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獲1億多粒毒膠囊 鉻含量超標或致癌

2021-01-15 99健康網

  浙江警方查獲1億多粒毒膠囊

  近日,浙江台州天台縣公安局破獲一起生產、銷售毒膠囊案件,搗毀生產窩點1個、生產線4條和倉庫5個,現場查獲可疑空心膠囊1595箱和206袋,共計1.355億粒,涉案金額達135多萬。

(圖片來源:台州公安)

  截至目前,已有6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批准逮捕,取保候審2人,刑拘在逃1人。

  隱蔽製售長達17年 大量毒膠囊銷往全國

  一年多前,金華義烏警方在查處一起案件時,發現陝西省西安市鳴犢鎮人王某有銷售不合格藥用膠囊的嫌疑,遂將此線索傳遞給陝西省警方。經查,王某的貨物來自浙江,背後很可能隱藏著更大的秘密。

  經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廳層層指派,由天台縣公安局著手異地偵辦。2015年6月開始,天台縣公安局專門成立專案組,開始了一場歷時半年的「攻毒」之戰。

  天台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王明傑向記者介紹稱,2012年9月與11月期間,江西撫州人袁某在明知新昌人潘某沒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仍允許潘某以掛靠的形式在其公司內建立空心膠囊生產線,非法生產、銷售空心膠囊。

  為了逃避監管部門檢查,潘某等人違規將生產出來的無生產批號的空心膠囊藏匿於公司外的兩個隱蔽的倉庫內,並將這些空心膠囊銷售給沒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客戶。其中,有大量的空心膠囊是通過石某隱秘的銷售鏈條銷到全國各地。

  實際上,這條黑色產業鏈早在17年前就已存在。

  1999年,鄭某、石某夫妻在新昌縣儒岙鎮老家辦廠生產膠囊。到了2005年,因手續審批問題停產,剩下2000餘萬粒空心膠囊未出售。為了把這些「庫存」清掉,鄭某又夥同石某的父親石某明,從中挑出賣相好的,交給石某幫忙尋找銷路。

  據石某交代,他通過物流公司,把這些膠囊發給遠在西安的無證製藥商王某進行銷售,共計144萬粒全綠空心膠囊、786萬粒紫奶黃空心膠囊,總價值97650元。

  警方表示,該案整個製售鏈條都十分隱蔽,層層轉銷,但不論是生產還是銷售,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均不具備合法資質,這也導致產品安全存在極大隱患。

  警方已查獲1億餘粒毒膠囊

  藥用膠囊是一種藥品輔料,主要是供給藥廠用於生產各種膠囊類藥品,生產環境和加工過程必須衛生。

  今年1月7日,專案組聯合台州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台州市市監局等多個部門分赴新昌、撫州和西安進行集中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鄭某、潘某、王某、袁某、楊某、嚴某、石某一家三口等8人。1月8日,這8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經過台州市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檢測,在鄭某、石某夫婦家中扣押的6批次空心膠囊的鉻含量超標,共178萬粒;在江西玲瓏膠囊廠潘某倉庫扣押的1個批次24箱空心膠囊的鉻含量超標,共240萬粒。

  台州公安表示,截至目前,警方搗毀生產窩點1個、生產線4條和倉庫5個,查獲可疑空心膠囊1595箱和206袋,共計1.355億粒,涉案金額達135多萬。已有6人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批准逮捕,取保候審2人,刑拘在逃1人。

  專家稱鉻超標或致癌

  專家介紹,鉻是一種藍白色多價金屬元素,常見的有二價鉻、三價鉻和六價鉻。質硬且脆,抗腐蝕,因此多用於不鏽鋼等製品。同時,鉻還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但是鉻過量攝入對人體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其毒性與存在的價態有關,其中二價鉻毒性非常輕微,而三價鉻的毒性在人體裡就很容易顯現。

  如果我們長期大量的攝入三價鉻,那麼一方面是影響我們身體的抗氧化系統,容易得一些慢性的氧化性的這種疾病,比如說像糖尿病、高血壓這一類的疾病,那麼另外一方面,由於抗氧化系統受到了損傷,又容易發生腫瘤等這種異常增生的疾病。

  與三價鉻相比,六價鉻的毒性較強,大約是三價鉻的100倍。在臨床上,六價鉻及其化合物對於人體的傷害,通常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損害皮膚,導致皮炎、咽炎等;二是損害呼吸道系統,引發肺炎、氣管炎等疾病,三是損害消化系統,誤食甚至長期接觸鉻酸鹽,極易造成胃炎、胃潰瘍和腸道潰瘍。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毒膠囊」有多毒?
    藥用膠囊是一種藥品輔料,主要是供給藥廠用於生產各種膠囊類藥品。記者在當地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的膠囊出廠價差別很大,同種型號的膠囊按一萬粒為單位,價格高的每一萬粒賣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卻只要四五十元。那麼,這種膠囊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媒體紛紛提到的檢測嚴重超標的鉻含量。
  • 讓「鉻毒膠囊」無處遁形-XRF快速甄別 ICP\AAS精準分析
    「鉻超標空心膠囊」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聚焦。天瑞儀器長期致力於環保健康與食品安全領域的檢測方法研究,並在第一時間,針對「鉻毒膠囊檢測」展開廣泛而深入的調研。目前,已形成解決方案。
  • 由「毒膠囊」說說「鉻」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楊峰   幾年前,「明膠珍珠奶茶」、「皮革奶」籠罩在人們心頭的疑雲還未消散,使用工業明膠製作老酸奶和果凍的新聞又接踵而來,如今,「毒膠囊」突然橫空出世。新傷舊痛,使人們紛紛談「膠」色變,嚇得不敢吃帶膠囊的藥,怕的是「鉻」。那麼,這個「鉻」是何種東西?真的一無是處嗎?
  • 專家解析「鉻超標膠囊」對健康影響究竟有多大
    那麼,我國對藥用膠囊有沒有執行標準?鉻有沒有毒性,鉻超標對人體會產生多大的危害?使用工業明膠生產的膠囊,它的毒性有多強?針對公眾急於了解的這些問題。今天,人民網邀請了國家藥典委員會首席專家錢忠直研究員;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廖明陽研究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所研究員、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主任楊曉光做客專家訪談,接受記者的專訪。
  • 9藥企13批次膠囊鉻超標停售使用 最高超標90倍
    [我來說兩句]序號藥品名稱生產企業產品批次鉻含量1腦康泰膠囊青海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110820439.064mg/kg2愈傷靈膠囊青海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10082053.46mg據調查,9家藥廠生產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鉻超標,最高超標90倍。昨天,13個產品被暫停銷售和使用。  危害  鉻超標數十倍易傷肝腎  皮革在工業加工鞣製時使用含鉻的鞣製劑,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
  • 10款維生素E對比:全部檢出重金屬鉻,紅桃K、禾博士稍高
    10款維生素E均檢出重金屬鉻 2012年,《每周質量報告》曝光,河北一些企業將皮革廢料脫色漂洗後,製成工業明膠,賣給部分藥用膠囊生產企業。隨後的調查發現,有9家企業13個批次藥品所用的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其中最多超標90倍。
  • 孫忠實:鉻超標別恐慌 一天吃六個膠囊沒危害
    4月19日,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在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說,一天吃六個膠囊,一天三次、一次兩個,沒有吃掉多少鉻。所以,要冷靜,不要恐慌,不要把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說成很大的危害。孫忠實介紹,出現要用空心膠囊鉻超標問題,並不奇怪,在商品經濟社會,一切向錢看,很多人不講誠信,不講道德,不講良心。所以,採取了種種非法手段來造假、制假,以次充好,賺黑心錢。今天可能是一個膠囊,明天沒準出現另一個造假問題,這不奇怪。問題是要從事件中總結什麼教訓。個人認為有幾點值得注意:第一,對空心膠囊鉻超標一事,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恐慌。
  • 皮革廢料製藥用膠囊續:熬製過程需大量重金屬鉻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昨天報導了浙江省新昌縣一些膠囊廠非法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這種工業明膠被檢出重金屬鉻超標,所用原料是一種所謂「藍礬皮」的工業皮革廢料。為什麼會出現重金屬鉻超標?《每周質量報告》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在山東省沂水縣鑫立制膠廠,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廠生產的明膠除了可以生產藥用硬膠囊之外,還可以用來加工藥用保健品用的軟膠囊。山東省沂水縣鑫立制膠廠生產負責人:新昌這個地方我也賣,不過用量小。我這的明膠,基本上軟膠囊用的特別多。記者:軟膠囊用的多?記者:你說的是鮮皮膠還是藍皮膠?
  • 重慶警方查獲上萬斤毒花椒 含致癌物質羅丹明B
    經查,這批次的花椒原材料,系重慶火鍋研究所食品生產基地於今年1月中旬從盤溪農貿市場幹副區經營戶柏志剛、周佳慧夫婦(均系化名)處購入。當時購買花椒共計880公斤,其中860公斤已用作生產,共制出火鍋底料729件和麻辣魚底料1件。  所幸,由於該批次底料處於送檢環節,並未上市銷售,警方對這730件涉毒底料全部予以封存。
  • 公安部:山東公司制假冒肉毒素玻尿酸賣到國內外,案值10億
    浙江製售「毒膠囊」系列案2015年2月,按照公安部部署,浙江省公安廳組織開展代號為「天馬」的打擊製售「毒膠囊」犯罪專項行動,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120名,打掉「毒膠囊」生產線19條。其中,紹興公安機關偵破的呂某某等製售「毒膠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查獲「毒膠囊」461箱約3688萬粒,廢膠囊殼、工業明膠2噸。
  • 問題膠囊現身香港 內地膠囊須出示檢驗報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楊興雲 針對連近日連續兩次檢驗出來自內地的膠囊鉻含量超標問題,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署長林秉恩5月8日表示,香港衛生署已經要求所有使用內地膠囊的廠商從即日起需提供膠囊檢驗合格的報告。
  • 西安皮凍亂象調查:「好皮凍」加工業明膠,致癌物鉻超標四倍
    「好皮凍」竟加「工業明膠」,致癌物鉻超標四倍。皮凍是咱老陝人最愛吃的一道陝菜。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西安市場上所銷售的皮凍製品,價格相差好幾倍,這能讓大家吃的放心嗎?皮凍走俏價格相差四五倍有貓膩?陝西華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驗部部長劉愛玲:「我們今天將通過高效色譜儀來檢測山梨酸苯甲酸的含量,通過譜圖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出哪個限量是超過指標要求,也就是能看出合格與否。」除了用色譜儀檢測食品添加劑的含量之外,還將用光譜儀重點檢測皮凍中對人體危害比較大的重金屬鉻的成分。此次過程檢測將歷時24小時。
  • 北京食藥監:「中研通」牌迪科膠囊菌落總數超標46倍
    其中一款「中研通」牌迪科膠囊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46倍。  對此,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對不合格產品在流通領域採取停止銷售措施,凡已購買上述不合格批次產品的消費者可憑購物小票和外包裝向銷售單位要求退貨。
  • 重慶查獲萬斤染色毒花椒部分製成火鍋底料
    重慶查獲萬斤染色毒花椒震驚:送檢底料查出「有毒」3月25日,九龍坡區質監局從重慶火鍋研究所食品生產基地送檢的某品牌火鍋底料、麻辣魚底料中,檢驗出均含有害物質「羅丹明B」。「羅丹明B」,俗稱「大紅粉」,呈紅色粉末狀,部分不良商販將其作為蘇丹紅替代品,屬於非食品原料,會導致人體皮下組織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變性。
  • 網路講堂:GF-AAS&ICP-OES原子光譜技術在毒膠囊檢測中的應用
    講座主題:GF-AAS&ICP-OES原子光譜技術在毒膠囊檢測中的應用  時間:7月18日下午15:00-16:30  歡迎參加!  內容簡介:  近日,關於問題膠囊的話題不絕於耳,本該治病救人的藥品,竟然成了重金屬嚴重超標的「毒藥」,令人震驚!
  • 陝西兩藥企用鉻超標膠囊被停產 藥品被召回
    核心提示昨天,記者從省藥監局獲悉,我省兩家藥企購進了鉻超標的不合格膠囊,省藥監局立即就地封存了兩家企業的膠囊劑型的藥品和現存的空心膠囊,對已經售出的膠囊藥品進行了召回,責令兩家藥品生產企業停產。西安一藥企和銅川一藥企被停產據記者了解,我省藥監局對我省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了拉網式的清查,目前全省有藥品生產企業120家,只有西安一家藥品生產企業和銅川一家藥品生產企業購進了國家藥監局公布的鉻超標膠囊廠家生產的空心膠囊,這兩家企業在購進空心膠囊時只查驗了廠家隨貨所附的空心膠囊產品合格證和質檢報告,沒有進行自檢,導致鉻超標的空心膠囊用於生產。
  • 傳不鏽鋼電水壺燒水喝致癌 媒體起底「毒水壺」
    用這種壺燒水喝會變傻、致癌。」這幾天,一則關於市場上不少不鏽鋼電水壺系「高錳鋼」材料製成,加熱過程中會使「錳」析出,長期使用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並建議市民在選用此類產品時認準「304不鏽鋼」的報導在網站、微信朋友圈中瘋傳。但當大河報記者向多位從事金屬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學者核實此說法時,幾乎所有專業人士均表示「用不鏽鋼電水壺燒水,幾乎不可能造成錳的析出」。
  • 10款中6款有「毒」!這種家庭必需品被曝含致癌化學物
    資料圖記者近期購買了10款兒童地墊,送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內的團體標準進行檢測後發現,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更觸目驚心的是,這些「毒地墊」無一例外地打著環保名義售賣,多是熱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