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我省兩家藥企購進了鉻超標的不合格膠囊,省藥監局立即就地封存了兩家企業的膠囊劑型的藥品和現存的空心膠囊,對已經售出的膠囊藥品進行了召回,責令兩家藥品生產企業停產。
西安一藥企和銅川一藥企被停產
據記者了解,我省藥監局對我省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了拉網式的清查,目前全省有藥品生產企業120家,只有西安一家藥品生產企業和銅川一家藥品生產企業購進了國家藥監局公布的鉻超標膠囊廠家生產的空心膠囊,這兩家企業在購進空心膠囊時只查驗了廠家隨貨所附的空心膠囊產品合格證和質檢報告,沒有進行自檢,導致鉻超標的空心膠囊用於生產。省藥監局在清查中發現後,立即責令廠家召回已經售出的問題藥品,對庫房中膠囊藥品和空心膠囊就地封存,要求兩個企業就生產管理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其它118家藥品生產企業使用的空心膠囊沒有查出問題。
兩空心膠囊企業產品抽驗合格
目前,我省有四家空心膠囊生產企業,其中兩家此前已經停產,還有兩家企業有能力生產空心膠囊,此前省藥監局、西安藥監局對兩個空心膠囊廠的產品進行了抽樣,兩家抽樣14個批次,昨天兩家的檢測報告已經出來,檢測結果包括鉻指標全部合格。由於其它原因,這兩個空心膠囊生產企業也被責令停產。記者採訪了西安禾潤醫用包裝材料公司的經理於慶國,他說,之所以停產是因為明膠原料廠家的成品庫都在封著,等待藥監部門的抽驗檢測合格報告才能發貨。
有關膠囊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細節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膠囊雖常見,卻有很多疑問。最近,媒體曝光一些藥廠為了利潤採用工業明膠製作膠囊,流向市場。看到新聞,消費者都驚呼恐怖,一些人甚至直接剝開膠囊吞藥粉,結果導致食道灼傷。與此同時,網上「饅頭膠囊」、「黃瓜膠囊」等 DIY 膠囊也紛紛出現。一時間,膠囊賺足了眼球。在驚慌、譴責之後,不少人把目光又重新聚焦到膠囊上。一些讀者打電話來表示,以前從來沒關注過,現在想想為什麼市面上的膠囊形狀都一個樣,是不是這樣的設計適合食道的形狀?為什麼一顆膠囊要由兩種不同顏色組成,而紅的、黃的、藍的膠囊,在顏色的選取上有什麼特殊意義?既然明膠膠囊鉻超標,那麼能不能換點新材料,或者索性就做成藥丸、藥片,不再使用膠囊呢?記者就帶你一一解開這些謎團。
可不可以用藥丸、藥片取代膠囊?
「問題膠囊」出現後,很多人都問本報能不能用藥丸、藥片來取代膠囊。「如果藥太苦,就在藥片外面加一層糖衣;氣味不好聞,就加一些香精,似乎也不一定要用到膠囊啊?就這個問題,省中醫醫院藥劑科考玉萍說:「膠囊有其不可被替代的優勢,有一些藥的確可以採用藥丸、藥片的形式。但是膠囊劑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膠囊不但可以有效地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減小刺激性,像我們日常吃的魚肝油,用膠囊包裹後腥味就不明顯了,而且比起片劑,膠囊的吸收更好,劑量更準確,利用度更高;同時,膠囊可以提高藥物的穩定性,將某些維生素、抗生素裝入不透光的膠囊中,可以保護藥物免受溼氣和氧、光線的作用;此外一些油類液態藥物不易製成片劑、丸劑,只能採用膠囊的形式。」
除了明膠外,膠囊還由哪些成分組成?
明膠是膠囊的主要成分,它是動物的皮、骨、結締組織中不溶性纖維膠原蛋白,經部分水解提取而得到的一種複雜的蛋白質。西安禾潤醫用包裝材料公司生產主任周一軍介紹說,事實上,明膠有許多獨特的理化性能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大家完全不需要談明膠色變,只要能從原材料上把好關,大可不必驚慌。而除了明膠外,膠囊還必須添加其它輔料,像著色劑、遮光劑等。比如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來增加空膠囊的光澤,一些對光敏感的藥物,它的膠囊殼上還需要加入2%-3%的二氧化鈦做蔽光劑。
「這些都需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進行添加,只要沒有超標,對人體都沒有毒副作用。不能僅僅聽到『著色劑』就覺得有問題。」
膠囊殼在體內多久才能消化?
一般十分鐘內就溶化了,術語稱崩解,那麼,除了明膠外,目前市場上有沒有別的替代品呢?周一軍介紹,其實現在已經有植物膠囊了。目前在我國上海、南通等地已經有植物膠囊的生產廠家。只是從成本和技術成熟層面考慮,目前明膠膠囊仍然佔據市場主體地位。
膠囊為什麼由兩種顏色組成?膠囊殼的顏色有講究嗎?
眾所周知,我們平常吃的膠囊大多由兩種顏色組成,一邊為白色或透明,而另一邊則有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亮藍等鮮豔的顏色。那麼這些顏色有什麼講究?是不是對應不同的藥效呢?
周一軍說:「其實,膠囊著色首先就是為了掩蓋不良的外觀,讓人們從感官上更能接受,特別對小孩來說,花花綠綠的膠囊讓他們不那麼害怕。其次,藥廠同時生產多種膠囊,都用一種顏色很容易混淆,不同顏色則更便於辨認。」
那麼,為什麼一顆膠囊要使用兩種不同的顏色呢?
常見的膠囊都是兩截式的,由口徑較大的一半套住較小的一半。為了保證生產不出差錯,廠家用不同顏色來區分兩個口徑不一樣的部分,這樣能避免大量生產時出錯。而膠囊的一面選擇透明殼,是為了讓使用者了解膠囊內部是顆粒還是粉末,便於使用。另外有的膠囊變質之後內部顆粒或者粉末有變化,透明的一面也方便使用者觀察,降低危險。「那麼顏色本身和藥效有關嗎?是不是一種顏色對應著一種藥性?」「沒有這麼複雜,顏色主要是起到美觀和識別的作用,和藥物本身沒有關係。」周一軍解釋。
為什麼膠囊大多是一種形狀的?這樣更方便吞咽嗎?
其實,膠囊的形狀多種多樣,也有橢圓形的,像目前市場上的清開靈軟膠囊等。從吞咽角度來說,主要考慮的可能還是膠囊的尺寸大小。膠囊殼的規格由大到小分成00,0,1,2,3,4,5號7種,常用的是0到5號,號碼越大,容積越小。這主要還跟填充的藥物密度、晶態、顆粒大小有關,按照藥物劑量所佔容積來選用適宜大小的膠囊殼。
有些病人提出膠囊難以下咽,一方面可能和膠囊的大小有關,另一方面可能和一些病人吃藥不喝水有關。幹吞膠囊,很容易使得膠囊黏在食管壁上,膠囊殼還沒到達指定地點就溶化了,容易引起局部刺激。所以服膠囊前先喝口水,吃藥時再喝一口,避免膠囊黏在口腔、咽喉處,一些膠囊藥的內容物腐蝕性較強,釋放的化學藥品很可能會灼傷食道黏膜。吞咽之後,再喝點水,成人食管有3處狹窄,尤其是第二處,會阻擋膠囊通過。服膠囊時最好以溫開水送服,不要用熱水或果汁送服。前者會加速膠囊溶化,可能會使膠囊皮黏在喉嚨或食道裡。後者是酸性的,會提前溶解許多藥物,不利於吸收,還可能影響部分藥效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