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和經驗總結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上拉電阻在電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對電流起到限流作用,在一些設計當中經常會用到上拉與下拉電阻,但電源的設計者們往往對這兩種電阻了解的不多,正因如此,在電路出現因為上拉與下拉電阻而導致的問題時,設計者們卻會找不到相應的解決方法。在本篇文章當中,小編將為大家分享關於上拉電阻的一些基礎知識與經驗,希望能為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1916.htm

  上拉電阻經驗總結

  1、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

  2、OC門電路必須加上拉電阻,才能使用。

  3、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

  4、在COMS晶片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洩荷通路。

  5、晶片的管腳加上拉電阻來提高輸出電平,從而提高晶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增強抗幹擾能力。

  6、提高總線的抗電磁幹擾能力。管腳懸空就比較容易接受外界的電磁幹擾。

  7、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幹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幹擾。

  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

  從灌電流的能力與節約能源的考慮出發,應具備電阻大,電流小的特點。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

  在10K到1K之間,適用於以上三點。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對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驅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是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

  2、下級電路的驅動需求。同樣以上拉電阻為例,當輸出高電平時,開關管斷開,上拉電阻應適當選擇以能夠向下級電路提供足夠的電流。

  3、高低電平的設定。不同電路的高低電平的門檻電平會有不同,電阻應適當設定以確保能輸出正確的電平。以上拉電阻為例,當輸出低電平時,開關管導通,上拉電阻和開關管導通電阻分壓值應確保在零電平門檻之下。

  4、頻率特性。以上拉電阻為例,上拉電阻和開關管漏源級之間的電容和下級電路之間的輸入電容會形成RC延遲,電阻越大,延遲越大。上拉電阻的設定應考慮電路在這方面的需求。

  本篇文章對上拉電阻的相關經驗與選擇原則進行了介紹,在這其中,對上拉電阻的選擇是本篇文章的重點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利用本篇文章當中的知識點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相關焦點

  • 單片機上拉電阻應用及阻值選擇原則
    四、上拉電阻阻值選擇原則 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 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 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
  • 上拉電阻的阻值選擇
    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   上拉是對器件輸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強弱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供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定義、作用、應用案例及阻值選擇
    7、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幹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幹擾。  8、在數字電路中不用的輸入腳都要接固定電平,通過1k電阻接高電平或接地。  四、上拉電阻阻值選擇原則:  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
  •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打開APP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電工天下 發表於 2020-04-05 16:56:00   1、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
  • 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
    文章內容為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7、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幹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幹擾。  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  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  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  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
  •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 拉電流、灌電流 / 扇出係數知識
    (二)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 51單片機總結——上拉電阻
    上拉電阻的作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293.htm  (1)
  • 上拉、下拉電阻的使用
    「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電阻的基本選型原則及案例分析[表]
    電阻知識大講臺第一講圍繞電阻的基礎知識,給大家總結了電阻的一些基本概念(其中包括電阻的特性參數),第二講給大家講解了如何進行電阻的檢測與失效分析,這一講將在之前兩講的基礎上,更進一層,總結了電阻的選型原則,包括歸一化選型方向(快速定位電阻類別),以及特性參數選型原則(根據電阻的特性參數來細化電阻的選型),以幫助工程師在電路設計中快速進行電阻選型
  • avrI/O 埠操作和上拉電阻
    7、長線傳輸中電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幹擾,加上下拉電阻是電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幹擾。(二)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
  •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經常提到也是經常用到的電阻。在每個系統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其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主要功能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提供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型和計算
    從抗擾的角度,信號埠優選上拉電阻。上拉電阻時,在待機狀態下,源端輸入常為高阻態,如果沒有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輸入導線呈現天線效應,一旦管腳受到輻射幹擾,管腳輸入狀態極容易被感應發生變化。所以,這個電阻是肯定要加的。下一個問題就是加上拉還是下拉。
  • 電阻的奧秘——你最需要的電阻
    電阻的種類繁多,到底選擇哪幾種阻值裝進自己的倉庫利用率才最高呢?今天我就要挖下電阻的奧秘。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2240.htm  我選擇電阻的阻值,有兩個原則:第一,夠便宜,萬一以後自己搞點產品賣咋辦,當然能降低成本到最低是必須的;第二,夠實用,備料的電阻能在多個功能電路中用到,不要「專用」電阻。
  • AVR單片機IO口結構和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
    為搞清IO結構,首先看看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  二、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  1、為節約功耗或使灌電流足夠大,阻值要大,電流小。  2、為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阻值要小,電流大。  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導致邊沿變得平緩。  基於以上三點,一般選取上拉阻值為1K-10K。
  • 上拉電阻取值問題的探討
    如果上拉電阻過大,加上線上的總線電容,由於RC影響,會帶來上升時間的增大(下降延是晶片內的電晶體,是有源驅動,速度較快;上升延是無源的外接電阻,速度慢),而且上拉電阻過大,即引起輸出阻抗的增大,當輸出阻抗和負載的阻抗可以比擬的時,則輸出的高電平會分壓而減少。
  • 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的分析
    在數字電路的應用中,時常會聽到上拉電阻、下拉電阻,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起著穩定電路工作狀態的作用。1.下拉電阻電路如圖是下拉電阻電路,這是數字電路中的反向器,輸入端Ui通過下拉電阻R1接地,這樣在沒有高電平輸入時,可以使輸入端穩定地處於低電平狀態,防止了可能出現的高電平幹擾,使反向器誤動作。
  • 單片機IO口結構及上拉電阻
    五、P0口上拉電阻選擇 如果是驅動led,那麼用1K左右的就行了。 對於驅動電晶體,又分為PNP和NPN管兩種情況:對於NPN,毫無疑問NPN管是高電平有效的,因此上拉電阻的阻值用2K~20K之間的,具體的大小還要看電晶體的集電極接的是什麼負載,對於LED類負載,由於發管電流很小,因此上拉電阻的阻值可以用20k的,但是對於管子的集電極為繼電器負載時,由於集電極電流大,因此上拉電阻的阻值最好不要大於
  • 上拉電阻如何拉高電平原理分析
    在數字電路中,只有二種狀態,要麼是高電平,要麼是低電平,在通電初期,這些輸出狀態是不確定的,為了使電路確定狀態,必需使用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使一個原來不確定電平變高的叫上拉電阻,否則就是下拉電阻,上拉電阻就是從電源上接一隻電阻到這個狀態口上就可以了,(就是把高的電壓加到這個點上去,這個點的電位就高了)下拉電阻的接法,從這個狀態口接一隻電阻到負極(或數字接地),因電路形式與類別不同
  • 什麼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一般在數字電路中最為常見,在模擬電子電路中有時也會見到,很多初學電子的朋友看到它們很困惑,下面我與朋友們分享一下什麼是上拉電阻和什麼是下拉電阻,並聊聊它們在電子電路中的作用。還有我們在數字電路中還會碰到一個集電極開路門電路,為了使電路輸出一個確定的高低電平信號,一般會在這個邏輯門電路輸出端加一個上拉電阻。當A、B、C三個輸入端中只要有一個是低電平時,那麼三極體T1會導通,三極體T2和T3就會截止。那麼通過上拉電阻RL就會使輸出端輸出高電平。
  • 不要告訴我你懂上拉電阻,OC,OD電路
    集電極開路、漏極開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等接口相關基本概念。  -----------------------漏極開路0D-----------------------------  1.電路特點:  在漏極外部的電路添加上拉電阻到電源。  1)因為T=1/RC,所以R的阻值決定了邏輯電平轉換的上升/下降沿速度。  2)阻值越大,速度越大,功耗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