方式,使得這種穩健的相干性能夠影響量子工程的許多方面。
  • 新方法使量子系統穩定時間延長10000倍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雖然這種技術是在一種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的,但他們認為該技術可以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
  • 植物的光合作用具用量子相干性嗎?
    量子糾纏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想知道這種量子怪現象在生物學中可能起什麼作用,特別是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方面。在一項頗具爭議的2007年實驗發現,一種稱為量子相干性的東西似乎在植物產生能量的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之後,這一研究領域開始迅速發展。但是對實驗的新審查表明,光合作用可能不像科學家們認為的那樣量子。
  • 澳大利亞研究證明:雷射器的相干性可以大幅提高
    雷射器的相干性可以大幅提高澳大利亞量子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可以大幅提高雷射器的相干性,克服了60年來一直被公認為基本極限的約束。更具體來說,雷射光束的相干性是指以這種方式發射的光子數量,它是決定雷射在量子計算等精密任務中性能的關鍵屬性。1958年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阿瑟·肖洛和查爾斯·湯斯在一篇開創性的論文中確定了雷射相干性的量子極限。
  • 利用幹涉條紋實驗實現對量子相干性的直接測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相干性的實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實驗室李傳鋒、唐建順等人利用幹涉條紋實驗實現了對量子相干性這一最基本量子資源的直接測度
  • 簡單的修改方法使量子狀態的壽命延長10000倍
    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種簡單的修改方法,該方法可以使量子系統保持運轉(或「相干」)的時間比以前延長了10000倍。儘管科學家在稱為固態量子位的一類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中外研究人員將光量子計算態空間維數提高百億倍
    科技日報12月24日,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輸出了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的希爾伯特態空間,其維數高達370萬億。這個工作同時在光子數、模式數、計算複雜度和態空間4個關鍵指標上都大幅超越之前的國際紀錄,其中,態空間維數比國際同行之前的光量子計算實驗高百億倍。研究論文日前以「編輯推薦」形式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上。
  • 科學家創造了量子系統,該系統可保持10,000更長的運行時間
    量子計算機僅在我們知道電子狀態如何相互關聯時對我們有用。但是要達到這種關係被稱為「量子相干性」的狀態,是極其困難且昂貴的。由於有了新發現,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根據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芝加哥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使量子計算機系統「連貫」(或運行)10,000倍。
  • 量子相干性和量子態很容易被破壞,量子技術如何能夠實現?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由於量子易受其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於外部信號的影響,量子相干性和量子態很容易被破壞,外部信號可能包括測量電路中的熱噪聲和反向散射信號。在新的一項研究中,加拿大馬尼託巴大學動態自旋電子學小組的成員提出了一種在混合量子系統中產生耗散耦合的新方法。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這使非互易信號傳播具有相當大的隔離率和靈活的可控性。參與這項研究的馬尼託巴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王義普(音譯)說:我們在腔磁子中的非互易性方面研究,是基於腔自旋電子學和混合量子系統相結合的研究領域,這為構建新的量子信息處理平臺帶來了希望。
  • 量子相干性和量子態很容易被破壞,量子技術如何能夠實現?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由於量子易受其周圍環境的影響,由於外部信號的影響,量子相干性和量子態很容易被破壞,外部信號可能包括測量電路中的熱噪聲和反向散射信號。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試圖開發能夠實現非互易信號傳播的技術,這可以幫助阻止反向噪聲的不良影響。
  • 南大科學家實現光子波態與粒子態的可控量子疊加
    而近期,南京大學馬小松教授的團隊實現了對這兩種互補狀態的可控量子疊加,證明實驗中的光處於一種」波-粒疊加狀態「。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嚴格的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下實現量子版本延遲選擇實驗。相關論文成果本周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因果律的夢魘:延遲選擇實驗光的本質究竟是波還是粒子,這一點在科學史上有過長時間的爭論。
  • 科學家發現使量子態壽命延長10,000倍的方法
    儘管科學家在稱為固態量子位的一類特定量子系統上測試了他們的技術,但他們認為該技術應適用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量子系統,從而可能徹底改變量子通信,計算和傳感。該研究於8月13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圖片來源:芝加哥大學與用於控制量子系統的常規電磁脈衝相結合,研究小組應用了附加的連續交變磁場。通過精確調節該場,科學家可以迅速旋轉電子自旋,並使系統「消除」其餘的噪聲。苗說:「要了解這一原理,就像坐在旋轉木馬上,周圍的人們大喊大叫。」 「當行駛靜止時,您可以聽到完美的聲音,但是如果您快速旋轉,噪音就會模糊到背景中。」
  • 今日Nature:南大科學家實現光子波態與粒子態的可控量子疊加
    而近期,南京大學馬小松教授的團隊實現了對這兩種互補狀態的可控量子疊加,證明實驗中的光處於一種」波-粒疊加狀態「。這是科學家首次在嚴格的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下實現量子版本延遲選擇實驗。相關論文成果本周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 光速旋轉木馬上的人時間會靜止嗎?
    至少在理論意義上,這個想法是合理的。如果旋轉木馬在旋轉,以至於旋轉木馬的外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那麼旋轉木馬上的人的時間似乎會變慢。當乘坐旋轉木馬的人向外看著旋轉著的世界時,日子會過得很快。所以旋轉木馬上的人比不在旋轉木馬上的人衰老得很慢。從本質上講,這將創造一臺時光機,讓旋轉木馬上的乘客進入未來。在實際意義上,這個想法有問題,因為旋轉木馬會產生離心力。目前存在的一些旋轉速度最快的物體是高速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