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2020-12-08 RFID世界網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是陳鋒在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發言時提到的一個公式。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先介紹一下這次會議的背景情況。

  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會上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為該中心前期成立的支持者,陳鋒一直關注這個中心從籌備到成立的整個過程。應該說,對於網際網路作為獨立學科和研究方向,中國傳媒大學體現出一種敏銳和前瞻性。譬如建立中國第一個」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建立研究網際網路如何對人類未來社會產生影響的「「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

  

  會議上,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談到:

  「當前人類社會正進入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歷史交匯點,融合、顛覆、重構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這個時代既讓我們倍感興奮,又讓我們陷入迷茫,甚至恐慌。」

  「兩年前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信息與傳播研究領域的國家權威智庫,基於此,在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下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網絡帶給未來社會變化的研究機構自然順理成章。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將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研究機構和政府智庫,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重要的政產學研轉化平臺,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思想庫、人才庫、產品庫。」

  這次會議邀請的演講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阿里商業評論》執行主編吳坤,樂視高級副總裁、樂視體育董事長高飛,京東智能集團CTO劉子豪和陳鋒本人。各位專家的發言讓陳鋒獲益匪淺,陳鋒的演講內容是對之前研究的一個總結。也放在下面供感興趣的朋友了解。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好,感謝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給予陳鋒這次分享的機會。今天陳鋒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技術變革都會導致新領域的科學革命,大航海時代使人類看到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孤立生態系統對生物的影響。無論是達爾文還是華萊士都是跟隨遠航的船隊才發現了生物的進化現象。

  大工業革命使人類無論在力量的使用還是觀察能力都獲得的極大的提高。為此後100年開始的物理學大突破,奠定了技術基礎。這些突破包括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眾多科學家創建的量子力學大廈,這些突破都與」力「和」觀測「有關。

  網際網路革命對於人類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工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增強人類的力量和視野不同,網際網路極大的增強了人類的智慧,豐富了人類的知識。而智慧和知識恰恰與大腦的關係最為密切.

  

  如果我們觀察近20年來網際網路出現的新應用和新功能,可以直觀的發現網際網路與大腦結構具有越來越多的相似性。這些現象包括:印表機,複印機的遠程操控,醫生通過遠程網絡進行手術;中國水利部門在土壤,河流,空氣中安放傳感器,及時將氣溫,溼度,風速等數據通過網際網路傳輸到信息處理中心,形成報告供防汛抗旱決策使用;Google推出了「街景「服務,在城市中安裝安裝多鏡頭攝像機,網際網路用戶可以實時觀看丹佛、拉斯維加斯、邁阿密、紐約和舊金山等城市的風貌等。這些新網際網路現象分別具備了運動神經系統,軀體感覺神經系統,視覺神經系統的萌芽,基於以上網際網路新現象,

  

  2008年我們在《人類工效學》,2010年《複雜系統與複雜網絡》,2012年《網際網路進化論》發表論文或出版書籍提出網際網路進化的觀點:

  「網際網路將向著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它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系統,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

  另一方面,人腦至少在數萬年以前就已經進化出所有的網際網路功能,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將幫助神經學科學家揭開大腦的秘密。科學實驗將證明大腦中也經擁有Google一樣的搜尋引擎,Facebook一樣的SNS系統,IPv4一樣的地址編碼系統,思科一樣的路由系統。。。」

  

  與此同時國外科學家和研究者也關注到這個領域。2010年8月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拉裡·斯旺森和理察·湯普森在《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論文用網際網路路由機制解釋老鼠大腦的信號如何繞過破壞區域到達目標區域。

  2012年11月16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DmitriKrioukov在2012年11月的《ScientificReport》發表論文提出利用計算機模擬並結合多種其他計算,提出許多複雜網絡如網際網路、社交網、腦神經網絡等有高度的相似性。

  2014年,Web.com前CEO,美國鄧白氏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傑夫.斯蒂貝爾出版的《斷點:網際網路進化啟示錄》一書中同樣提出網際網路向類大腦結構進化的觀點。

  網際網路與神經學這兩個原本距離遙遠的領域,關係遠比想像的要深入和密切,過去10年建立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基礎,使得這兩個領域交叉可以產生出21世紀的新學科-網際網路神經學(Internetneurology),我們可以這樣定義網際網路神經學:

  基於神經學的研究成果,將網際網路硬體結構,軟體系統,數據與信息,商業應用有機的整合起來,從而構建網際網路完整架構體系,並預測網際網路沿著神經學路徑可能產生的新功能和新架構;根據網際網路不斷產生和穩定下來的功能結構,提出研究設想,分析人類大腦產生意識,思想,智能,認知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網際網路和人類大腦結構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雙巨系統交叉關係。

  如果以腦科學和網際網路為橫坐標軸兩端,生理學和心理學作為縱坐標的上下兩段,網際網路神經學將由四部分組成: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大腦網際網路生理學,大腦網際網路心理學,它們之間的交叉部分將形成第五個組成部分-網際網路認知科學,他們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關於網際網路神經學的5個組成部分分別介紹如下:

  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重點研究基於神經學的網際網路基礎功能和架構,包括但不限於網際網路中樞神經系統,網際網路感覺神經系統,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網際網路自主神經系統,網際網路神經反射弧,基於深度學習等算法,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進行圖像,聲音,視頻識別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處理機制。

  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在向成熟腦結構進化的過程中,產生的類似神經心理學的網際網路現象。包括但不僅限於網際網路群體智慧的產生問題,網際網路的情緒問題,網際網路夢境的產生和特點,網際網路的智商問題等。

  腦網際網路生理學重點研究大腦中存在的類似於網際網路功能結構的地方,使得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成為破解大腦生物學原理的參照系,包括但不僅限於大腦中的類搜尋引擎機制,大腦中類網際網路路由機制,大腦中的類IPv4/IPv6機制,大腦神經元類社交網絡的交互機制,人類使用網際網路對大腦生理學結構的重塑影響等。

  腦網際網路心理學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對人類大腦在心理學層面的影響和重塑,包括但不僅限於網際網路對使用者產生的網癮問題,網際網路對使用者智商影響問題,網際網路對使用者情緒和社交關係的影響問題等

  網際網路認知科學可看做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大腦網際網路生理學,大腦網際網路心理學的組合交叉,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和大腦兩個巨系統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相互結合,互助進化,從而產生智慧,認知,情緒的深層次原理。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有可能為中國未來的腦計劃帶來機遇和機會,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向全球公布了「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瞄準「第一」的目標是繪製出第一幅囊括大腦所有活動的詳圖,2013年年初,歐盟委員會就宣布「人腦工程」為歐盟未來10年的「新興旗艦技術項目」。歐盟項目與美國「腦計劃」有很大不同,前者提出在巨型計算機上對人腦建模,而建模所需的數據可以來自美國「腦計劃」,兩者可以互為補充。從各國目前腦計劃的制定看,網際網路這個因素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研究,我們也在此呼籲和建議中國目前正在籌備的腦計劃是否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已將網際網路神經學納入到重點研究方向裡,期待中心能從這個領域獲得更多有價值的重要科學成果。

1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腦科學誕生的網際網路神經學是什麼鬼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是我在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發言時提到的一個公式。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 網際網路催生新學科-網際網路神經學
    網際網路與神經科學的7年研究歷史   從2008年9月,作者與科學院大學彭庚教授在科技論文在線發表論文「網際網路進化規律的發現與分析」開始,的7年時間裡,共發表論文10篇,專著《網際網路進化論》一部對網際網路與神經學的關係進行深入探討。從神經學的角度分析網際網路的成熟結構,將其抽象為一個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組織結構-網際網路虛擬大腦。
  • 解剖網際網路大腦,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
    2015年2月我們在《網際網路催生新學科-網際網路神經學》中指出網際網路神經學由5個部分組成(詳細介紹見文章最後),第一個重要也是最基礎的部分是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相對應,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重點研究基於神經學的網際網路基礎功能架構以及運轉機理。對於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學習生物大腦,對」網際網路大腦「進行解刨。
  • 產業網際網路與工業網際網路的差異
    自從參加了產業網際網路白皮書的編寫組,就一直有一個問題:產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網際網路有什麼差異?如果從產業網際網路和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來源看,都是從Industry Internet翻譯而來,從字面理解上,這兩個概念應該是相同的。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網際網路之父確診?網際網路之父是誰?
    今天一大早,網際網路之父確診的消息佔據了熱搜頭條,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臉懵逼,網際網路之父是誰?為什麼被稱作網際網路之父?谷歌研究副總裁、網際網路主要創造者之一Vint Cerf在推特透露,自己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
  • 衛星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駛向星辰大海
    衛星網際網路是基於衛星通信的網際網路,通過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的頭上布滿Wi-Fi,做到也不用擔心流量問題。
  • 移動網際網路不是PC網際網路企業的殖民地
    PC網際網路公司就像殖民者一樣佔據著移動網際網路大片地盤,但終將被移動網際網路原住民趕跑。移動網際網路屬於原住民,而不是殖民者。但這並不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就天然屬於PC網際網路企業的,相反,他們很可能會從移動網際網路陣地上敗下陣來。正如微軟、英特爾這二位PC時代霸主,被以ARM、蘋果、谷歌為首的移動網際網路陣營無情的打在了沙灘上一樣,大部分的PC網際網路廠商受累於在原有平臺上的豐厚收益,他們並無太大的動力開發移動網際網路應用。
  •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是「網際網路+」,那麼下半場是什麼呢?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大家都說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的上半場,那麼,小曬想問下大家,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新零售。有人說新零售就是網際網路的下個風口。其實這個猜想也不無道理,也不是空穴來潮的。因為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了5G時代,5G它意味萬物聯網,所以新零售也是其中之一。
  • 對話「網際網路先驅」:星際網際網路究竟可不可行?
    捆綁是一種具有中斷/延遲容忍性的網絡(DTN)協議,能夠將網際網路直接拓展到地球環境之外。與地球網際網路的基礎協議一樣,捆綁同樣採用分組交換機制,這意味著數據包將沿著路由器不斷改變方向,最終遵循網絡路徑設置從源點被發送至目的地。但是,捆綁協議擁有地面網際網路所不具備的一系列特殊屬性,例如可以存儲信息的節點。
  • 淺談網際網路思維(二)——網際網路發展觀
    基於個人水平有限,這篇文章三種人適合看:熱愛或困於思考的人、入門級別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對網際網路感興趣的同學們。今天主要是想介紹兩個網際網路的觀念,可以結合企業轉型來介紹。這兩個觀念對我很有啟發,希望你也能有所收穫。
  • 萬字長文反思網際網路「線下戰爭」紅海,以及突圍公式
    網際網路侵入線下本地商務的第二個波次:O2O大戰,泡沫伴隨著資本寒冬剎那崩裂,血戰之後倖存的美團、滴滴也是深受燒錢之困,飽受爭議,前途未卜。網際網路侵入線下本地商務的第三個波次:資本變得更加精明冷靜,也更加保守,入侵聚焦在了共享單車這樣的局部領域。國家仍然在高呼著網際網路+,要用高科技的力量實現各個產業的全面升級、淘汰落後產能。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成果一覽
    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圖片來源:人民網)  《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聚焦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實踐新技術、新應用、新發展、新問題。報告從基礎設施、創新能力、產業發展等維度,選取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評估排名,涵蓋五大洲的主要經濟體和網際網路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結果顯示,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繼續領先,歐洲各國的網際網路實力強勁且較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進步顯著。其中,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新加坡綜合排名前5位。
  • 網際網路造物的「下半場」,什麼才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邏輯」?
    產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企業+產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其最核心的使命不是再造一批IT明星企業,而是要去探索如何通過技術的創新、場景的開發、應用的嵌入,讓實體產業得到更好的賦能和更合理的資源分配,讓每一個市場主體都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和主導者。
  • 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新華社記者彭茜信息搜索、收發郵件、視頻會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距離網際網路的前身、美國軍方組建的「阿帕網」誕生已逾半個世紀,量子網際網路這一新興技術名詞最近又頻頻出現在美歐科技戰略規劃中。
  • 新聞分析 | 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彭茜)信息搜索、收發郵件、視頻會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距離網際網路的前身、美國軍方組建的「阿帕網」誕生已逾半個世紀,量子網際網路這一新興技術名詞最近又頻頻出現在美歐科技戰略規劃中。它將給當下互聯互通的世界帶來哪些顛覆性變化?未來是否有取代傳統網際網路的可能?
  • 「網際網路+」的方向在哪裡
    原標題:「網際網路+」的方向在哪裡   【光明時評】   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們又一次聚集在浙江烏鎮。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企業家高峰論壇」上,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們的演講格外引人關注。人們想從這些網際網路「大咖」的發言中,獲知中國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發展的現狀,更想從這些發言中一窺網際網路發展的前路。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日開幕
    以「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今天(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  今年將設置2場主論壇、5場分論壇,主論壇聚焦全球網絡空間發展新熱點和新趨勢,擬圍繞「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等設置議題板塊,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切,引領數位技術創新趨勢;分論壇擬設置「網絡空間國際規則論壇」「『一帶一路』網際網路國際合作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論壇」「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論壇」和「人工智慧論壇」等。
  • 網際網路的政治影響
    關注網際網路在降低交易成本、同質排序、偏好偽裝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政治影響,成為網際網路研究最有前景的方向。這對學者們理清相關因果關係,理解網際網路是否加劇了美國政治極化以及是否推動了阿拉伯之春運動有著積極意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網際網路已越來越成為日常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以這種方式研究網際網路的學者逐漸減少。
  • 2019中國新網際網路企業·創新網際網路企業TOP100
    ,網際網路弄潮兒幾經迭代。第一代網際網路人以雅虎為代表,創造性的將本地離線內容搬到了網上,開創了網際網路門戶網站,也奠定了網際網路免費、開放的基調;第二代網際網路人開始搭建開放的平臺,並注重和用戶產生交互,典型如免費、方便、覆蓋面廣、內容新的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第三代網際網路人,是通過雲計算和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將機器的網絡逐漸演化成人的網絡。網際網路幾個時代的發展,是無數人激情燃燒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