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的變化,糖尿病已然成為了我國乃至世界的一個負擔重大的流行病。近40多年來,糖尿病患病率從1980年的0.67%飆升至2017年的11.2%。
糖友們更是聞「糖」色變,連帶有「糖」字的藥品也望而生畏。常有糖友來諮詢:我明明得了糖尿病,醫生給開的這個阿卡波糖、氨基葡萄糖、乳果糖,我能吃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常用的藥品「大糖三劍客」中,阿卡波糖、乳果糖、氨基葡萄糖與糖尿病又有哪些江湖糾葛呢?
以「糖」降糖——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應該是「大糖三劍客」中糖友最為熟悉的藥物。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蔗糖和澱粉,它們是一種雙糖,需要在小腸絨毛上的多種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生成單糖(葡萄糖及果糖)後才能被吸收。作為一種α-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通過抑制小腸上段的α-葡萄糖苷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改善餐後血糖。
因此,阿卡波糖屬於常用的降糖藥物,適用於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食物成分和餐後血糖升高的患者。阿卡波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糖友在使用時應注意,單獨服用阿卡波糖通常不會發生低血糖,如果出現低血糖,需及時補充葡萄糖或蜂蜜,而蔗糖或澱粉類食物糾正低血糖的效果比較差。
半「糖」主義——乳果糖口服液
乳果糖臨床常用的就是乳果糖口服液,是一種治療便秘的常用藥物。乳果糖是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果糖組成的合成雙糖,由於人體缺乏水解乳果糖的酶,在機體內不易被水解,可以原型到達結腸,在腸道內被分解,因此乳果糖口服後幾乎不被人體吸收。
因此,乳果糖口服液中主要成分乳果糖基本不影響血糖,但仍有少量的乳糖會升高血糖,也是基於此,藥師將其稱為半「糖」主義。因為每100ml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7g)外,還有少量的半乳糖(≤10g),乳糖(≤6g)。半乳糖是一種單糖,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對於糖尿病病人沒有十分大的不良影響。而乳糖分解後可產生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後使血糖升高。但由於服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療便秘時單次用量並不高,以成人每日最大劑量為30ml計算,相應攝入的乳糖(≤1.8g),含糖量較少,相當於少吃一口主食就能平衡其升高的血糖。
目前認為,乳果糖在治療便秘的劑量下,不會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可安全使用。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請先諮詢醫生或藥師。但乳果糖用於治療肝昏迷或昏迷前期的劑量較大,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此「糖」非彼糖——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是存在於機體內尤其是軟骨中的氨基單糖,俗稱「關節潤滑保護劑」,是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的必需物質。人體可自身合成氨基葡萄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合成氨基葡萄糖的能力逐漸下降,就需要補充外源性氨基葡萄糖用於原發性及繼發性骨關節的治療。
氨基葡萄糖是天然的氨基單糖,它是由葡萄糖的一個羥基被氨基取代形成,因此氨基葡萄糖≠葡萄糖。氨基葡萄糖的代謝終器官是肝臟,它能夠被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小分子排出體外,在體內並不代謝為葡萄糖。因此,一般認為,當糖尿病患者並發骨關節炎時可以服用氨基葡萄糖。即氨基葡萄糖在常規劑量下,對糖尿病患者無害。
正常劑量下,氨基葡萄糖對血糖的影響不大。但有研究報導,氨基葡萄糖在葡萄糖代謝中發揮一定作用,可增加骨骼肌的胰島素抵抗,減少降糖藥作用。因此建議糖友們在服用氨基葡萄糖時應做好血糖監測。
基於以上分析,相信糖友們也理清了「大糖三劍客」與糖尿病血糖波動的關係,在降糖藥物治療中,就大可不必拒「糖」千裡。對於帶有「糖」字的藥品,糖友們要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及時諮詢醫師或藥師以免耽擱疾病的治療。
測量血糖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