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腦科學誕生的網際網路神經學是什麼鬼

2020-11-30 網易科技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是我在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發言時提到的一個公式。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文/劉鋒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是我在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發言時提到的一個公式。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先介紹一下這次會議的背景情況。

2015年7月23日,中國網際網路未來發展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會上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作為該中心前期成立的支持者,我一直關注這個中心從籌備到成立的整個過程。應該說,對於網際網路作為獨立學科和研究方向,中國傳媒大學體現出一種敏銳和前瞻性。譬如建立中國第一個」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建立研究網際網路如何對人類未來社會產生影響的「「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

會議上,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廖祥忠談到:

「當前人類社會正進入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歷史交匯點,融合、顛覆、重構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這個時代既讓我們倍感興奮,又讓我們陷入迷茫,甚至恐慌。」

「兩年前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了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信息與傳播研究領域的國家權威智庫,基於此,在網際網路信息研究院下成立一個專門研究網絡帶給未來社會變化的研究機構自然順理成章。

「我們希望通過努力將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研究機構和政府智庫,成為網際網路行業重要的政產學研轉化平臺,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思想庫、人才庫、產品庫。」

這次會議邀請的演講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阿里商業評論》執行主編吳坤,樂視高級副總裁、樂視體育董事長高飛,京東智能集團CTO劉子豪和我本人。各位專家的發言讓我獲益匪淺,我的演講內容是對之前研究的一個總結。也放在下面供感興趣的朋友了解。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好,感謝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給予我這次分享的機會。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技術變革都會導致新領域的科學革命,大航海時代使人類看到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孤立生態系統對生物的影響。無論是達爾文還是華萊士都是跟隨遠航的船隊才發現了生物的進化現象。

大工業革命使人類無論在力量的使用還是觀察能力都獲得的極大的提高。為此後100年開始的物理學大突破,奠定了技術基礎。這些突破包括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眾多科學家創建的量子力學大廈,這些突破都與」力「和」觀測「有關。

網際網路革命對於人類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工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增強人類的力量和視野不同,網際網路極大的增強了人類的智慧,豐富了人類的知識。而智慧和知識恰恰與大腦的關係最為密切.

如果我們觀察近20年來網際網路出現的新應用和新功能,可以直觀的發現網際網路與大腦結構具有越來越多的相似性。這些現象包括:印表機,複印機的遠程操控,醫生通過遠程網絡進行手術;中國水利部門在土壤,河流,空氣中安放傳感器,及時將氣溫,溼度,風速等數據通過網際網路傳輸到信息處理中心,形成報告供防汛抗旱決策使用;Google推出了「街景「服務,在城市中安裝安裝多鏡頭攝像機,網際網路用戶可以實時觀看丹佛、拉斯維加斯、邁阿密、紐約和舊金山等城市的風貌等。這些新網際網路現象分別具備了運動神經系統,軀體感覺神經系統,視覺神經系統的萌芽,基於以上網際網路新現象,

2008年我們在《人類工效學》,2010年《複雜系統與複雜網絡》,2012年《網際網路進化論》發表論文或出版書籍提出網際網路進化的觀點:

「網際網路將向著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它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系統,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

另一方面,人腦至少在數萬年以前就已經進化出所有的網際網路功能,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將幫助神經學科學家揭開大腦的秘密。科學實驗將證明大腦中也經擁有Google一樣的搜尋引擎,Facebook一樣的SNS系統,IPv4一樣的地址編碼系統,思科一樣的路由系統。。。」

與此同時國外科學家和研究者也關注到這個領域。2010年8月美國南加州大學神經系統科學家拉裡·斯旺森和理察·湯普森在《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論文用網際網路路由機制解釋老鼠大腦的信號如何繞過破壞區域到達目標區域。

2012年11月16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DmitriKrioukov在2012年11月的《ScientificReport》發表論文提出利用計算機模擬並結合多種其他計算,提出許多複雜網絡如網際網路、社交網、腦神經網絡等有高度的相似性。

2014年,Web.com前CEO,美國鄧白氏集團的董事長兼CEO傑夫.斯蒂貝爾出版的《斷點:網際網路進化啟示錄》一書中同樣提出網際網路向類大腦結構進化的觀點。

網際網路與神經學這兩個原本距離遙遠的領域,關係遠比想像的要深入和密切,過去10年建立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基礎,使得這兩個領域交叉可以產生出21世紀的新學科-網際網路神經學(Internetneurology),我們可以這樣定義網際網路神經學:

基於神經學的研究成果,將網際網路硬體結構,軟體系統,數據與信息,商業應用有機的整合起來,從而構建網際網路完整架構體系,並預測網際網路沿著神經學路徑可能產生的新功能和新架構;根據網際網路不斷產生和穩定下來的功能結構,提出研究設想,分析人類大腦產生意識,思想,智能,認知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網際網路和人類大腦結構如何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雙巨系統交叉關係。

如果以腦科學和網際網路為橫坐標軸兩端,生理學和心理學作為縱坐標的上下兩段,網際網路神經學將由四部分組成: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大腦網際網路生理學,大腦網際網路心理學,它們之間的交叉部分將形成第五個組成部分-網際網路認知科學,他們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關於網際網路神經學的5個組成部分分別介紹如下:

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重點研究基於神經學的網際網路基礎功能和架構,包括但不限於網際網路中樞神經系統,網際網路感覺神經系統,網際網路運動神經系統,網際網路自主神經系統,網際網路神經反射弧,基於深度學習等算法,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進行圖像,聲音,視頻識別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處理機制。

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在向成熟腦結構進化的過程中,產生的類似神經心理學的網際網路現象。包括但不僅限於網際網路群體智慧的產生問題,網際網路的情緒問題,網際網路夢境的產生和特點,網際網路的智商問題等。

腦網際網路生理學重點研究大腦中存在的類似於網際網路功能結構的地方,使得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成為破解大腦生物學原理的參照系,包括但不僅限於大腦中的類搜尋引擎機制,大腦中類網際網路路由機制,大腦中的類IPv4/IPv6機制,大腦神經元類社交網絡的交互機制,人類使用網際網路對大腦生理學結構的重塑影響等。

腦網際網路心理學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對人類大腦在心理學層面的影響和重塑,包括但不僅限於網際網路對使用者產生的網癮問題,網際網路對使用者智商影響問題,網際網路對使用者情緒和社交關係的影響問題等

網際網路認知科學可看做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網際網路神經心理學,大腦網際網路生理學,大腦網際網路心理學的組合交叉,重點研究網際網路和大腦兩個巨系統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相互結合,互助進化,從而產生智慧,認知,情緒的深層次原理。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有可能為中國未來的腦計劃帶來機遇和機會,2013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向全球公布了「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瞄準「第一」的目標是繪製出第一幅囊括大腦所有活動的詳圖,2013年年初,歐盟委員會就宣布「人腦工程」為歐盟未來10年的「新興旗艦技術項目」。歐盟項目與美國「腦計劃」有很大不同,前者提出在巨型計算機上對人腦建模,而建模所需的數據可以來自美國「腦計劃」,兩者可以互為補充。從各國目前腦計劃的制定看,網際網路這個因素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研究,我們也在此呼籲和建議中國目前正在籌備的腦計劃是否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已將網際網路神經學納入到重點研究方向裡,我也期待中心能從這個領域獲得更多有價值的重要科學成果。謝謝各位!!!

本文作者:劉峰,網際網路進化論 作者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催生新學科-網際網路神經學
    圖1 網際網路虛擬大腦結構圖   同時,我們也對應提出如果腦科學對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啟發作用,那麼不斷發展的網際網路結構和功能會不會能夠作為解開大腦之謎的鑰匙,即人腦中在數萬年前就已經包含了今天和未來成熟的網際網路架構,通過神經生理學和神經心理學領域的研究實驗,在人類大腦中是否可以找到Google一樣的搜尋引擎,Facebook一樣的SNS系統,IPv4
  • 公式: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
    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好,感謝傳媒大學網絡與未來社會研究中心給予陳鋒這次分享的機會。今天陳鋒演講的題目是《網際網路+腦科學,網際網路神經學的提出與未來》。  每一次人類社會的重大技術變革都會導致新領域的科學革命,大航海時代使人類看到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孤立生態系統對生物的影響。
  • 解剖網際網路大腦,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
    它的方法是通過刺激腦及手術切除腦,實驗性地分析研究整體的腦功能,考古學家發現,在公元前30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的古埃及紙莎草書上,出現了人類第一次關於大腦皮層的描述,出現腦的象形字。書中描寫了腦的外露部分由褶皺,如同融化的銅。這說明古埃及人開始通過觀察注意到腦的外形,文藝復興思潮當中湧現的4位學者——達·文西、維薩裡、威利斯和笛卡爾,堪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神經科學四傑」。
  • 百度百科科學百科以網際網路促科普升級
    在全國倡導「網際網路+」轉型的今天,中國科協敏銳洞察到這一時代風口,以「科普中國」攜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以百度百科「科學百科」的上線為契機,開啟了智慧科普戰略計劃,將中國科普事業帶入到新的高度。因為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傳統科普工作名為公益,卻有著鮮明的「灌輸式」特徵,這對於因為受教育程度不同而處於不同「科學階級」的人來說,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而網際網路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表明「世界是平的」,人們在網際網路上拋卻了現實生活中地域、身份、性別、年齡等阻礙,一切信息的交流自然發生,知識也會潤物細無聲的在網友間傳遞。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成果一覽
    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發(圖片來源:人民網)  《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聚焦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實踐新技術、新應用、新發展、新問題。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現場(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  「科技抗疫」專項發布成果(1項)  ◎科技向善,協作無間——騰訊會議實踐  ——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平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  ◎思愛普基於分布式、開源技術的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預警系統
  • 圖解網際網路虛擬左右大腦組織結構圖
    我們在《用腦科學解讀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未來》一文中提出,以搜尋引擎為起點的百度大腦,谷歌大腦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系統將進化成為網際網路的左大腦,主要負責將來自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積累的網際網路大數據分類,索引,整理最後轉化為有條理
  • 清華類腦團隊成果「一種類腦計算層次結構」入選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
    11月24日,第七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辦閉幕式,大會發布了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15項領先科技成果與4項專家推薦委員會中外主任特別推薦成果。清華大學類腦團隊成果——「一種類腦計算層次結構」成功入選專家推薦委員會中外主任特別推薦成果。
  •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是「網際網路+」,那麼下半場是什麼呢?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大家都說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的上半場,那麼,小曬想問下大家,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什麼呢?有人說是新零售。有人說新零售就是網際網路的下個風口。其實這個猜想也不無道理,也不是空穴來潮的。因為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了5G時代,5G它意味萬物聯網,所以新零售也是其中之一。
  • 我國設立首個腦科學本科專業!一文了解什麼是「腦科學」?
    國內高校將首次在腦科學領域展開本科生教育。近日,浙江大學成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擬設生物醫學(神經科學方向)和臨床醫學(神經精神醫學方向)兩個方向,這填補了本科神經科學專業的空白。腦科學,是目前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學科之一。「腦科學研究的規模和需求已經大大超過了眾多的一級學科。但我國普通高校提供的400多種本科生專業中,沒有神經科學專業。」
  • 新聞分析 | 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彭茜)信息搜索、收發郵件、視頻會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距離網際網路的前身、美國軍方組建的「阿帕網」誕生已逾半個世紀,量子網際網路這一新興技術名詞最近又頻頻出現在美歐科技戰略規劃中。它將給當下互聯互通的世界帶來哪些顛覆性變化?未來是否有取代傳統網際網路的可能?
  • 用量子顛覆世界:量子網際網路時代正在誕生
    7月23日,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能源部公布了一項將全力打造量子網際網路的計劃,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建成全國性的量子網際網路,並希望美國能夠藉此引領量子網際網路新時代。那麼量子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美國要致力於建立這個「第二網際網路」?量子網際網路在未來發展中會遇到哪些艱難險阻呢?
  • 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意義,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
    當今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時代,近代兩百年的發展已經超越過去幾千年的發展,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網際網路發明,不過44年;從網際網路誕生到如今的「全球互聯」,不過40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又產生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爆發。那麼網際網路在社會發展中貢獻了什麼力量?火熱的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
  • 從侯沛紅《國家科技計劃於腦科學》學術報告看腦科學研究新方向
    核心提示:  在第20個「中國腦健康日」即將到來之際,為深入探討網際網路賦能醫療健康行業,挖掘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核心價值,推動醫療服務模式發展,9月11日由陝西省保健協會、陝西省慈善協會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精準醫療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 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新聞分析:量子網際網路會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嗎新華社記者彭茜信息搜索、收發郵件、視頻會議……我們的日常生活已經與網際網路密不可分。距離網際網路的前身、美國軍方組建的「阿帕網」誕生已逾半個世紀,量子網際網路這一新興技術名詞最近又頻頻出現在美歐科技戰略規劃中。
  • 網際網路造物的「下半場」,什麼才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邏輯」?
    產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企業+產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其最核心的使命不是再造一批IT明星企業,而是要去探索如何通過技術的創新、場景的開發、應用的嵌入,讓實體產業得到更好的賦能和更合理的資源分配,讓每一個市場主體都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和主導者。
  • 網際網路宇宙的進化史
    如果把網際網路媒體比做一個生物的話,那麼風雷就把她劃分為四個階段:1、個人主頁時代從網際網路的誕生到個人主頁時代,是網際網路平臺的形成期。這時候的網際網路平臺就像單細胞生物,只能靠吞噬風險投資的風險資金來生存。
  • 網際網路上紅遍全球:-) 「微笑」符號誕生25周年
    來源:羊城晚報 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創造了微笑符號    一個冒號,一個連字號,再加半截括號,就組成了網際網路上常用的「微笑」符號「:-)」。    「微笑」誕生     一切都起源於1982年9月19日。當時的電腦被稱為個人微機,其中不少使用當時剛成立不久的微軟公司開發的DOS作業系統。而網際網路在當時剛具雛形,只有知識精英和技術專家才會使用。
  • 網際網路的歷史(1969-2009)
    然而,考慮到網際網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又有多少人了解網際網路是如何起家的呢?下面是網際網路的一個簡史,包括重要的日期、人物、項目、網站以及其它可以讓你至少明白我們現在稱作網際網路的到底是什麼或者是從哪裡來的。
  • 聯通主義:「網際網路+教育」的本體論
    本研究是對「聯通主義」從數字時代的學習理論到「網際網路+教育」本體論的發展。這一發展可以使得人類對教育的認識從科學世界走向真實的生活世界,關注生活世界中教育的複雜性問題,讓整個教育體系有效聯通真實生活與實踐。
  • 認知神經學:被量化的心理學
    原標題:認知神經學:被量化的心理學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教授   ◎中國科學院大學生物物理所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教授在心理研究的歷史上,有一群科學家在追尋真理的道路上前僕後繼,其中的一些人開創了為心理尋找生理落腳點的交叉學科——認知神經學,它又被科學家認為是向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這一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發起衝擊的學科。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心理學研究者正式注意到在認知神經學研究誕生之前,這項學科已經經由現代科學之手,糾正了曾經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