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電阻電路和下拉電阻電路的分析

2020-12-05 張一星

在數字電路的應用中,時常會聽到上拉電阻、下拉電阻,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起著穩定電路工作狀態的作用。

1. 下拉電阻電路

如圖是下拉電阻電路,這是數字電路中的反向器,輸入端Ui通過下拉電阻R1接地,這樣在沒有高電平輸入時,可以使輸入端穩定地處於低電平狀態,防止了可能出現的高電平幹擾,使反向器誤動作。

如果沒有下拉電阻R1,反向器輸入端懸空,而輸入端為高阻抗,外界的高平幹擾很容易從輸入端加入到反向器中,從而引起反向器朝輸出低電平方向翻轉的誤動作。

在接入下拉電阻R1後,電源電壓在+5V時,下拉電阻R1一般取值在100~470Ω,由於R1阻值很小,所以將輸入端的各種高電平幹擾短接到地,達到抗幹擾的目的。

2. 上拉電阻電路

如圖所示是上拉電阻電路,這是數字電路中的反向器,當反向器輸入端Ui沒有輸入低電平時,上拉電阻R1可以使反向器輸入端穩定地處於高電平狀態,防止了可能出現的低電平幹擾,使反向器出現誤動作。

如果沒有上拉電阻R1,反向器輸入端懸空,外界的低電平幹擾很容易從輸入端加入到反向器中,從而引起反向器朝輸出高電平方向翻轉的誤動

相關焦點

  • 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
    文章內容為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對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擇應結合開關管特性和下級電路的輸入特性進行設定,主要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驅動能力與功耗的平衡。以上拉電阻為例,一般地說,上拉電阻越小,驅動能力越強,但功耗越大,設計是應注意兩者之間的均衡。  2.下級電路的驅動需求。
  •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在電路中起限制電流的作用。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經常提到也是經常用到的電阻。在每個系統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在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電路中,經常有的疑問是:上拉電阻為何能上拉?下拉電阻為何能下拉?
  • 什麼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一般在數字電路中最為常見,在模擬電子電路中有時也會見到,很多初學電子的朋友看到它們很困惑,下面我與朋友們分享一下什麼是上拉電阻和什麼是下拉電阻,並聊聊它們在電子電路中的作用。上拉電阻下面我先說說最為常見的上拉電阻,我們所說的上拉電阻其實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拉到高電平,有時這個電阻也能起到一個限流作用。比如我們常見的單片電路中,我記得在以51為內核的單片機中有一組P0口,在使用這組P0口時它的外面就需要加一排10K的電阻,我們就稱為這些電阻叫上拉電阻。
  • 上拉、下拉電阻的使用
    「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選型和計算
    管腳上拉下拉電阻設計出發點有兩個: 一個是在正常工作或單一故障狀態下,管腳均不應出現不定狀態,如接頭脫落後導致的管腳懸空; 二是從功耗的角度考慮,就是在長時間的管腳等待狀態下,管腳埠的電阻上不應消耗太多電流
  • 帶你理解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百度一下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一堆一堆的解釋就出來了,不過,好像沒有一個解釋的通熟易懂的,可能是寫解釋的人水平太高了,說的話小編也聽不懂。
  • 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的作用和區別
    2者共同的作用是:避免電壓的「懸浮」,造成電路的不穩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3015.htm一、上拉電阻
  • 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 拉電流、灌電流 / 扇出係數知識
    (二)上拉電阻阻值的選擇原則包括:1、從節約功耗及晶片的灌電流能力考慮應當足夠大:電阻大,電流小。2、從確保足夠的驅動電流考慮應當足夠小:電阻小,電流大。3、對於高速電路,過大的上拉電阻可能邊沿變平緩。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通常在1k到10k之間選取。對下拉電阻也有類似道理。
  • 劉堅強電子學《電子元器件電路基礎》1-7 下拉電阻電路
    下拉電阻電路概述我們知道,在數字電路中,只有兩種狀態,要麼是高電平1,要麼是低電平0。在通電初期,這些輸出狀態都是不確定的,為了使電路確定狀態,必須使用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使一個原來不確定電平變高的叫上拉電阻,否則就是下拉電阻。
  •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玩轉單片機 發表於 2021-01-02 17:01:00   上拉(Pull Up )或下拉(Pull Down)電阻(兩者統稱為「拉電阻」)最基本的作用是:將狀態不確定的信號線通過一個電阻將其箝位至高電平
  •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定義、作用、應用案例及阻值選擇
    下拉同理  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  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  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
  • 電路設計:上/下拉電阻、串聯匹配/0Ω電阻、磁珠、電感應用
    下拉同理2、上拉是對器件注入電流,下拉是輸出電流3、弱強只是上拉電阻的阻值不同,沒有什麼嚴格區分4、對於非集電極(或漏極)開路輸出型電路(如普通門電路)提升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電阻的功能主要是為集電極開路輸出型電路輸出電流通道二、拉電阻作用:1、一般作單鍵觸發使用時,如果IC本身沒有內接電阻
  • 單片機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詳解
    是不是經常聽別人講,加個上拉電阻試試看,加個下拉電阻試試看,是不是還在疑惑上下拉電阻是什麼,該怎麼用,什麼時候用,有什麼用途?
  • 劉堅強電子學《電子元器件電路基礎》1-6 上拉電阻電路
    上拉電阻電路概述在數字電路的應用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上拉電阻、下拉電阻這兩個詞,它們都是根據電路需要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幹擾,增強電路的穩定性。這節課先講上拉電阻電路,所謂「上」,是指高電平,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限制在高電平,這個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上拉電阻電路實物圖我們來看一個實際應用電路。
  • 科普:電路設計為什麼要加上、下拉電阻?有什麼作用?
    電路中加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的目的是確定某個狀態電路中的高電平或低電平。上、下拉電阻的作用提高電路穩定性,避免引起誤動作。第一圖中的按鍵如果不通過電阻上拉到高電平,那麼在上電瞬間可能就發生誤動作,因為在上電瞬間單片機的引腳電平是不確定的,上拉電阻R12的存在保證了其引腳處於高電平狀態,而不會發生誤動作。提高輸出管腳的帶載能力。受其他外圍電路的影響單片機在輸出高電平時能力不足,達不到VCC狀態,這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工作,上拉電阻的存在就可以使管腳的驅動能力增強。
  • 上拉電阻如何拉高電平原理分析
    在數字電路中,只有二種狀態,要麼是高電平,要麼是低電平,在通電初期,這些輸出狀態是不確定的,為了使電路確定狀態,必需使用上拉電阻或下拉電阻,使一個原來不確定電平變高的叫上拉電阻,否則就是下拉電阻,上拉電阻就是從電源上接一隻電阻到這個狀態口上就可以了,(就是把高的電壓加到這個點上去,這個點的電位就高了)下拉電阻的接法,從這個狀態口接一隻電阻到負極(或數字接地),因電路形式與類別不同
  • AVR單片機IO口結構和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
    為搞清IO結構,首先看看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電阻是用來解決總線驅動能力不足時提供電流的。一般說法是拉電流,下拉電阻是用來吸收電流。  1、在用TTL電路驅動CMOS電路時,若TTL的高電平低於CMOS要求的高電平的門限值(1,TTL電平: 輸出高電平>2.4V,輸出低電平<0.4V。在室溫下,一般輸出高電平是3.5V,輸出低電平 是0.2V。
  • 電子技術:電阻的電路應用
    根據電路設計在電路中可以有很多種作用:分流、限流、分壓、偏置、上拉、下拉、反饋、振蕩或濾波(與電容器組合使用)、緩衝、阻抗匹配、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等而根據電阻自身的結構或特性又有:固定電阻、零歐電阻、可調電阻、熱敏電阻、壓敏電阻、光敏電阻、保險電阻等在學習電阻的應用前我們需要對各種不同的電阻有一個認識:電阻一家成員挺多的,符號也有好幾種,下圖分別是滑線可調電阻
  • 不要告訴我你懂上拉電阻,OC,OD電路
    集電極開路、漏極開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等接口相關基本概念。  2.用途的原理  1)用作驅動器:由於OC門電路的輸出管的集電極懸空,使用時接一個上拉電阻Rp到電源VCC。OC門使用上拉電阻以輸出高電平  2)要特別注意選值:只要取值合適,既能做到保證輸出的高低電平符合要求,而且輸出三極體的負載電流又不至於過大。
  • 深入講解三極體和MOS管加下拉電阻的作用,下次設計電路注意了
    一、三極體和MOS管介紹三極體和MOS管是兩種較為常用的半導體元器件,它們都是只有三個引腳。二、三極體與MOS管加下拉電阻作用1、對於三極體三極體屬於電流型驅動元器件,因此一般在基極都會串一個限流電阻,一般小於10K,比較典型值有3.3K、4.7K、5.1K、6.8K等,但是在基極為什麼會下拉一個電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