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2020-11-21 騰訊網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這隻曼特爾龍於1914年出土。

攝影:PAOLO VERZONE

‍‍在長達1.5億年的時間裡,

恐龍統治著遠古地球,

生活範圍遍布如今七大洲,

進化出一系列適應環境的外觀和身材。

而它們留給我們可研究的,

卻只有在少數環境中才能形成的化石。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還致力於保護和研究多種多樣的化石。圖中為博物館策展人抱著一塊山嶽龍的化石,這是我們迄今發現過的最古老劍龍。

攝影:PAOLO VERZONE

即使科學家已經對1100多個滅絕恐龍物種做了編目,它們也僅僅只是恐龍家族的一小部分。

但是!最近一場被大量新化石和創新性研究技術所推動的革命在改變之前的局面。

1850年代,當斑龍被做成倫敦水晶宮公園內的雕塑時,藝術家從現代鱷魚身上汲取了靈感進行創造。而如今,科學家了解到這種恐龍其實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攝影:PAOLO VERZONE

最近幾年,

跨學科實驗成為新時代對恐龍研究的典型設置。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插畫:DAVIDE BONADONNA

現代計算機使科學家能夠處理龐大的骨骼特徵數據集,並建立恐龍譜系圖。

骨骼切片比列印紙還薄,高精度檢查揭示了恐龍發育高峰的跨度和時機。

(點擊下圖查看高清版,以看清字跡)

製圖:JASON TREAT, NGM STAFF; MESA SCHUMACHER. 3D RENDERING: SINELAB. SOURCES: LAWRENCEWITMER AND RYAN RIDGELY, OHIO UNIVERSITY; DAVID C. EVANS, ROYAL ONTARIO MUSEUM

通過使用特定的計算模型,古生物學家幾乎可以模擬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場景,來觀察在末日寒冬裡,恐龍棲息地縮小的情形。

二十多年來,大量冷凍動物屍體通過CT掃描儀進行研究,其中也包括這隻暹羅鱷。古生物學家會通過掃描現代動物來復原和解讀滅絕恐龍的內部解剖結構。

攝影:PAOLO VERZONE

醫學CT掃描也被運用到恐龍研究中。研究人員以虛擬圖像的形式將骨骼與外圍巖石分離,最大程度保留恐龍皮膚印痕。

古生物學家通過CT掃描表明恐龍的主要種群都進化出了獨特的顱內空氣調節系統,以防止大腦過熱。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製圖:JASON TREAT, NGM STAFF; MESA SCHUMACHER

3D RENDERINGS: SINELAB. SOURCES: RUGER PORTERAND LAWRENCE WITMER, OHIO UNIVERSITY

歐洲同步輻射光源是一個粒子加速器,它以接近光速拋出電子。電子束繞行時,沿環形軌道排布的磁鐵使粒子流彎曲。這種幹擾使粒子釋放出世界上最強烈的X射線——專門用來檢查常規CT無法掃描的化石內部,能看到化石最微小的隱秘特徵。

被掃描過的化石圖樣,製作成了3D列印示例。其中有一個歷史超過2.5億年的巢,掃描的精細程度之高,足以分辨出人類紅血球那個尺度的細節。

這個化石鳥蛋是在非鳥恐龍滅絕數千萬年之後產下的。儘管如此,還是可以用來分析出更古老蛋殼的化學成分。

攝影:PAOLO VERZONE

X射線重現了蛋內的胚胎頭骨,甚至包括恐龍孵化前的小牙齒。而現代壁虎的胚胎也有這樣的牙齒——儘管壁虎和恐龍最後的共同祖先生活在超過2.5億年前。

這些工具,讓今天的科學家不僅徹底改變了我們對恐龍的流行文化觀念,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也在讓這些非凡的生物復活。

河中怪獸

有一隊科學家們連續數年往返北非,追尋一種極其古怪的恐龍,河中怪獸——埃及棘龍

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一支由古生物學家、學生和專業挖掘人員組成的團隊正在尋找埃及棘龍化石。

攝影:PAOLO VERZONE

科學家們在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注視著新發現的棘龍骨骼。

攝影:PAOLO VERZONE

埃及棘龍的古怪之處就在於 ——《自然》雜誌上公布出土的尾部化石——其形狀像一個約5米長的船槳。這是迄今為止,在大型掠食性恐龍中發現的最極端的適應水生生活的特徵。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製圖:JASON TREAT, NGM STAFF; MESA SCHUMACHER. SOURCES: NIZAR IBRAHIM, NATIONAL GEOGRAPHIC EXPLORER; MICHAEL HABIB,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 YASER TALORI AND OTHERS, COMPUTATIONAL BIOLOGY, MAY 2019; GARETH DYKE AND OTHE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EPTEMBER 2013

科學家對埃及棘龍進行了實驗,

利用高速攝像機機器人了解它們如何遊泳

實驗結果表明,

棘龍的尾巴在水中向前推進的能力,

是與之有親緣關係的陸生恐龍尾巴的八倍多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這種野獸,

體長甚至超過霸王龍,

曾像鱷魚一樣,

在遠古的河灘邊對著獵物蠢蠢欲動。

隨著關於恐龍的新發現越來越多,對它們的模型進行修改也越發有必要。圖中是工匠為一隻實體大小(10.5米長)亞成年棘龍鑄造出符合最新發現的大尾巴。

攝影:PAOLO VERZONE

「雞龍」?

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中,布胡拉爾發現鳥類頭骨可以說是在古代恐龍幼年頭骨基礎上的發揮:年輕的恐龍頭骨更薄、更柔韌,鳥類利用這一點進化出了喙。

圖中為耶魯大學古生物學家布哈特-安賈·布胡拉爾,手中拿的就是腔骨龍頭骨。他的研究表明,進化過程中的古鳥在成年後也保留了滅絕恐龍的幼年頭骨特徵,為鳥喙的出現做好了準備。

攝影:PAOLO VERZONE

他還證明通過阻斷喙生成的關鍵分子途徑,能讓雞的胚胎長出始祖鳥一樣的口鼻。

如果有人突發奇想,要把一隻鳥的基因改造,製造出「雞龍」,第一人選大概就是布胡拉爾了。

在布胡拉爾的實驗室裡,染色的雞胚胎髮出幽藍螢光,等待在顯微鏡下接受檢查。

攝影:PAOLO VERZONE

自90年代起,遼寧省的農民、研究者和化石交易者帶來了數百塊化石,顛覆了我們對恐龍外貌和行為的理解。其中許多化石保存了羽毛的痕跡,證實羽毛在恐龍飛行之前就已經進化出來。

2014年,研究人員宣布在加拿大西部發現一隻埃德蒙頓龍,它的頭頂就像公雞一樣,有一塊木乃伊化的雞冠狀肉。這種恐龍早已被人類發現,但始終沒人知道它們居然有這種像雞一樣的結構。

通過復原技術,

我們有了一些令人震驚的發現。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插圖:JASON TREAT, NGM STAFF; MESA SCHUMACHER. SOURCES:MICHAEL J. BENTON, UNIVERSITY OF BRISTOL; MICHAELHABIB,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COUNTY; MICHAEL PITTMA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曾生活在中國境內的有羽毛的近鳥龍,

頭上長紅色的冠;

早期鸚鵡嘴龍為了偽裝,

其實有著紅褐色的皮膚。

2018年,一支國際團隊報告,

彩虹龍的羽毛曾經閃耀著七色彩光。

在電影中,恐龍總被塑造出一味橫行霸道的形象。事實上,它們煞費苦心地相互求愛,為社會地位爭鬥不休。它們會骨折和感染。它們吃蟲子,啃蕨類植物。它們的日子其實就像如今窗外的鳥兒一樣簡單又豐富多彩。

(滑動下圖查看完整版)

插畫:DAVIDE BONADONNA

在現代科學的助力下,科學家們平均每年能發現大約50個新恐龍物種,而幾十年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速度。

本文選自

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華夏地理》10月刊

相關焦點

  • 《恐龍王》雖然不是我想的那樣,但是並不失望
    《恐龍王-火山之旅》一看名字就是非常霸氣的存在,當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小編也是興奮的點了進去,可是看到內容的時候小編就有點難過了,和想像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本來想的應該和《侏羅紀公園》或者《哥斯拉》相當,結果是一部兒童動漫,感覺有點像辛巴!
  • 《侏羅紀公園》的這種恐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Dino makers scientific supervision; Simone Maganuco and Marco Auditore 數據來源:Nizar Ibrahim and others, Nature, 2020 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 真正的水生恐龍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棘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真正的水生恐龍在《侏羅紀公園3》裡,他甚至與霸王龍打了一架, 還贏了。不過這一架是在陸地打的,明顯不科學。歡迎來到羅弗「恐龍奇遇記」,這裡有角鼻龍、三角龍、腕龍、甲龍、梁龍、劍龍、翼龍等十二種恐龍,了解多種恐龍種類,增長知識,每天遇見不一樣的恐龍。今天,恐龍奇遇記裡遇見棘龍,棘龍和霸王龍到底誰更厲害呢?小朋友可以去探索哦~動手做個超輕粘土「棘龍」吧,你會更加了解棘龍的形態。——恐龍奇遇記~棘龍教程——1,用藍色粘土捏出棘龍的肚子。
  • 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是的,我並不否認股神巴菲特是經濟學碩士,但是我也請大家想一想,巴菲特已經80歲高齡了,在他20幾歲時候學的經濟學和我們現在學的經濟學相差甚大,他那時候學的經濟學包含了現在很多經濟學科的細小分支,而現在我們所說的經濟學專業,就僅僅真的是經濟學而已。
  • 太空飛行器和探測器才不是你想的那樣呢?
    太空飛行器和探測器才不是你想的那樣呢?航空航天,航空航天,航空與航天不是一 回事 航空是在地球的大氣層,特別是地球的底層大氣(如對流層和平流層大氣)航行,如飛機航行是航空而不是航天,所以飛機是航空器而不是太空飛行器。航天是在宇宙空間航行,宇宙空間一般是指恆星際空間和行星際空間,地球的高層大氣一般也作為宇宙空間。
  • 恐龍的叫聲真像電影裡那樣嗎?
    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恐龍的叫聲真像電影裡那樣嗎?倒也沒有這麼反差萌……不是還有鴕鳥、火雞、鴿子這些身體比例大的鳥嗎?一些恐龍的叫聲更類似它們發出威脅信號時,振動鳴管的低鳴。恐龍之間的形態差異很大,它們的叫聲也各不相同。對頭骨特徵鮮明的恐龍,科學家更容易推測出它們的叫聲。例如副櫛龍(Parasaurolophus)頭骨上有一條長長的管狀結構與鼻腔相通,就像一把號角。
  • 你以為同一個時代的恐龍滅絕,鯊魚倖存了下來?並不是這樣!
    其實鯊魚和恐龍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物種,當然您不要以為鯊魚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出現的,恰恰相反,鯊魚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恐龍還不知道在哪呢!2.滄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身長達到了21M,體重超過了40噸,強大撕咬能力,鯊魚根本就不是對手!也許是恐龍生活的太安逸了,沒有熬過白堊紀晚期的小行星撞擊?其實並不是,恐龍也並不只是一個物種,恐龍一樣有來自大自然的很多威脅,有時候它們的威脅來自另一個種類的恐龍,比如霸王龍等!
  •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存在的,不過他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故影響而在地球上消失不見,就比如恐龍就是一個科學家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食物短缺,有人說火山爆發。
  • 你不知道的事:恐龍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咆哮嗎?
    你不知道的事:恐龍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咆哮嗎?時間:2016-08-04 14:51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不知道的事:恐龍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咆哮嗎? 這是在6500萬年前,你正漫步穿過森林,你就能聽到雷鳴般的跺腳聲從遠方傳來。
  • 絕對不是你想的那樣!
    露出藏了一個冬天的雙腿 就是街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甚至直言 是做了某種不可言說的運動所致 其實根本不是他們想的那樣
  • 翼龍:我不是「會飛的恐龍」
    飛翔的翼龍(圖片來源:pixabay)在我們的認知中,遠古時候,恐龍一直是地球的霸主,我們就理所當然地將當時類似的動物都歸納進恐龍的範疇。所以,有翅膀的翼龍就成了「會飛的恐龍」......事實上,翼龍並不是恐龍。
  • 郭敬明的心思可絕不是你想的那樣
    小四不是一開始就揉眼睛的。爾導問他你是什麼表演體系,小四雖略顯尷尬但也理直氣壯。接著爾導又說。你前面不是還私下找哥幾個說最後一集別K你嗎?怎麼這會兒要別人忍,你自己反而開了呢?就在觀眾恍然大悟時,小四開始哽咽了。
  • 星際恐龍,這部動漫讓你看到上古時代的恐龍,你知道嗎?
    你們有這樣的感覺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是我的一個疏忽吧,可以說我的這句話問的並不好,所以想不出來也不怪你們,那下面呢,我就直接給你說出我想要的結果吧,不過我覺得說到現在了,你們心裡也應該有答案了吧,在我說出這個結果之後,你再來看一下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呢?沒錯,正是恐龍。
  • 看完《終極筆記》才發現,張起靈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記得在《終極筆記》的故事回憶中,張起靈曾在陳皮的手下做過事,那是我不曾知道過的關於張起靈遇見吳邪之前的事,但或許也不是很難理解,他失憶,懵懵懂懂,只能任人算計。而在進入古樓外圍時,小哥第一次有了長鬍子的形象,吳邪也才因此判斷出自己所處的不是夢境,因為他從沒見過小哥如此狼狽的樣子。
  • 這些照片裡的東西,真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知道什麼叫「錯視」嗎?就是把一樣東西看成另一樣東西。能引起錯視的照片往往都非常有趣。一起來看看。These Coatis Look Like A Hord Of Mini Brachiosaurus Strolling Around長鼻浣熊?恐龍?
  • 拍《侏羅紀公園》時,史匹柏還真的想造一隻機械恐龍出來
    事實上,史匹柏一直都是恐龍迷,他就很喜歡《哥斯拉》、《金剛》系列。而克萊頓這部小說讓史匹柏著迷的地方,在於它本身是打算真實地將恐龍重塑在如今這個時代,而不是以恐龍為藍本的虛構怪獸。就這樣,這部關於恐龍命運的電影正式立項,並很快就開拍。恐龍電影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恐龍。那麼問題來了,電影裡要怎麼把恐龍弄出來呢?有童鞋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直接電腦技術製作啊。
  • 《恐龍公園》遊戲評測:這次不是侏羅紀公園
    因為你是在經營一座公園,所以你不僅要靠門票來賺錢,還需要考在公園中安放捐款箱進行額外的小費收入233這裡還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恐龍區域安放的過程中需要將恐龍的生存環境完善,所謂生態圈環境需要植物與水資源,所以玩家還需要再區域內鋪上草地以及發掘水資源,這才算建好了恐龍生存區域。接下來玩家需要幫恐龍購買食物以及僱傭員工進行管理公園。
  • 我們被騙了好多年,根本不是你想像中那樣的!
    但是你不要以為它們長得可愛,就是真的可愛了,一旦真正接觸過企鵝,它們一定會顛覆你的三觀。幾乎每一個去過南極大陸的人,都會被企鵝的一種行為震驚到難忘,別看它們外表可愛,但是它們拉的屎卻是奇臭無比。如果說一隻企鵝拉的屎是「臭氣飛彈襲擊」,那麼一群企鵝一起拉屎,就是「化糞池爆炸」現。
  • 侏羅紀丨那些恐龍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隨著《侏羅紀世界2》的熱映,關於恐龍的熱議又開始了,對於曾經真實世界裡的恐龍,你了解嗎?
  • 假如時光倒流|我想去到恐龍時代,體驗一下恐龍的爆音
    要寫一篇關於時光倒流的作業,想了幾天,遲遲不能下筆,因為我的內心裡並不想時光倒流,我既不想回到古代改變某段歷史,也不想回到小時候改變自己的某個狀態,不是我心底沒有什麼遺憾想要彌補,實在是活了30多年了,太清楚沒有時光倒流的可能,清楚到連做夢都沒有夢到過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