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型和計算

2020-11-24 電子工程專輯

常見各類技術資料上,有些技術規範寫道「無用的管腳不允許懸空狀態,必須接上拉或下拉電阻以提供確定的工作狀態」。


這個提法基本是對的,但也不全對。下面詳細加以說明。


管腳上拉下拉電阻設計出發點有兩個:


一個是在正常工作或單一故障狀態下,管腳均不應出現不定狀態,如接頭脫落後導致的管腳懸空;


二是從功耗的角度考慮,就是在長時間的管腳等待狀態下,管腳埠的電阻上不應消耗太多電流,尤其是對電池供電設備。

 

從抗擾的角度,信號埠優選上拉電阻。上拉電阻時,在待機狀態下,源端輸入常為高阻態,如果沒有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輸入導線呈現天線效應,一旦管腳受到輻射幹擾,管腳輸入狀態極容易被感應發生變化。所以,這個電阻是肯定要加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加上拉還是下拉。


如果加了下拉,在平常狀態下,輸入表現為低電平,但輻射幹擾進來後,會通過下拉電阻瀉放到地,就會發生從Low—High的一個跳變,產生誤觸發。相當於一個乞丐,你給了他10萬元,他的生活方式就會從窮人到富人發生一個改變。


但如果加了上拉電阻,在平常狀態下,輸入表現為高電平,輻射幹擾進來後,如果低也沒關係,上拉電阻會將輸入端鉗位在高電平,如果輻射幹擾強,超過了Vcc的電平,導線上的高電平幹擾會通過上拉電阻瀉放到Vcc上去,無論怎樣幹擾,都只會發生High—Higher的變化,不會產生誤觸發。相當於人家本來是一個富豪,你給了他10萬元,他的生活方式不會發生任何的改變。


圖1和圖2是幹擾狀態下的電平示意圖。圖2中的低電平由VL變為VL+ΔV時,產生了從低電平到高電平的跳變,有可能使後級電路誤動作的風險。


下一個問題就是,確定了用上拉電阻後,是不是上拉電阻就可以隨便選了呢?答案當然是「no」。(如圖3)

 


在前極輸出高電平時,Vout輸出電流,U為高電平。有兩種情況:

 

A、當I0 >= I1 + I2


這種情況下,RL1和RL2兩個負載不會通過R取電流,因此對R阻值大小要求不高,通常4.7 KΩ<R<20 KΩ即可。此時R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信號可靠性,當Vout連線鬆動或脫落時,抑制電路產生鞭狀天線效應吸收幹擾。


B、當 I0 < I1 + I2

I0 +I= I1 + I2

U=VCC-IR

U>=VHmin


由以上三式計算得出,R<=(VCC- VHmin)/I


其中,I0、I1、I2都是可以從datasheet查到的,I就可以求出來,VHmin也是可以查到的。

 

當前極Vout輸出低電平時,各管腳均為灌電流,則:

    I』= I1』 + I2』 +I0』

    U』 =VCC-I』 R

    U』 <=VLmax

以上三式可以得出:R>=(VCC- VLmax)/I』

 

由以上二式計算出R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從中取一個較靠近中間狀態的值即可。注意,如果負載的個數大小不定的話,要按照最壞的情況計算,上限值要按負載最多的時候計算,下限值要按負載最少的計算。

 

另一種選擇方式是基於功耗的考慮。根據電路實際應用時,輸出信號狀態的頻率或時間比選擇。若信號Vout長期處於低電平,宜選擇下拉電阻;若長期處於高電平,宜選擇上拉電阻。為的是靜態電流小。

   

「設計永遠是妥協與權衡的藝術」,至於最終選擇那種方案,設計師的技術決策還是很重要的。電路設計的魅力也就在於此。


推薦閱讀:


▼ 點擊閱讀原文,查找10萬+下載資料

相關焦點

  •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經常提到也是經常用到的電阻。在每個系統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在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電路中,經常有的疑問是:上拉電阻為何能上拉?下拉電阻為何能下拉?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其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主要功能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提供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的作用和區別
    2者共同的作用是:避免電壓的「懸浮」,造成電路的不穩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3015.htm一、上拉電阻
  • 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的分析
    在數字電路的應用中,時常會聽到上拉電阻、下拉電阻,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起著穩定電路工作狀態的作用。1.下拉電阻電路如圖是下拉電阻電路,這是數字電路中的反向器,輸入端Ui通過下拉電阻R1接地,這樣在沒有高電平輸入時,可以使輸入端穩定地處於低電平狀態,防止了可能出現的高電平幹擾,使反向器誤動作。
  • 什麼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一般在數字電路中最為常見,在模擬電子電路中有時也會見到,很多初學電子的朋友看到它們很困惑,下面我與朋友們分享一下什麼是上拉電阻和什麼是下拉電阻,並聊聊它們在電子電路中的作用。上拉電阻下面我先說說最為常見的上拉電阻,我們所說的上拉電阻其實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拉到高電平,有時這個電阻也能起到一個限流作用。比如我們常見的單片電路中,我記得在以51為內核的單片機中有一組P0口,在使用這組P0口時它的外面就需要加一排10K的電阻,我們就稱為這些電阻叫上拉電阻。
  • 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
    文章內容為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對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驅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是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  2.下級電路的驅動需求。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定義、作用、應用案例及阻值選擇
    下拉同理  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  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  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下拉電阻的使用
    「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帶你理解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百度一下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一堆一堆的解釋就出來了,不過,好像沒有一個解釋的通熟易懂的,可能是寫解釋的人水平太高了,說的話小編也聽不懂。
  • AVR單片機IO口結構和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
    為搞清IO結構,首先看看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電阻是用來解決總線驅動能力不足時提供電流的。一般說法是拉電流,下拉電阻是用來吸收電流。  1、在用TTL電路驅動CMOS電路時,若TTL的高電平低於CMOS要求的高電平的門限值(1,TTL電平: 輸出高電平>2.4V,輸出低電平<0.4V。在室溫下,一般輸出高電平是3.5V,輸出低電平 是0.2V。
  •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 拉電流、灌電流 / 扇出係數知識
    (二)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玩轉單片機 發表於 2021-01-02 17:01:00   上拉(Pull Up )或下拉(Pull Down)電阻(兩者統稱為「拉電阻」)最基本的作用是:將狀態不確定的信號線通過一個電阻將其箝位至高電平
  • 單片機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詳解
    是不是經常聽別人講,加個上拉電阻試試看,加個下拉電阻試試看,是不是還在疑惑上下拉電阻是什麼,該怎麼用,什麼時候用,有什麼用途?
  • avrI/O 埠操作和上拉電阻
    前面的回覆有說過上拉電阻實際上是集電極輸出的負載電阻,而一般三極體是控制集電極電流,基極電流確定,集電極電流也就確定,而為了把電流轉化成電壓,所以有了上拉電阻,計算方式是Vo=Vcc-Ic*R(R就是上拉電阻)....
  • 上拉電阻的阻值選擇
    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   上拉是對器件輸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強弱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供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一鍵解讀上拉電阻計算原理
    相信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的取值在一段時間內都是新手們較為疑惑的問題之一。與上拉電阻阻值有關的資料在網絡上雖然有不少,但大多很少對其中的技巧及原理進行分析,而只是給出簡單的計算過程。這樣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幫助,但在遭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時便會影響設計。
  •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打開APP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電工天下 發表於 2020-04-05 16:56:00   1、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
  • I2C原理和上拉下拉電阻的介紹
    小胡講觸控技術TP丨觸控丨顯示關注目 錄 1、I2C總線的概念 2、I2C總線的特點 3、總線的基本操作 4、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介紹發送器和接收器外器件在執行數據傳輸時也可以被看作是主機或從機。主機是初始化總線的數據傳輸並產生允許傳輸的時鐘信號的器件,此時任何被尋址的器件都被認為是從機.主機和從機:總線上可以有一個或多個主機,總線運行由主機控制。
  • 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和經驗總結
    上拉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對電流起到限流作用,在一些設計當中經常會用到上拉與下拉電阻,但電源的設計者們往往對這兩種電阻了解的不多,正因如此,在電路出現因為上拉與下拉電阻而導致的問題時
  • 上拉電阻原理
    1.上拉電阻原理--簡介  上拉電阻,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上拉電阻一般是一端接電源,一端接晶片管腳的電路中的電阻,下拉電阻一般是指一端接晶片管腳一端接地的電阻。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
  • 【E問E答】上拉、下拉電阻的一般作用?
    1、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 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