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專家解讀|高中通用技術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界定

2021-01-15 現代課程網

高中通用技術新課標解讀系列

技術是指從人類需求出發,秉持一定的價值理念,運用各種物質及裝置、工藝方法、知識技能與經驗等,實現一定使用價值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技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累形式。通用技術是指當代技術體系中較為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為廣泛、育人價值較為豐富並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所必需的技術。

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生技術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全民技術素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徵,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體現科技與人文相統一的課程。通用技術課程有助於學生通過技術實踐活動構建默會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有助於強化學生手腦並用與知行合一,增強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與運用,發展工程思維和創造能力;有助於學生圖樣表達和物化能力的培養,提高解決技術問題的綜合能力;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技術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術理性和個性品質。

對於《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解讀,我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2.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內容標準;3.高中通用技術學業質量標準;4.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節選內容。

本期內容提要

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物化能力五個方面。

技術意識技術意識是對技術現象及技術問題的感知與體悟。學生能形成對人工世界和人技關係的基本觀念,技術的規範、標準與專利意識;能就某一技術領域對人、社會、環境的影響作出一定的理性分析,形成技術的安全和責任意識、生態文明與環保意識、技術倫理與道德意識;能把握技術的基本性質,理解技術與人類文明的有機聯繫,形成對技術文化的理解與主動適應。

工程思維工程思維是以系統分析和比較權衡為核心的一種籌劃性思維。學生能認識系統與工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能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針對某一具體技術領域的問題進行要素分析、整體規劃,並運用模擬和簡易建模等方法進行簡易設計;能領悟結構、流程、系統、控制等基本思想和方法並加以運用;能進行簡單的風險評估和綜合決策。

創新設計創新設計是指基於技術問題進行創新性方案構思的一系列問題解決過程。學生能在發現與明確問題的基礎上,收集相關信息,並運用人機關係及相關理論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符合設計原則且具有一定創造性的構思方案;能進行技術性能和指標的技術試驗、技術探究等實踐操作,準確地觀測、記錄與分析;能綜合各種社會文化因素評價設計方案並加以優化。

圖樣表達圖樣表達是指運用圖形樣式對意念中或客觀存在的技術對象進行可視化的描述和交流。學生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及控制框圖等常見技術圖樣;能分析技術對象的圖樣特徵,會用手工和二維、三維設計軟體繪製簡單的技術圖樣等;能通過圖樣表達設計構想,能用技術語言實現有形與無形、抽象與具體的思維轉換。

物化能力物化能力是指採用一定的工藝方法等將意念、方案轉化為有用物品,或對已有物品進行改進與優化的能力。學生能知道常見材料的屬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設備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見工藝方法,並形成一定的操作經驗積累和感悟;能根據方案設計要求,進行材料選擇、測試與規劃,工具選擇與使用,工藝設計與產品製作等;能獨立完成模型或產品的成型製作、裝配及測試,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與創造能力;能體驗工匠精神對技術製造質量的獨特作用,形成物化過程中嚴謹細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

如何理解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來看看專家們的解讀。

高中通用技術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界定 解讀▼

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主講專家

段 青 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技術課程教研員,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陳界山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通用技術教師,曾獲江蘇省優秀科技輔導員等多個榮譽稱號

嚴 婷 「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南京市第一中學通用技術教師;獲南京市「通用技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新課程資源系列之高中通用技術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

顧 問:朱慕菊 張民生主 任:崔允漷 陸志平副主任:楊向東 張鐵道 劉紅雲 楊曉哲主 編:顧建軍副主編:管光海 徐金雷編寫人員:許一鳴 陳界山 劉海林 嚴婷 吳志強 鮑瑋瑋 廖根仁 徐桑丹 孫俊 李穎穎 雍春林

相關焦點

  • 學科專家解讀: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學業質量的不同水平具體什麼樣?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物理學業質量標準解讀」的課程節選內容。本期內容提要學業質量內涵是指學生在完成本學科課程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本學科核心素養及其表現水平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
  • 學科專家解讀|如何理解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新課程解讀系列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藥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生物學的研究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
  • 專家: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是培養「碼農」的
    是不是碼農,都要有信息素養 信息化時代對學習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又提供了無盡的信息基礎。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新課標進一步明確了信息素養的界定,包含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位化學習與創新和信息社會責任。信息素養不再是簡單的鍵盤輸入、軟體操作和編程訓練,而是上升到意識、思維、創新和責任層面。
  • 北師大出版集團《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新書出版暨研討會召開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7月23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邀請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綜合組專家在線上召開《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評系列》新書出版暨研討會議。
  • 悅納教改趨勢,理解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2016年9月,中國公布了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其中明確指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其內涵來看,核心素養包含但不限於能力的一般含義,更強調學習者能夠在真實的情境中有效解決問題的「綜合力」和「勝任力」。[3]學科核心素養是各門學科對核心素養的獨特貢獻。
  • 範縣第一初級中學舉辦基於核心素養的函數教學實踐活動專家報告會
    立足四基 把握課堂——基於核心素養的函數教學實踐活動暨專家報告會12月22日上午,範縣八、九年級的數學老師齊聚在範縣第一初級中學六樓會議室,參加了由範縣教研室李慧老師主持的《基於核心素養的函數教學實踐活動暨專家報告會》活動。
  •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科的四大傳統
    地理核心素養與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和價值[1][摘要] 該文簡單介紹了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基本內容和影響,以及地理學四個傳統的內容和後來的討論和發展,最後歸納了地理核心素養和地理學四個傳統的關係,強調了這種認識在高中教學,特別是高三備考複習過程的實際指導意義。
  • 【特別關注】普通高中各學科核心素養一覽表
    因此,思維發展與提升也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因此,審美鑑賞與創造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重要表徵之一。 音樂實踐能力 音樂實踐能力是學生音樂素養的重點。普通高中學生應具備的音樂實踐能力主要包括音樂表達與表現能力、音樂欣賞與審美能力、音樂創造與想像能力、音樂交流與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樂表達情感的能力。
  • ...山東新高考化學:注重化學學科素養考查 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2020年是山東省高考綜合改革落地實施的第一年,也是新課程標準實施後山東省第一次基於新課標的高考。2020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化學試題基於學科特點,對課程標準中的學科核心素養內涵進行具化,切實發揮了考試在高考中的選人育人功能。體現《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對「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
  • 2018高中新課標出爐 新高中課程方案有哪些變化怎麼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國家正大力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新課標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表示,要把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兼顧,有效聯動,形成合力。這次修訂工作課程專家與考試評價專家共同參與、一起修訂,確保兩者的銜接。
  • 指向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研討會在邕高舉行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推動指向核心素養的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12月24日,南寧師範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學科教學(地理)研究生地理教學研討會在南寧市邕寧高級中學舉行。一、課例展示 指向核心素養的新教學1.大單元教學:《地球上的水》 授課教師:周恩輝「大概念」和「單元教學」是當下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兩個關鍵詞,周恩輝老師將這兩個關鍵點結合,基於大單元教學下進行整節課的架構。在正式上課前,學生先明確本單元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從學生主體出發開展任務學習。
  • 兩張圖了解英文版新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目標闡述
    2017版 高中英語四項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目標普通髙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信息技術課程的科學本質和育人價值
    即將鋪開執行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版)從提升全民信息素養的高度重新界定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和性質,明確了信息技術課程的科學性和基礎性,提煉了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學科大概念,倡導基於項目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關注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提高他們的信息社會責任感,規範他們的行為準則。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只不過,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當時引發智慧教育的生產力還較為樸素,尚停留在工具的發展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等方面,因此可以稱之為智慧教育的工具形態,其對應的內涵是效率至上。2.智慧教育的環境形態21世紀以來,隨著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不再僅僅關注問題解決的工具和效率,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教育、技術和人三者的關係上(餘勝泉&趙興龍,2009)。
  • 聚焦重要概念 指向素養落實——浙江省2020年高中生物教學評審在...
    為進一步深化我省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總結推廣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經驗,促進高中生物教師專業素養發展,10月28日至30日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在嘉興市秀州中學舉行2020年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學活動評審工作。本次活動主題凸顯大單元設計思想,課堂設計圍繞整個單元思想,立足課標,運用實驗教學進行探究,落實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
  • 中小學STEM教育的概念及內涵
    其核心特徵表現為:工程設計、決策制定、物化實現和思維培養。工程設計過程是工程的核心,工程設計為科學、數學和技術教育的綜合實施提供了有意義的、開放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開發和選擇解決方案,允許學生按實施狀況重新設計和優化方案。2.決策制定資訊時代工程決策是複雜思維操作過程,是信息搜集與加工、做出判斷、得出結論的過程。
  • ——解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  2012年前後,對中國普通高中的功能定位,輿論曾經掀起過一場討論,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高中是大學升學的預備教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至今對那場討論記憶猶新。
  • 高中英語說課直通車系列課程: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四維教學目標設計
    歡迎參加專欄主題:「高中英語說課直通車,萬能模板及成稿,教你如何說課,少走彎路」的課程學習。今天是第二節課。第二節課:【說課稿一的續篇】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4Wildlife Protection-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 新課標來了,學好數學還能靠刷題嗎?教育部專家回應
    隨著新高考逐步推進,取消文理分科,今年6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中小學數學課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由此,教師教學面臨怎樣的挑戰,學生學習應該做出何種調整?記者採訪了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副組長、修訂組組長王尚志。
  • 祈福英語實驗學校(中學):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生物課堂
    為了更高效地用好高中生物新教材,落實新課標理念,生物科組進行了相關教研活動。在教研中,翟哲老師結合新課標以及高一年級的學情,就「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生物課堂教學」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關於如何將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真正落實到課堂。王虹老師的展示課《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係》向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為科組展示了邏輯嚴密、主線明確、層次分明的教學過程。王老師由學生已學過的血糖平衡調節導入新課,並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從而構建神經——體液調節的概念模型,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科素養,課堂活動充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