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拉電阻引發的「血案」?樹莓派 4 的設計是怎麼翻車的?

2020-11-24 電子工程專輯


新出的樹莓派4出了個看起來有些坑的「BUG」,這使得它不能兼容自帶e-mark電子標記的USB Type-C線,比如蘋果Mac的充電線。



兩周前,樹莓派 Raspberry Pi  發布了最新的產品 Raspberry Pi 4 Model B,提供了一個 USB-C 供電埠。當時大家還在驚喜於該產品「飛躍式」的配置升級。

可惜的是,現在它被發現USB-C口和很多Type-C線不兼容。

樹莓派4 是Raspberry Pi 第一款支持 USB-C 的設備。

我們從樹莓派官方發布的電路板原理圖可以看到,樹莓派4的電源設計出了問題。(https://www.raspberrypi.org/documentation/hardware/raspberrypi/schematics/rpi_SCH_4b_4p0_reduced.pdf)

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樹莓派4 USB Type-C接口上的共用cc下拉電阻。看看下面的原理圖。



截取自Raspberry Pi 4 Model B原理圖



樹莓派4 CC電阻位置


對於大多數線纜/充電器而言,也就是不帶Emark晶片的USB-C,這不是問題,因為這類USB-C線僅用通過電纜連接的一條CC引腳,因此將正確地檢測到樹莓派並接收電力。

問題在於帶有兩個CC連接的Emark線纜。要理解這一點,請查看Type C規範文檔。(https://www.usb.org/document-library/usb-type-ctm-cable-and-connector-specification-revision-14-march-29-2019)



摘自Type-C規範


根據規範,源設備在檢測到連接的接收設備之前不會在連接器上提供電源。這是通過將Rd電阻(5.1K歐姆)接地來實現的。有源電纜還使用另一個值或電阻器Ra(800歐姆 -  1200歐姆)發出信號。Type-C規範有一個表,用於根據CC線的狀態查找連接了什麼。



摘自Type-C規範


在正確的操作中,充電器將檢測Rd電阻(Or Rd Ra cobination)並打開電源。但當使用在兩端呈現Ra的有源電纜時會出現問題。在源極側,一個CC引腳將連接到電纜中的Ra電阻,另一個CC引腳連接到樹莓派的CC線。樹莓派將兩條線連接在一起,因此呈現了電纜樹莓派端的Ra和Rd下拉的組合。假設Ra的平均值計算所呈現的電阻仍然給出在Ra範圍內的值。(同樣注意,當電纜電子設備汲取功率時,允許Ra電阻低於800,因此低於800的電阻也可能被檢測為Ra)。


將兩個Ra值呈現給源端,會導致樹莓派 4 被認為是「音頻適配器附件」。

也就是說電源端將被誤認為是一個模擬音頻接口,從而拒絕為樹莓派供電。



樹莓派4 連帶Emark 晶片的線纜時

樹莓派4 連不帶Emark 晶片線纜時

概括

簡單來說,樹莓派4 的設計錯誤,即,USB-C 埠上的兩個"CC" 本應該都有自己的 5.1K 電阻,結果 樹莓派4 的電路設計允許它們共享一個5.1K 電阻,這一設計破壞了樹莓派4與許多 USB-C 充電器的兼容性。

Raspberry Pi 聯合創始人 Eben Upton 表示,會在未來版本修正這一設計。眼下比較簡單的解決方法是,購買不帶e-mark電子標記的線纜或充電器。




↓↓ 點擊圖片參與活動 ↓↓


------------------------

與工程師一起改變世

相關焦點

  •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經常提到也是經常用到的電阻。在每個系統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下拉電阻旁邊為何經常會串一個電阻?另外,當要求這個節點為高電平時,這個節點和地之間的阻抗一般非常大,如100K歐的阻抗,當上拉一個10K歐的電阻,這個點分得的電壓為100K歐/(100K+10K)*5V=4.5V,這樣也可以拉到高電平。而當要求這個節點為低電平時,只要把它和地連接就可以了,電源和地之間有一個10K偶的電阻,這樣就不會短路了。
  • 基於樹莓派的多串口多總線伺服器設計
    本設計採用的串口伺服器的核心設備——樹莓派,是一款體積小、價格便宜但功能非常強大的平臺,可通過多種通信方式接入網際網路,支持多種完整網絡協議,結合USB—hub及USB/串口轉換器使用,可保證串口伺服器使用方便,並實現實時、準確、長時間穩定的數據傳輸。1 總體設計根據當今工業現場數據傳輸需求,應具備的技術指標和設置參數如下。
  • 二代龍芯派 VS 樹莓派 3B+:性能孰勝一籌?
    轉HDMI晶片如果僅僅滿足於開箱曬圖,然後問一句「你怎麼看」,那和某些自媒體有什麼區別?恰好,樹莓派3的處理器是採用了4個A53核心的ARM處理器,因此我們決定將樹莓派和2K1000的性能做一個詳盡的對比。我們採用的測試的方案用phoronix test suite作為基準程序,對比樹莓派3B+和二代龍芯派的性能。之前,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測試了龍芯3A3000的性能。
  • 終於有人講清楚了樹莓派是什麼
    樹莓派是尺寸僅有信用卡大小的一個小型電腦,您可以將樹莓派連接電視、顯示器、鍵盤滑鼠等設備使用。 樹莓派能替代日常桌面計算機的多種用途,包括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媒體中心甚至是遊戲。並且樹莓派還可以播放高至1080p的高清視頻。 我們希望將樹莓派推廣給全世界的青少年電腦愛好者,用於培養電腦程式設計的興趣和能力。
  • 什麼是樹莓派(Raspberry Pi)
    你知道樹莓派(Raspberry Pi)嗎?它可不是一款餐後甜點,而是一個只有信用卡大小的計算機,更準確的說它是一款單板計算機。樹莓派由註冊於英國的慈善組織「Raspberry Pi 基金會」開發和維護,其設計初衷是用來教孩子們學習程序設計的低成本計算機。而現在它已經可以用來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 樹莓派4來襲,來看看Pi 4B的幾個亮點!
    在物聯網遍地開花、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炙手可熱的大環境下,行業玩家翹首期盼已久的樹莓派4終於閃亮登場。 除了處理器性能的提升之外(據說3倍的提升),最大的亮點我認為是RAM的性能提升,速度從原來的DDR2提升到DDR4(雖然是LP版本的),更重要的是提供了2GB(45美元)、4GB(55美元)的版本。這兩個版本使得切入到Android的生態成了可能,積累了十多年的海量的Android應用程式從此可以運行在樹莓派上了。
  • 「樹莓派」的故事:一款35美元的計算機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BBC的報導引發了大量的公眾關注,騎虎難下的他們從此開始了一段堂吉訶德式的努力。儘管遇到了種種複雜挑戰,但Upton和他的樹莓派基金會團隊最終還是克服了困難,讓這種信用卡大小的單板計算機成為全球第三大暢銷的計算機。在被問到樹莓派能成功的原因時,Upton說,也許正是無知者無畏讓我們做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 帶你理解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百度一下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一堆一堆的解釋就出來了,不過,好像沒有一個解釋的通熟易懂的,可能是寫解釋的人水平太高了,說的話小編也聽不懂。
  • 上拉、下拉電阻的使用
    上、下拉電阻一、定義1、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嵌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型和計算
    管腳上拉下拉電阻設計出發點有兩個: 一個是在正常工作或單一故障狀態下,管腳均不應出現不定狀態,如接頭脫落後導致的管腳懸空; 二是從功耗的角度考慮,就是在長時間的管腳等待狀態下,管腳埠的電阻上不應消耗太多電流
  • 什麼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一般在數字電路中最為常見,在模擬電子電路中有時也會見到,很多初學電子的朋友看到它們很困惑,下面我與朋友們分享一下什麼是上拉電阻和什麼是下拉電阻,並聊聊它們在電子電路中的作用。上拉電阻下面我先說說最為常見的上拉電阻,我們所說的上拉電阻其實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拉到高電平,有時這個電阻也能起到一個限流作用。比如我們常見的單片電路中,我記得在以51為內核的單片機中有一組P0口,在使用這組P0口時它的外面就需要加一排10K的電阻,我們就稱為這些電阻叫上拉電阻。
  • 怎樣在樹莓派上輕鬆實現深度學習目標檢測?
    翻譯 | 小哥哥  狒狒      校對 | 老趙     整理 | 凡江這個現實世界造成了很多挑戰,比如數據有限、只有微型的計算機硬體(像手機、樹莓派)所造成的無法運行複雜深度學習模型等。這篇文章演示了如何使用樹莓派來進行目標檢測。就像路上行駛的汽車,冰箱裡的橘子,文件上的籤名和太空中的特斯拉。
  • Arduino與樹莓派 哪款開發板更適合你
    Arduino和樹莓派(Raspberry Pi)都是電子創意設計的常用開發工具,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和特點呢?今天Z博士就跟大家分享一下Arduino和樹莓派的比較。Arduino是一款基於微控制器(單片機)的電子開發板,它可以運行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應用程式。
  • 單片機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詳解
    是不是經常聽別人講,加個上拉電阻試試看,加個下拉電阻試試看,是不是還在疑惑上下拉電阻是什麼,該怎麼用,什麼時候用,有什麼用途?
  • 3D 列印的樹莓派蜘蛛機器人
    這個四足蜘蛛機器人以樹莓派作為「大腦」,身軀和四肢由 3D 列印。無需定製電路板,初學者即可完成組裝。不僅如此,教程還包含一段將近一個小時的組裝視頻。這對於想了解樹莓派、Python 編程的朋友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上手項目。
  • 電路設計:上/下拉電阻、串聯匹配/0Ω電阻、磁珠、電感應用
    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二、拉電阻作用:1、一般作單鍵觸發使用時,如果IC本身沒有內接電阻
  • 劉堅強電子學《電子元器件電路基礎》1-7 下拉電阻電路
    下拉電阻電路概述我們知道,在數字電路中,只有兩種狀態,要麼是高電平1,要麼是低電平0。在通電初期,這些輸出狀態都是不確定的,為了使電路確定狀態,必須使用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使一個原來不確定電平變高的叫上拉電阻,否則就是下拉電阻。
  • 深入講解三極體和MOS管加下拉電阻的作用,下次設計電路注意了
    二、三極體與MOS管加下拉電阻作用1、對於三極體三極體屬於電流型驅動元器件,因此一般在基極都會串一個限流電阻,一般小於10K,比較典型值有3.3K、4.7K、5.1K、6.8K等,但是在基極為什麼會下拉一個電阻呢?
  • 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
    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對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驅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是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  2.下級電路的驅動需求。
  •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 拉電流、灌電流 / 扇出係數知識
    (三)對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 驅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是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2. 下級電路的驅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