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公轉中心、太陽系之主:太陽是否像行星一樣不停旋轉著?

2020-11-26 騰訊網

很難查明太陽是否在自轉。這是因為太陽上的一天取決於你所探討的太陽的部分。困惑了嗎?這也困擾了天文學家許多年。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太陽的自轉是如何變化的。

位於太陽赤道上的一個點繞太陽旋轉一周需要24.47天才能回到原點,天文學家稱這個恆星旋轉周期不同於天氣周期——太陽上的一個點旋轉回重新面對地球所需要的時間。但是當你接近兩極時,太陽的自轉速度就會降低,所以實際上,在兩極周圍的區域旋轉一次需要38天。

通過觀測太陽黑子可以觀察到太陽的自轉,而所有的太陽黑子都在太陽表面移動。這種運動是太陽公轉的一部分。觀察還表明,太陽不像固體那樣旋轉,但它的旋轉是不同的。這意味著它在太陽赤道的旋轉速度更快,而在兩極的旋轉速度更慢。像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也有不同的自轉。

因此,天文學家們決定測量太陽的自轉速度,從一個任意的位置,從赤道26°;大概是我們看到太陽黑子最多的地方。在這一點上,它需要25.38天的時間來旋轉和返回到空間中的同一地點。

天文學家也知道,太陽內部的旋轉與表面不同。內部區域,如核心和輻射區,像一個固體一樣一起旋轉。然後外層,對流區和光球層,分別以不同的速度旋轉著。

太陽和整個太陽系都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行。太陽系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828,000公裡。按照這個速度,大約需要2.3億年才能繞銀河系運行一圈。而銀河系是一個旋渦星系。據認為,它由一個中央隆起部分、4個主要臂和幾個較短的臂節組成。太陽和我們太陽系的其他部分位於獵戶座的臂部附近,在英仙座和人馬座這兩個主要的臂部之間。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而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8萬光年。

有人提出,我們的星系實際上是一個棒旋星系。這意味著不是在中心有一個氣體和恆星的凸起,而是可能有一條恆星橫過中央凸起。

所以當有人問你太陽的自轉是多少時,先問他們是哪一部分。

這是《天文在線》的一篇文章,關於太陽的磁場翻轉,這是一篇關於太陽表面沒有太陽黑子的文章。

註:

太陽在赤道的旋轉速度比在兩極快,這是由熱傳導引起的對流運動和太陽旋轉引起的科裡奧利力引起的。在恆星定義的參照系中,赤道的自轉周期約為25.6天,兩極為33.5天。從地球上看,太陽圍繞太陽公轉時,其赤道處的視旋轉周期約為28天

由於角動量守恆,當一片雲坍塌時,它也開始旋轉,並隨著壓力的增加而升溫。大部分的質量集中在中心,而其餘的則平展成一個圓盤,成為行星和其他太陽系天體。雲團核心的重力和壓力產生了大量的熱量,因為它從周圍的圓盤吸收了更多的物質,最終引發了核聚變。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小花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是水平公轉太陽,沒有垂直公轉太陽?
    此圖太陽中心向上的軸為z軸,x、y軸在星系平面內。當這些宇宙物質聚合成星球時,都向主矩的平面聚合。如前所述,太陽系只有對z軸的動量矩不等於零,對x和y軸的動量矩都等於零。如此相當於行星所處的平面,就是主矩所在的平面,太陽和所有行星對z軸動量矩的和,就是主矩。因為太陽系各星球之間的力為內力,上式右端為零。學過數學就知道,左端ΣM(mv)為一常數,這就是動量矩守恆定理。所以太陽為參考系,太陽和行星繞太陽中心z軸轉動的動量矩不變。也就是說,在太陽系的形成過程中,太陽系總的動量矩即主矩,大小和所在平面始終是不變的。
  • 行星為何繞太陽公轉?來看看天文學家是如何回答的
    古時候,天文學家們認為所有的天體——太陽,月亮,行星,恆星——都圍繞地球運動,像是鑲嵌在一層層的透明球殼裡。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他們發現所有的行星,包括地球在內,實際上是圍繞著太陽運動的。科學家們不僅發現了行星繞太陽運動,他們也知道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 太陽系當中,八大行星的公轉方向,為何都是一致的?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存在八大行星,其中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固態小行星,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由於溫度極低,表面覆蓋一層冰殼,也被定義為氣態巨行星下的冰巨星分類。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同時太陽本身也在自轉。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基本都在相同平面上公轉?
    太陽系中的已知八大行星並非在完全相同的一個平面上繞著太陽旋轉,例如,水星的公轉軌道與太陽赤道的夾角約為3.4度,而天王星的約為6.5度。但行星的公轉軌道之間的夾角很小,可以認為它們大致運行在相同的平面上。至於原因,這與太陽系的形成方式有關。
  • 太陽系在轉,銀河系也在轉,宇宙是否也在旋轉呢?
    太陽的質量太過巨大了,所以不僅地球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就連太陽系外圍的大質量行星一樣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圍繞其有序運行,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果我們能夠以上帝視角看俯覽整個太陽系,就會發現這裡是一個旋轉的圓盤,中心就是太陽,而其餘所有的行星、矮行星、行星的衛星以及小行星都以不同的速度圍繞太陽旋轉著。太陽系在旋轉,而在太陽系之外,更大的宇宙結構同樣也在旋轉。
  • 為什麼行星的自轉方向不一樣?
    現在我們都應該了解我們的太陽系的基礎知識,除了沿著軌道繞太陽公轉,還有八顆行星圍繞一個軸以特定角度自轉。但你知道嗎,在太陽系中,有一些偏遠的行星,他們與包括地球在內的大多數其他行星的旋轉方向是不同的。哪些行星以不同的方向旋轉?
  • 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繞太陽公轉,為什麼名字各不相同?
    在我們的宇宙空間中,有大量的天體存在,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黑洞、星際物質等等。所有這些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不同等級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天體,如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都是繞著太陽公轉。
  • 幾乎所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都有行星系統
    對克卜勒行星捕捉太空飛行器收集的數據的最新分析表明: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有行星環繞。大約百分之17的恆星有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環繞著,並且這些行星所在的軌道比水星的還近。來自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弗朗索瓦·弗雷斯汀說:「因為銀河系中有大約1000億的恆星,所以大約有170億顆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存在著。」他在加州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記者招待會上闡述了最新的發現。
  • 地球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本文揭曉!
    我們都知道地球還有太陽系中的其它七大行星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它們的運行軌道大多為橢圓形,環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十年不等。因此我們不禁有個疑問,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會回到原點嗎,或者說轉了一周後會回到之前的初始位置嗎?
  • 太陽系形成的奇蹟,九大行星公轉為何大多一個方向?
    公轉不一定是行星圍繞恆星轉,也可能是衛星圍繞行星轉,所以我們先說恆星-行星這個層面上的。行星的公轉方向是一樣的。一般來說,恆星-行星體系裡面(也就是像太陽系這樣的),行星的公轉都是一個方向上的,這跟整個太陽系的形成有關。
  • 為什麼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的方向相同,沒有出現逆向的情況?
    需要從太陽系的誕生講起。早期的星塵就像是一團煙霧一樣,沒有聚集的趨勢,直到在外力影響下(如臨近的超新星爆炸),星塵被推擠壓縮。距離縮短了,引力開始發揮作用,星塵在萬有引力下匯聚成較大的星核。行星在各自軌道公轉,不斷吸收沿途遇到的星塵,經歷無數次的撞擊和軌道變更,才形成現在穩定的太陽系。行星公轉形成行星的星塵,早期存在各種無規律的運動。在太陽的引力下開始相互靠近,不斷經歷碰撞、摩擦,其餘方向的速度被抵消,最終都沿統一的旋轉方向環繞太陽。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五: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徑為142984千米,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為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是自轉最快的行星,自轉一圈只需要9小時50分30秒。木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11.86年。二、木星的獨特之處1、木星有可能變成太陽一樣的恆星嗎?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冥王星,是最大、最出名的矮行星。它於1930年被發現,在2006年之前都一直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直徑約為2370公裡,主要由巖石和冰構成,它自轉一周需要6.4天,而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248年。冥王星的大氣層很薄,主要由氮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和穀神星一樣,它沒有行星環。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
    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
    九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2006年被科學家降為矮行星)。(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 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動力由誰提供?為何八大行星都向著相同方向轉?
    這在整個中世紀可以說是基督教的光之影,雖然正統教會沒有宣傳,但是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和儀式在貴族和上流社會十分盛行(這些人藉此機會聚在一起搞文化交流活動,和文化交流談會挺像)。其前三句為:這是確鑿無瑕的真理,下方之物正如上方之物,上方之物正如下方之物,以成就主的神跡。因主的意念,萬物源起自主,故萬物迎合著主而誕生。
  • 太陽系體積最大行星——木星的相關知識
    木星上的一天大約只需要10個小時(木星旋轉或自轉一次所需的時間),而木星繞太陽公轉一周(木星時間的一年)大約需要12個地球年(4333個地球日)。它的赤道相對於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傾斜了3度。這意味著木星的自轉幾乎是垂直的,沒有其他行星那樣極端的季節。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都是沿著太陽公轉的?宇宙中的星系都這樣?
    在想像太陽系的時候,我們大腦裡通常會有一個巨大的圓盤,上面有許多環,代表著行星的軌道運動,可能是因為從小課本上就是這麼畫的,所以我們很自然地認為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個軌道平面上。不但如此,它們還以相同的方向繞太陽運行。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 太陽系最小的行星,距離太陽非常近,白天氣溫可以達430攝氏度
    截至2019年10月,太陽系包括太陽、8個行星、205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矮行星和少量彗星。太陽系中的行星實在是太多,人們想要一個個都了解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其中的太陽還有八大行星我們是比較了解的。
  • 太陽系最小的行星,距離太陽非常近,白天氣溫可以達430攝氏度
    截至2019年10月,太陽系包括太陽、8個行星、205個衛星和至少50萬個小行星,還有矮行星和少量彗星。太陽系中的行星實在是太多,人們想要一個個都了解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其中的太陽還有八大行星我們是比較了解的。