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方正中期期貨
作者: 張向軍
摘要
2019年滬膠期貨價格繼續在歷史低位震蕩,國內汽車產銷增幅依然維持同比為負的局面,貿易摩擦不斷更是加重市場的悲觀情緒。不過,管理層提出要刺激汽車消費的號召,而國內汽車保有量巨大使得輪胎替換市場廣大,橡膠需求總量還很可觀。2019年起全球橡膠生產可能開始見頂回落,而需求形勢最嚴峻的時間或將結束,滬膠在萬元低點的技術性支撐又經受住多次考驗。2020年天膠產業的整體供需形勢很可能會逐漸轉好,目前滬膠處於熊市末期。2020年滬膠逐漸走高的可能性大。預計橡膠期貨2020年均價在13500附近。高點可能在15000~17000,低點在11000左右。
第一部分 天膠期貨歷史行情回顧
一、當前滬膠進入熊市末期
自2011年天膠價格見頂回落至2019年,熊市已經持續了9年,膠價由當年四萬多元降至目前的萬元左右。在這個過程中,先是擠出價格虛高的泡沫,後來才是漫長的去庫存。儘管現在膠價不到高點時的三分之一,但高膠價時導致的產能擴大到現在仍使得天膠供應量處於相當高的水平,而以汽車產業為代表的下遊消費卻出現萎縮。
目前看全球天膠供應可能即將(或已經)見頂,而下遊需求萎縮的趨勢可能尚未見底,整體供需形勢正由過剩向逐漸恢復平衡演化。從技術形態看,滬膠自2018年6月份之後長期處於底部整理,但未創下新低,萬元關口附近的支撐相當穩固。上一輪牛市自2002年初逐漸脫離底部開始,直到2011年年初見頂,歷時9年。而膠價回落走勢至今也持續了近9年的時光,調整應該說相當充分。一旦基本面出現利多題材,膠價開始趨勢性上漲並非很難。
二、 2019年天膠期貨行情回顧
進入2019年以來,滬膠整體上以震蕩走勢為主,主力合約大部分時間在11000~13000元之間波動。2月份滬膠小幅上漲,中美兩國元首在2018年12月達成通過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的共識對市場有利多支持,且國內計劃下調增值稅的消息刺激貿易商及終端企業增大購買力度。不過,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繼續下降,需求後勁不足導致滬膠主力合約在接近13000元時遇阻回落。4月份滬膠主力換月至1909合約,在11000元附近震蕩築底,接著受到海關加大查驗進口混合膠力度的題材刺激再次走高,並且雲南出現嚴重乾旱造成割膠進度放緩也有利多作用。在此期間,儘管受到美國可能對中國出口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的壓力,但滬膠短暫調整後繼續反彈。不過,海關查驗混合膠並未導致進口量顯著下降,5月份天膠進口量約39萬噸,環比降低了約10%。而當月國內汽車產銷量繼續下降,其中產量環比降低了9.9%。這樣,對於需求形勢的擔憂超過進口下降所帶來的利好支持。由於下遊消費形勢欠佳,中美貿易談判幾經反覆,滬膠缺乏穩定走強的基礎,每次反彈過後都回落到之前的起點。
七月份滬膠走勢繼續偏弱,中旬以後出現走穩跡象。汽車產銷形勢低迷,中美貿易談判一波三折,市場上做多意願不強。雖然印尼預測因病蟲害可能造成天膠減產15%,而泰國降雨偏少也不利割膠生產,但這些題材難以扭轉因需求不足所造成的供需失衡的局面。在七月底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未取得明顯進展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再次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滬膠再創年內新低。不過,經過多次利空打壓,萬元關口附近存在較大支撐。8月份起國內汽車生產見底,9月份產量逐漸回升。不過,環保因素使得部分輪胎企業停產,橡膠的下遊需求繼續疲軟。整體而言,儘管基本面情況仍無明顯改善,但利空題材大體出盡,利多因素正在逐漸聚集力量。根據以往規律,「金久銀十」是汽車銷售旺季,9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降幅縮小,10月更是創出年內降幅的新低。長期看,滬膠期貨價格已經在萬元附近的低位連續盤整了一年多的時間。無論是國內汽車產銷量萎縮,還是國際貿易摩擦,以及各類金融、政治方面因素的衝擊,都未能令膠價破位下跌。如今,供需形勢有望好轉,膠價脫離底部逐漸回升也是理所應當。
第二部分 天膠供應壓力依然可觀
一、天膠增產周期可能進入尾聲
儘管2019年全球橡膠價格繼續疲弱,但是潛在的天膠生產能力卻處於歷史高位。受2010~2012年膠價堅挺的刺激,天膠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2018年前後當時擴張的膠園陸續進入高產期。當然,長期偏低的膠價抑制了產膠熱情。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最新報告顯示," 2019年1-7月全球天然橡膠(NR)產量為703.9萬噸,較2018年同期的759.1萬噸同比下滑7.3%。印度尼西亞估計約有38.2萬公頃的橡膠園受到了真菌性病害爆發的影響,這可能會使該國全年的產量減少約15%。在同一時期內,世界消費量同比小幅增長了0.8%,達到808.2萬噸。"
預計2019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同比下降0.5%。若果真如此,則是近年來天膠產量由增產周期轉為減產周期的重要信號。不過,為了安撫膠農的情緒,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紛紛進行政策性補貼。若膠樹種植面積沒有顯著減少(無論是砍伐膠樹還是病害蔓延),那麼,天膠產量的降幅也不會太大。這樣,2020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可能仍會達到1100萬噸以上。
二、中國國產天膠同比減少 外膠進口穩中有降
2019年上半年國內天然橡膠生產同比減少了約4萬噸,二季度因乾旱影響雲南割膠進度,特別是3、4、5月同比降幅比較顯著。6月產量恢復正常,8、9月份海南因颱風、暴雨的影響割膠收到一定影響,10月份天氣轉好生產得到恢復。膠水收購價格繼續保持較低水平,雲南7~10月份的平均價格在9.43~9.72元/公斤波動,而海南的價格波幅稍大,為9.5~11.3元/公斤。11月份仍是割膠旺季,有可能創出年內的單月新高。不過,11月下旬起雲南陸續停割,12月份海南也將進入割膠尾聲,國產膠供應的淡季將會來臨。
據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天然及合成橡膠(包括膠乳)進口量為50萬噸,較上月的54.6萬噸減少8.42%。2019年1-10月中國進口總量為521.3萬噸,同比下降8.01%。
根據已公布的進口明細看,截至9月底累計進口量最多的是混合膠,其次是天然膠乳,兩者分別佔到總進口量的49%、11%。而這兩個品種進口量同比上年分別減少了15.54%、6.86%。
三、滬膠期貨倉單增長勢頭結束
自2016年起,滬膠期貨價格與現貨價差長時間徘徊在2000元上方,2017年曾創出3815元的歷史峰值,2018年雖然高點稍有所降低,但仍較為可觀。期貨價格長期高於現貨令大量資源流入期市成為倉單,2018年10月10日,期貨倉單創出521850噸的歷史新高,10月26日期貨庫存小計也達到591599噸的歷史高點。進入2019年之後,期現價差顯著收斂,峰值只有2018年高點的約一半。於是,期貨倉單數量結束前三年連續創新高的局面,庫存小計降至50萬噸以下。截至2019年11月15日,滬膠期貨倉單庫存為45.66萬噸,庫存小計達到49.07萬噸。
第三部分 全球橡膠消費平穩 中國汽車產量繼續負增長
一、全球橡膠消費同比持平 主要汽車市場產量增減不一
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分析,2019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橡膠需求量同比增加0.8%至693.3萬噸。大部分的國家天膠需求量均表現下滑;包括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斯裡蘭卡和菲律賓。僅泰國和印尼的天膠需求量表現為增長。
此外,國際橡膠研究會(IRSG)預測,上半年全球橡膠消費量總計1460.1萬噸,同比相比持平。從排名前10位的國家看,增長和減少的國家對半。其中,美國和泰國業績表現良好,均增長5%以上。而巴西和俄羅斯同比均下降5%以上。日本排在第4位,微增0.1%,大致持平。
按國別統計,中國以486.98萬噸排在首位,微增0.4%。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僅從增長率來看,過去幾年中國大幅增長的勢頭已顯著放緩。儘管如此,中國橡膠消費佔全球的比例仍高達33.4%,中國佔全球橡膠消費總量1/3的現狀依然沒有變化。
2019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產量穩中有降,經濟增速放緩及貿易戰對汽車行業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據有關機構的統計,2019年1~10月,德國及中國汽車產量降幅較為明顯,分別為8.6%、10.4%,而韓國、日本、巴西的產量則分別增加了2.6%、3%、3.6%。
二、中國汽車生產增速繼續為負
自2018年三季度以來,國內汽車產銷數據同比連續下降。2019年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4.4萬輛和2065.2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4%和9.7%,降幅均大於上年同期,不過比1-9月分別收窄1和0.6個百分點。
目前看乘用車市場壓力仍然較大,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下降、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國六標準帶來的技術升級壓力、新能源補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市場總體回升的幅度仍將有限。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從政策上有望逐步出臺刺激措施。不過,考慮到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國內汽車保有量已高達2.5億輛,居世界第一,銷量增速放緩是客觀規律。
2019年1-10月,國內重型貨車產銷量分別為94.2萬輛和98.0萬輛,同比各自增長2%和0.4%。儘管經濟增速不高,但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在2019年初曾定下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階段性目標,各地近期紛紛加大對國三車限行、禁行的力度,重卡換購新車的需求增加。而且,嚴查超載也對重卡銷售帶來一定促進。預計2019年全年重卡市場的整體銷量將超過114萬輛。
國內輪胎生產形勢也不樂觀,截至2019年10月份,當年累計生產輪胎7.03億條,同比增加了2.5%。長期看,輪胎生產的峰值已經過去,雖然總量依然很高,但不會再現以往的高速增長。除了汽車生產增速放緩以外,貿易摩擦不斷也令輪胎生產前景堪憂,未來輪胎產量預計將較為穩定。
三、中國輪胎出口繼續受貿易摩擦影響
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輪胎生產及出口數量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不過,由此引發的貿易摩擦也時有發生,不僅是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出口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
第四部分 供需平衡表預測及解析
由於膠價長期低迷,且部分主要產膠國受到真菌病害的影響,預計2019年全球天然橡膠總產量可能會有所降低。如果病害在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種植園間傳播蔓延,那麼預估這三個國家的天然橡膠產量可能將減少80萬噸。目前以上主產國仍處割膠旺季,到2020年2~4月進入停割期,若病害的影響在4月之後恢復割膠時還未消除,那麼對於天膠的產量或許將大於預期。此外,天氣因素的影響也不可忽視,上述的產量預測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為了改變膠價疲軟的局面,2019年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聯手曾限制天膠出口,不過挺價的效果不明顯。預計2020年主要產膠國的出口會得到恢復,出口總量會較2019年有所回升。
需求方面,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中美、美日、美歐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不斷,英國脫歐、伊朗核問題等令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對全球橡膠的消費量有負面影響。不過,美聯儲連續降息釋放流動性,貿易談判也獲得一定進展,預計2020年全球天膠消費量有望出現回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量國。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持續減少,不過近期降幅已有收斂趨勢。目前看乘用車市場壓力仍然較大,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下降、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國六標準帶來的技術升級壓力、新能源補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市場總體回升的幅度仍將有限。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從政策上有望逐步出臺刺激措施。經過多年高速增長,國內汽車保有量已高達2.5億輛,輪胎替換需求對橡膠消費有支撐。而且,隨著中美貿易談判接近達成共識,2020年輪胎出口形勢或許會出現好轉。
綜合來看,2020年供應面應重點關注真菌病害及天氣因素對主要產膠國的影響,而需求面則主要受貿易摩擦形勢改善的影響。從2018年二季度起,橡膠價格就已經在萬元關口附近震蕩整理,雖然在各種利空題材打壓下膠價仍能獲得支撐,但間或出現的利多消息(主產國限制出口、中國嚴查混合膠進口、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美聯儲降息等等)也難以推動膠價脫離底部持續回升。所以,供需面形勢改善是漸進過程,對於牛市的期待不可操之過急。
第五部分 橡膠價差分析
一. 天膠期現價差分析
2019年橡膠期貨(活躍合約)價格繼續較現貨長期存在升水,只是升水的高點較前幾年明顯降低。儘管天膠倉單數量有所減少,但20號膠上市對原有膠價結構有偏空影響。滬膠的交割規則是陳膠倉單在11月合約到期後集中註銷,而20號膠倉單的有效期為12個月,到期分別註銷,這樣就改變了以往橡膠倉單在年末大幅波動的局面。相應地,滬膠與20號膠的替代作用使得兩者的聯動性很強,對改變近年來滬膠跨年度合約存在巨大價差的現象意願重大。
二.天膠期貨合約跨期價差分析
在2019年裡,上期所天膠期貨繼續保持遠期合約升水的局面。其中1909與2001合約處於兩個不同年度,根據交易所規則將在2019年11月份合約到期後註銷上年生成的倉單,這樣上述兩個合約面臨的交割壓力存在天壤之別,兩者價差高於其它主要合約之間的價差,長期徘徊在千元左右。不過,即使這樣,但與1901、1809,1801、1709合約以及1701、1609合約相比還是有所降低了。20號標膠上市的消息改變了之前滬膠的價差結構。
2001與2005合約的價差相對穩定,與歷史同期合約相比處於中間偏低水平。供需形勢長期低迷使得遠近合約都難以出現較為活躍的行情。不過,2020年膠價有望脫離長期底部上行,未來的2101、2105合約價差波幅或許會擴大。
1909與1905合約的價差波幅大部分時間低於300元,是歷史同期合約波幅最為平緩的之一。不過,2009與2005合約掛牌後價差更為收斂,相對而言,未來價差擴大的可能性較大。
三.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價差分析
2019年天然橡膠低位震蕩,供需形勢繼續偏空。合成膠價格表現更為疲軟,原油弱勢震蕩令製造成本降低。長期看,雖然天膠與合成膠價差已自低點回升,但仍處於近五年來的中等水平,兩者的替代作用不會很明顯。
20號膠期貨自2019年8月12日掛牌上市,與天膠期貨相比走低偏弱。RU2001與NR2002合約價差逐步擴大,並且期貨價差與現貨價差基本接軌。不過,目前價差已處於全年偏高的水平,預計後期可能會逐漸走穩。
第六部分 20號膠上市 仍處市場培育階段
一、20號膠是橡膠工業中的重要原料
20號膠是我國橡膠工業中重要原料之一,是天然橡膠中技術分級的一類。2018年,國內20號膠的表觀消費量約在450萬噸左右,約佔全部橡膠總消費量的70%。廣泛應用於輪胎、輸送帶、管帶等行業。中國按照《天然生膠技術分級橡膠(TSR)規格導則GB/T8081-2008》的分類標準膠分為八個等級,即:SCR CV (恆黏膠)、SCR L (淺色膠)、 SCR WF (全乳膠)、 SCR 5 (5號膠 )、 SCR 10(10號膠)、SCR 20 (20號膠)、 SCR 10CV (10號恆黏膠)、 SCR 20CV(20號恆黏膠),其中雜質含量為主導性指標。目前國際市場、產膠國主要的標準膠是20號。而20號膠是技術分類橡膠中的一種,它們主要用於輪胎的生產。根據各種因素的分級,包括雜質含量、灰份含量、揮發物、顏色和粘度或部分化學成分,如炭黑、硬脂酸等,數字標號約小的,其天然橡膠純淨度越高。20號膠代表單位質量下,雜質含量在0.2%以下。
我國天然橡膠主要依賴於進口。據海關總署統計,2018年我國進口天然橡膠 566萬噸,其中20號膠進口量約440萬噸(含混合膠、複合膠),佔比約78%。我國進口的天然橡膠主要來自於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佔進口量的 75%;其中,我國進口的20號膠也主要來自於這三個國家,佔進口量的77%。
二、20號膠期貨合約及上市以來的表現
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在8月12日上市20號膠期貨交易。20號膠期貨合約設計主要有四個特點,分別為「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20號膠與此前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的天然橡膠(以下簡稱 「天膠」)期貨合約的對比如下:
自2019年8月12日上市以來,20號膠與天膠走勢聯動性很強,截至10月31日,兩者主力合約價格的相關係數達到0.9043。不過,與天膠相比,20號膠的成交量及持倉均明顯偏低,日均成交量和持倉量分別只有天膠的3.05%、7.4%,與兩者在現貨上的貿易量、消費量關係不符。
三、20號膠期貨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
20號膠期貨上市以來,截至10月31日,日均成交量為1.1萬手,日均持倉量為3.5萬手,分別是天膠期貨的約三十分之一和十四分之一。在現貨市場上,2018年,全球生產天然橡膠1387萬 噸,其中20號膠約873萬噸,佔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的63%,其他分級的天膠產量只佔不到四成。2018年,全球消費天然橡膠1381萬噸,其中消費20號膠約829萬噸,佔比達到60%。國內市場20號膠的消費佔比更是達到約70%。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目前20號膠的成交量遠低於傳統的天膠期貨。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8年我國進口天然橡膠 566萬噸,其中20號膠進口量約440萬噸(含混合膠、複合膠),佔比約78%。國內20號消費高度依賴進口,所以20號膠期貨實施"淨價交易、保稅交割、全面引入境外投資者" 等新的模式。特別在交割設置方面,已批准的25個可交割品牌中有21個是國外生產的,而批准的10個交割倉庫全部都位於沿海港口地區。不過「保稅交割」對進口膠來說容易實施,但對國產膠如何進行相關的稅務處理等尚無詳細說明,這使得國內生產企業參與20號膠期貨交割存在疑惑。此外,對於投資者適當性的要求也使得部分投資者被拒之門外。
20號膠期貨自2019年8月12日上市至今時間尚短,仍處於市場培育階段,投資者及產業內企業還需要更長的熟悉過程,待相關規則進一步完善之後,市場交易活躍度有望提高。
第七部分 對滬膠市場的技術性分析
一、技術分析
滬膠自2011年見頂回落以來,熊市已經持續了近九年的時間。在經歷2016年下半年的短暫反彈之後,滬膠自2018年二季度起進入窄幅整理形態,並一直持續至今。萬元附近的底部支撐經歷多次考驗,而底部窄幅整理持續時間之長為歷史罕見。結合基本面形勢,膠價未來向上突破整理形態的可能性大。2020年反彈高點很可能會突破16000元,但20000元關口可能仍是主要阻力位。
二、季節性分析
國內天膠生產一般在年底到來年一季度為停割期,其他時間均有天膠生產。天膠主產區在東南亞國家,多數在一或二季度停割。國內天膠供應以進口為主,除2月份受春節影響之外,一般5、6月份到港量較少,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到港量較高。
天膠下遊需求多以輪胎及汽車部件生產為主。近年來輪胎生產持續萎縮,下半年表現較差。汽車生產則是先抑後揚,上半年逐月減產,一般在6~8月處於低谷,而下半年則逐漸回升。
滬膠期貨價格多表現為年初上漲,天膠產區停割而汽車、輪胎生產相對較好;年中時新膠陸續上市,而汽車生產進入低谷,膠價以走低為主。
上期所天膠期貨上市已經超過20年了,除了早期市場流動性較差導致波動率逐漸下行,自2002年起隨著第一波牛市形成,波動率開始回升。長期看,自1997年4月上市至2019年11月末,天膠期貨指數的波動率為26.47%(年化,下同),而近一年(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膠價在底部區窄幅整理,相應波動率萎縮至只有20.41%。按連續計算波動率來看,最近一次波動率出現重要高點發生在2016年底前後,5日波動率在2016年11月16日達到78.02%,20日波動率在2017年2月23日達到57.18%,120日波動率在2017年5月4日達到46.82%。自此之後波動率逐漸下降,長周期(如120日)波動率降幅更為顯著。到2019年11月底,5日、20日、120日波動率分別只有15.48%、22.33%、18.93% ,為2017年前後高點的20%、39%、40%。近來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周期的波動率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這樣對於買入期權較為有利。
天膠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都在2010年達到峰值,隨後逐漸萎縮,目前處於歷史上很低的水平,膠價長時間整理消磨投資者的交易熱情。不過,天膠持倉量自2016年創出新高,2018年5月出現重要高點,近兩年雖有回落,但仍處於歷史偏高水平。近三年來,月度成交量均值為567.35萬手,近一年來為418.15萬手。近三年來,月度成交金額均值為7653.88億元,近一年來為4892.5億元。近三年來,月末持倉量均值為25.19萬手,近一年來為24.95萬手。
四、天膠期權分析
天然橡膠期權自2019年1月28日起上市交易,成交量及成交金額呈現區間震蕩格局,而持倉量則平穩增加。2019年10月成交量為56545手,處於中等偏低水平。成交金額為1.14億元,屬偏低水平。月末持倉量為27409手,為上市以來最高水平。滬膠近期走勢相對平穩,波動率較低使得投資者交易熱情不高。但是,期權持倉穩定增加,反映出市場接受程度也在增長。
天膠期權的成交和持倉相對期貨明顯偏低,一方面是投資者對期權的了解較為有限,另一方面近年來期貨價格波動率不斷降低,這也抑制了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的熱情。
天膠期權上市後,波動率曲線經歷了衝高回落的過程,近期處於中等水平。截止至2019年11月29日, 202001、202005和202009期權隱含波動率分別為22.23%、18.83%和21.8%。2005合約已經成為新的主力合約,而中等程度實值期權隱含波動率較低,而深虛值期權隱含波動率較高。滬膠已經在歷史底部徘徊很久,2020年出現向上突破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可以考慮買入中等程度實值看漲期權,也可以再賣出虛值看漲期權進行牛市價差套利。
投資客戶操作建議:
預計2020年膠價還會繼續走高,可以做多思路為主。當前滬膠的波動率處於歷史偏低水平,做多波動率也是較好的策略。綜合看,建議採用牛市看漲期權價差策略。技術上的阻力位在13000、14500、16700元附近,可以在買入當前平值期權的同時,賣出以上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滾動操作。
第八部分 對2020年天膠市場的展望和操作建議
長期看 ,2011年膠價見頂回落進入熊市,先是供應壓力突出導致膠價下跌,而2017年以後則主要是需求萎縮帶來壓力。早在高膠價時期擴種的橡膠目前已開始割膠,近期天膠產能已到峰值。雖然泰國、馬來西亞等主產國通過補貼保護膠農的積極性,但天膠產量開始有見頂回落跡象。需求方面,受多種原因影響,自2018年下半年起國內汽車產銷量出現下降,貿易摩擦也導致輪胎出口受阻,需求端低迷對膠價的打擊在近兩年得到充分釋放,膠價在萬元關口所獲得的支撐更是屢經考驗。近來國內陸續推出刺激汽車消費的新政策,且中美貿易談判也有望取得重要進展,2020年天膠產業的整體需求很可能會逐漸好轉。所以,儘管還不能根據今日的行情來預判膠價即將脫離底部進入牛市,但是長期價格回升的趨勢是可以期待的。
膠價長期底部已現,但基本面尚未轉好,滬膠處於熊市末期。2020年滬膠逐漸走高的可能性大。預計橡膠期貨2020年均價在13500附近。高點可能在15000~17000,低點在11000左右。
產業客戶套保建議:
一、由於橡膠供應總體充足,而需求相對疲軟,膠價偏弱的時間預計較長,但下跌空間可能不大。上遊天膠加工及貿易企業可以考慮通過賣出橡膠看漲期權的方式來規避膠價下行風險,即使膠價回升也能獲得額外收益。
二、由於近年來滬膠大部分時間處於底部整理,下遊企業可適當在RU2005、RU2009、RU2101等合約中進行賣出橡膠看跌期權的操作,行權價格可考慮重要支撐位,比如11500元、11200元等。如果膠價逐漸走高,以上期權權利金下降,可以先行平倉,然後選擇更高的支撐位去賣出看跌期權。
如果滬膠脫離長期底部進入牛市,那麼建議採用牛市看漲期權價差策略。買入以重要阻力位為執行價的看漲期權,同時賣出更高阻力位為執行價的看漲期權。
三、對於貿易企業而言,控制庫存風險最為重要。2020年預計膠價還會走高,貿易企業可適當加大庫存規模。同時,可賣出橡膠看漲期權進行保值。如果膠價上漲也可獲得更多收益。
投資客戶操作建議:
預計2020年膠價還會繼續走高,可以做多思路為主。當前滬膠的波動率處於歷史偏低水平,做多波動率也是較好的策略。綜合看,建議採用牛市看漲期權價差策略。技術上的阻力位在13000、14500、16700元附近,可以在買入當前平值期權的同時,賣出以上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滾動操作。
第九部分 相關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