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還是合成的?有沒有重金屬殘留?
這些都是消費者選購維生素E的擔憂。帶著疑問,《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了市面熱銷的10款維生素E。
10款測試產品
測試指標
比旋光度、膠囊中的重金屬鉻
號稱天然的維E真的天然嗎?
天然和合成的維生素都是一樣的,因為它們的分子結構完全相同,但是,唯獨維生素E是個例外。
有研究證實,天然維生素E的生物活性是合成維生素E的2倍,生物利用度也高出2~8倍,更易被人體吸收。
根據國家標準GB 1886.233-2016《食品添加劑維生素E》以及《中國藥典(2015版)》的規定,天然維生素E的比旋光度必須≥24°,合成維生素E無比旋光度。
測試結果顯示,10款產品的比旋光度均≥24°,說明它們使用的原料為天然維生素E。不過,養生堂比旋光度只有24°,剛剛達到「合格線」。
業內資料顯示,合成維生素E佔全球商品總量的80%以上,說明天然維生素E的使用並不普遍。
雲南師範大學藥物科學高級工程師鄭萍曾測試了7款維生素E保健食品,結果發現只有2款有旋光度(<24°),其他5款無旋光度,說明這些品牌的維生素E大部分為合成品。
不過,此次測試的10款產品都屬於天然維生素E,這樣的測試結果讓人覺得意外。那合成的維生素E去哪了?
鄭萍指出,一般來說,以化學合成法製得的維生素E通常作為藥品。
據資料顯示,合成維生素E的原料主環毒性很大,殘留過量的話,可引起皮膚紅腫、發炎等副作用,天然維生素E的毒性相對較低。
10款維生素E均檢出重金屬鉻
2012年,《每周質量報告》曝光,河北一些企業將皮革廢料脫色漂洗後,製成工業明膠,賣給部分藥用膠囊生產企業。隨後的調查發現,有9家企業13個批次藥品所用的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其中最多超標90倍。
據悉,工業明膠在使用皮革加工時,會加入重金屬鉻作為柔合劑,所以生產出來的工業明膠含有大量的鉻。
「鉻化合物是一種致癌物質,如若使用劣質原料生產的膠囊一般鉻含量都比較高,長期服用危害頗大。」國家一級營養師焦通曾對本刊指出。
食品工程雲無心曾表示,六價鉻是一種有害汙染物,攝入量越低越好。
2000年版的《中國藥典》並沒有規定鉻限量,不過,在這個版本之後的《中國藥典》和GB 6783-2013《明膠》均規定:膠囊中的鉻應該≤2.0 mg/kg。
本次送檢的10款維生素E中,除了FANCL維生素E是片狀之外,其餘9款維生素E均是以膠囊的形式生產。
測試結果顯示,10款維生素E都檢出鉻金屬,含量範圍是0.55 mg/kg~0.87mg/kg。不過,含量都符合《中國藥典》和《GB 6783-2013 明膠》的規定。
其中,FANCL儘管沒有膠囊包裹,但其本身也是檢出了鉻。
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成年人每日鉻的適宜攝入量是30μg,這個攝入量下不會產生危害。
以鉻含量最高的禾博士計算,每粒維生素E膠囊含有0.17μg的鉻,每日食用1粒的條件下,攝入的鉻遠低於30μg,因此,消費者無須太過擔心。
您對市面銷售的維生素E還有哪些擔憂?
歡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吧!
我是消道長,關注我們,點讚和轉發,解鎖更多消費資訊。 【特別說明】:本報導中試驗結果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