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蹤:重金屬鉻為何超標
我臺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昨天報導了浙江省新昌縣一些膠囊廠非法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這種工業明膠被檢出重金屬鉻超標,所用原料是一種所謂「藍礬皮」的工業皮革廢料。那麼,這種大量的「藍礬皮」廢料究竟來自哪裡?為什麼會出現重金屬鉻超標?《每周質量報告》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在山東省沂水縣鑫立制膠廠,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廠生產的明膠除了可以生產藥用硬膠囊之外,還可以用來加工藥用保健品用的軟膠囊。
山東省沂水縣鑫立制膠廠生產負責人:新昌這個地方我也賣,不過用量小。我這的明膠,基本上軟膠囊用的特別多。
記者:軟膠囊用的多?
記者:你說的是鮮皮膠還是藍皮膠?
有的要一批鮮皮膠,有的用藍皮的,往裡面摻,反正做生意都是這樣。
記者:摻著用?
對,摻和著用。
在這家廠的空地上,記者見到了這名負責人所說的「藍皮膠」所用的生產原料。這種原料跟記者之前在河北學洋、江西弋陽兩家明膠廠看到一樣,都屬於所謂「藍礬皮」的工業皮革廢料。
山東省沂水縣鑫立制膠廠負責人:這個皮子是藍礬皮。
記者:這是從哪裡過來的藍皮?
哪裡都有。
據這名負責人透露,這種「藍礬皮」工業皮革廢料每噸幾百元,十幾噸才能熬製出一噸明膠,因此需求量很大,一般都是由專門的經銷商負責提供。
根據這名負責人提供的線索,記者在浙江省平陽縣水頭鎮找到了專門供應這種「藍礬皮」工業皮革廢料的經銷點。
幾名工人正在忙著整理這種「藍礬皮」工業皮革廢料,其中一名工人告訴記者,這種工業皮革廢料非常暢銷。
藍礬皮經銷點工人:我們這個都是賣到山東的臨沂,還有那個煙臺,還有江西,都是外省的。
記者:都銷到那邊了?
對,都銷到外省了。
記者:河北有的嗎?
河北有。
記者調查得知,水頭鎮是全國有名的皮都,大大小小的皮革廠有數十家,這種「藍礬皮」工業皮革廢料一般都是來自皮革廠。
隨後,記者在皮革廠目睹了「藍礬皮」的加工過程。
只見一些動物皮被放入一個大轉桶,使用硫化鹼、脫脂劑等進行脫毛脫脂後,經過切皮機被切成一層層的生皮,這些生皮最後使用一種鉻鞣劑進行鞣製處理。這種經過鞣製處理後的皮子叫作熟皮,正是業內俗稱的「藍礬皮」,這種皮子由於在鞣製過程中使用了含鉻的鞣製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而且很難被完全清除,這恰恰正是導致使用「藍礬皮」做出的工業明膠出現重金屬鉻超標的根本原因。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這種皮子經過整理加工可以用來生產皮鞋、皮衣、皮帶等皮革製品,而剪下來的下腳料則被當地一些經銷商集中收購後,再次整理,賣給全國各地的明膠廠。
藍礬皮經銷點負責人:我這裡量很大的。
記者:一天能賣多少?
一天大車兩車。
記者:一天兩車,多大的車,15噸?
不是,是四十噸的。
記者:全部是供給明膠廠嗎?
對。全是明膠廠要。
來源:《每周質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