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研究院摻雜氧化鐵納米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液相雷射環境製備與加工實驗室,在Mn摻雜α-Fe2O3納米晶的晶面可控生長及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 

  原子尺度上調控納米晶形貌和表面結構對研究其晶面依賴的物理化學性質至關重要。通常,納米晶的形貌由具有特定原子排列的暴露晶面所決定,而不同晶面會呈現不同的電子結構,進而在本質上賦予各種形貌納米晶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 

  α-Fe2O3是一種自然界豐富和熱力學穩定的半導體,在光電化學分解水、鋰離子電池、氣體傳感和生物科技等方面均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對α-Fe2O3的研究主要聚焦在α-Fe2O3納米晶的形貌調控和表面結構修飾上,以期通過暴露面的調控實現性能優化。溶劑熱法是實現可控制備具有不同晶面α-Fe2O3納米晶的常見方法,它主要通過表面活性劑或有機分子的添加,從熱動力學上調控不同晶面的相關自由能,進而控制晶面的生長速度來實現對氧化鐵暴露晶面的調控。此外,當元素雜質摻雜到α-Fe2O3納米晶晶格中時,納米晶的幾何和電子結構會發生相應改變,也可以實現晶面和形貌的調控。然而,這方面的研究鮮有報導。 

  為此,固體所液相雷射環境製備與加工實驗室以液相雷射熔蝕法製備的高活性MnOx膠體作為摻雜源,通過調節膠體濃度獲得了具有可控晶面和擇優取向生長的Mn摻雜α-Fe2O3納米晶:包括各向同性的多面體納米顆粒、{116}晶面主導的飛碟狀納米片和{001}晶面主導的六方納米片(1 A-F)。研究發現,隨著Mn離子摻雜濃度的增加,α-Fe2O3納米晶在[001]晶向的生長變得緩慢,且{001}暴露晶面不斷增加。此外,Mn離子以+2+3+4價態均勻摻雜在不同晶面主導的α-Fe2O3晶格中(1 G-I)。該結果表明,摻雜Mn離子的濃度和化合價態在α-Fe2O3納米晶的晶面調控方面起關鍵性作用。 

  同時,這些具有不同暴露晶面的摻雜α-Fe2O3納米晶對PbCdHg三種重金屬離子展現出了晶面依賴的選擇性表面吸附能力。其中,{001}晶面主導的六方納米片對Pb離子表現了強的選擇性吸附,而{116}晶面主導的飛碟狀納米片則對CdHg離子展現了強的選擇性吸附。DFT理論計算(1 J-M)進一步論證了α-Fe2O3納米晶具有晶面依賴的吸附性能。其中,Pb離子、Cd離子、Hg離子分別在{001}{116}{110}晶面呈現出最高的吸附能,而多面體納米顆粒的{012}{104}暴露面是Pb離子、Cd離子及Hg離子的弱吸附能晶面,呈現出與實驗結果相符的對三種重金屬離子非常弱的吸附能力,從理論層面詮釋了晶面的選擇性吸附性能。 

  該工作利用液相雷射熔蝕技術獲得的摻雜源製備出具有不同暴露晶面的α-Fe2O3納米晶,為設計合成其它具有不同暴露活性晶面的納米晶提供了新策略,也為晶面依賴的相關物化性質研究提供了技術材料的支撐。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外專創新團隊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三種Mn摻雜α-Fe2O3納米晶(各向同性的多面體納米顆粒,{116}晶面主導的飛碟狀納米片和{001}晶面主導的六方納米片)(A-C)低倍TEM照片(插圖是Mn摻雜α-Fe2O3納米晶尺寸分布)(D-F)高分辨TEM照片(插圖是低倍TEM和選區電子衍射照片)(G-I)EDX元素線性掃描;(J-M)重金屬離子PbCdα-Fe2O3(001)(116)晶面上的優化吸附結構;(N)α-Fe2O3納米晶對重金屬離子的晶面依賴選擇性吸附示意圖。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2015-05-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H2/Ar混合氣體等離子體成功製備了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NZVI/rGOs),並應用於變價態易溶性放射性元素和金屬離子的吸附與還原。
  • 智能所提出一種創新的重金屬離子選擇性檢測策略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首席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傑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的課題組針對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電化學檢測,創新性地提出了「選擇性吸附產生選擇性的電化學響應」的檢測策略。  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合肥發現重金屬離子檢測新方法
    2012年11月22日 10: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市場星報報導,重金屬離子汙染一直是環境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半導體納米晶摻雜能級及摻雜發光有效調控的新途徑
    因此,開發低溫、綠色的方法,實現半導體納米晶的深度取代摻雜而不是表面摻雜,避免「自清潔」問題,而且做到摻雜離子濃度的有效調控,尤其是異價金屬離子的取代摻雜(substitutional doping),實現納米晶的n-型(多數電子)或p-型(多數空穴)導電,是摻雜亟需解決的科學難題。
  • 稀土金屬摻雜黃色氧化鎢
    中鎢在線提供優質的黃色氧化鎢材料。 稀土元素是我國的豐產元素,易產生多電子組態,其氧化物具有多晶型、強吸附選擇性、熱穩定性好以及摻雜後光催化劑的光吸收波段移向可見光區等特點。 有研究表明,摻雜了稀土元素的WO3粉體的光催化反應效率得到了提高。
  • 合肥研究院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轉化研究中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張海民課題組在肉桂醛選擇性加氫催化轉化研究中獲進展。通過構築具有高催化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的Fe-Co合金催化劑,實現肉桂醛的高效催化轉化。
  • 納米複合材料可高敏感測水中重金屬鉛—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供圖)   中新網合肥3月20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博士後楊猛利用一種納米複合材料實現了水中微汙染物鉛Pb(II)的高靈敏、高選擇性檢測。
  • 合肥物質研究院製備出一種穩定性高、可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的材料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採用兩步溶劑熱合成法,製備了一種極高穩定性的1T相MoS2材料(1T-MoS2),其1T相在空氣中可以穩定長達一年時間,在水環境中也能維持穩定的寬間距結構,保證了離子快速傳輸,展現出高效的Cr(VI)
  • 「超級沙」可高效吸附水中重金屬離子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月2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將普通沙子塗上便宜且來源豐富的氧化石墨,使其變身為「超級沙」,能有效地除去水中的汞和染料分子,普通沙子過濾10分鐘就會飽和,而「超級沙」吸收重金屬可超過50分鐘,淨水能力提高了5倍。這種成本低廉的實用產品可廣泛應用於發展中國家,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
  •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
    合肥研究院構建高效硼摻雜氮化碳納米片光催化劑應用於固氮合成氨研究 2020-03-03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語音播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在構建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團隊|WO3/C電極對鈾(VI)贗容性去離子的研究
    第一作者:周劍通訊作者:周宏建、李家星通訊單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目前對U的去除方法有化學沉澱、膜分離、溶劑萃取、離子交換、吸附等。但上述方法還存在一些缺點,如低濃度下去除能力差、膜易汙染、殘留溶劑處理困難、能耗高、離子交換能力有限、吸附效率低等。因此,極需一種成本效益高和能源效率高的方法從放射性廢水中去除分離鈾。電容去離子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它通過電極的雙電層吸附帶電離子來實現微鹹水或廢水的淨化。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研究中獲進展 2020-03-1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納米纖維素去除水體系重金屬離子的研究進展
    納米纖維素憑藉其來源豐富、可再生、化學反應活性高、比表面積大、密 度低等優點,在水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有著光明的應用前景。然而,納米纖維素吸附材料在水體系重金屬 去除領域還存在吸附量較低,吸附選擇性、再生性、性能穩定性較差,製備成本較高等問題,這限制了其在水 體系重金屬離子去除領域的工業化應用。
  • 合肥研究院在富含氧空位的Ru/CeO2敏感材料的構築及...
    合肥研究院在富含氧空位的Ru/CeO2敏感材料的構築及增強電分析行為研究中獲進展 2020-07-1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進一步分析表明,CeO2納米立方體主要暴露的晶面為(100)面,已有研究報導CeO2(100)面表層滿覆蓋的氧離子間存在很強的相互排斥作用,能夠促進晶格氧由內向外遷移,不僅增強了氧空位的形成,調節催化活性,而且改善了氧的遷移率,提高氧化還原能力。
  • 腐殖酸吸附行為的研究
    腐殖酸對金屬離子具有交換、吸附、絡合、螯合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緩解重金屬汙染問題,使農作物具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可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腐殖酸和水鐵礦的摻雜均提高了沉積物對Cd2+的吸附能力,摻雜腐殖酸和水鐵礦後沉積物對Cd2+的分配係數分別為6.2959和2.7110,故腐殖酸的吸附效果優於水鐵礦;沉積物對Cd2+的吸附量隨著摻雜比例的增大而增加,吸附在2 h後達到平衡。
  • FeOOH晶相結構及晶相依賴的電化學分析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FeOOH晶相結構及晶相依賴的電化學分析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2020-01-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旋轉模式研究了不同晶相FeOOH納米棒的橫截面結構並闡明其晶體生長方向;結合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XAFS)技術和動力學模擬計算等手段,揭示了其在重金屬離子電化學分析過程中的優勢晶相新機制。
  • 合肥研究院揭示放射性元素U(VI)在不同環境介質
    合肥研究院揭示放射性元素U(VI)在不同環境介質的化學形態及其遷移轉化機理 2015-06-11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環境與放射化學課題組在U(VI)的化學形態分析和遷移轉化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你知道細菌對重金屬吸附和解毒機制的作用嗎?
    作者從細胞結構的角度,將整個吸附和解毒機制分三類 :(1)細胞外部沉澱機制,通過分泌胞外物質改變環境條件等使重金屬發生沉澱作用 ;(2)細胞表面吸附機制,通過各種作用將重金屬離子吸附固定在細胞表面,減少細胞內部的吸收。
  • 吉林師大《JCL》:簡易策略,大幅提升摻雜納米晶的發光效率!
    編輯推薦:作者製備的CsPbCl3納米晶中紅色Mn2+在627 nm處峰值有近單位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和近單指數衰減。穩態和時間分辨PL光譜的溫度依賴性表明,CdCl2後處理顯著降低了非輻射缺陷態,增強了Mn2+離子從宿主到離子的能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