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檢測方法匯總以及國標要求

2020-11-22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從環境汙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實際上主要是指汞、鎘、鉛、鉻、砷等金屬或類金屬,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銅、鋅、鎳、鈷、錫等。我們從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積性,對生物體作用的加和性等幾個方面對重金屬的危害稍作論述。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一、重金屬的危害特性

  從環境汙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實際上主要是指汞、鎘、鉛、鉻、砷等金屬或類金屬,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銅、鋅、鎳、鈷、錫等。我們從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積性,對生物體作用的加和性等幾個方面對重金屬的危害稍作論述。

  (一)自然性:

  長期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人類,對於自然物質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人分析了人體中60多種常見元素的分布規律,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元素在人體血液中的百分含量與它們在地殼中的百分含量極為相似。但是,人類對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其耐受力則要小得多。所以區別汙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屬性,有助於估計它們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鉛、鎘、汞、砷等重金屬,是由於工業活動的發展,引起在人類周圍環境中的富集,通過大氣、水、食品等進入人體,在人體某些器官內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二)毒性:

  決定汙染物毒性強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質性質、含量和存在形態。例如鉻有二價、三價和六價三種形式,其中六價鉻的毒性很強,而三價鉻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天然水體中一般重金屬產生毒性的範圍大約在1~10mg/L之間,而汞,鎘等產生毒性的範圍在0.01~0.001mg/L之間。

  (三)時空分布性:

  汙染物進入環境後,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被稀釋擴散,可能造成點源到面源更大範圍的汙染,而且在不同空間的位置上,汙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同。

  (四)活性和持久性:

  活性和持久性表明汙染物在環境中的穩定程度。活性高的汙染物質,在環境中或在處理過程中易發生化學反應,毒性降低,但也可能生成比原來毒性更強的汙染物,構成二次汙染。如汞可轉化成甲基汞,毒性很強。與活性相反,持久性則表示有些汙染物質能長期地保持其危害性,如重金屬鉛、鎘等都具有毒性且在自然界難以降解,並可產生生物蓄積,長期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存。

  (五)生物可分解性:

  有些汙染物能被生物所吸收、利用並分解,最後生成無害的穩定物質。大多數有機物都有被生物分解的可能性,而大多數重金屬都不易被生物分解,因此重金屬汙染一但發生,治理更難,危害更大。

  (六)生物累積性:

  生物累積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汙染物在環境中通過食物鏈和化學物理作用而累積。二是汙染物在人體某些器官組織中由於長期攝入的累積。如鎘可在人體的肝、腎等器官組織中蓄積,造成各器官組織的損傷。又如1953年至1961年,發生在日本的水俁病事件,無機汞在海水中轉化成甲基汞,被魚類、貝類攝入累積,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當地居民食用後中毒。

  (七)對生物體作用的加和性:

  多種汙染物質同時存在,對生物體相互作用。汙染物對生物體的作用加和性有兩類:一類是協同作用,混合汙染物使其對環境的危害比汙染物質的簡單相加更為嚴重;另一類是拮抗作用,汙染物共存時使危害互相削弱。

  二、重金屬的定量檢測技術

  通常認可的重金屬分析方法有:微譜分析(MS)、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螢光法(AF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法(ICP)、X螢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微譜技術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譜法來進行檢測,精密度更高,更為準確!

  日本和歐盟國家有的採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分析,但對國內用戶而言,儀器成本高。也有的採用X螢光光譜(XRF)分析,優點是無損檢測,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檢測精度和重複性不如光譜法。最新流行的檢測方法--陽極溶出法,檢測速度快,數值準確,可用於現場等環境應急檢測。

  (一)原子吸收光譜法(AAS)

  原子吸收光譜法是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一種新型儀器分析方法,它與主要用於無機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發射光譜法相輔相成,已成為對無機化合物進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原子吸收分析過程如下:1、將樣品製成溶液(同時做空白);2、製備一系列已知濃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標樣);3、依次測出空白及標樣的相應值;4、依據上述相應值繪出校正曲線;5、測出未知樣品的相應值;6、依據校正曲線及未知樣品的相應值得出樣品的濃度值。

  現在由於計算機技術、化學計量學的發展和多種新型元器件的出現,使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精密度、準確度和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用微處理機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譜儀,簡化了操作程序,節約了分析時間。現在已研製出氣相色譜—原子吸收光譜(GC-AAS)的聯用儀器,進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應用領域。

  (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UV)

  其檢測原理是:重金屬與顯色劑—通常為有機化合物,可於重金屬發生絡合反應,生成有色分子團,溶液顏色深淺與濃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長下,比色檢測。

  分光光度分析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物質本身對紫外及可見光的吸收進行測定;另一種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顯色」,然後測定。雖然不少無機離子在紫外和可見光區有吸收,但因一般強度較弱,所以直接用於定量分析的較少。加入顯色劑使待測物質轉化為在紫外和可見光區有吸收的化合物來進行光度測定,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測試手段。顯色劑分為無機顯色劑和有機顯色劑,而以有機顯色劑使用較多。大多當數有機顯色劑本身為有色化合物,與金屬離子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穩定的螯合物。顯色反應的選擇性和靈敏度都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於有機溶劑,可進行萃取浸提後比色檢測。近年來形成多元配合物的顯色體系受到關注。多元配合物的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組分形成的配合物。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測定的靈敏度,改善分析特性。顯色劑在前處理萃取和檢測比色方面的選擇和使用是近年來分光光度法的重要研究課題。

  (三)原子螢光法(AFS)

  原子螢光光譜法是通過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特定頻率輻射能激以下所產生的螢光發射強度,以此來測定待測元素含量的方法。

  原子螢光光譜法雖是一種發射光譜法,但它和原子吸收光譜法密切相關,兼有原子發射和原子吸收兩種分析方法的優點,又克服了兩種方法的不足。原子螢光光譜具有發射譜線簡單,靈敏度高於原子吸收光譜法,線性範圍較寬幹擾少的特點,能夠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原子螢光光譜儀可用於分析汞、砷、銻、鉍、硒、碲、鉛、錫、鍺、鎘鋅等11種元素。現已廣泛用環境監測、醫藥、地質、農業、飲用水等領域。在國標中,食品中砷、汞等元素的測定標準中已將原子螢光光譜法定為第一法。

  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徵波長輻射後,原子的外層電子從基態或低能態會躍遷到高能態,同時發射出與原激發波長相同或不同的能量輻射,即原子螢光。原子螢光的發射強度If與原子化器中單位體積中該元素的基態原子數N成正比。當原子化效率和螢光量子效率固定時,原子螢光強度與試樣濃度成正比。

  現已研製出可對多元素同時測定的原子螢光光譜儀,它以多個高強度空心陰極燈為光源,以具有很高溫度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ICP)作為原子化器,可使多種元素同時實現原子化。多元素分析系統以ICP原子化器為中心,在周圍安裝多個檢測單元,與空心陰極燈一一成直角對應,產生的螢光用光電倍增管檢測。光電轉換後的電信號經放大後,由計算機處理就獲得各元素分析結果。

  (四)電化學法—陽極溶出伏安法

  電化學法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一種方法,它以經典極譜法為依託,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示波極譜、陽極溶出伏安法等方法。電化學法的檢測限較低,測試靈敏度較高,值得推廣應用。如國標中鉛的測定方法中的第五法和鉻的測定方法的第二法均為示波極譜法。

  陽極溶出伏安法是將恆電位電解富集與伏安法測定相結合的一種電化學分析方法。這種方法一次可連續測定多種金屬離子,而且靈敏度很高,能測定10-7-10-9mol/L的金屬離子。此法所用儀器比較簡單,操作方便,是一種很好的痕量分析手段。我國已經頒布了適用於化學試劑中金屬雜質測定的陽極溶出伏安法國家標準。

  陽極溶出伏安法測定分兩個步驟。第一步為「電析」,即在一個恆電位下,將被測離子電解沉積,富集在工作電極上與電極上汞生成汞齊。對給定的金屬離子來說,如果攪拌速度恆定,預電解時間固定,則m=Kc,即電積的金屬量與被測金屬離了的濃度成正比。第二步為「溶出」,即在富集結束後,一般靜止30s或60s後,在工作電極上施加一個反向電壓,由負向正掃描,將汞齊中金屬重新氧化為離子回歸溶液中,產生氧化電流,記錄電壓-電流曲線,即伏安曲線。曲線呈峰形,峰值電流與溶液中被測離了的濃度成正比,可作為定量分析的依據,峰值電位可作為定性分析的依據。

  示波極譜法又稱「單掃描極譜分析法」。一種極譜分析新力一法。它是一種快速加入電解電壓的極譜法。常在滴汞電極每一汞滴成長後期,在電解池的兩極上,迅速加入一鋸齒形脈衝電壓,在幾秒鐘內得出一次極譜圖,為了快速記錄極譜圖,通常用示波管的螢光屏作顯示工具,因此稱為示波極譜法。其優點:快速、靈敏。

  (五)X射線螢光光譜法(XRF)

  X射線螢光光譜法是利用樣品對x射線的吸收隨樣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變化而變化來定性或定量測定樣品中成分的一種方法。它具有分析迅速、樣品前處理簡單、可分析元素範圍廣、譜線簡單,光譜幹擾少,試樣形態多樣性及測定時的非破壞性等特點。它不僅用於常量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也可進行微量元素的測定,其檢出限多數可達10-6。與分離、富集等手段相結合,可達10-8。測量的元素範圍包括周期表中從F-U的所有元素。多道分析儀,在幾分鐘之內可同時測定20多種元素的含量。

  x射線螢光法不僅可以分析塊狀樣品,還可對多層鍍膜的各層鍍膜分別進行成分和膜厚的分析。

  當試樣受到x射線,高能粒子束,紫外光等照射時,由於高能粒子或光子與試樣原子碰撞,將原子內層電子逐出形成空穴,使原子處於激發態,這種激發態離子壽命很短,當外層電子向內層空穴躍遷時,多餘的能量即以x射線的形式放出,並在教外層產生新的空穴和產生新的x射線發射,這樣便產生一系列的特徵x射線。特徵x射線是各種元素固有的,它與元素的原子係數有關。所以只要測出了特徵x射線的波長λ,就可以求出產生該波長的元素。即可做定性分析。在樣品組成均勻,表面光滑平整,元素間無相互激發的條件下,當用x射線(一次x射線)做激發原照射試樣,使試樣中元素產生特徵x射線(螢光x射線)時,若元素和實驗條件一樣,螢光x射線強度與分析元素含量之間存在線性關係。根據譜線的強度可以進行定量分析

  (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ICP-MS的檢出限給人極深刻的印象,其溶液的檢出限大部份為ppt級,實際的檢出限不可能優於你實驗室的清潔條件。必須指出,ICP-MS的ppt級檢出限是針對溶液中溶解物質很少的單純溶液而言的,若涉及固體中濃度的檢出限,由於ICP-MS的耐鹽量較差,ICP-MS檢出限的優點會變差多達50倍,一些普通的輕元素(如S、 Ca、Fe 、K、 Se)在ICP-MS中有嚴重的幹擾,也將惡化其檢出限。

  ICP-MS由作為離子源ICP焰炬,接口裝置和作為檢測器的質譜儀三部分組成。

  ICP-MS所用電離源是感應耦合等離子體(ICP),其主體是一個由三層石英套管組成的炬管,炬管上端繞有負載線圈,三層管從裡到外分別通載氣,輔助氣和冷卻氣,負載線圈由高頻電源耦合供電,產生垂直於線圈平面的磁場。如果通過高頻裝置使氬氣電離,則氬離子和電子在電磁場作用下又會與其它氬原子碰撞產生更多的離子和電子,形成渦流。強大的電流產生高溫,瞬間使氬氣形成溫度可達10000k的等離子焰炬。被分析樣品通常以水溶液的氣溶膠形式引入氬氣流中,然後進入由射頻能量激發的處於大氣壓下的氬等離子體中心區,等離子體的高溫使樣品去溶劑化,汽化解離和電離。部分等離子體經過不同的壓力區進入真空系統,在真空系統內,正離子被拉出並按照其質荷比分離。在負載線圈上面約10mm處,焰炬溫度大約為8000K,在這麼高的溫度下,電離能低於7eV的元素完全電離,電離能低於10.5ev的元素電離度大於20%。由於大部分重要的元素電離能都低於10.5eV,因此都有很高的靈敏度,少數電離能較高的元素,如C,O,Cl,Br等也能檢測,只是靈敏度較低。

  檢測標樣

  美國加聯提供各類基體的塊狀標樣,包括符合歐盟標準的鋁基ROHS標樣、鋅基ROHS標樣、銅基ROHS標樣、PVC/PE/PPROHS標樣等裡面含有鉛、鎘、汞、氟、氯、溴、碘。此外,微譜可檢測的樣品包括:橡膠製品檢測、塑料製品檢測、精細化學品檢測、各種水體檢測、飲料檢測、玩具檢測、食品檢測、土壤檢測等等。

相關焦點

  • 國標第⑭期 l 兒童家具檢測出重金屬,還能用嗎?
    國標第⑭期 l 兒童家具檢測出重金屬,還能用嗎?但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金屬是特指那些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的可溶性重金屬,也就是兒童家具國標中嚴格規範的八大重金屬。雖然不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但重金屬能與身體內的蛋白質以及各種酶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能使得蛋白質和酶失去活性進而嚴重影響人體的代謝活動鉛能損害人體神經、造血和生殖系統,對兒童成長發育和智力都有影響;鉻易引起皮炎、溼疹;
  •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二、重金屬的定量檢測技術 通常認可的重金屬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螢光法(AF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法(ICP)、X螢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日本和歐盟國家有的採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分析,但對國內用戶而言,儀器成本高。
  • 飲用水新國標7月1日起實施 重點檢測砷鉛鉻等重金屬
    該新標準將「飲用水監測指標」從目前的35項提高到106項,重點加強了對砷、鉛、鉻等重金屬類的指標檢測要求,以保證飲水安全。  據了解,新國標明確提出生活飲用水的定義,即供人日常生活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這表示,新國標的實施除了保障人們飲水安全,也保障人們接觸用水時的安全。
  • 新品重金屬檢測儀的研發背景以及檢測原理
    新品重金屬檢測儀的研發背景以及檢測原理   研發背景   食品、土壤、水質逐漸被工業廢氣、廢水、廢渣所汙染,甚至有些人直接用工業廢水澆灌莊稼,造成土壤耕作層內的鎘、銅、砷、鉻、汞、鎳、鐵、鋁、鋅、錳、銅等重金屬大量富積、積累,特別是城市郊區現象更為嚴重;加上大量使用無機化學農藥等致使蔬菜和魚類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情況,不斷在人體內積累
  • 合肥發現重金屬離子檢測新方法
    2012年11月22日 10: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最新嬰幼兒食品重金屬檢測報告:嘉寶、愛斯時光等輔食超歐盟標準
    這也是美國的民間機構屢次通過檢測呼籲FDA出臺限量標準的原因。嬰幼兒食品中的甲基汞,中國國標目前尚無相關規定,而歐洲EFSA和美國EPA只是對每人每天的耐受量進行了建議。根據以上這些標準,我們來看看,HBBF這次檢測中重金屬檢測值最高的幾款產品,究竟值不值得恐慌呢?
  • 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方法介紹
    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是分析測試技術上的一個難點。本文嘗試使用陽極溶出伏安法,實現了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離子的檢測。
  • 2018年度《百款車型車內內飾重金屬檢測報告》即將發布
    而就在2018年6月底之前,多年以來著重關注汽車車內健康的車問網聯合擁有超百萬粉絲的汽車新媒體「車有範兒即」將聯合發布《百款車型車內內飾重金屬檢測報告》,將超過100多款車的車內重金屬含量檢測報告,公布於眾。
  • 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匯總!
    之所以能夠進行物理吸附,是因為活性炭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以及高度發達的孔隙結構。後來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了活性炭纖維等衍生物,去除效率高,但價格比較昂貴。能夠用於物理吸附的材料還有各種礦物質以及分子篩等。(2)樹脂吸附。環保是樹脂吸附法的一個重要的特點,這種方法能夠分離、純化、回收重金屬,效果顯著。
  • 重金屬檢測專題徵稿啦!
    其危害程度取決於重金屬在環境、食品和生物體中存在的濃度和化學形態,主要通過大氣、水、食品等進入人體,在人體某些器官內積累,造成慢性中毒。重金屬汙染危害如此之大,掌握先進有效的重金屬檢測手段勢在必行。目前常規的重金屬檢測方法有:微譜分析、紫外可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螢光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X螢光光譜、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等。
  • 【知識點】最全的各國對重金屬汙染環保標準匯總
    國內外法規標準所規定的重金屬限量要求通常有以下四類:可萃取重金屬含量、重金屬總量、可遷移重金屬量、重金屬溶出量。各類指標所表徵的意義各不相同,測試的方法也不一樣,相互的關聯性不大。重金屬有什麼危害?某些重金屬在小劑量時,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但當重金屬的濃度在體內積蓄到一定閾值時,就會對人體產生毒性甚至危及生命。
  • 過磷酸鈣國標完成修改
    新版《過磷酸鈣》國家標準與2006版的主要差異:一是增加了對水溶性磷(五氧化二磷)的要求及測定方法。二是增加了對硫的要求及測定方法;質量證明書及包裝容器上增加硫含量。三是增加了對砷、鎘、鉛、鉻、汞的要求及測定方法。四是增加了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要求及測定方法,過磷酸鈣產品中不得檢出揮發性有機    化合物。
  • 聚焦高鹽食品中重金屬檢測——食品中重金屬檢測技術交流暨標準...
    深圳海關食檢中心高級工程師顏治報告題目:食品中重金屬元素檢測技術顏治簡要介紹了重金屬檢測中常用的前處理和儀器分析方法,剖析了幾種方法的優缺點和在檢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近幾年,社會對嬰幼兒配方食品中重金屬問題關注度有增無減,但嬰幼兒配方食品基質複雜,前處理方式不同會直接影響其檢測結果。採用幹灰化方法處理嬰幼兒配方食品是食品檢驗中常用的方法。顏治提出,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某些嬰幼兒配方食品,在某些情況會使檢測的鐵、鋅含量偏低。他舉例說:某嬰幼兒配方米粉,添加的營養強化劑為氧化鋅,採用標準方法(幹灰化)處理後,檢測鋅含量明顯低於標籤值。
  • 分析危險廢物焚燒飛灰中重金屬的穩定化處理
    1.1飛灰的重金屬含量和浸出毒性實驗本實驗中參照《土壤質量銅、鋅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l997)方法消解焚燒飛灰。採用新國標方法《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和美國TCLP浸出方法對垃圾焚燒飛灰進行浸出毒性實驗,並採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FAAS,novAA400)測定消解液和浸出液中重金屬含量。
  • 重金屬離子檢測有了新方法 試紙一測 汞就「現身」
    但是汞離子檢測的難度也很大。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智能所的王素華團隊,就找到了快速檢測水中汞離子的方法:只要通過試紙的顏色變化,便能快速篩選出水中是否有含有汞離子及其大致濃度。   據介紹,目前重金屬離子檢測主要依賴於原子吸收、質譜等實驗室方法。儘管這些方法檢測精度比較高,但檢測儀器昂貴、操作要求多,檢測比較費時、費力。
  • 餐具重金屬超標9倍 精美圖案是禍首
    新華網南京7月13日電(記者葉超)7月11日,常州在一批進口玻璃餐具上檢出重金屬溶出量超過國標近9倍,而印刷在上面的精美圖案恰是罪魁禍首。
  • 智能所提出一種創新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檢測策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首席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傑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的課題組針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電化學檢測,創新性地提出了「選擇性吸附產生選擇性的電化學響應」的檢測策略。  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媒體稱玩具彩泥重金屬超標 或致兒童肌肉麻痺
    近日,實驗人員將彩泥、黏土取樣編號後,使用重金屬檢測儀器檢測樣品。  然而,江蘇省質監局近日發布的2015年彩泥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監測的100批次樣品中有62批次超出相關標準限量要求,主要問題是可遷移元素和防腐劑超標。  彩泥和黏土到底質量如何?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很多彩泥和黏土是「三無」產品,直接用透明塑膠袋包裝,並未標註生產廠家、原料、使用期限等信息。
  • 水龍頭之毒:含多種重金屬元素
    在本刊記者對北京各大建材城的走訪過程中,既見到過標價上萬元的德國「高儀」水龍頭,也見到過15元一個的「奧斯森」水龍頭,而後者是已被北京市工商檢測部門檢測出鉛含量超標的不合格產品。   而對鉛含量和析出量有明確要求的標準卻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屬於推薦性標準,分別是國標《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 17219-1998),要求鉛的限量≤0.005mg/L(毫克每升);與建材行業推薦性行標《水龍頭鉛析出限量》(JC/T 1043-2007)規定鉛析出濃度不高於0.011mg/L。「這兩個推薦性標準,目前執行得並不好。
  • 曾令文: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
    大會第二天,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員在「食品與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檢測」專題中做了題為「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   其次,曾令文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目前重金屬的檢測方法。據他介紹,傳統重金屬檢測方法主要有光譜法、電化學法和基於顯色螯合劑的方法等。光譜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螢光光譜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光譜法和電化學法需要藉助相關的儀器進行檢測,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等優點。但是樣品處理繁瑣、檢測成本和技術要求較高,不利於基層單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