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凍是咱老陝人最愛吃的一道陝菜。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西安市場上所銷售的皮凍製品,價格相差好幾倍,這能讓大家吃的放心嗎?
皮凍走俏價格相差四五倍有貓膩?
1月25日年味的越來越濃,這裡的每一個商戶都把皮凍擺在了櫃檯的顯眼位置。
記者:「三塊錢一斤自己做的嗎?」
攤販:「自己做的。」
除了這種賣三塊錢一斤的皮凍,還有更貴的。比如,這種帶有品牌名稱的皮凍。
記者:「這種比這種好,有啥不一樣的?」
攤販:「這種皮多。」
攤販說,零售價除了要受裡面所含的肉皮的多少決定價位之外,還有加工工藝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價格上的不同。
攤販:「這個是熬的,這個有膠。」
攤販所說的膠是指工業明膠,加入這種工業明膠之後既增加了皮凍的韌性,也增加了皮凍的透明度。最終,記者在這家名叫老朱雀雪平腊味店的攤位上購買了不含工業明膠的兩塊皮凍。
攤販:「九塊五二斤三兩。」
1月25日記者注意到,在這個熟食區裡所賣的皮凍,主要為品牌皮凍,產自渭南大荔縣。
記者:「這十塊?幾斤裝的?」
攤販:「這800克。」
算下來,每斤皮凍的零售價格為接近七塊錢。在這家名叫朱維月的攤位上,記者購買了兩盒獨立包裝的皮凍,花費20元。
一盆子十塊錢的那種,全部是拿膠熬的,這是純皮熬的。
一盆十多塊,每斤合計兩塊多,真有這樣的皮凍嗎?經過搜尋,在欣橋市場豆製品區一個名叫老兵食品的小店裡,記者見到了這種皮凍。
記者:「這種多錢?」
攤販:「十五塊連盒子。」
記者:「十七幾斤?」
攤販:「七斤。」
在這裡,記者購買了一盒。除了這類批發市場上的皮凍熱銷之外,還有很多城中村的農貿市場裡,皮凍也是暢銷貨。
1月25日記者:「幾塊?」
攤販:「五塊。」
在這裡記者購買了兩斤皮凍,花費10元。
攤販:「一分價錢一分貨。」
記者:「不是自己做的嗎?」
攤販:「我給你說,市場上沒有一家能做出這麼好的貨。」
看這牛皮吹的。不過,皮凍的品質到底怎麼樣,您說了不算數。
檢測:四份皮凍樣品兩份不合格攤販口中所稱的好皮凍,到底有沒有包含有害物質呢?當天下午,購買完成之後,記者攜帶著這四分樣品,來到了權威的檢測機構。
為了保證檢測的公正性,除了對所檢驗的皮凍獨立編號之外,檢測人員把記者所攜帶的每份樣品分成了兩份,也就是每個樣品最少檢測兩次,才會形成最終的結論。
陝西華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驗部部長劉愛玲:「我們今天將通過高效色譜儀來檢測山梨酸苯甲酸的含量,通過譜圖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出哪個限量是超過指標要求,也就是能看出合格與否。」
除了用色譜儀檢測食品添加劑的含量之外,還將用光譜儀重點檢測皮凍中對人體危害比較大的重金屬鉻的成分。此次過程檢測將歷時24小時。
陝西華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部長焦佔恆:「一號二號樣品中未檢出(有害物質)三號樣品中鉻的含量為0.9毫克每千克,是合格的,四號樣品中結果為4.8毫克每千克,超標了四倍多。」
三號樣品採自於西安欣橋農貿市場老兵食品批發部,重金屬鉻的含量值在0.9毫克每千克,在國家允許的不得高於每千克1毫克的範圍之內;四號樣品採自於西安市長安區長裡村農貿市場的攤位,可是在這一家的皮凍中重金屬鉻超標了四倍。
而超標的重金屬鎘來自於工業明膠中,長期食用含有重金屬鉻超標的食品,會引起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病症。
除了致癌的重金屬鉻,在這一家皮凍還檢測出了含量為1.1克每千克的苯甲酸鈉,它的作用是延長皮凍的保質期,國家明令禁止苯甲酸鈉添加於皮凍之中,長期食用會導致記憶力減退、失眠、乏力等症狀,一旦食用這樣的問題皮凍,後果那是相當嚴重,而致癌皮凍還在火熱銷售中。
(本文原題為《西安市場上皮凍價格相差四五倍 裡面的貓膩竟然這麼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