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大任希鋒教授:我們研製的量子光學晶片有什麼用
日前,中科大首次研製成功矽基導膜量子集成晶片。任希鋒研究組近日在量子集成光學晶片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和浙江大學光電學院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戴道鋅教授合作,在矽光子集成晶片上首次利用矽納米光波導本徵模式作為量子信息編碼的新維度,實現了單光子態和量子糾纏態在偏振、路徑、波導模式等不同自由度之間的相干轉換,其幹涉可見度均超過90%,為集成量子光學晶片上光子多個自由度的操縱和轉換提供了重要實驗依據。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2020-12-21 19:58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的實現為構建高效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
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探索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聯合研究團隊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聯合研究團隊在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的基礎上,開發新型譜學方法系統表徵了兩量子比特間耦合模式的演化。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
-
中國科大實驗實現量子相干性蒸餾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量子相干性實驗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實驗室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首次實驗實現了基於輔助比特的量子相干性蒸餾
-
重大進展,中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布,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IT之家獲悉,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從而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是當前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中科大實現軌道角動量光子的量子頻率轉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軌道角動量(OAM)光子的量子頻率轉換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該實驗室教授史保森領導的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OAM單光子、OAM糾纏光子以及
-
中科大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 量子計算時代更近了
5光量子比特糾纏、6光量子比特糾纏、8光量子比特糾纏、10光量子比特糾纏,18光量子比特糾纏…… 在位於中國科技大學東區理化大樓中編號為「01003」的實驗室內,密布著錯綜複雜的管線及各類光學和電子設備,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和他的團隊在這裡不斷攻關,刷新著光量子比特糾纏數目的世界紀錄。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原標題: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
-
深入探究:性能超谷歌百萬倍的中國量子計算機
實驗測試表明,此次發明的光量子計算機進行「玻色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之前類似的所有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同時,通過和經典算法比較,其比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ENIAC)和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TRADIC)運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
南京大學馬小松團隊在矽基光量子晶片上實現三維糾纏
隨著量子系統的維度增加,相對於常用的二維量子系統,高維量子系統具有強並行計算能力、高信息容量以及強抗噪聲能力等優勢。光子作為量子信息的載體具有相干性好、多自由度、易調控等優點,是實現高維糾纏的理想體系。然而,如何高效的製備高維糾纏光子對並對其進行高精度、可編程的任意相干調控,是量子信息技術走向規模應用的一大挑戰。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有望實現多量子比特...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佳方式嗎?現在量子晶片進展如何
【量子晶片會不會是我們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主要方式?現在的量子晶片進展如何】從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聽到的所有突破的內容,很多都是新聞上的。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商界好消息:量子晶片橫空出世,量子手機也將誕生
除了中科院以外,還有南理工大的一位中國籍科學家也研發出了一款新型的量子通信晶片,它不僅體積小,而且功能強大,甚至還能替代我們傳統的手機中所使用的晶片,可以說現在量子手機也將會變成現實!讓我們全力支持中國科學家的行動吧,並期待這一時刻早早到來。最近一段時間潘建偉團隊捷報頻傳令人鼓舞!
-
南京大學實現矽基光量子晶片高維糾纏態多項功能
打開APP 南京大學實現矽基光量子晶片高維糾纏態多項功能 愛集微 發表於 2020-04-08 16:26:40 集微網消息,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在矽基集成光量子晶片上實現了高維糾纏態的產生,濾波,調控等多項功能,並且利用精度的片上量子調控完成了量子模擬與量子精密測量等應用任務。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好方式嗎?量子晶片進展到什麼程度...
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實現量子霸權,我國量子晶片破世界記錄,西瓜視頻看量子技術發展
舉個例子,量子就像是一個永久旋轉的硬幣,你根本看不出來它是正面還是反面。傳統的晶片狀態只有01,10兩個狀態。而量子在二進位比特中能擁有所有狀態:00, 01, 10, 11四個狀態。而一個量子系統中可以包含多個量子,每增加一個量子比特位,則有可能使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加倍(呈指數增長)。
-
科學家玩「旋轉木馬」,把量子態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
8月13發表在《Science》[1]的一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簡便的方法,讓量子態的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相干時間是「魂」所謂相干時間,指的是量子比特保持其疊加狀態的持續時間的長短。在進行量子計算實驗室,所有的量子操作要在量子退相干之前完成,才能保證量子操作的保真度。
-
中科大首次實現零磁場核磁共振的普適量子控制
記者6月21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團隊彭新華教授課題組與德國亥姆霍茲研究所、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合作,首次實現零磁場核自旋體系的普適量子控制,並發展了用於評估量子控制和量子態的方法,這一成果有望推動零磁場核磁共振在生物、醫學、化學及基礎物理領域中的應用。
-
科學網—科學家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光子角動量編碼技術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顧敏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利用光學晶片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對光子角動量的操控。
-
他曾是中科大最年輕教授,現全職回國與姚期智合作量子信息
中科大破格晉升的最年輕教授段路明1972年出生於安徽桐城市,1990年畢業於桐城中學,因化學競賽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中科大,師從時任中科大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開放實驗室主任郭光燦。1998年,段路明因在讀博期間就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2篇論文,提前一年畢業,留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