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術新課標解讀系列
技術是指從人類需求出發,秉持一定的價值理念,運用各種物質及裝置、工藝方法、知識技能與經驗等,實現一定使用價值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技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積累形式。通用技術是指當代技術體系中較為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為廣泛、育人價值較為豐富並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所必需的技術。
技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是學生技術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全民技術素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徵,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體現科技與人文相統一的課程。通用技術課程有助於學生通過技術實踐活動構建默會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有助於強化學生手腦並用與知行合一,增強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與運用,發展工程思維和創造能力;有助於學生圖樣表達和物化能力的培養,提高解決技術問題的綜合能力;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技術文化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技術理性和個性品質。
對於《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解讀,我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2.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內容標準;3.高中通用技術學業質量標準;4.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標準解讀——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課程節選內容。
本期內容提要
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創新設計、圖樣表達、物化能力五個方面。
技術意識技術意識是對技術現象及技術問題的感知與體悟。學生能形成對人工世界和人技關係的基本觀念,技術的規範、標準與專利意識;能就某一技術領域對人、社會、環境的影響作出一定的理性分析,形成技術的安全和責任意識、生態文明與環保意識、技術倫理與道德意識;能把握技術的基本性質,理解技術與人類文明的有機聯繫,形成對技術文化的理解與主動適應。
工程思維工程思維是以系統分析和比較權衡為核心的一種籌劃性思維。學生能認識系統與工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能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針對某一具體技術領域的問題進行要素分析、整體規劃,並運用模擬和簡易建模等方法進行簡易設計;能領悟結構、流程、系統、控制等基本思想和方法並加以運用;能進行簡單的風險評估和綜合決策。
創新設計創新設計是指基於技術問題進行創新性方案構思的一系列問題解決過程。學生能在發現與明確問題的基礎上,收集相關信息,並運用人機關係及相關理論進行綜合分析,提出符合設計原則且具有一定創造性的構思方案;能進行技術性能和指標的技術試驗、技術探究等實踐操作,準確地觀測、記錄與分析;能綜合各種社會文化因素評價設計方案並加以優化。
圖樣表達圖樣表達是指運用圖形樣式對意念中或客觀存在的技術對象進行可視化的描述和交流。學生能識讀一般的機械加工圖及控制框圖等常見技術圖樣;能分析技術對象的圖樣特徵,會用手工和二維、三維設計軟體繪製簡單的技術圖樣等;能通過圖樣表達設計構想,能用技術語言實現有形與無形、抽象與具體的思維轉換。
物化能力物化能力是指採用一定的工藝方法等將意念、方案轉化為有用物品,或對已有物品進行改進與優化的能力。學生能知道常見材料的屬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設備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見工藝方法,並形成一定的操作經驗積累和感悟;能根據方案設計要求,進行材料選擇、測試與規劃,工具選擇與使用,工藝設計與產品製作等;能獨立完成模型或產品的成型製作、裝配及測試,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與創造能力;能體驗工匠精神對技術製造質量的獨特作用,形成物化過程中嚴謹細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
如何理解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來看看專家們的解讀。
高中通用技術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界定 解讀▼
視頻建議WIFI網絡收看
主講專家
段 青 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技術課程教研員,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陳界山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通用技術教師,曾獲江蘇省優秀科技輔導員等多個榮譽稱號
嚴 婷 「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南京市第一中學通用技術教師;獲南京市「通用技術」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新課程資源系列之高中通用技術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與教指南 必修一
顧 問:朱慕菊 張民生主 任:崔允漷 陸志平副主任:楊向東 張鐵道 劉紅雲 楊曉哲主 編:顧建軍副主編:管光海 徐金雷編寫人員:許一鳴 陳界山 劉海林 嚴婷 吳志強 鮑瑋瑋 廖根仁 徐桑丹 孫俊 李穎穎 雍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