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禾博士因虛假廣告登「315保健品處罰榜」 肖春榮難為情?

2021-01-11 騰訊網

運營商財經網吳碧慧/文

近日,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上海禾博士」)因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被處以19.5萬元罰款而登上「2020年315保健品企業處罰榜」。該榜單是由知名財經媒體運營商財經網梳理並推出,目的在於提醒廣大消費者。

涉嫌虛假違法廣告

據悉,去年12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其中就有禾博士。

據案情顯示,上海禾博士通過網站和微信商城等媒介發布保健食品「葡萄籽蘆薈軟膠囊」具有「淡斑」功能、「天然維生素E 軟膠囊」具有「祛斑美白、抗衰老」功能的廣告,宣傳多款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廣告宣傳的功能與取得行政許可的內容不符。同時,上海禾博士「氨糖軟骨素加鈣片」廣告中出現的標誌性成分的含量未能準確、清楚表明。

因違反了《廣告法》第八條第一款、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十一條第一款等規定。依據《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等規定,2019年4月,上海市徐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9.5萬元。

運營商財經網獲悉,上海禾博士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B2C業務的電子商務公司,致力於全天然高純度營養補充劑產品的開發、生產和推廣,隸屬於巨人集團旗下的電子商務中心,肖春榮為法定代表人,同時還是公司出資938.12萬元、佔股46.991%的第一大股東;史玉柱旗下的上海巨人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則是上海禾博士第二大股東,也就是說,禾博士、腦白金、黃金搭檔是「兄弟產品」。

其他產品也遭質疑

其實,禾博士的維生素B、維生素C泡騰片等產品也多次被質疑涉嫌虛假宣傳。

《健康時報》曾調查發現,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B族維生素片聲稱與其他維B有許多不同,然而,所謂的「不同之處」不僅算不上優勢,反而有誤導消費者嫌疑。禾博士宣傳「一片禾博士維B族=8斤枸杞+5根香蕉+半斤豬肝。」、「含量多」。

按照這種說法,只要吃禾博士的B族維生素片,就能代替枸杞、香蕉、豬肝來補充B族維生素,達到如其所說的「健康更簡單」。但是,B族維生素是一個「大家族」,其核心成員有維生素B1、B2和B6等,需要從多種食物中攝取。B族維生素片可作為輔助營養,但不能直接代替食物,更不可簡單劃等號,均衡膳食更為重要。

此外,B族維生素是水溶性維生素,如果一次攝入過量,可多喝水讓多餘B族維生素隨尿液排出體外。過量攝入維B雖然沒有太大健康危害,但可造成皮膚、尿液發黃,如此宣傳容易誤導消費者產生「B族維生素補得越多越好」的嫌疑。

另外,針對禾博士的維生素C泡騰片,《消費者報導》調查發現,遠不止含量偏高一個問題,還發現了一些不老實的「造假」嫌疑。維C實測含量12.4mg/片,但標示值卻為450mg/片。屬於保健品的禾博士泡騰片,維C含量卻微乎其微,這完全無沒有保健效果。

不知肖春榮是否還想學誰的模式,以「誇大」廣告帶來銷量?

(責任編輯:吳碧慧)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導的原創資訊網站。

相關焦點

  • 打擊虛假違法保健品廣告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被罰19.5萬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微信、電商等網絡平臺已經成為虛假誇大保健品廣告的「重災區」。日前,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中,有數家企業都涉及通過網絡媒介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巨人集團旗下的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也位列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巨人集團旗下「禾博士」違反《廣告法》被罰19.5萬元 「腦白金...
    中國網財經12月14日訊(記者 嚴森)昨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2019年虛假違法食品、保健食品廣告典型案件」,內容涉及食品、保健品等重點領域。其中,上海禾博士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被列入其中。該公司因違反《廣告法》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被處以罰款19.5萬元。
  • 這屆315晚會沒有保健品行業,網友:這不科學啊!
    文| 高曉鍈01 315晚會之前的猜測3月15日之前,媒體紛紛猜測保健品將是可能上315晚會榜單的行業之一,央視財經將「問題保健品」列為315投訴熱點前三名,新浪財經也將「問題保健品依舊猖獗」列為315投訴熱點的首位,有媒體稱「春晚都曝光保健品虛假宣傳了,315曝光還會遠嗎?」。
  • 虛假保健品是如何「忽悠」人的?
    10日,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廈門市2014年十大消費典型案例》,其中涉及製售假冒保健品等。章某等人開設的假冒保健食品地下生產窩點,涉案金額達500餘萬元,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處理。(3月11日《海峽導報》)不法之徒以「免費試用、健康講座、免費體檢」等名義,誇大保健品功效,甚至以保健品代替藥品進行虛假廣告宣傳,讓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保健品,上當受騙。他們的伎倆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以產品體驗為誘餌。通過現場講課、放錄像等方式,讓他們免費體驗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再進行銷售;二是以講座或體檢為幌子。講座一般都是前階段「洗腦」,後階段賣「藥」; 三是以虛假宣傳為手段。
  • 好視力眼貼涉嫌虛假宣傳 保健品變身醫療器械
    好視力眼貼涉嫌虛假宣傳 保健品變身醫療器械   好視力眼貼的「三宗罪」  提要:李先生在中國新聞周刊的微博留言表示稱,當時為了給學習緊張的孩子緩解一下眼疲勞,也購買了該產品,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 這些保健品被曝虛假宣傳、傳銷和無證經營
    具體來看:  一、河北定州市查處定州市吉康醫療器械經銷處發布虛假廣告及非法經營醫療器械案。  基本案情: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有多名老人正在體驗溫熱理療儀,並有「老師」介紹產品。同時店內張貼多張溫熱理療儀、健康淨水器的宣傳牌、宣傳畫。
  • 又一直銷巨頭出事:涉虛假宣傳被處罰
    如今,因涉及虛假宣傳,南京中脈科技被列入違法失信名單,而在此之前,南京中脈已經因虛假宣傳、違法直銷等問題多次被行政處罰。  涉及虛假宣傳  南京中脈被列違法失信名單  近期,直銷巨頭中脈科技被南京市浦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 媒體輿情或將成為保健品直銷市場監管風向標
    近段時間,保健品直銷市場暴露出虛假宣傳、涉嫌傳銷、違法廣告等一系列問題,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媒體報導成監管部門風向標  保健品市場之亂並不是一個新問題。2017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的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司和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均為保健品生產企業。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的虛假廣告名錄顯示,82款產品中就有25款為保健品。
  • 江蘇-常熟~別再為保健品虛假宣傳交「智商稅」了!
    你以為的養生保溫杯裡泡枸杞綠色食品清腸胃保健藥品用一用美容養顏抗衰老感冒癌症都能好廣告宣傳的養生有多少人被虛假宣傳的保健品榨乾了錢包?有會銷的feel了~現場發現一份PPT寫有「抑制有害菌,保持有益菌佔主導地位」「防治心血管疾病」「血栓剋星 防腦梗防心梗」等字眼PPT中均用紅色字體標註該字眼為執法人員調查省了不少力喜慶的背後竟是故意遮擋蘇州食藥監局理性購買保健品的公告牌。。。
  • 保健品起名「掛靠」清華
    本報訊(記者王晟)因公司銷售的脂蛋白保健品名含清華二字,清華大學將北京水木博眾科技發展中心、洛陽清華博眾生物公司訴至法庭,要求對方停止侵權並賠禮道歉。昨天,市一中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清華大學代理人控訴稱,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原告的商標已經成為馳名商標。
  • 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謹防保健品騙局,保健品市場亂象函待解決
    在經濟和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養生保健意識逐漸增強,促進了保健品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時圍繞著保健品產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涉及種類多,影響範圍廣,所以保健品市場亟待管理和規範。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相比父輩目前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再在加上繁忙的工作,很多子女缺少時間去陪伴老人,導致老年人生活中感到孤單空虛寂寞,於是各類保健品騙子乘虛而入。目前保健品市場套路太多了!一些保健食品生產廠家和營銷者, 利用消費者對藥品和食品區分上的誤區,利用一些消費者迫切心理需求,對產品進行虛假的效果宣傳,最終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 保健品之惑
    銷售保健品可獲得比成本高4到5倍的利潤,因此做保健的人比較多,再加上行業間存在惡性競爭,為了多銷售,他們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給老年人發各種禮品,吸引購買。而保健品營銷會議一般挑在小區,這裡老年人多,全是目標客戶。銷售員每天早上拉老人來店中測血壓,用很和善的語氣和老人談。整個過程中,會不斷跟老人聊天,聊天是為了「篩選客戶」。
  • 30+女性日常必備保健品,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律師表示,軟廣代寫者不得為未使用過的商品或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若發布虛假廣告危及消費者生命健康,應承擔連帶責任。01 誰在炒作保健品?《2019年度保健品行業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顯示,90後已逐漸成為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市場佔比高達48.97%。
  • 方舟子打假著名保健品 常見保健品幾乎一網打盡
    方舟子打假著名保健品 常見保健品幾乎一網打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1日 03:54 來源:           [內容速覽]學生物醫學出身的方舟子「用科學說話」,指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種常見虛假保健品的真相,並指出消費者不要輕信虛假浮誇的宣傳。
  • ——浙江杭州臨安查處一起保健品虛假...
    該公司每天上午組織4場體驗和宣傳,平均每場體驗人數為100人,為體驗人群講解其銷售的高電位治療機的功效以及介紹公司銷售的相關食品、保健品。該公司通過視頻及宣講等方式宣稱其「西伯利亞白樺茸」產品治療癌症、糖尿病、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通過消費者的現身說法的方式來證明該產品具有治療疾病的功能。執法人員認為,該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
  • 代表建言保健品監管:標示別誤導消費者 提高違法成本
    建議一:明確標示不誤導消費者今年兩會期間,來自遼寧代表團的趙明枝代表提交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品市場、剷除保健品行業亂象的建議》。他說,應要求保健品內外包裝和說明書以及所有廣告和宣傳資料的顯著位置註明「保健品不能替代藥品,請在正規醫院醫師指導下就醫」之類的字樣。
  • 玫琳凱合法直銷的「面具」背後:保健品「包治百病」
    保健品市場亂象,是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去年底,總部位於天津,擁有合法直銷牌照的權健公司,因為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被有關部門查處。今年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委宣布,在全國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將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虛假廣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等擾亂市場秩序、欺詐消費者等各類違法行為。但就在這嚴打期盼,莆田的鄭先生告訴記者,他發現,一家全國知名直銷商「玫琳凱」,有些經銷人員涉嫌虛假宣傳,把一些玫琳凱的產品,包裝成了神乎其神、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這是真的嗎?
  • 測評數據告訴你,這八種保健品不能隨便吃
    當然也有不想運動的小夥伴,想著靠各種保健品來「強身健體」。 那麼,保健品真的能夠提高免疫力嗎?選購保健品要注意些什麼?消道長這就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測評數據,帶大家正確認識、理性選購各類保健品產品。 一個正經的前言 1.保健品不是藥。
  • 螺旋藻保健品被揭嚴重鉛超標 營養就等於普通野菜
    經過保健品企業十餘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廣,螺旋藻在國內已成為擁有眾多忠實消費者的一類保健品。很多消費者大呼,「我已經吃了好幾年」。  昨天,本報記者就螺旋藻的保健價值究竟幾何進行調查,結果令人更為吃驚——即便沒有重金屬超標,保健品公司所宣揚的螺旋藻眾多功效其實並無可靠科學依據支持。
  • 8旬大學教授300萬買保健品還不夠,欲賣房再買 稱:可以調理身體
    導讀:8旬大學教授花300萬買保健品還不夠,欲賣房再買 稱:可以改善身體畫面中的湯老伯今年已經年過八旬了,曾經是某大學的大學教授。但是就在前一段時間,湯老伯給自己的兒子打電話,說要把房子賣了。兒子就問遇到什麼問題要賣房子,湯老伯就說自己買保健品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