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荒野堆砌石頭,
創造了麥可·蓋普法則
文 | 霧滿攔江
(01)
忽如一夜春風來,麥可·蓋普火了。
他是怎麼火的呢?
他喜歡往無人的深山老林裡邊鑽,一般是鑽到個河邊什麼的,就停下來,架起攝像機,開始壘石頭。
他堆壘的石頭,都是隨機在河邊撿來的。
形狀特別不規則那種。
他的堆壘方式,上面大,下面小,一塊小石頭,最細小的尖端杵在地上,小石頭上面是塊形狀不規模的大石頭,大石頭上面是塊形狀更不規模的更大石頭。
這種堆壘方法,在東方叫禪石。
見少識窄的西方網友,看到後都尖叫起來:嘔賣糕的,你是怎麼把這些石頭固定住的?是用了鐵絲?還是膠水?
麥可·蓋普搖頭:都不是。
西方網友:明白了,你原來是個魔法師。
麥可·蓋普怒了:你才是魔法師,這是科學,科學你懂嗎?我堆壘的石頭上大小下,墜墜搖搖,那是運用了極微妙的平衡法則。
原來你不是魔法師,西方網友好不掃興:那你到底是怎麼堆壘起來的,快把方法說給我們聽。
那我就說吧。
麥可·蓋普開始往外掏乾貨。
第一步:先找到合適的堆砌位置。
這個第一步,大出所有人意料,石頭這東西,很嬌氣,不是隨便什麼地方都能堆的。你要考慮到水流的速度,還有附近巖石的手感,這些條件有一點點的疏忽,你的石頭就堆不起來。
第二步:找個能讓自己休息的「石頭椅子」。
這一步又讓大家吃了一驚。你在圖片上看到的禪石,不是幾分鐘就能搞定的。麥可·蓋普的堆石工作,快一點要用十幾個小時,慢一點的,則要花上幾天的功夫。
花幾天在荒野堆石頭,他可真是閒。
總之漫長的工作時間,與浩大的工作量,都會對你的體力提出挑戰。所以你需要一個張弛有度的工作節奏,幹一會兒歇一會兒,先找到個石頭椅子,疲勞了可以坐上面眯一會兒。
第三步:第一塊石頭決定此後方向。
當你開始尋找石頭堆砌時,腦子裡並沒有一個具像的全景。
但當你找到第一塊石頭,一個全景就會立即跳入腦海。
以後你就按照自己的思維框架,尋找其餘的石頭。
但是,你希望的石頭類型,可能永遠也找不到。相反,新遇到的各種奇形怪狀石頭,會不斷修整你腦子裡的畫面。
草鞋沒樣,越打越像。最後,當你找到了足夠的石頭,腦子裡的畫面,與最初已經完全不同了。
第四步:尋找每塊石頭的支撐點。
石塊是不規則的,但能夠以各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立住。
這是因為石頭的每個側面,都有許多支撐點,只要你找出最合適的三個,就能讓諸多石頭,相互組合而達成平衡。
第五步:最後一塊石頭最重要。
不是最後這塊石頭的價值重要,而是它是整個系統達成平衡的最後關鍵。
簡單說,在最後一塊石頭放上去之前,整個系統是不平衡的,一鬆開手就會譁啦啦,只有最後一塊石頭放上去,才有可能達成整個系統的平衡——但這種平衡狀態的達成,也只是一種可能,麥可·蓋普把最後一塊石頭放上去後,仍然不能鬆開手,他要保持身體一動不動,維持著堆石這種原本不平衡的狀態,直到某個微妙瞬間,石塊與石塊之間突然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這時候他才可以鬆開手,慢慢退開。
然後趕緊攝錄下來。
因為這種平衡太脆弱了,隨便一陣小風颳過來,整堆石頭就會譁啦啦恢復大自然的散落狀態。
這就是麥可·蓋普的工作。
毫無意義。
卻印證著人類所有事情的規律。
(02)
人生事業,不管是富二代接掌祖業,還是窮孩子開基創業,整體過程,都跟麥可·蓋普在荒野堆砌石頭,沒有區別:
第一個,先要找到目標。
找到目標,古人稱之為立命。
麥可·蓋普則稱之,找到個合適堆砌石頭的地方。
就是要找到自己人生的主場,這個主場可以是個行業,也可能只是個方向,但無論如何你需要有一個。不尋找自己的人生主場,就猶如流浪於荒野中的麥可·蓋普不尋找堆砌石頭的位置,那麼他就不會大紅大紫,而是淪為了自甘棄世的流浪人員一枚。
第二個,再找到自己生息的根基。
於麥可·蓋普而言,就是去找個能讓他休息的石頭椅子。
於普通人而言,就是找到個能夠養活你,讓你在艱難時期仍能殘喘的謀生方式。比如你是枚富二代,不想接掌什麼家業,想去荒山野嶺做個獵人,但你開始時並沒多少狩獵經驗,很難靠這個養活自己。所以你最好先把祖業弄明白,把爹媽留下來的盤子操持好,讓其「永續經營」,然後你才有錢去做獵人。再比如你是個窮家孩子,那你要先選擇一個好行業,再找到一個好老闆,你可能根本就不喜歡這個行業及這個老闆,但你必須要趴下身段搖尾巴,因為人家會給你連你親爹媽都不會給的許多錢,讓你放手自己喜歡的事業。
這個叫安身。
第三個,開始你人生事業的初景勾勒。
有了吃飯的碗,這叫安身。找到了人生主場,這叫立命。然後開始在人生主場上,邁出第一步。
第一步是人生事業的開端,對你影響極大。比如你想當獵人,扛槍入山,突然發現一匹野牛,咣嘰一槍放翻,於是整個人生場景就在你腦子裡勾畫了出來,你的人生目標,是成為世界頂尖的獵牛人。
但這個初景,會因應環境而變化,甚至顛覆。
你放翻一頭牛,卻不想那是農家的耕牛。你慘了,被農家捉去,替牛耕地,那麼你的人生遠景規劃,就變成了要耕出牛都耕不出來的最好田地……總之你的人生規劃要全面調整,不能一條道跑到黑。
窮家孩子也一樣,也許你夢想做名畫家,後來震驚發現你有一手刷牆的絕活,這種意外發現,都會對你的未來規劃造成影響。
第四個,夯實人生事業的每個模塊。
所謂人生事業模塊,就是你做的每一件事兒。
這些事兒,不見得都有意義。
正如麥可·蓋普在荒野遇到石頭,不見得每一塊都適合堆砌。
只有那些能夠構成經濟循環,帶來收益的,才是有意義的。正如麥可·蓋普要尋找那些能夠三足鼎立的石頭,才有資格拿來堆砌。
第五個,事業最後一步最關鍵。
古人說,行百裡者半九十。
這句話,十足十的演繹了麥可·蓋普的堆石歷程,在他把最後一塊石頭堆砌好之前,他所有的工作等於零。
總有人抱怨自己無能,說自己一事無成。
然而麥可·蓋普法則告訴我們,你人生事業的99%,都只是個0,只有當最後的1%完成,才會有人對你驚呼:嘔賣糕滴,你是個魔法師嗎?世人眼中,永遠只會看到具像成形的結果,而看不到行進途中的艱辛與努力。
做人要有安身的機敏,有立命的執著,有因應環境調整願景的自如,還要知道事物成功前99%不會被承認的法則。懂得了這些,你就是人類社會的麥可·蓋普,於茫茫人海孤獨行走,營建你的事業。當你事業有成,人們發出傾羨呼聲時,你心裡琢磨的,卻是下一個戰場,這就是所有取得成就的人,完全沒有區別的固化模式。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去年今日·霧曰
技術有兩種:
一種是創造性技術,或稱工業技術,又或稱增量技術。這種技術的最大特點,是直接或間接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
第二種是社會性技術,又稱為存量技術,特點是整合現有生存資源,縱然是創造力遭遇瓶頸也能夠達成於最高品質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