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尼姑似鼠狼入深處」是何意?為何深受帝王喜愛?

2020-12-06 大咖說史

在唐朝初年,民間流傳這樣的一句話:尼姑似鼠狼入深處,這句話讓現代人感到很難理解,因為不知道這句話的含義,那麼,這句話到底代表什麼?

這一切,還得從佛教入華那會兒說起。

圖片:古語「尼姑似鼠狼入深處」資料截圖

一、佛教在華的變遷

說起佛教,很多人肯定會覺得這是一個來自印度的宗教,其實,這樣的認知具備一定的片面性,因為中國的佛教是中國的產物,在佛教傳入中國的兩千年時間裡,中國佛教已經完成了本土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並且,中國佛教和古印度的佛教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異,否則,東晉的法顯和唐朝的三藏,也不會千裡迢迢前往印度,尋找佛教的本源教義,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中國文化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圖片:唐朝時期的佛教信徒劇照

1、佛教的產生

其實,佛教在古代印度屬於一個很尋常而且較為小眾的宗教,傳說在三千年前左右,釋迦牟尼有感於人生苦短,人和人之間的不平等,於是基於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可以理解成印度傳統文化的基礎,融入了自身的世界觀,於是產生了佛教。

佛教產生後,由於眾生平等的觀念,得到了很多窮人的擁護,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古印度的很多君主也頗為認同佛教,並積極派人在中亞甚至西亞等地傳播佛教思想。

圖片:傳播佛教思想的使者劇照

2、佛教入華

佛教在什麼時候傳入的中國?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公認的答案,雖然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是在東漢初年,不過,這只能認為是在中國產生影響的年代,但絕非最初傳入的年代。

因為在古代,很多外來宗教傳入中國以後,由於十分小眾,因此不被主流士大夫關注,這導致相關的史料記載幾乎沒有,而後世的人研究歷史,往往會根據史料沒有這一點,得出某種宗教沒有傳入中國的結論。

典型的例子是基督教,翻遍三國時代的史料,都找不到基督教傳入中國的記載,因此,按照史料來推導,三國時代,基督教肯定不曾傳入過中國,但實際上,出土文物否定了這點。

在近代,我國江南地區出土了一件鐵製十字架,上邊有中文文字稱讚耶穌基督的恩典,而這件鐵製十字架,鑄造於孫權在位的時代。

因此,在東漢之前,佛教很有可能已經傳入中國,只不過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比如說西漢時代,西域已經存在很多佛教小國,西域客商大量進入長安定居,這其中,肯定會有佛教信徒。近年來,有學者認為,佛教最早入華,應該是在呂不韋掌握秦國的時候,不過,這個說法的物證可信度較低。

圖片:翻閱史料資料截圖

3、佛教的傳播

東漢末年,佛教被東漢皇帝認可並進入中國,但是一直沒有太大的存在感,對於老百姓來說,實實在在理解不了佛教的教義,直到西晉後期,佛教的僧侶意識到,想傳播佛教,就需要抓住底層社會的市場,於是,專門制定了很多迎合百姓的理論教義,就這樣,佛教開始在民間蔓延。

終於到了南北時期,由於戰亂不斷發生,佛教趁機出來擴大社會影響,就這樣,佛教的規模不斷擴張,最終,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宗教。

圖片:和尚在民間傳播佛教劇照

二、佛教與隋唐世俗的社會關係

宗教學,被視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宗教可以視為特殊的哲學體系,這導致宗教被分為普世宗教和小眾宗教。所謂普世宗教,可以理解成普羅大眾都能信仰的宗教。

這類宗教的特點是簡單明了,即便是文化程度極低,甚至目不識丁的人,也可以信仰,比如在我國鄉下,很多不識字的老人,可以通過燒香這一最簡單的祭祀儀式,來表達自己對佛教的信仰。

而小眾宗教,往往側重高深理論的研究,其實最初傳入中國的佛教體系,就具備小眾宗教的屬性。只不過,後來的佛教僧侶為了在中國擴大影響力,而制定了普世版本的教義。並且,這一改革也讓佛教對中國隋唐前後的世俗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圖片:燒香拜佛劇照

1、隋唐統治者的神化工具

在我國古代,封建統治者往往需要炮製出一些理論,來證明自己與眾不同,在隋唐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導致當時的統治者,需要通過佛教僧侶的嘴巴,來論證自己應該當皇帝。

比如《隋書》記載,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出生的時候,就有尼姑聲稱楊堅有真龍天子的命格,並且這個尼姑還顯示出自己各種各樣的異能出來。李淵在密謀稱帝之前,也出重金請尼姑製造輿論,尼姑聲稱自己得到佛祖的啟示,隋朝的氣數已經沒了,李淵才是真天子。

甚至武則天在稱帝之前,也指派自己的侄兒武三思,聯絡當時有知名度、社會影響力的和尚尼姑,來給自己登基稱帝製造輿論。

從這可以看出,因為佛教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在隋唐時代,統治者、野心家想製造社會影響力,就需要從佛教團體裡找支持者。

圖片:尼姑劇照

2、尼姑的影響力

佛教不斷介入政治,這也意味著佛教不再單純是一個宗教,很多野心家在走仕途沒有門路的情況下,會選擇通過僧侶身份來製造社會影響力,進而獲取實質性的好處,而尼姑,往往是最為熱衷這一點的。

在古代,女子想出人頭地幾乎無路可走,而成為尼姑,只要運營得當、抓住機會,就可以實現階層躍遷。因此,這導致很多不安分且出身不大好的女子,紛紛去當尼姑。比如給李淵製造輿論的尼姑,在李淵稱帝後,就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圖片:尼姑遁入空門劇照

久而久之,尼姑群體給唐朝人產生了這樣的一個印象,那就是前文說的:尼姑似鼠狼入深處。既,如同老鼠和狼這樣的動物,在一些隱秘之處活動,其鑽營能力如同老鼠,其殺傷力如同餓狼,總之是得罪不起的存在。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俗語「男對凸有毛,女對凹有膘」,何意?男凸女凹狀態最完美!
    自古以來都講究「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忙事業打天下,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安夫心,可謂是異常完美,而古時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對凸有毛,女對凹有膘」,非常精準的闡述了男女的生活狀態,那麼這句俗語是何意?有何道理?適用於當代嗎?且聽我一一道來。首先來看前一句話「男對凸有毛」。
  • 農村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田間水壩間流傳了許多智慧名言,統稱俗語,也是與廟堂之上的雅語相對稱,都是先人們在田間勞作和日常生產中總結出來的智慧之談。今天給大家介紹了這麼一句俗語,「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便來源於老祖宗的口口傳誦,如果從字的表面意思來解讀,似乎是在闡明一個生產之道,不用害怕出山狼,反而要提防家裡的老鼠,然而其中所蘊藏智慧僅限於此嗎?在曲波的《山呼海嘯》當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孟凡達說道:咱們春華的老鄉,在那裡一直有三句話流傳。
  • 尼姑拿千年佛像鑑寶,專家稱:贗品!尼姑:「你可知貧尼是誰?」
    去似朝雲無覓處。」佛教自傳入中國以來,便以其特有的教義教導人們追求空靈、空寂、空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忍受人間百般苦,最終登上西方極樂世界。並且眾生平等,萬物皆生命的佛教主張下,向人們描繪了一切都是虛妄,功與過將會在死後另外一個世界體現。
  •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不知道你們對俗語了解多少呢?可能很少有人主動去了解這些吧,俗語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現如今大部分的俗語可能只是存在於農村老人的口中。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遺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則俗語: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首先來看第一句,「無冤不成夫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如果兩個人結婚的話,那他們在前世一定有某種淵源,而且很可能就是冤家,所以註定他們今生要相遇,然後互相「折磨」對方,直到老去。
  • 新疆一種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
    新疆最獨特的物種,似鼠似兔,以雪蓮為食,網友:吃的比人還好大自然是具有包容力的,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其他的物種。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地質也是多種多樣,有些地方就生存著一些珍稀動物。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小動物,它外表可愛,給人萌萌的感覺,深受許多人的喜愛。這種動物就是伊犁鼠兔,只在我國的新疆發現過。聽這個名字可能大部分人都很疑惑它到底是鼠類還是兔類呢?其實世界上有許多這樣的動物,在它們的身上,可以看到幾種動物的特點。伊犁鼠兔便是如此,在外形上跟鼠類很相似,體型較小大約身長20釐米,耳朵短又圓,灰色的毛髮;但是在行為和捕食上又有兔類的特徵,依靠自己的後足跳躍。
  •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
    俗語說:「驢馬共槽,瘦馬不瘦驢」,是何意?老祖宗深諳處世之道在農村,我們可以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老話,但是這些老話我們都不怎麼聽過,書本上也不曾看見過,所以很多年輕人便說這些老話都是人們隨口瞎編的。但是為何把驢和馬放在一起,馬就會瘦,驢反而會變胖?這還要從它們的自身因素說起。首先就是驢的脾氣不太好,特別倔,也很容易發脾氣。而馬剛好相反,馬兒的脾氣一直都是比較溫順的。所以,驢就會經常欺負馬兒,因為它知道馬兒很溫順,不會動怒。
  •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俗語作為我國民間經典文化,長久以來就被人們廣為流傳,並且別具一格的文化形態,又讓它與其他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如同唐詩宋詞這般高雅的文學,可以帶你領略唐宋風採,探尋史海鉤沉,而俗語在簡潔明了的話語間,給我們描繪了世俗的人文情懷,雖然文學造詣無法同日而語,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卻始終未從改變,時至今日,每當讀起這些經典俗語,依然讓人感慨萬千!而俗語的魅力皆源於此,寥寥數字,就能讓人領悟許多道理。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常生活中聽到的俗語都數不勝數,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叫做「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俗語的意義男人應該了解一番。那麼「不喝卯時酒」中的「卯時酒」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的時間和現在不同,用十二地支計時,子醜寅卯等就是對應的時辰。
  • 俗語: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這句俗語格局很大,說的是人世間普遍的道理,那就是縱然你一時靠強力佔了上風,但是長遠來看,勝負全在一個「理」字,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如果統治階級不顧及人民的感受,完全是憑帝王個人的意志來決定別人的生死,那麼這個國家或者這個政權能夠堅持多久呢?只要理在手,就不怕被別人欺負,因為你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在二戰時,德意日法西斯結成同盟,妄圖稱霸世界。他們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反抗,結果引來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最後打敗了法西斯同盟。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何意?有根據嗎?
    而在這些農村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一些老祖宗給我們的道理,通過俗語的形式體現出來。比如農村俗語: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  」  ,是何意?有根據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是說父母去世之後,下葬他們的時間。  那麼這句話中的七和八,又指的是什麼日子呢?
  • 5000元一隻的阿拉斯加帝王蟹——為何會讓你覺得花的如此值
    阿拉斯加帝王:平均重量為10千克,殼寬可達28釐米。其生長於寒冷的深海水域,主要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白令海一帶。其肉質碩大肥美,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素有「蟹中之王」之稱。阿拉斯加帝王蟹所處食物鏈頂端,而且這貨繁殖速度極其驚人,每年每隻母蟹可產近萬隻成活小蟹。那為何這麼高的產出量阿拉斯加帝王蟹的售價還會如此昂貴呢?
  • 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說「英雄行險道,富貴如花枝」,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自古以來,我們出過很多英雄,可能這些英雄出名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本質特徵,那就是不走尋常路。我們要將這兩句話拆開解釋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句俗語的含義。先來說說「英雄行險路」,這裡的險有兩種意思,第一層意思指的是危險,說的是英雄走的都是危險的路,只有在危險中行進,戰勝危險,那才能在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英雄。
  • 鼠年話鼠,十二生肖中,鼠這種動物為何排名生肖之首?
    鼠,儘管不是人類豢養的動物,卻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和我們的關係可以說非常「親近」。我們世世代代都在講述著有關鼠的傳說與故事。十二生肖中,鼠這種古靈精怪的小動物為何排名生肖之首?俚語、民間藝術中,鼠被寄予了什麼樣的祈願?流傳的文物中,鼠講述著哪些歷史滄桑?影視作品中,頗受中外兒童喜愛的卡通鼠被賦予了什麼樣的性格?這些,都會在《鼠年說鼠》中找到答案。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鼠是糧袋」,蛇鼠一家,為何待遇卻不一樣?
    鼠是糧袋子人們見到蛇都是恭恭敬敬的,而見到老鼠就不一樣了,尤其在農村,「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句口號真不是空穴來風,老鼠在農村對於糧食的損耗是非常大的,老鼠跟燕子一樣都喜歡富人的家庭,因為富人家庭裡面的糧食充足,對於老鼠老說省去了跑來跑去的煩惱,坐著吃多舒服啊,所以老鼠就成為了農村糧食的「首害」。
  • 曾被千萬國人喜愛的刀郎,為何被那英、梁宏達等人屢次抨擊?
    曾被千萬國人喜愛的刀郎,為何被那英、梁宏達等人屢次抨擊?刀郎這個名字不論是對於80後還是90後來說想必都不會陌生,他曾經所演唱的歌曲可以說是給這兩代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以及《披著羊皮的狼》等歌曲,這些歌在當時可謂是每個人都會唱。
  •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何意?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古代俗語:「晚不梳頭,早不說夢」是何意?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一天24個小時,我們在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這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了,比如什麼時間點要吃三餐、什麼時間點要上班、什麼時間點該睡覺等等,這些作息習慣已經成為了每個人的生物鐘了。
  • 古代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同胞不妨留意
    古代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同胞不妨留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人們會將很多準則作為約束自己的條款,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律。古時候的人們對於生活,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會在恰當的時間做適合的事情,這其實是很多現代人很難學到的東西。
  • 十二生肖為何「鼠」佔頭?
    「一日時辰子為首,十二生肖鼠佔頭」,這種既小又弱且惡名相傳的動物為什麼會獨佔鰲頭?它又有何美好寓意?民俗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古人把老鼠稱為「耗蟲」,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耗子」。漢語中的許多成語,也都賦予了老鼠醜陋和惡劣的形象,如鼠竊狗偷、鼠目寸光、鼠肚雞腸、膽小如鼠等。總而言之,日常生活中,人們是非常討厭老鼠的。
  • 高速飛行的尼姑
    這是在一個作祈禱吉祥風調雨順消災增 福的大會上發生的事,參會五十多人均是一批著名的佛教人物,當時他們按照儀程必須每十分鐘念一遍經,燒一道文書,當燒到第五號文書時,才發現這一道文書被這位叫見慧的尼姑搞丟了,她當場難過地無法自忍,痛哭起來,由於他們的大會不能中途停頓,按順序念經燒文書,而這文書只有位於洛杉磯蒙特利公園市的華藏寺南加分院才能取得到,因此決定由搞丟文書的見慧去拿,可是去了很久
  • 殘暴的後趙國太子石邃:以食美貌尼姑肉為生
    石虎性似烈火,一頓拳打足踢,將郭氏當場打死。  後來,石虎又娶清河崔氏女為繼室,相處一年有餘,鄭櫻桃又加以詆毀。石虎大怒,取來弓箭,急召崔氏問話。崔氏光著腳來到石虎跟前,邊哭邊哀求:「大王不要殺妾,先聽妾一言!」石虎獰笑說:「你若心無歹意,何必這樣慌張。你先坐下,我給你時間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