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地殼中較豐富的元素,僅次於氧、矽、鋁。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是重要的鐵礦。鐵金屬常用高爐以焦炭為燃料、用鐵礦石和石炭石為原料煉得。用氫氣還原純氧化鐵可得到純鐵。
純鐵顧名思義就是很純淨的鐵,含鐵量較高、較純淨的的鋼材,是一種超低碳鋼。
鐵的含量能達到99.9%,碳矽錳磷硫鎳銅鋁鈷鉻…等其他有害元素較低。
顯著特點:軟。
純鐵、鋼和生鐵的區別主要就在於其中的含碳量的不同。
如果含碳在0.02%以上就變成硬度較低的能拔鐵絲、軋制薄白鐵板等用的低碳鋼。如果含碳量0.25%至0.6%的範圍內的鋼叫中碳鋼,其硬度中等,可軋成建築鋼材,鋼板、鐵釘等製品。
如果含碳量0.6%至2.0%時就成為硬度很高的、可制刀槍、模具等的高碳鋼了。
低、中、高碳鋼合在一起就叫「碳素鋼」。
如果碳含量超過2.0%就變成又硬又脆的可鑄鐵鍋、暖氣片、犁等的生鐵了。一般生鐵含碳量為3.5%—5.5%。
所以工業純鐵是鋼的一種,其化學成分主要是鐵,含量在99.50%-99.90%,含碳量在0.04%以下,其他元素愈少愈好。
因為它實際上還不是真正的純鐵,所以稱這一種接近於純鐵的鋼為工業純鐵。
我們說的純鐵一般意義上指的就是工業純鐵。
工業純鐵根據用途一般分為以下三類:
電磁純鐵(電工純鐵)、
軍工純鐵(無發紋純鐵、高真空氣密性純鐵)
生鐵:是含碳量大於2%的鐵碳合金,工業生鐵含碳量一般在2.5%--4%,並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鐵礦石經高爐冶煉的產品。根據生鐵裡碳存在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和球墨鑄鐵等幾種。生鐵性能:生鐵堅硬、耐磨、鑄造性好,但生鐵脆,不能鍛壓。
熟鐵:用生鐵精煉而成的比較純的鐵。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鍛鐵、純鐵。熟鐵質地很軟,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絲,強度和硬度均較低,容易鍛造和焊接。
含碳在2.11%以上的鐵叫生鐵(或鑄鐵)。含碳量少於0.02%的鐵熔合體稱為熟鐵或鍛鐵。含碳量介於0.02-2.11%之間的鐵合金叫做鋼。
一般建築用的羅紋鋼、用來做扎線的鍍鋅鐵線等,屬於低碳鋼。
碳鋼主要指碳的質量分數小於2.11%的鐵碳合金。有時也稱為普碳鋼或碳素鋼。
碳鋼也叫碳素鋼,指含碳量Wc小於2.11%的鐵碳合金。
區別:碳鋼除含碳外一般還含有少量的矽、錳、硫、磷,而鐵沒有。
碳鋼就是鐵。
這麼說吧:「鐵」是相對其它種類的稱呼,用來區別銅,鋁,鉛等。
其實鐵就是鋼,一般過去傳統的說法將鐵分為「生鐵」和「熟鐵」,生鐵叫鐵,熟鐵叫鋼。
「碳鋼」就是鋼的一種分類,將鋼分為「碳鋼」與「合金鋼」二大類,
比如各種牌號的鋼板、鋼筋、型材、日常見的、都是「碳鋼」的一種。
比如各種牌號的鋸片、鑽頭、刀具、不鏽鋼、烏鋼是「合金鋼」的一種。
超高碳鋼是碳含量為1.0-2.1%的鐵基合金材料。超高碳銅的最早工業宴例是大馬士革。其碳含量為1.5%。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斯坦掐丈學首先進行了超高碳鋼的超塑性研究,之後美國國家實驗室也開展了超高碳鋼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專利。此外.日本等國也開展了對超高碳鋼的研究。進入21世紀,我國在超高碳鋼方面也開展了研究。採用適當的製備工藝獲得無網狀碳化物的超細晶超高碳鋼。不僅在中、高溫下具有高變形速率的超塑性特性。而且在室溫下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超細晶超高碳鋼不僅有望替代部分中高碳鋼製作工模具、鋼絲、結構件,從而顯著提高其使用壽命,而且利用其中、高溫下良好的固態連接特性,還可與自身或其它金屬基材料連接製備成新型高性能層狀複合材料。是一類極具工業化應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