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奇葩昆蟲鑑賞:美洲長翅露螽

2020-12-04 玩蟲聖手

★螽斯體態飄逸,舉止優雅,大有名士之風。

★美洲長翅露螽Oblong-winged Katydid(Amblycorypha oblongifolia)屬於螽斯科(tettigoniidae),露螽亞科(Phaneropterinae),圓頭樹螽屬(Amblycorypha)。體長42~52mm。廣泛分布於美國東部,加南大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

★美洲長翅露螽顏色豐富,有粉色、橘色、茶色、棕色和黃色等,但絕大多數還是綠色。起初科學家認為美洲長翅露螽體色是隨季節變化的(Joseph Hancock 1916),但後來科學家研究證明這些體色是可遺傳的(Crew 2013)。

★一年一代,卵產於土中越冬,成蟲在7~8月發生,壽命約4~6個月。寄主為一枝黃花,棲息地為落葉林、灌木和高大雜草的林下,多在潮溼的地方。

★與其他螽斯一樣,雄性美洲長翅露螽可以摩擦前翅,通過鼓膜發出「滋滋」的鳴聲來求偶,感覺到雌蟲的動靜後主動靠近雌蟲。

★近似種是美洲圓翅露螽Rattler Round-winged Katydid (Amblycorypha rotundifolia),在翅和鳴聲上有細微差別。

★圖片中各種顏色都是本色(不是染的),一起來欣賞一下:

☆昆蟲趣味科普,探索奇幻世界。喜歡請點讚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龍頭螽斯
    龍頭螽斯體長最大可達80mm以上,胸背部六組棘刺,體態威武霸氣;頭部巨大,而顯得眼睛很小,又有一絲反差萌,是寵物昆蟲中的奇葩和極品。識別特徵:面部光滑無褶皺;額刺不尖銳,向後微曲;中足腿節背部側面無刺,膝前具一刺;翅長於腹部;產卵器短於體長。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惡魔螽斯
    ★惡魔螽斯,Greater Arid-land Katydids;The Giant Texas Katydid;(Neobarrettia spinosa),國外綽號「Red-eyed Devil(紅眼惡魔)」,是一種大型捕食性螽斯,屬於螽斯科(tettigoniidae),Neobarrettia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華麗金螳
    華麗金螳Metallyticus splendidus,國外叫「彩虹樹皮螳螂Iridescent bark mantis」,屬於螳螂目Mantodea,金螳科Metallycidae,金螳屬Metallyticus,是一種小型樹棲螳螂,分布於東南亞溫帶和熱帶森林地區,擁有華麗又耀眼的金屬色澤,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鬥牛犬螽斯
    交配成功後雌蟲會將產卵器插入鳳梨科植物基部的土壤中(或在鳳梨科植物基部葉片之間)產卵,每隻雌蟲產卵可達300餘枚,卵長10mm。整個生命周期為1年左右。鬥牛犬螽斯主要是在夜間活動,舉止十分謹慎。平時頭部和身體緊貼著植物,體態模擬葉片,還會抖動身體或抖動葉片來模擬被風吹過的葉片,使捕食者認為它真的是一片葉片。雖然有飛行的能力,但基本不會使用這項技能。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大王虎甲
    在沙質土壤中挖掘出長達50cm洞穴,埋伏在其中伺機捕獵路過洞口的昆蟲。性二型性:雄性頭部碩大,下顎發達,用於固定住雌性的寬頸進行交配(雌性前胸下部正好有凹槽,可以和雄性的下顎耦合),同時能夠防禦其他雄性插足。而雌性體型較小,頭胸部和口器均不發達。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截斷螽斯
    但2001年在德克薩斯州中部突然爆發,將大片橡樹林毀滅殆盡,科學家才注意到這種危害潛力巨大的昆蟲。奇怪的是,截斷螽斯大規模爆發時的體色為紅色,而散居的個體大多為綠色。它們墨西哥的親戚Pterophylla beltrani也有這種現象。似乎東亞飛蝗也有兩種體色,綠色的居留型和褐色的遷飛型。這些昆蟲集群和變色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百思不得其解,知道的朋友給個答案吧!
  • 國外奇葩昆蟲鑑賞:鬼王螽斯
    ★鬼王螽斯一種雜食性昆蟲,主要以樹葉和花朵為食,有時也會用多刺的前足來捕捉獵物,例如其他昆蟲和小型爬行動物。事實上只有前足的刺起到捕食作用,而其他部位的尖刺都是防禦性質,在物理上防禦潛在的捕食者,例如鳥和蜥蜴。
  • 美洲大蠊——神奇的昆蟲
  • 【蟲趣點滴】地獄中的精靈,脈翅目的怪咖
    脈翅目(Neuroptera)是大家熟知的一類昆蟲,它們都被以「蛉」為稱呼。顧名思義,這是一類成蟲具兩對複雜翅脈的翅的昆蟲,那麼大家對他們成體的直觀印象很自然就是一類飛蟲。意草蛉Italochrysa sp.
  • 我們身邊的昆蟲 | 跳躍高手-廣翅蠟蟬
    將近指甲蓋大的柿廣翅蠟蟬然而,有意思的是,廣翅蠟蟬的若蟲(或者說是幼蟲)和成蟲長得完全不一樣——昆蟲學上稱之為變態,廣翅蠟蟬屬於不完全變態。這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它們原來不是小花,而是昆蟲,你一定會大吃一驚!
  • 清代蔣溥的昆蟲繪畫:《秋叢佳趣圖》冊賞析
    在這樣一個昆蟲學專業的公眾號裡寫一篇古代繪畫的文章顯得格格不入,不過作為一位喜愛昆蟲的業餘人士,我一直在努力將自己研究的中國古代書畫和昆蟲的世界聯繫在一起,希望可以將古人描繪的昆蟲圖像呈現給大家,為今天的人們提供一些古人觀察昆蟲的歷史線索。
  • 【昆蟲的故事】廣翅蠟蟬
    不仔細觀察,大概就會把ta當成是棉花柳絮什麼的,定不會認為ta是小昆蟲。但當你把手慢慢靠近ta,發現ta會隨你而動。ta就是今天的主角——廣翅蠟蟬。羽化進行時蛻皮、長大:吃了食物便要長大,昆蟲長大不太像人一樣是漸進的,而是類似階躍。在ta們蛻皮的時候,外骨骼較軟才能擴展身軀、長大。
  • 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現身青城山 翅展達21.6釐米創吉尼斯紀錄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羅向明)金氏世界紀錄首次出現了中國昆蟲的身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個體,被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    2015年7月,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四川青城山發現一種看起來像著長牙的巨型蜻蜓的怪蟲,經鑑定是一種叫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對標本測量後發現,最大個體翅展達21.6釐米。這個發現很快引起國際廣泛關注,因為過去公認生存於現代的最大水棲昆蟲,產於中南美洲的一種叫「直升機豆娘」的蜻蜓,其兩翼張開時有記錄的最大寬度為19.10釐米。而此次發現的最大的越中巨齒蛉翅展比前者寬近2釐米。
  • 不是所有的小強都叫「美洲大蠊」
    平常我們所說的蟑螂其實包含了很多品類,它們都是蜚蠊科昆蟲的一種,但是美洲大蠊獨樹一幟!首先,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體積最大的!它們的成蟲體長29~40毫米,紅褐色,翅長於腹部末端,觸角很長,前胸背板中間有較大的蝶形褐色斑紋,斑紋的後緣有完整的黃色帶紋。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總結了歷代本草學記載,並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後,對蜚蠊是這樣描述的:「身似蠶蛾,腹背俱赤,兩翅能飛。另外,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唯一能夠用藥的昆蟲,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舟山口岸首次截獲雙鉤異翅長蠹 系檢疫性有害生物
    近日,浙江舟山檢驗檢疫局在舟山金塘大浦口貨櫃碼頭對來自加納的進境貨櫃檢疫查驗時,截獲一種鞘翅目昆蟲,經該局實驗室鑑定及浙江檢驗檢疫局覆核,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雙鉤異翅長蠹雙鉤異翅長蠹學名: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屬於鞘翅目長蠹科異翅長蠹屬昆蟲,原產於東南亞,國外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南亞、非洲、北美、拉丁美洲等地區,為我國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該害蟲既可危害活立木,又可危害多種木材、竹材、藤材及其製品。
  • 上海現美洲綠翅鴨 在中國鮮有記錄屬於迷鳥百科介紹
    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站24日披露,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發現了美洲綠翅鴨(Anas carolinensis),為上海鳥類新記錄。  據上海市野保站介紹, 美洲綠翅鴨棲息於淺水湖泊,溼地,池塘和蜿蜒的河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幼蟲的兩棲類動物,溼地植物種子和池塘雜草為食。
  • 美洲大蠊生存力強,斷頭也能活
    據國外媒體報導,蟑螂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在英國大英地質博物館收藏有一塊昆蟲琥珀化石,裡面的昆蟲就是美洲大蠊,經14C測定,這塊化石已經有三億八千萬年的歷史,證明美洲大蠊在3.8億年前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它比恐龍出現還早,而恐龍早已滅絕,美洲大蠊還活躍在地球上,並且漫長的歲月也沒有改變它的形態和結構,這種情況在生物進化史上十分罕見。億萬年來它的外貌並沒什麼大的變化,但生命力和適應力卻越來越頑強,一直繁衍到今天,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 美洲大蠊—神奇的昆蟲
    它是曼妙的「香娘子」,身著赤衣,有狀如美女的「髻」,在四川一些地方被奉為「灶神」,這種昆蟲就是蟑螂。
  • 昆蟲飛行有奇招--中國數字科技館
    那時的飛蟲,體形比較笨重,像蜻蜒那麼大,身上長著兩對翅膀,飛行時雙翅拍動很慢,但也許還能像蜻蜓那樣,張開翅膀在空中滑翔。  我們知道,鳥類、蝙蝠的雙翼是由前肢進化而成的。鳥類或蝙蝠的翅翼是從背部生長出來的外皮組織,翅翼中有甲殼質的翅脈,其中可以找到氣管、血管和神經。
  • 動森裡奇奇怪怪、價格很貴的昆蟲在自然界長什麼樣?
    不過今天想說的是這裡面的昆蟲。你們知道動森裡那些奇奇怪怪的、價格很貴的昆蟲在自然界長啥樣嗎?既然是日本的遊戲,我就花了一點時間查了一下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出的《MOVE圖鑑:昆蟲》,這個書有中文版。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如果有喜歡昆蟲的,這本書強烈推薦。首先,我們來看看價格高達12000鈴錢的長頸鹿鋸鍬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