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發現重金屬離子檢測新方法

2020-12-03 中安在線網站

 2012年11月22日 10: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如何快速、高選擇性地檢測重金屬離子,成為控制和處理重金屬離子汙染的關鍵環節。昨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獲悉,該所建立了可視化檢測的新方法,不需要依賴大型貴重的分析儀器,就可進行裸眼觀測。

  痕量重金屬離子檢測目前主要依賴於原子吸收、原子螢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等實驗室方法。儘管這些方法檢測精度比較高,但儀器耗資昂貴、運行費用高、操作要求多,檢測比較費時、費力,而且測量時需萃取、濃縮富集或抑制幹擾等複雜前處理過程。

  針對難題,智能所研究人員通過設計製備出針對汞離子的特異性有機螯合配體,與汞離子通過配體交換反應形成螯合物,進一步在發光量子點表面發生快速的陽離子取代反應,導致量子點的螢光效率發生改變,從而通過螢光強度和顏色的變化實現對汞離子的高靈敏選擇性檢測。隨著汞離子濃度的增加,螢光發射峰位逐漸向長波方向移動,同時伴隨著量子點的黃光會逐漸演變成紅光。研究人員進一步設計並組裝了針對汞離子的紙質傳感器,實現了對純水、自然湖水中汞離子的快速可視化檢測。(張奎、俞寶強)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基於分子間隙納米器件檢測重金屬離子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研究員劉錦淮等帶領課題組,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分子間隙納米器件檢測重金屬離子的新方法,實現了對汞離子的特異性電學敏感響應及檢測
  • 重金屬離子檢測有了新方法 試紙一測 汞就「現身」
    毒性強大的汞離子常常掩藏在工業排放水和一些地區的地下水中,一旦被排放或誤飲,危害極大。但是汞離子檢測的難度也很大。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智能所的王素華團隊,就找到了快速檢測水中汞離子的方法:只要通過試紙的顏色變化,便能快速篩選出水中是否有含有汞離子及其大致濃度。
  • 智能所提出一種創新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檢測策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首席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傑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的課題組針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電化學檢測,創新性地提出了「選擇性吸附產生選擇性的電化學響應」的檢測策略。  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我國實現對重金屬離子高靈敏度穩定檢測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黃行九研究員和安光所趙南京研究員合作,利用主動可控火花放電和電化學富集輔助的低脈衝能量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方法,實現了對水體和土壤樣品中痕量砷和汞的高靈敏和穩定性檢測
  • 光譜技術突破 實現重金屬離子高靈敏度穩定檢測
    發現光譜線、利用衍射光柵測量波長、建立光譜分析技術、研製出實用的光譜儀……幾百年來光譜技術不斷發展,並開始廣泛應用於元素分析、天文學觀測等領域,成為與色譜、質譜並列的分析方法。近日,我國科研人員又為光譜技術的進步做出了新貢獻。
  • 合肥研究院發明食管癌篩查呼氣質譜檢測新方法
    合肥研究院發明食管癌篩查呼氣質譜檢測新方法 2016-12-09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目前食管癌臨床檢查主要依靠X射線鋇餐、CT掃描、內窺鏡/活檢、細胞學檢查等方法,這些常規檢查需要射線/器械侵入或者有創,不適合體檢或高危人群篩查。為了食管癌能早發現,讓患者得到早治療,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發展食管癌篩查新技術方法尤為重要。
  • 合肥研究院摻雜氧化鐵納米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液相雷射環境製備與加工實驗室,在Mn摻雜α-Fe2O3納米晶的晶面可控生長及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Chemistry
  • 曾令文: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
    大會第二天,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曾令文研究員在「食品與農產品中重金屬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質檢測」專題中做了題為「核酸生物傳感器在重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   其次,曾令文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目前重金屬的檢測方法。據他介紹,傳統重金屬檢測方法主要有光譜法、電化學法和基於顯色螯合劑的方法等。光譜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螢光光譜法和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光譜法和電化學法需要藉助相關的儀器進行檢測,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等優點。但是樣品處理繁瑣、檢測成本和技術要求較高,不利於基層單位使用。
  • 重金屬檢測方法匯總以及國標要求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一、重金屬的危害特性   從環境汙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實際上主要是指汞、鎘、鉛、鉻、砷等金屬或類金屬,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銅、鋅、鎳、鈷、錫等。   二、重金屬的定量檢測技術   通常認可的重金屬分析方法有:微譜分析(MS)、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螢光法(AF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法(ICP)、X螢光光譜(XRF)、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微譜技術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譜法來進行檢測,精密度更高,更為準確!
  • 中國學者:只需「極微量」血液即可檢測人體重金屬含量
    原標題:中國學者:只需「極微量」血液即可檢測人體重金屬含量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環境汙染可導致汞、鉛、鎘、砷等重金屬在人體中積累,造成慢性中毒。近期,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黃行九研究員課題組研發出一種新技術,只需約10微升血液即可快速、精確地檢測出其中的重金屬離子含量,將所需血量降為傳統技術的二百分之一,對減少病人痛苦、提高檢測的選擇性和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國際微納材料器件領域著名學術期刊《Small》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血液檢測能夠反映出眾多生化指標的正常與否,對人體健康有重要意義,但通常需要採集不少的血液樣品。
  • 重金屬快檢新法:紫外可見光譜+比色檢測
    如果一切進展順利,這項技術將大大改變目前重金屬離子的檢測手段,對於構築餐桌安全「最後防線」將起到重要作用。   吳愛國團隊正在努力的新技術,被稱為「納米貴金屬比色法」。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愛國團隊發現一些含納米顆粒的溶液遇到重金屬離子後會呈現不同顏色。基於這個發現,吳愛國在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支持下開展了深入研究。
  •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我們從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積性,對生物體作用的加和性等幾個方面對重金屬的危害稍作論述。 (一)自然性: 長期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人類,對於自然物質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人分析了人體中60多種常見元素的分布規律,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元素在人體血液中的百分含量與它們在地殼中的百分含量極為相似。但是,人類對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其耐受力則要小得多。
  • 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方法介紹
    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的快速檢測是分析測試技術上的一個難點。本文嘗試使用陽極溶出伏安法,實現了飲用水中痕量重金屬離子的檢測。
  • 納米複合材料可高敏感測水中重金屬鉛—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合肥3月20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博士後楊猛利用一種納米複合材料實現了水中微汙染物鉛Pb(II)的高靈敏、高選擇性檢測。
  • 合肥物質研究院製備出一種穩定性高、可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的材料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採用兩步溶劑熱合成法,製備了一種極高穩定性的1T相MoS2材料(1T-MoS2),其1T相在空氣中可以穩定長達一年時間,在水環境中也能維持穩定的寬間距結構,保證了離子快速傳輸,展現出高效的Cr(VI)
  • 新品重金屬檢測儀的研發背景以及檢測原理
    ,導致消費者重金屬慢性中毒現象發生,國內已發生多起重金屬集體中毒事件,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是當前重金屬測定方法測定速度慢、步驟繁瑣且儀器昂貴。   4、重金屬鎘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準   採用國家標準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在鹼性條件下,鎘離子與6-溴苯丙噻唑偶氮萘酚生成紅色絡合物,溶於三氯甲烷後,比色測定。   5、重金屬汞的檢測原理及採用標準   採用國家標準二硫腙比色法,即樣品經消化後,在酸性條件下,汞離子與二硫腙生成橙紅色絡合物,溶於三氯甲烷後,比色測定。
  •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摘要:水體系重金屬汙染治理是目前全世界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傳統治理方法由於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 已不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 吸附法具有處理效率高、成本和能耗低等優 點,是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吸 附材料是決定吸附法去除重金屬離子去除效率和環 保性的關鍵。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納米材料 憑藉優異的尺寸效應,如納米級超高比表面積、擴 散距離短等,在水體系重金屬去除研究領域備受青 睞[5]。
  • 實驗室儀器儀表離子色譜方法及其應用
    而發展起來的離子色譜克服了以上缺點,具有快速、靈敏度高、選擇性好、可同時測定多組分的優點。可以說,離子色譜對陰離子的分析是分析化學中的一項新突破。1快速、方便對7種常見陰離子(F-、Cl-、Br-、NO3-、NO2-、SO42-、PO43-)和六種常見陽離子(Li、Na、NH4、K、Mg2、Ca2)的分析時間小於10min。如採用高效分離柱對上述七種常見陰離子的分離時間只需3min。
  • 土壤檢測與採樣方法的研究
    1 常規檢測方法目前土壤重金屬方面的常規檢測方法分為電化學、光學和生物學 3 類,最為常用的是光學方法,其次是電化學方法,生物學檢測方法則相對使用較少。1.2 光學檢測方法光學檢測法也稱為光譜法,主要依據光譜的吸收、發射、散射等作用,這些作用強度和檢測的物質含量成線性關係,利用各類光學儀器檢測相關光譜波長及強度,進行定量分析,從而得出重金屬的含量。光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螢光光譜法等。
  • 氟離子檢測方法的探究~
    為了降低汙水或循環水中氟離子的濃度,需要加入除氟藥劑進行處理。加入除氟劑對汙水處理前後,對水中氟離子進行檢測,需要遵循適當樣品準備,並選擇合適的檢測分析方法。本期就氟離子的檢測方法進行探究。樣品準備含氟水樣的採集和保存,需用聚乙烯瓶,而不能是玻璃樣品瓶。對於一般較為清澈的水樣,可以直接測量;對於汙染嚴重的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以及含氟硼酸鹽的水樣,均要繼續預蒸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