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信息流和物流的效率,出現了很多商業機會,讓很多品牌和產品快速發展了起來。電商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各網際網路巨頭,改變了普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這些改變的消費習慣並不完全是好的,甚至有些消費習慣對商家來說是致命的,或者說是反商業規則的。最不好的消費習慣就是「免費」和「低價」。
初期為推動消費者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網際網路公司採用補貼進行誘導,或許還有些道理,但隨著競爭的激烈和構建商業版圖的野心,免費和補貼成為了更多巨頭的必選手段。根本就不需要品牌的形成過程和消費者的正常認知,直接就是傾銷。能力和技巧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資本。消費者沒理由不迅速地去適應這樣的市場,比價格,誰價格低跟誰去,誰補貼多跟誰走。很多人不再把質量放在了跟價格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出現了很多反智的選擇。低質低價,甚至沒質低價的產品更容易成為爆品。
牧小仙風乾牛肉
做牛肉乾的企業或許更有資格說說牛肉乾,最起碼在牛肉乾這個行業,從來就沒有什麼物美價廉一說。牛肉在我們老百姓常見的肉食中,比如豬肉、雞肉、鴨肉等,一直就處在相對高的價位。除特殊原因(比如民族習慣),以牛肉為主要日常肉食的家庭,一定是當地消費水平較高的家庭。牛肉製品也是相對高價的食品,牛肉乾從來都是高端零食,像巧克力一樣,在零食裡一定是比薯片、餅乾、辣條貴上很多。一百塊錢買牛肉乾、買巧克力,真的買不了多少,但如果是買其他零食可能要拎上一大袋子了。
牛肉乾對內蒙人來說,也不是日常隨便的食品,更多是用於禮品和待客。這十多年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那麼多的牛肉乾被加工出來賣。在筆者小時候,沒有幾個小孩一年能吃上一次牛肉乾,雖然它是內蒙古的傳統食品,那個年代對於百姓來說它太貴了,太過奢侈了,流行不起來。或許大家有個感覺,幾乎所有的網紅產品都是低價的,價格高了流行不起來,比如炸糕、炸雞、奶茶、黑糖餅、拉麵、肉夾饃……,沒看那個高端料理能夠突然爆紅。
牧小仙風乾牛肉
有天然的需求,價格還高的產品,如果誰能夠把價格降下來,誰肯定能迅速圈定用戶,誰肯定能快速拉高銷量。但牛肉有個問題是,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並不能大幅降低它的成本,目前還看不到有什麼技術能讓牛的養殖周期從2到3年(不同的牛種和育肥要求不同,導致養殖周期有差別),降到幾個月。並且在我等有限的生命周期內,大概率看不到牛能達到豬和雞那樣的出欄效率。
所以中低端電子產品可以,中低端日化產品可以,牛肉乾不行,技術和管理並不能大幅降低牛肉的價格,硬邦邦的牛肉成本擺在那,只要你想做出合格的肉乾,生產一斤牛肉乾一定需要三斤左右牛肉。你用什麼技術都沒辦法改變,除非你做出來的不是風乾牛肉。並且隨著市場牛肉需求的增長,牛肉的價格還在逐年增高。如果商家加工時再用點有品質的好肉,那麼牛肉乾價格就會接近200元一斤,或者更高。
牧小仙風乾牛肉
所以有些事情就挑戰常識了,五、六十元一斤的牛肉乾,不知道是怎麼加工出來的,牛肉、包裝、物流、加工成本……即便商家不要利潤,但還要交稅吧?還要給員工開工資交社保吧?那麼買這些產品的消費者,是不是應該很嚴肅的想想自己吃的到底是什麼?那麼賣三、四十塊一斤還送贈品還包郵的呢?不服氣?點開某些平臺看看,月銷動輒10萬+的銷量,讓正經做肉乾的企業一臉迷茫。
真的,對於肉食動物來說,從來就沒有什麼物美價廉。牛肉乾好吃,但確實費錢啊。要健康還要吃肉,那麼選牛肉;要吃肉還要吃好吃的零食,那麼選牛肉乾。高蛋白低脂肪,飽腹感強,除了價格還有什麼缺點呢?但如果我們切換一下價格體系,街邊買杯奶茶十幾元、二十幾元,蛋糕店買一小塊麵包十幾元、二十幾元,你還覺得買盒真正的牛肉乾貴嗎?好吃、健康,貼近你胃口的原始需求,我不知道還有哪些零食能滿足你這樣的肉食動物,除了牛肉乾。
牧小仙風乾牛肉
說到這,所謂的高端零食也不準確,應該說是天然的高成本零食。因為高成本,所以低利潤,這樣的成本,如果還要高利潤,那價格還不得上天?是不是有些同情這些老老實實做牛肉乾的企業了?如果你看到這,你一定是牛肉乾的目標客戶。所以牛肉乾的真正客戶群是中高收入人群和辦公室人群,他們有消費能力,更重視孩子和自己的健康,購物時更關心配料表。好了,今天就聊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